1、 总工程师办公室 项目总工程师手册编制: 审核:复核:成都华川集团 总工程师办公室编制编制时间:2014年9月12日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工程师的职责3第二章 项目总工程师的工作内容、程序4一、项目总工程师的工作内容4二、项目总工程师的工作程序6第三章 项目经理部的基础技术管理工作7一、工程开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7二、技术交底10三、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15四、测量管理工作21五、试验管理工作22六、项目分包工程的技术管理23七、设计变更25八、技术标准与规范的管理27九、技术资料与档案管理27十、计量管理工作32十一、技术培训与交流工作36第四章 项目经理部的专项技术管理工作38一、施工组织设计38
2、二、施工技术方案41三、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与特殊工艺设计43四、施工安全技术44第五章 施工质量管理48一、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48二、质量检查与控制51三、分包工程的质量管理57四、质量事故的预防与处理59五、工程交、竣工验收63六、工程创优规划与实施68第六章 信息化管理71一、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内容71二、信息化工作计划制订与实施71三、计算机管理人员选用及工作内容72四、信息设备配置与管理74五、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74第七章 项目工程技术成果75一、施工技术总结75二、“四新”技术应用77第一章 项目总工程师的职责项目总工程师是项目经理部的技术负责人,是一个技术性的行政职务,是具
3、有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或相当水平的技术人员,是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的分管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其主要工作职责如下:1、对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全面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政策、法规和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规程、质量标准以及承包合同要求,并监督实施执行情况。2、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合同文件,领会设计意图和掌握具体技术细节,主持设计技术交底和会审签认,对现场情况进行调查核对.3、在项目经理主持下,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识别和编制危险性较大的安全专项方案清单.4、组织编制危险性较大的安全专项方案和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工艺措施,并在施工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施工技术交底。
4、5、督促指导施工技术人员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组织施工,负责技术把关控制。6、负责研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难题。7、领导试验检测和施工测量工作,负责对试验、测量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重大技术问题时的决策或报告.8、负责技术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以及审核签发变更设计报告。9、主持制定本项目的科技开发和“四新”推广项目,并组织实施。主持QC小组攻关活动。10、主持交竣工技术文件资料的分类、汇总及编制,参加交竣工验收。组织做好施工技术总结,督促技术人员撰写专题论文和施工工法,并负责审核、修改、签认后向上级推荐、申报。11、主持对项目技术人员日常工作的检查、指导和考核。第二章 项目总工程师的工
5、作内容、程序一、项目总工程师的工作内容项目总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包括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现场检查与指导、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技术培训与交流、信息化管理等。1、技术管理(1)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认真审核合同技术条款和设计图纸,充分理解工程的技术要点、特点和质量标准.(2)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控制点的复测,做好现场地形、地貌和设计的吻合复核工作,并做好技术和质量策划工作,指导、督促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3)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制定的施工技术方案既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体现设计意图,又要做到切实可行、技术和工艺先进、经济合理,能保证质量、安全和工期要求。方案按规定批准后,组织实施。(4
6、)组织制定安全和环保技术措施,并按规定批准后实施.(5)组织好技术、安全、环保交底和交底原始记录的整理归档工作,指导、督促做好二次交底工作。(6)负责项目工地试验室的建设和取证工作,指导、督促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工作。(7)组织做好设计变更工作,做好测量、试验数据的审核把关工作,指导、督促检查各种施工原始记录的整理、签认和归档保存工作.(8)负责对项目的技术工作进行及时总结,积极推进项目整体技术策划和标准化施工。(9)组织做好交(竣)工项目的各项准备和资料整理编制、归档工作,负责竣工验收前修复工程的方案制定及实施。(10)做好项目分包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指导。2、质量管理
7、(1)负责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协调质量相关部门的接口工作,指导、督促和检查质量职责的落实和质量体系运行等情况,并及时制定改进措施.(2)主持编写项目质量目标实施计划,并组织贯彻实施.(3)负责质量信息的审核、发布和上报工作,保证其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4)负责组织开展创精品工程和创优工程活动,并制定实施措施和奖惩办法.(5)组织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3、现场检查与指导(1)负责组织每月的项目质量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上报.积极参与和配合公司的抽检及业主、监理等组织的各项质量检查活动。(2)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现场检查,要重点关注关键工序,对关键工序序要实行三认可制度(方案认可、设备认可
8、、人员资质认可),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3)要亲自到现场组织和指挥重大技术方案或技术措施的实施,实施过程中要不定期地进行现场检查与指导,确保方案或措施能落实到位。(4)要经常对测量、试验、施工现场(包括拌和站)等的技术质量状况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1)在做好技术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提高科技进步水平。(2)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和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进步和科技开发的实施计划,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3)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安全、工期和效益的关键工序或重大问题,结合项目自身情况,负责申报集团、市级科技
9、课题,通过开展专项科研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解决项目的实际问题.(4)积极引导和鼓励项目全体人员开展技术革新(小改小革)、修旧利废、合理化建议、QC小组等活动,提高项目的整体技术水平。(5)结合项目实际,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大力推进“四新技术的推广和实施。(6)积极建立和完善科技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交流体系,充分发挥科技信息对施工生产的服务功能。5、技术培训与交流(1)施工准备阶段,负责组织相关技术和操作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为施工做好技术准备.(2)施工中,应在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重点技术方案、措施实施前,或采用“四新技术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必要时聘请技术专家来项目
10、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实施效果.(3)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项目内外的业务技术学习和技术交流,加速知识储备和更新。(4)根据项目的工程特点,组织对工人施工操作技能的培训,做到能熟悉本职工作,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操作要领和方法。6、项目信息化管理项目总工程师应加强工程的信息化管理,领导和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充分利用电脑办公系统和网络信息资源,更好地为工程施工服务。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内容有:信息化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实施、信息化培训与考核、电脑设备的配置与管理、软件与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建与管理等。二、项目总工程师的工作程序项目总工程师的工作程序大体上按照技
11、术规划、施工整体部署、过程控制、竣工总结工作的管理流程进行。技术规划是针对上级机关的技术方针目标,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本项目的技术方针和质量目标,选定相应的科研课题,确定本工程所需要购置的重要设备、仪器以及所要执行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拟定主要技术人员的分工安排施工整体部署主要包括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建立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确定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落实工程开工的技术准备工作。过程控制就是要对施工的各个技术环和全过程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监控,特别是对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的关键过程和施工工艺,应重点进行监控,确保施工按计划顺利实施。竣工总结工作就是要在做好交竣工
12、验收工作的同时,组织全体技术人员,认真分析技术上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探讨本工程的施工经验和教训,对在施工中成功使用的施工工艺和方法、课题研究成果以及“四新”技术的应用成果等及时进行总结。第三章 项目经理部的基础技术管理工作一、工程开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要先做好详细而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使工程开工后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避免开工后出现设计问题、现场地形地质与设计资料不符、测量试验不能配合施工、关键材料设备未及时到位等情况导致工程延误甚至停顿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一)工程开工前的主要技术准备工作工程开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1、工程项目资料交接;2、交桩及坐标点复测;3、图
13、纸复核;4、现场核对设计文件;5、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补充必要的现场调查资料;6、划分单位、分部、分项、检验批工程;7、建立控制测量网;8、建立项目试验室并提前做好先期工程试验及配合比工作;9、为需要提前订购的重要材料和设备提供有关的技术参数、质量要求和最早进场日期;10、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方案;识别各分项、分部工程技术等级,识别关键工序和危险性较大的工序。11、按业主和上级机关要求及工程具体情况配备项目所需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有关技术参考资料;12、开工前的技术培训和学习;13、其他技术准备工作.(二)工程资料交接1. 交接内容 工程中标后,应会同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及时
14、进行工程资料的交接.需要交接的主要资料应包括投标期间的现场考察技术资料、投标答疑资料、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合同文件、与业主签订的协议、投标承诺、图纸等。2. 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检查交接资料是否齐全,并办理交接手续.(2)保留一套完整的合同文件及设计图纸存档,以便于今后编制竣工文件。(3)根据需要给相关人员提供资料的复印件。(三)交桩及坐标点复测 交桩应有交桩记录。在接受桩位时应注意观察桩位是否有移动、损坏甚至缺失现象,如有此类现象发生,应及时提出并提请业主进行补桩。接桩后应安排专人负责,采取措施妥善保护。 项目接受坐标控制点、水准控制点的桩位后,要及时对这些控制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的结果
15、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为下一步的控制测量做好准备。(四)图纸复核1。图纸复核应重点关注的问题(1)是否符合现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有无重大原则错误。(2)现有施工技术水平能否满足设计要求。(3)是否符合现场和施工的实际条件.(4)设计是否能够进一步优化。(5)图纸本身有无矛盾(如图纸的完整性、一致性,检查说明与设计是否一致,平、纵、横三剖面是否一致,结构各部位相互之间的位置、前后标高、尺寸的标注、不同专业、不同设计人员设计的结构结合部位等有无矛盾之处)。(6)图纸中的工程数量表、材料数量表是否有错误。(7)控制测量数据是否准确。2。 图纸复核工作应注意的问题(1)应组织参加施工的全体技术人
16、员参与对图纸的复核,不能仅仅局限于几个人。(2)在图纸复核的过程中要注意全面领会设计意图,不要轻易否定设计.(3)注意结合现场条件进行图纸复核。(4)要带着问题进行图纸复核,为设计交底和以后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做准备,不要仅仅局限于工程量的复核。(5)发扬技术民主,发现问题要提倡集体讨论.(五)现场核对及补充调查资料1。 现场核对和补充调查(1)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重点调查工程沿线困难地段,这些资料可用于选择施工用地,布置施工平面图,规划临时设施等.(2)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进一步对施工图所给出的地质勘探资料进行调查核对,仅仅依据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往往不能满足施工需要,特别
17、是对于熔岩地区、地质复杂地区、高填、深挖等通常需要进行补充调查.用于确定施工方法、软土处理措施、复核地基基础设计及其施工方案等.(3)水文情况调查。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河流最高洪水位、常水位、最低水位的标高、发生时段、持续时间等水位变化情况,河流的水流量、流速情况,受潮汐水影响的河流还需了解潮水的涨落时间、潮差及潮流等情况。用于研究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选择基础施工方案,制定水下工程施工方案,复核地面、地下排水设计,确定临时防洪措施.(4)当地的气象情况。当地的气温、降雨、极限温度,风力、风向、风速等变化规律及冬、雨季起止时间、恶劣天气情况。掌握施工前的一些最基本的资料,可以帮助确
18、定冬雨季节施工措施,确定高空作业及吊装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5)当地交通、电力、通讯、文物、工程附近的建筑物等对施工的干扰情况。(6)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包括工地沿线的铁路、公路、河流位置,装卸运输费用标准,民间运输能力等。(7)当地水电供应情况.包括供水的水源、水量、水质、水费等情况;电源供电的容量、电压、电费等情况。(8)地材供应情况。包括外购材料的供应地点、规格、单价、可供数量、运输方式、费用等,确定自采加工材料的料场、位置、可开采数量、运距等。(9)当地风俗习惯、医疗条件、通讯条件、生活物资供应等情况(10)当地政府对建设工程颁布的相关管理规定.2。应注意的问题(1)现场核对与调查
19、应与图纸复核实行互动.(2)事前应拟定计划,明确重点,落实人员和要求。(3)现场调查核对的材料要及时进行汇总整理,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并上报有关部门。(4)强调脚踏实地,详细认真,切忌走马观花,不求甚解。(5)注意走访当地群众和气象、水文部门,了解他们对工程的具体要求.(六)开工前的试验管理工作1、筹建项目试验室(1)项目试验室的房屋,应作为临建项目优先安排。(2)试验室房屋大小,可根据工程量或合同要求确定.(3)项目经理与总工应首先明确项目试验室负责人,便于抓开工前的试验工作.(4)项目试验室负责人应及早组织人员,清点现有的试验仪器,列出需购置的仪器清单,报总工审核,经理批准
20、后,立即购置.(5)对计量仪器,试验设备,及时同当地有关计量部门联系,组织检测校验。(6)清点本工程所需的有关试验标准、规范规程,对短缺的部分,及早购置,补充齐全。(7)及时配置齐全相关的办公用品及设施。2、熟悉设计文件和标书试验人员要认真阅读有关设计文件、图纸和标书,了解本工程的总体概况,便于适时,合理的安排相关试验工作,为工程的全面开工做好准备。3、做好开工前的有关试验工作,如先期材料检验、工程试验及配合比工作等。二、技术交底(一)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1。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程序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一般是在工程开工前由业主(或监理)单位主持,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单位参加的情况下进行.首先
21、由设计代表阐述设计概况、设计意图、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施工和监理单位根据现场调查的情况和对设计图的理解就图纸中的问题向设计代表提出疑问,设计代表进行答疑,设计代表的现场答复,会后应以书面的形式进行确认。如设计代表在现场不能马上答复的问题,设计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予以书面答复,并作为设计文件的一部分,在施工中贯彻执行。设计交底的会议纪要需参加各方签字认可。2。 施工图设计交底的会议纪要施工图设计交底的会议纪要一般应包含以下内容:(1)参会单位对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之处提出的意见,设计代表答复同意修改的内容.(2)施工单位为便于施工,或出于施工质量、安全考虑要求设计单位修改部分设计的会商结果与
22、解决方法。(3)交底会上尚未得到解决或需要进一步商讨的问题。(4)列出参加设计技术交底的单位人员名单,签字后生效。3。 参加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应注意的问题参加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前必须组织项目技术人员结合现场情况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审核,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归纳汇总, 及时召集有关人员,针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弄清设计意图和工程的特点及要求。必要时,可以提出我们自己的看法或建议。会上拟指派一名代表为主发言人,其它人可视情况适当解释、补充,指定专人对提出和解答的问题作好记录,以便查核。(二)施工技术交底1. 施工技术交底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活动的每一个技术人员都能熟悉和了解所承担
23、工程的特点,特定的施工条件、设计意图、施工组织、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施工工艺、有针对性的关键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环保要求、工期要求和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使参与施工操作的工人都能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工作内容、操作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注意事项。做到任务明确,心中有数,各工种之间配合协作,工序交接井井有条,有序施工,各施工作业点都能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要求组织施工,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圆满履行合同的目的。2. 施工技术交底的形式 施工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材料结合会议交底的形式进行。采用这种方式的目的,一是为了有据可查,明确交底人与被交底人之间的责任,二
24、是便于参加技术交底人员实行互动,进行必要讨论, 发挥集体智慧,三是便于准确理解施工技术的交底内容.3. 施工技术交底步骤实行项目总体施工技术交底前提下的二次施工技术交底,即:(1)项目施工技术总体交底:工程开工前,由项目经理主持,交底人项目总工程师就工程总体以分项工程为单元进行总体技术交底,参加人员为本项目各部门负责人、分项工程负责人及全体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技术交底分两级进行。(2)第一级施工技术交底:交底人是项目技术部门负责人或项目总工程师,就每分部工程以分项工程为单元向分项工程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交底;重点工程、重要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应由项目总工程师亲自主持。(3)第二级施工技术交
25、底:交底人为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就每分项工程以工序为单元向工序技术员、工班长或工序负责人、主要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4。 各级施工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施工技术交底由于交底的层次、对象不同,因而交底的内容、侧重点也各不相同。(1)总体施工技术交底:在工程开工前,项目总工程师应依据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合同文件和现场实地调查情况等拟定技术交底文件,对工程总体情况进行全面交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工程概况、主要工程量、施工总体部署及施工任务划分.2) 工程的特点、难点,设计意图、要求,执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3) 技术质量管理流程(监理程序、质量控制、试验检测、设计变更等)。4) 主要施
26、工流程、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施工方案,工序交叉配合要求及关键性施工技术要点。5) 施工进度要求,关键线路、控制点,阶段性控制目标。6) 项目质量计划,含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创优目标和保证措施。7) 文明施工、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主要目标和措施.8) “四新技术应用及注意事项.9) 其他施工注意事项。(2)一级施工技术交底: 在项目分部(项)工程开工前,由项目工程技术部负责人(或总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合同文件和总体技术交底内容等拟定技术交底文件,对分部(项)工程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一般包括如下主要内容:1) 分项工程概况,水文、地质、地貌情况。2) 合同要求、设计要求、经理部的要求,
27、其中的难点.3)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施工方案及具体要求、实施步骤和方法。4) 施工进度要求和相关施工工序的配合要求。5) 不利季节(冬、雨、高温季节)中施工应采取的技术措施。6) 应用“四新技术的有关操作方法、技术规定及注意事项。7) 施工质量标准和实现项目创优目标的具体保证措施。8) 施工阶段质量检查项目及其要求,试验检测及监理验收程序.9) 主要材料规格性能、试验要求和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10) 安全文明施工、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及保证措施。11) 其他施工注意事项。(3)二级施工技术交底: 现场技术负责人在接受第一级技术交底后,按自己所分管的工程范围,要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合同文件,了
28、解设计意图,并根据批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单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和上级技术交底要求等,拟定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步骤,补充完善必要的技术措施,在每个施工项目作业前,有针对性的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1) 施工图纸讲解,包括结构形式、尺寸、设计要求。2) 施工工艺、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3) 分项工程质量标准、工序质量标准,交接程序和验收方式,保证质量的措施。4) 施工的关键点及难点,易发生的质量通病和相应的技术对策、措施。5) 重点部位在不利季节中施工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6) 施工工期要求及保证措施。7) 应用“四
29、新”技术的有关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8) 施工原始记录填写内容和要求。9) 现场文明施工的具体要求及成品保护注意事项。10)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11) 环境保护要求及具体措施。12) 其他施工注意事项。(三)施工技术交底的要求与注意事项1。 施工技术交底的要求(1)技术交底必须在工程施工前进行,作为整个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的一部分,做到时间上要及时。要根据交底项目的实施难度情况,有一定的提前量,给相关人员留有充分的消化和准备时间。(2)技术交底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规范、规程、工艺标准等的相关规定,满足设计施工图纸及合同文件中的技术
30、要求。(3)技术交底应符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有关施工技术方案、技术措施、施工进度等有关要求,符合和体现上一级技术交底中的意图和具体要求。(4)二级技术交底是责任到人、奖罚到人、监督到人的管理制度。(5)技术交底必须有的放矢,内容充实,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应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环境条件、季节变化等情况及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要求,重点突出,其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及环保措施等均应分别有针对性的具体说明。(6)对易发生施工质量通病和安全事故的工序和工程部位,在技术交底时,应着重强调各种预防施工质量通病和安全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7)交底内容应结合集团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三位一体
31、管理体系”的要求,在进行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质量、安全、环境方面的技术交底。(8)应建立施工技术交底台帐。整个施工过程包括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均须作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不要漏项,不要只进行主体工程交底而忽略附属工程。(9)所有书面技术交底,均应经过项目总工程师的审核,字迹要清楚、完整,数据引用正确.技术交底会议记录应保存完整,交底方和被交底方的双方负责人必须履行交底签字手续。2。 施工技术交底应注意的问题(1)技术交底应严格执行施工规范、规程及合同文件要求,不得任意修改、删减或降低工程质量标准.(2)技术交底应将项目的质量目标贯穿其中.项目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提出的质量目标要在技术交底中得到体现。在
32、交底的深度上,要体现集团的技术水平,对影响工程内在、外观质量的关键机械设备、模板、施工工艺等应有明确的强制性要求。(3)对于涉及到已经批准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的变动,应按有关程序进行审批后执行。(4)技术交底应注重实效,做到责任落实到人,方法、步骤落实到位,不要为了应付检查而流于形式。(5)加强对技术交底的效果进行督促和检查。各级技术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强化检查力度,发现施工人员不按交底要求施工时应立即予以阻止、纠正、处罚。(6)如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等前提情况发生变化,应及时对交底内容作补充修改。(7)对于技术难度大、采用“四新”技术等的关键工序,应进行内容全面、具体而详细的技术交底。三、施
33、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现场技术管理主要包括现场技术复核、解决现场技术问题、关键工序控制、工程记录(包括会议记录、变更(洽商)记录、施工日志、工程影像)等,现场专项技术有统计技术、监测技术等。(一)技术复核通常情况下,技术复核的工作内容有:在施工准备阶段图纸会审的基础上,每分项工程开工前,进一步审核施工设计图,如结构内某些构件位置是否互相冲突,目前的原材料、施工工艺控制水平是否能达到设计所要求质量标准(尤其是结构的耐久性).在分项、工序施工前审核技术条件是否满足,如质量检测手段、检测工具、检测方案的适应性。施工设计图和施工方案是否会由于当前施工条件发生变化而需要修改,如地质地层与施工设计图不符。仔细
34、推敲施工方案的适宜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调整局部方案,如分析判断方案计算中各种安全系数是否得当、安全系数要考虑施工人员落实方案的程度等。对于“四新”、技术革新的施工工艺,应随时总结分析,稳步推进.对关键部位或影响全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试验、试载,以避免发生重大差错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如混凝土大高程泵送、支架预压、路基试验路段等。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的和处于工期关键线路上的技术工作,必须在分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进行复核,以免发生重大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二)解决现场技术问题1、技术难点的分析和对策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分析工程的技术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按分部或分项工程列表。2
35、、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原则解决技术问题在参照类似工程中成熟的经验的基础上,尊重合同文件中“技术规范”的有关条款,依据现行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规定等),综合考虑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和可能引起的费用变化.解决技术问题要有科学理论依据,必要时要经过计算、验算、复核、报批后才能实施。当技术问题涉及变更、延期等合同问题时,应根据合同条件和现实情况提出相应的评价。解决技术问题既要尊重设计,又要考虑从工程施工实际出发,尽可能便于实施,尽可能控制成本,当意见有分歧时,应充分协调各方意见,以理服人。(三)关键工序每分项工程由多个工序相继组成,分为一般工序、关键工序。一般工序指的是对施工质量影响不大的常见工序,例如土
36、方开挖。关键工序是对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工序,或是对项目来说在技术上或管理上有困难的工序,例如起重安装等,这些工序要求项目根据标准规范结合自身情况编制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编写的原则首先要对项目施工中的关键工序进行识别并做出总的规定,包括定义哪些为关键工序,应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控制,所用设备是如何控制的,对人员资格有何要求,应产生哪些记录。并注明当发生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的变化时应重新识别关键工序。对每一个工程项目来说,由于具体人员、设备机具、环境的不同对关键工序所采用的控制方法也不同,这些具体的施工方法在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中应得到体现。例如设立检查点,并对监测参数
37、、频次、人力资源分布、人员资格要求、施工依照的标准规范、施工具体作业程序和要求、机具安排、天气温度的要求、周边环境、应该产生的记录等情况作详尽的表述和明确规定。作业指导书应经过项目总工程师的批准,确保规定和要求、措施得当才能实施。关键工序中对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比较严格,国家或行业要求有资格证的岗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国家要求的资格证书。对于国家和行业暂时还未要求有资格证的岗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项目的相关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作业.关键工序施工中,要加强事先预防、停点检查、重点监控,运用统计技术和工具对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检测、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出现异常现象。只有
38、这样,才能减少或杜绝质量问题。(四)工程记录(包括技术记录、管理记录)这里所指的工程记录与技术资料、竣工资料有一定的区别,工程记录是以工程技术事务、管理事务的发生、发展、完成为主线,项目经理部自己保存的详细的记录,例如在技术专题会议后,形成正式会议纪要,有外单位人员参加的会议纪要要纳入竣工资料。工程记录包括会议记录、洽商记录、施工日志、工程影像等。1、工程记录的作用项目经常利用索赔来追回损失、增加利润,索赔能否获得成功主要取决于承包商提供索赔事件的事实依据,即索赔证据,索赔证据之一就是人们常说的工程记录,对项目来说保持完整、详细的工程记录、保存好与工程有关的个别文件资料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详细的
39、工程记录,事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有客观事实作为依据,就拥有主动权,就可有理有节地进行索赔,有理有据地反击甲方的反索赔.2、工程记录的要求(1)真实性工程记录必须是在实施合同过程中确实存在和发生的,必须完全反映实际情况,经得起对方推敲,虚假证据是违反商业道德的。工程记录应能说明事件发生的过程,应具备关联性,不能零乱和支离破碎更不能自相矛盾.(2)及时性工程记录是工程活动或其它经济活动发生时的同期记录或产生的文件,项目应作好能支持他希望随后提出索赔所必需的作为索赔理由的当时的记录,任何后补的记录和证据通常不能被认可。3变更(洽商)记录在施工中凡遇到影响成本、进度的技术问题,应及时向业主
40、、设计、监理单位报告。设计变更需要通过洽商记录来反映发生的过程,以利于项目经理部进行索赔,有些设计变更还涉及到返工等情况。洽商记录可作为会议纪要的有益补充。在洽商记录中,应详细叙述洽商的过程、内容及达成的协议或结果。4施工日志常言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也就是施工日志的重要性所在.1)项目施工日志施工日志是对工程施工全过程概括的记载,是重要的原始资料.在项目执行ISO9000系列标准,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中,施工日志和质量体系各要素有机的结合,进一步显示了它对工程质量的形成和体系审核中不可缺少的积极作用。施工日志,它是施工形成的重要轨迹,作为现场审核的依据是理所当然的,往往能帮助审核员寻找
41、到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客观证据,查到比较真实的情况,同时,项目也能从中发现内部管理上的漏洞。可以帮助上级管理部门较全面地了解施工情况,如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工作安排、现场管理水平等。因此,施工现场的施工日志记录是否完整、全面,反映了项目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水平。项目施工日志根据竣工资料的要求,从开工之日起至竣工之日逐日填写,日志所列栏目应逐日逐项填全。项目施工日志与其它工程、质量、体系文件规定的记录不同,它应是一部按时间顺序记载工程项项目全程概况的流水帐,其记载内容应高度概括、充分突出重点、关键问题,以达到有追溯、查寻和总结的目的。一般应选择以下内容:分部、分部工程内容、施工日期、施工人员概况;
42、技术交底与培训概况;对施工计划与调度概况;对工程质量起主要作用的材料来源与检验情况;对特殊工序和关键工序使用设备概况鉴定的记载;对技术工艺措施变更的记载;施工过程质量检验的概况;对不合格处理概况;工程验收、交付概况;其它特殊情况。2)个人施工日志的主要作用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记录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内容;记录领导交办的事项和是否按照领导交办的做的记录,为领导检查工作提供依据;记录每天完成的工程量,所投入的机械设备,人员、材料等,为核算提供依据;为项目成本管理提供依据;记录每天机械实际定额,为分析机械设备人员是否达到应该达到的定额提供依据.根据工程计划和实际投入的机械设备人员,分析是否能满足工程计划
43、要求和是否进一步采取措施,为工程进度管理提供依据;记录施工中,设计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为设计变更提供依据;记录施工中是否达到规范要求,为资料整理质量评定提供依据;记录工程开工、竣工、停工、复工的简况与时间和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方法改进情况及施工组织措施,为以后拟写施工总结及施工论文提供依据;记录新技术、新材料和合理化建议的采用情况及工程质量的改进情况为以后QC成果提供依据;3)个人施工日志的主要内容总的原则是:记你应该做的事(岗位职责); 记你所应接受到、观察到的信息; 记你做的事情; 查你做的事情是否与你应该做的事情(岗位职责)一致;记你所思考到的问题。一般地,施工日志内容如下;(1)当天施工工
44、程的部位名称、日期、气象,施工现场负责人和各工种负责人的姓名,现场人员变动、调度情况。(2)工程现场施工当天的进度是否满足施工组织设计与计划的要求,若不满足应记录原因,如停工待料、停电、停水、各种工程质量事故、安全事故、设计原因等,当时处理办法,以及建设单位,设计代表与上级管理部门的意见.(3)现场材料情况。例如钢材预应力材料:品种、规格、数量、厂名、批号、目测钢材情况(如每捆钢筋是否均有标牌,是否生锈,生锈程度等)。(4)记录施工现场具体情况: 各工种负责人姓名及其实际施工人数,各工种施工任务分配情况,前一天施工完成情况,交接班情况。当天施工质量情况,是否发生过工程质量事故,若发生工程质量事
45、故,应记录工程名称、施工部位,工程质量事故概况,与设计图纸要求的差距,发生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应负主要责任人员的姓名与职务,当时处理情况,设计、监理、业主代表是否在现场,在场时他们的意见如何及处理办法。详细记录当天施工安全情况,如某人违章不戴安全帽进入现场及处理意见。若发生安全事故,应记录出事地点、时间、工程部位,安全设施情况,伤亡人员的姓名与职务,伤亡原因及具体情况,当时现场处理办法,对现场施工影响,包括在场工人思想情绪的影响等.收到的各种施工技术性文件、书面指令、口头指令,无论来自项目经理部内部还是外部单位。现场技术交底与各种技术问题解决过程应作较详细记录。参与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的人员、数量
46、,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的始终时间,检查验收的意见等情况。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到现场人员的姓名、职务、时间,他们对施工现场与工程质量的意见与建议.5 工程影像资料工程影像资料包括工程摄像、工程照片,它们能良好地再现工程现场情况、施工管理状况.(1)作用 作为能说明施工确切情况的重要辅助资料,工程影像的拍摄和保存很有必要,尤其是隐蔽工程、关键工序的施工过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工程影像的作用大致有:记录工程经过;确认使用材料;确认质量管理状况;作为解决问题时的资料和证据(2)工程影像的内容要在施组中制定拍摄计划,摄影者必须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理解摄影的目的,在充分把握结构的类型、规模、使用材料的基础上,根
47、据竣工资料、项目管理计划等方面的要求确定拍摄内容。工程影像中,通常具备以下几个要素:日期,工序顺序,场所及施工环境,部位,标识,尺寸,施工状况等.为将以上各要素表示清楚,可借助黑板、卷尺等工具(3)取景方法工程影像基本上都不能再补拍,每次拍摄均须认真对待.(1)全景:一眼即能看清现场整体的进行状况.(2)局部:表现工程局部实施状况的照片,该点所处位置应能分辨清楚。(3)利用黑板、卷尺等工具时,黑板上必须记录以下内容:工程名称、建设方、监理方、拍摄日期、拍摄部位、分项工程(如“钢筋工程)、规格和尺寸(如400800,主筋25 ,箍筋10200)及施工状况等.照片中有黑板、卷尺时,其中的文字或刻度应能辨别清楚,取景时应注愈黑板小要过大或过小。为使拍摄对象易于辨别,应清除其他可移动的物体,并应注意光线及阴影。为正确判断被拍摄对象的大小,特别是当拍摄局部时,为正确表示被拍摄对象的大小、长短、粗细、形状,有必要加设卷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