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音乐课教案(精选关于音乐课教案(精选 5 5 篇)篇)关于音乐课教案(精选 5 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音乐课教案(精选 5 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音乐课教案音乐课教案 1 1教学目标:1、通过合唱的学习,体验对大自然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2、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3、培养学生的演唱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全曲。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弱起、二声部练习。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入教室,要求跟着歌曲的节拍。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练声1、生唱“啦”师:刚才我们都在春天里听到了很多美妙的声音,现在我们就把它们融到“啦”这个音中,我们用声音来表现下,跟着我的动作一起来。2、代词唱师:嗯太美了,我听到了万物的声音,那现在老师就把你们美妙的声音配上旋律,一起来唱一唱,注意看我的手势,先听下琴。3、出示:1050105010501050师:刚才我们唱的旋律,我把它写成了这样的曲谱,我这里有两种唱法,听完了之后请你告诉我,哪一种是跟这个谱子一样的!三、解决难点师: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最近的天气可谓是春光明媚,春风轻轻拂过我们的脸庞,非常的舒服。你能模仿一下春风的声音带给我们一丝凉意吗?师用 WU 范唱:0004、3265、4354323454、33450师:这是一阵柔和的春风,让我们一起模仿春风的声音吧。唱歌要注意坐姿,师弹奏旋律,学生模唱。四、学唱歌曲1、师:当那春天来到大地充满阳光,绿树发芽万物生长,当那小河清清流水正在欢唱,我将出发到远方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意大利的朋友们出发远行的欢乐情怀吧。2、师:听,田野在召唤我们呢。(第二次听全曲)师:田野用什么方式召唤我们?郊游的队伍分成了几个小分队呢?学生说一说。(合唱)师:歌曲的情绪怎么样?(欢快,活泼)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走向大自然,走进美丽的田野。为了使我们的步伐整齐,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请同学们一定要听着音乐,和着音乐的节拍来踏步。第二,为了踏好第一步,我们先要做好准备,这样吧,听老师数到七,大家一起捻指说“走”,然后踏步走起来。我们先来试试。师:好,我们来看,谁能和着音乐的节拍走得最精神,最漂亮,能和大自然美丽的风景融合在一起。第三次听全曲。3、解决难点师:随着欢快的音乐来到了美丽的田野,请大家坐下来休息一会。老师把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喜欢!师:让我们一起学习歌唱吧。出示:0004、3265、4354323454、33450 生学唱代词唱一唱。师:让我们告诉田野,不要着急,我们马上就来了。出示:0004、3265、435432050505030学唱曲谱。4、师:美丽的田野在召唤我们,我们也一起轻轻地唱起来,用歌声来回应它。(同学们,想一想,是用大声喊唱,还是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去唱,能和美丽寂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那我们就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再来唱,听好音,随琴唱歌,处理歌曲中的重难点乐句。师:随老师的琴一起来唱一唱。(歌曲中的八分音符唱时做到声断气不断的状态,教师要示范给学生听,换气记号等。)唱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反复跳跃记号、休止符及换气记号的作用。(注意用微笑的状态,嘴角上提,用灵活的舌尖来咬字吐字,听听你们的声音是不是跟大自然的声音一样动听美妙。)A、学唱高声部曲谱师:唱得真不错,让我们试试第二段吧。引导出第二段跟第一段结尾的不同之处。B、学唱低声部前半部分师:真不错。这首歌不但旋律优美,歌词写得也很美呢。学唱歌词代词唱全曲。音乐课教案音乐课教案 2 2设计理念:大海是一首以表现无边无际的大海为主题的儿童歌曲,它借助其他姊妹艺术融诗、画、音乐为一体,让学生欣赏各种形态“海”的画面时,在充满海的品味的音乐声中去朗诵大海这首诗,通过歌曲学习,体验歌曲的内涵及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并掌握力度记号“f”。2、通过学习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2、力度记号“f”在歌曲中的表现。课前准备:多媒体电脑、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听海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一个美丽的地方,请你们闭上眼睛他仔细听。(播放海浪声,学生聆听。)二、看海1、欣赏大海的美景并启发学生说说大海的景色?2、欣赏赞美大海的诗。三、学唱歌曲大海1、出示课题大海2、初听歌曲。3、朗读歌词。4、学习节奏“34 拍太阳月亮也睡在里边5、再听歌曲,学生小声跟唱。7、师教唱歌曲。8、为歌曲加上力度记号。9、有感情地演唱歌曲。10、师生用身体的律动感受歌曲。四、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充分感受到大海的美,希望同学们要珍惜、保护我们的大海,爱护大自然。音乐课教案音乐课教案 3 3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童声独唱大海摇篮和管弦乐海上风暴,并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对不同情绪、表现力的乐曲的感受,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2.引导学生用中弱的力度、柔和的声音、贴切的动作表演唱海,使学生体会并表现歌曲中大海波浪起伏、宽广无边的意境。3.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三拍子的节奏感,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美感体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演唱、讨论、律动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学生能用中弱的力度、柔和的声音演唱,体会并表现歌曲中,大海波涛起伏、宽广无边的意境。教学难点:欣赏童声独唱大海摇篮,能从歌声中感受抒情的旋律、诗一般的歌词及少年儿童心中美丽的大海,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更好地表现音乐形象。教材分析:海是一首海的抒情诗、海的赞歌。歌曲为 3/4 拍,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很有规律,其旋律前两乐句一伏一扬,第三、四乐句各自形成起伏,使得歌曲的旋律似大海的波涛,浪与波交融起伏、跌宕。这五个音的旋律充满了吟唱性,质朴无华。由于节奏的疏松,旋律显得宽广,有着海的气势,又因旋律多为级进式的起伏,音调带着柔和的美,描绘了月光初上碧浪相逐远去的海面。这首短歌诗画一般的意境,让人遐想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伴着音乐拍手进教室2.师生问好师:2/41234|5-|150|150|5432|1-|同学们好!你好!你好!老师您好!二、发声练习、节奏练习三、复习歌曲下蛋咯四、歌曲学唱(尽情地表演“大海”)。1.PPT 播放海的画面、大海的音效,(设置情境)教师将学生带入一个海的世界。初听海,感受歌曲情绪。师:刚才小朋友们跟着张老师一起来到了大海边,看到了美丽的大海,小朋友想唱唱我们的海吗?让我们静静聆听海的声音吧!2.复听歌曲,熟悉旋律师:这首歌曲给你带来怎么样的感受?海面是平静的还是波澜壮阔的?你从哪里听出来是平静的而不是波澜壮阔的?3.熟悉四三拍节奏师:跟张老师一起学做一朵海里的小浪花好吗?-加入三拍子浪花的动作4.为歌曲配上打击乐(三角铁、铃鼓),熟悉旋律三角铁节奏:XOO铃鼓节奏:OOX5.学唱歌曲(1)听教师范唱,用手拍节拍,心里默默跟唱。(2)学生随钢琴伴奏:用“lU”模唱旋律,身体轻轻晃动。(3)学生随伴奏哼唱旋律,教师唱歌词。(4)学生按节奏,跟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5)教师伴奏,师生一块儿唱歌词。(6)学唱第二段歌词(7)师生合作演唱歌曲;男女生合作演唱五、拓展表现歌曲。1.引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优美地演唱歌曲。师:这首歌曲唱的是平静的大海,还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学生自由讨论回答)。师:那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呢?谁来试一试?(学生讨论、回答、试唱、评议)。2.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歌曲。提示学生,可用舞蹈动作,打击乐或者朗诵(配乐海韵)的方式自由表现。学生讨论、交流,或独立创作,或小组合作等。教师随时指导学生交流与合作。(背景音乐:反复播放海)。六、小结:今天我们来到海边,感受大海母亲一样广阔的胸怀,听赏了歌曲大海摇篮、学会歌曲海还懂得了发挥自己演奏小乐器的本领,画画的本领,为大海画上一副最美丽的图画,希望小朋友象大海学习,拥有一颗比海洋还要广阔的、美好的心灵。大海妈妈真美,小浪花们更可爱,小朋友,让我们一起保护好我们的大海妈妈吧!教学反思:四三拍的歌曲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并不算陌生。如小象、布谷、法国号这些都是典型的四三拍节奏歌曲,四三拍有明显的强拍,强弱规律为:强、弱、弱。孩子们在听到四三拍歌曲时会随着歌曲的节拍自由律动起来,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但是孩子们唱四三拍歌曲时总有一个通病容易越唱越快,拍点不稳,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抢节奏。如果碰到一字多音的歌曲时,一字多音总是作为重难点来解决。所以,本节课我采用画三角形的手势来帮助孩子们解决抢节奏的问题,同时利用手势训练边念节奏边解决一字多音难点。在此基础上,我将原先的“为歌曲配打击乐”环节调整到熟悉歌曲旋律后,这样不仅起到了再次熟悉旋律、做到有效聆听的目的,也为孩子们稳定节拍、抓住四三拍重拍起到了巩固的作用。海中的歌词布局类似海浪-一浪又一浪。孩子们歌词看不清,很难找到歌词的正确走向,容易将第一段看到第二段、第二段看到第一段,但在第一次上课过程中,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念歌词前没有提醒孩子,导致孩子们无法念准歌词。于是在第二次执教时,我先将歌词的走向提前告诉孩子们:调皮的歌词就像一朵朵小浪花,跟着海浪一浪一浪的飘,小朋友们随着海的波浪一起来找找歌词飘摇的方向吧。这样孩子们念起歌词就顺多了。念歌词时,将节奏、一字多音解决后再用LU 哼唱歌曲,让孩子们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模唱旋律,这样孩子们唱旋律的同时就能感受到一个宽广无垠的大海、一个无限温柔的大海妈妈。音乐课教案音乐课教案 4 4教学目标:1、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了解作曲家李叔同。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3、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与情感。4、能大胆的参与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培养学生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心的情怀。教学重点:1、演唱歌曲送别2、听赏乐曲教学难点:谈听赏乐曲的感觉与情感体验教学方法:欣赏与实践相结合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欣赏童年,介绍学堂乐歌。二、新课导入和授新教学步骤:一、导入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歌,请大家猜猜他的歌名。(放童年)这是大家喜欢的童年,它是流行于现代校园的一首校园民谣,那么我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学堂里又在唱些什么?那时人们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因此就把 20 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除向学生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外,还有反映人们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还有宣传学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二、介绍词曲作者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其曲调大部分选自当时的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为英国的奥待韦。它的词作者是我国近代音乐家李叔同。三、发声练习四、唱谱1、熟悉 D 大调2、视唱全谱3、解决难点五、填词演唱六、感情处理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最后一句应唱得渐慢渐弱。七、学生表演用王维的诗来启发,教师示范八、辩论:你更喜欢学堂乐歌还是校园民谣。发挥生学的主体性九、不管你更喜欢哪一种,我们都不能忘记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辩论加深学生对学堂乐歌的认识与喜爱音乐课教案音乐课教案 5 5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感熏陶和感染下,丰富大自然当中各种声音的情感体验。【过程与方法】采用演唱和表演的方式,熟悉三部分的音乐旋律,提高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与技能】能辨别各段旋律的顺序,了解曲式结构。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不同的情绪演唱三段音乐旋律。【难点】根据音乐旋律配音效。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小动物的叫声(小鸟、蝈蝈、大象等),由学生猜并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二、新课教学1、初次欣赏音乐片段,聆听音乐中的声音师:从音乐中同学们听到了那些声音?能模仿它的声音吗?学生自由回答并模仿听到的小动物的叫声(小鸟、蝈蝈、青蛙、流水等很多的声音)。2、再次欣赏音乐片段。(1)为音乐配伴奏拿着乐器的学生跟随音乐敲击乐器,表演一种自然界的声音。没有乐器的学生跟随音乐做身体律动,表演一种自然界的物体。(2)简单介绍乐曲。3、完整的欣赏音乐(1)完整的感受音乐的情绪(轻松、愉快的心情)(2)熟悉三段音乐主题。聆听音乐,分辨三段音乐主题。老师弹奏音乐主题 A、B、C,学生学唱老师示范并引导:演唱音乐主题A、B 时用轻快、短促、高位置、弹性的声音演唱,注意旋律中的换气记号。演唱音乐主题 C 时速度稍慢,旋律要清晰,注意弱起和换气记号。学生再次跟琴学唱。整体演唱三段主题。(3)学生根据旋律主题 A,加入自己喜欢的声音。(加入音效)三、巩固提高,了解曲式结构。1、学生根据图表,聆听音乐,判断音乐的主题旋律2、学生根据图表讨论分析曲式结构师:请同学们给你们的小脑袋插上翅膀,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歌曲分为几段呀?(全曲共由三个主题交替构成,是一个多段体结构的乐曲)3、了解音效(开头、中间、结尾处是很多自然界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音效)4、完整的演奏音乐作品(1)学生分三组分别模仿开头、中间、结尾的三个音效部分,并歌唱音乐主题、为音乐主题部分配伴奏。(2)师生评价。四、课堂小节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欣赏到更多更美的大自然音乐,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