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一章-行星地球-章末提升三步曲.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055402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一章-行星地球-章末提升三步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一章-行星地球-章末提升三步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章末提升三步曲 INCLUDEPICTURE"学问体系构建.TIF" INCLUDEPICTURE"1-192.TIF" INCLUDEPICTURE"答题规范和模板.TIF" 地形特征类题目答题规范与模板 INCLUDEPICTURE"答题模板.TIF" 在高考命题中,地形特征类题目多以等高线图或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内的地形特征,该类试题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地形类型及分布方面 [答题要点]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答题模板] 地形以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为主,主要分布在×××。 [常见失误] ①留意地形与地形区的区分。如平原是地形,华北平原为地形区等。 ②留意地形与地形部位的区分。地形部位包括山峰、悬崖、鞍部、山谷、山脊,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 2.地势特征方面 [答题要点] 凹凸、起伏、倾斜等。 [答题模板] 地势××高××低;地势由××向××倾斜;地势平坦(坎坷)等。 [常见失误] 回答不全面。 特殊对于比较简洁的区域要分区回答,如东部地区南高北低,西部地区北高南低等。 3.海岸线特征方面 [答题要点] 海岸线曲折、平直等。 [答题模板] 海岸线平直(曲折)等。 [常见失误] 对于海岸线比较简洁的区域,留意分段描述。 4.特殊地形区方面 [答题要点] 喀斯特地貌,风力地貌,流水地貌等。 [答题模板] 喀斯特(风力、流水等)地貌发育。 [常见失误] 留意不同地区地貌类型不同,如干旱地区多风力地貌,潮湿地区多流水地貌等。 下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解析: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一般把握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特征和海岸线三个方面。地形类型及分布和地势特征依据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直接读出,而对海岸线的描述属于本题的特殊之处,从图中看出,南北海岸线的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答案: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INCLUDEPICTURE"章末限时检测.TIF"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21·济宁期末)2021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放射中心放射升空,佩戴着五星红旗的“玉兔号”月球车于2021年12月15日成功着陆月球,其脚印     清楚可见(如图)。回答1~3题。 1.“玉兔号”设计寿命3个月(地球时间,下同),工作动力依靠太阳能,夜晚无法工作,它在月球上连续工作14天后,“睡”14天再重新工作。据此可知(  ) A.月球昼夜更替周期为14天 B.月球自转周期为14天 C.月球上阴晴变化周期为14天 D.“玉兔号”至少工作3个“月球白天” 2.月球车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A.漫天风沙,易迷失方向 B.沟谷密布,泥泞难行 C.宇宙射线强 D.月球引力较大,爬坡困难 3.从“嫦娥三号”放射升空到“玉兔号”着陆月球期间(  ) A.四川西昌白昼先变短、后变长 B.海南文昌正午太阳高度渐渐变小 C.南极昆仑站可能看到秀丽的极光 D.北极黄河站野外科考时间渐渐增长 解析:第1题,“玉兔号”工作动力依靠太阳能,连续工作14天后“睡”14天,说明其昼夜交替周期是28个地球日。月球上没有空气,也就没有阴晴变化。“玉兔号”设计寿命3个月,一个月球白天大约是14个地球白天。第2题,月球没有大气,月球表面无大气疼惜,宇宙射线强。第3题,从“嫦娥三号”放射升空到“玉兔号”着陆月球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变短;北半球距离直射点渐远,正午太阳高度渐渐变小;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而极光主要毁灭在极夜时期;北极极夜范围扩大,黄河站野外科考时间缩短。 答案:1.D 2.C 3.B (2021·北京西城区高三期末)每年10月4日至10日为世界空间周,2022年的主题是“人类巡游太空50年”。目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的空间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观测和监测站。据此回答4~5题。 4.与火星环境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是由于(  ) A.距太阳远,温度适宜 B.质量适中,保证了液态水的存在 C.长期演化,形成了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 D.公转轨道不相交,运行环境平安 5.在世界空间周期间(  ) A.北京的昼渐短、夜渐长 B.海口阳光照进室内面积变小 C.悉尼日出时间越来越晚 D.南极科学考察工作接近尾声 解析:第4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缘由:一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适当,温度适宜,使得地球上有液态水的存在,二是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当,使得地球有足够的引力,形成厚厚的大气层,进而又演化形成供生命呼吸的大气。第5题,10月4日到1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南半球昼越来越长,日出越来越早;北半球昼越来越短。北京位于北半球,悉尼位于南半球,所以A项正确、C项错误;此期间海口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所以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越来越大,B项错误;南极毁灭极昼现象,南极科考工作正值最佳季节,D项错误。 答案:4.C 5.A (2021·洛阳统考)我国北方地区某中学地理爱好小组分别于二分二至日,依据“立杆”观测,绘制了旗杆的日影长短和朝向的日变化示意图(O点为旗杆处,虚线表示旗杆影子)。据此完成6~7题。 6.能正确表示该中学夏至日日影长短和朝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当地理爱好小组观测的日影长短和朝向如①图所示时(  ) A.北冰洋科学考察团工作繁忙 B.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 C.我国东部季风区盛行东南风 D.地中海沿岸的河流正值汛期 解析:第6题,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中学日出于东北方向,故此时日影指向西南且较长;而正午时日影指向正北且较短;太阳从西北方向落下,日影指向东南且较长。第7题,日影长短和朝向如①图所示时,为冬至日,此时地中海沿岸地区受西风带把握,降水较丰富,河流正值汛期;其他几个现象都毁灭在北半球的夏半年。 答案:6.B 7.D (2021·长春调研)下表示意甲、乙、丙、丁四地三个节气时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完成8~9题。 节气(日期) 小满(5.21) 夏至(6.22) 大暑(7.23) 节气(日期) 小雪(11.21) 冬至(12.22) 大寒(1.21) 甲 76°50′ 80° 76°50′ 丙 86°50′ 90° 86°50′ 乙 71°44′ 68°34′ 71°44′ 丁 53°44′ 50°34′ 53°44′ 8.甲、乙、丙、丁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埃及阿斯旺水电站进入发电高峰期 B.巴西高原草木枯萎,一派萧条景象 C.为圣诞节前夕,秘鲁渔场可能因厄尔尼诺而损失惨重 D.开普敦地区正值多雨季节 解析:第8题,依据各地不同时期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可知,甲地位于33°26′N、乙地位于2°N、丙地位于南回归线上、丁地位于16°N。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乙地的自转线速度最大。第9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地位于北半球,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值时,太阳直射23°26′S,此时为圣诞节前夕,秘鲁渔场可能因受厄尔尼诺的影响而损失惨重。 答案:8.B 9.C 下图中L为北半球某一纬线,K为晨昏线,晨线与昏线分别交L于M、N。读图完成10~11题。 10.若MN经度差为120°,此时,晨线交赤道于Q点。当Q点日落时,M的地方时为(  ) A.17:00      B.18:00 C.20:00      D.21:00 11.若MN的经度差减小,则(  ) A.L纬线的纬度减小 B.海口地面物体正午日影渐长 C.北京日出更偏东北 D.K线最高纬度昼夜长短不变 解析:第10题,由于M、N分别是晨线、昏线与L纬线的交点,故MN之间为昼弧。若MN经度差为120°,则L纬线该日的昼长为8小时,M此时正值日出,地方时为8时;而Q与M同位于晨线上,故图示时刻Q点为6时(由于赤道上始终是6时日出),即M地的地方时比Q点早2小时;当Q点日落时,Q点地方时为18时,故M点地方时为20时。第11题,纬线MN的经度差减小,即MN所在纬线的昼长变短,夜长变长题L纬线的纬度变大;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往南移动,海口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其地面物体正午的日影有可能变长,也有可能变短;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京日出渐渐偏向东南。 答案:10.C 11.D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21·福建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5分) 材料一 下图为“某时刻的等日照时间图”,OA、OB为日期界线,P点纬度为70°。 INCLUDEPICTURE"1-197.TIF" 材料二 下图表示广州和海口市楼房某日正午时刻影子(阴影部分)分布状况。此后的几天中,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渐渐增长。 INCLUDEPICTURE"1-198.TIF" (1)依据材料一,此时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是________;当P点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6分) (2)依据材料一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图(侧视图)。(7分) 条件:A点全年昼夜平分,B点为中心,C点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 要求:画出太阳光线、地轴、地球自转方向、极昼范围、极夜范围、0时所在经线、晨昏线。 (3)依据材料二,此后的三个月中广州市楼房的影子会毁灭什么变化?(6分) (4)依据材料二,此后的三个月中海口市的昼夜状况会毁灭什么变化?(6分) 解析:第(1)题,此时70°N及其以北地区毁灭极昼现象,太阳直射20°N,45°E为0时,135°W为12时,太阳直射点为(20°N,135°W);P点影子朝正北时,说明该地为地方时12时,北京时间为17时。第(2)题,留意此时极昼、极夜的范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光线要与晨昏线垂直,A点要在赤道上,C点位于南回归线上。第(3)题,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两城市之间,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渐渐增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移,广州市楼房的影子先渐渐缩短,再渐渐增长。第(4)题,三个月内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海口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答案:(1)(20°N,135°W) 17 (2)见下图。 (3)广州市楼房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4)海口市的昼长先渐渐变长,后渐渐变短。 13.(2021·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新疆喀什某地理爱好小组的同学,于6月10日至8月10日到图甲所示区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1分) 图甲 (1)同学们某日20:30到达A地时已华灯初上,而自己的家乡此时照旧天空光明。运用所学地理学问解释此现象。(10分) (2)简述6月10日至8月10日考察期间,B地(21°N)昼长的变化状况。(9分) (3)同学们在B地(21°N)与当地同学沟通时,看到他们记录的B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图乙)。据此简述6月10日至8月10日期间,B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12分) 图乙 解析:本题考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不同地区昼夜长短不同,考察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喀什纬度比A地高,且喀什位置偏西,地方时比A地晚,日落也要晚,因此当A地已华灯初上,喀什照旧光明。(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因此从6月10日至8月10日B地(21°N)昼长的变化是昼先越来越长,6月22日最长,后越来越短。(3)正午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太阳高度越大,影长越短,反之越长,依据图像说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答案:(1)喀什比A地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更长;喀什比A地位置偏西。 (2)6月10日至6月22日,昼渐长;6月22日,昼最长;6月22日至8月10日,昼渐短。 (3)6月10日至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小;6月22日至7月17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到90°;7月17日至8月10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