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word版
2、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孩子们的状态还是挺不错的。许是放假太久了,有些知识都有些遗忘.但是发言还是挺积极的。分苹果这一课的知识点不多,一个是复习旧的知识点:除法的意义,除法的计算.新的知识点是,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1、方法的多样性.2、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其中,除法竖式的书写是重点也是难点。虽然在学习的时候孩子们都听得清清楚楚,在完成作业时却还是出现一些问题.最普遍的问题是:1、相同数位不对齐。2、两排数挤在一排,很是难看。3、不用直尺画横线。4、数字写得大大小小的不
3、匀称。5、两道题之间不空行,显得很拥挤,不美观。出现这些问题也是意料之中的,只有不断的加强练习,及时纠正,相信孩子们的书写越来越美观.分橘子教学反思本节着重探究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物品经过平均分后还会有剩余的现象,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每步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余数的含义.下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总结:(一)在操作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在第一次“每盘放4个”的分苹果活动的基础上,我组织了第二次活动“每盘放5个”,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活动,感知、加深体会有余数除法,发现可以放2盘,还余下4个,而这4个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不然每
4、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让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认识有余数除法。(二)在探究中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不断发现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对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这个“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的探索过程,其实也是培养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练习中,教材还安排了分数目比较大的物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同时,在本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把能够整除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的内容都在一课时内教学稍显紧张,有一部分学生接受
5、起来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我认为这一课的教学分成两课时更为妥当。在作业的反馈中,部分学生犯了相同的错误,就是把除法竖式的余数填成了算式中的商。可见孩子们把除法竖式跟加减乘法的竖式格式混淆了,还分得不够清楚。需要老师在作业讲评课进行加强指导。个别学生对于竖式的书写还是不够规范,需要老师更加严格要求,规范“分草莓-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这部分教学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二年级学习的表内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这部分学习内容主要是研究“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以下是我一节课后的教学反
6、思:第一、能打破原有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在学生解决问题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二、课堂上我尽可能的把更多的时间归还给学生,提出问题,抛砖引玉,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给予适时点拨,协助学生归纳总结。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第一、在列除法竖式环节,由自己板演,缺少探索,应让学生尝试板演,共同探讨。对于竖式的认识,过分注重名称的认识,忽略了重难点的突破,特别是商和余数的写法,在学生的作业反映中出错较多.第二、没有及时反馈学生的错误。对于练习过
7、分重视讲解过程,而忽略了学生的常见错误,应把学生练习错误处置于投影,请全体学生一起纠正,避免学生在以后犯同样错误,实现书写与答案的准确性。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总之,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还存在许多不足:数学语言要精炼,学生的自主性探究还不充分。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好好专研教材,找准每节课的目标与重难点,理清思路,在教学中加以达成与突破。租船教学反思这一课是在学生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本节课充分地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租
8、船”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在教这一课时,我是通过创设同学们租船的情境,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以后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时,我先演示课件图,让学生说一说从情境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然后提出课本中的问题.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结合实际想一想,怎样回答问题。学生都知道要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计算,可是在最后的“答”这一环节就出现了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想2145(条)1(人),所以“至少要租5条船。他们没有想到多出来的1人。还有学生对于安排的合理性掌握也不算好,他们不知道怎
9、样的安排才是合理的.在理解“最多”、至少“的意思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会写答。所以在上课应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探索的空间,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和活动,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些,体会得更深一些。本节课的不足是:学生在练习时探索的空间还不够,虽然学生在解决有余数的问题时大部分孩子基本上都已经会计算,但在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时还有几个孩子写不对,在理解“最多、至少“的意思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不会写答.所以老师在上课应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探索的空间,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和活动,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些,体会得更深一些.派车教学反思这一节课教材的设计的意图在于让学生经
10、历运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这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怎样引导学生能用多种方法由浅入深的解题?学生会填表格并能较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吗?我知道我们的学生可能能想出一些办法,但是要是学生的思路更条理清晰,还是作一些铺垫比较好.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创设要去春游的情境,让学生看主题图,找出数学信息,我把题目中的问题改为:(1)如果都做大车要几辆?(2)如果都坐小车,要几辆?(3)还可以怎样派车?让学生先独立解决前两个问题,第三个问题让学生先思考再和小组同学讨论,在汇报展示的过程中,学生说出了好几种方法,接着就
11、引导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大家在讨论中明白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而没有空位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接着,我把人数变为29人,让学生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至少3种派车方法,有的甚至想到了5、6种方法,接着大家在比较中,明白最佳的解决策略。反思这节课,学生能想出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学生积极性高、思维活跃,每个同学除了自己想到得解决问题策略外,还在与同伴得交流中,开阔了思维空间,提高了解决问题得能力。成功之处在于:(一)在较复杂问题解决之前给学生搭好了脚手架,多种思路解决问题本身是比较难的,课始设置了由易到难的问题铺设,使学生在试着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
12、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这样空位比较多,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能不能2种车各租一些,在不断尝试中,找到了多种方法;(二)给了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和交流机会.注意了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动脑想办法,即便没有更好方法的同学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也受到启示.上完这节课,觉得知识挺难的,大部分学生有点难消化。可能还得“加餐”,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多给他们集体交流的机会,多举例,多进行方法多样解法的训练,让他们多练习相同题型.学生一定会把握这个问题的模式.小熊购物教学反思1、强化“生活性”,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数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我在这节课重
13、点创设了一个购物情境:让一组学生当“小小售货员,另两组学生当“小顾客”,买卖东西,算价钱,在这样的情境展开学习活动,让学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2、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自主探索,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反思,果然不出我所料学生很快的就能自已总结出有加法又有乘法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3、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多样化,并注重培
14、养学生的择优能力.允许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进行比较,体会各自算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买鲜花教学反思本课创设了“买鲜花”的问题情境,教学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通过“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这个问题,列出含有除法和减法的混合算式,并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在既有除法又有减法的算式中,应算除法,再算减法。学生已经会用乘加、乘减的方法解决除法问题,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底蕴有所不同,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此,教学中我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理解,结合教学反思如下:1、本课在小组活动时,为了避免一些学生只当
15、听众,要求每个人先自已动脑,在思考出方法后,再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这样既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又分享了其他同学的经验。2、教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并特别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方法写出来.我们知道,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交流会更加深入。而记录自己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理顺自己的思维,也有利于学生冷静地思考,这一做法也能帮助其他人明白自己的方法。3、鼓励学生对其他人的方法提出问题,并让被提问者自己解释。4、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行相互间的交流,对自己或其他人的活动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反思、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我
16、建构,学生的主观性得以发挥,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过河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明白小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解决带有小括号的题时,都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时通过比较有小括号和没有小括号的题的运算顺序,进一步明白小括号的作用来掌握带有小括号的运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算顺序.在教学时一个班让学生观察,思考,做练习,互相交流,老师归纳小结强调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而另一个班,我在原有的练习基础上增加了读算式的练习,通过大量读算式的练习让孩子们来强化自己所理解的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当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前面的班因为是老师小结归纳,因此感觉
17、上有些死板,不够灵活,小朋友的记忆也是强制性的,而后一个班因为经历过大量读算式的练习,所以感觉上孩子们通过练习能够明确学与用联系的较为紧密,而且孩子们乐于其中。辨认方向教学反思: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注重加强学生的体验,强调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课是在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这个内容我们不能把它作为知识点去讲授,而是要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加深体验。这节课共设计了三大活动。(1游广场。如何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是我备课时认真考虑的问题。我选择了创设游巫峡广场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
18、情境,让学生在课前到广场开展活动,初步了解和感受九个明显建筑物的所处方向与位置,使学生有了直观体验.在课上通过借助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以认一认、想一想、辩一辩的活动形式,帮助学会初步感受新方向。(2制作方向板.学生通过第一个活动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存在这些新了解的方向,那抽象到平面上又是怎样的呢?为此,我以学生制作方向板为载体,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这八个方向和了解它们在平面中的位置,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后续学习中选择利用这个工具准确地辨认出方向.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3辨认方向。如何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
19、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些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这是在课堂上充分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操作、实践的机会。布置学生制作校园地图,是给学生学以致用的一个机会,以此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正如数学家华罗庚对数学与生活的精辟的描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认识路线教学反思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认识路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属于新课标提出的空间与图形范畴中方向与位置领域,它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在
20、学生一年级学会用左右、前后、上下等术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二年级上册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安排了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辨认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认识包含八个方向的简单的路线图。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节课通过为小客人介绍行车的路线,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方向和路线的知识,介绍汽车行驶的路线,为学生创设了活动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自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
21、兴趣。对于以谁为中心这一训练,教师可应在补充一下,个别学生仍然找不准。注意强调用手势来表示所学的八个方向,这样效果会更好些。数一数教学反思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万以内数的认识”并非一无所知,他们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或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万以内的数的知识,有的甚至能够读出万以内的数,只是尚未形成系统的认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归纳总结,逐渐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整理归纳新知,为了有效地突出重点,我把教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解:一、联系生活,感知大数.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数学强化生活性,让学生学习有价值数学,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
22、系.因此,在本节课,我首先将生活数学化,通过让学生课前调查发现生活中的大数,课堂交流生活中的大数,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大数,进而产生研究生活中的大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然后,在学生研究探索,将生活化的大数抽象成数学知识,通过探究数大正方体的方法到数出大正方体的个数这样的过程,重新将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将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必要性。二、动脑思考,探索新知。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本节课我力图做到创造性使用教材,给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我借助了多媒体技术,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与设备,制作教学软件并应用于
23、课堂,大大加强教学过程的直观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三、以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数感。“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是让学生在数一数活动中,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万”,体会数的意义,体验计数的作用;并认识10000以内的数,能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简单地交给学生“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过于生硬和说教,学生很难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关系。为此,在本节课安排以活动,促进学生数感地发展,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首先,课前让学生调查发现生活中的大数,课堂交流中生活中的大数。在这个
24、过程中,学生对大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感受。接着,安排“猜一猜?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一个小正方体是大正方体的一份子”,给学生估计地标准,进而估计“大正方体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让学生在估计中思维得以碰撞.学生对“万”的认识是困难的,如何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建立“万的理解呢?在学生认识“十个一百是一千“一个大正方体里有1000个小正方体.”紧接着我通过活动:观察1本100页的书,再把10本100页的书放在一起,让学生体会感知1000页到底有多少.那么10个大正方体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让学生建立“十个一千是一万的初步认识,而“一万”究竟是多少呢?学生还是模糊的。通过体会“猜学校的人数”,帮助
25、学生理解大数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总之,整个教学过程中,课件演示与教学活动做到了有机的结合,师与生密切配合,教与学相得益彰,这也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整合的一种尝试与收获吧!不足之处:课堂上应该渗透认读阿拉伯数字的教学.另外如果在“数一数“环节,能用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的教具,可能效果会更好的.拨一拨的教学反思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汇报课中,我上了二年级第四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二课时拨一拨。本单元把认数的范围从百以内扩展到万以内,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首先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大数,然后利用正方体这一直观模型的实际操作,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实际感觉“千”“万
26、”等数的具体含义;通过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等活动,学习读、写万以内的数。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本节课是在第一课时,使孩子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大数、理解学习大数的意义外,还丰富了孩子对万以内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使教学真正体现数学生活化。(1)利用课件给学生呈现了一组生活中的信息:各种电器的价钱,然后要求学生试着读一读,再将这些数的不同读法进行分类。数学课程标准赋予给我们的是让孩子在学习中去探究、去发现问题、总结问题。(2)师生
27、互动.老师读数孩子在计数器上拨数、老师拨数学生写,老师读数学生写。通过上面的活动,引导学生总结读、写数万以内数的方法。在教学中目标明确,老师以引导为主,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使整堂课融入在读、写、思维之中;读数写数时让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尝试自己去完成,老师适时点拨。在学生把9030写成90030的时候,不应该立即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让那个同学站起来读一读,学生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因此,只有经历自我反思的过程,学生才能真真切切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错误,最终达到反思的目的,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总之,在教学中我会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在这里还要感谢我们教研组的成员及
28、听课的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让我在教学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比一比教学反思比一比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中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以及万以内的读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反思本课教学,有以下几个成功之处:1、教学设计中,我设计的商场电器打折大优惠的数学情境,从商品的价格入手,直接让学生体会大数之间的大小区别。本课教学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材作了创造性使用,将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把“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间所进行的一场帮小朋友选择电器这一数学情境之中。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学生全身心参与
29、到老师精心预设、组织的“挑选商品活动中,“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也逐步的“内化”。每一位学生都亲身经历并感受着“数学好玩,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极大兴趣。2、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是在教师的激励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而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教学活动化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游戏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基础让他们借助旧知识和已掌握的方法进行迁移应用,主动获取新知,自主发现、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在游戏中让学生深刻地体悟到“数的大小”与“数位”的关系,以及“高位”的决定性作用。学生在一次次轻松中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
30、大小的方法,真正体现“在玩中学,在乐中悟”。3、通过出示四座名山的海拔高度,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并且通过比较四座大山的海拔高度进而巩固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学习要点。4、通过有层次的练习,让每个程度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1、怎样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是我课后需要思考的,尤其是没有多少障碍的问题本不需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2、小组合作时,应该先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时间,等每一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时再小组交流.3、在教学过程中,当孩子的学习思路与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不符时,教师不应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而是应相信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在辩论中形成表象
31、。写在备课上的教案是死的,只有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教案才是活的。在我上 比一比 一课中有了更深的认识。北师大版数学二下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1.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教学中,我将两个简单的问题“测量桌子的高度”与“测量铅笔的长度”让学生观察讨论,由此激起学生探寻除米和厘米以外其他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供生活中的一些实物:1分
32、硬币、IC 卡、铅笔、橡皮和一些扑克牌等,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3.鼓励学生质疑,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课堂上,一名学生在测量实物时发现1元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多一点、2毫米不到。于是,我对学生说:“那对于不是整毫米数的物体,如果我们想得到更精确的结果,怎么办呢?”学生感觉应该有一个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我又告诉他们:“其实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确实还有,请同学们课后去查阅工具书,也可以向别人请教或上网寻找。”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出了新问题,教师也让学生在允许范围内加以讨论,这些看似对教学不利的“突发事件”,实际上把它利用起来,让学生再一次产
33、生探寻课本以外新知的欲望,让他们知道知无止境,也为学生走出课本、走向课外创造了机会。4。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学中,我始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这一过程,我认为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
34、学时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5。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我在使用多媒体演示格尺上的1分米、1毫米时,没有向学生强调说明屏幕上的1分米或1毫米是放大了的1分米或1毫米,容易使学生对1毫米和1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分米的长度概念产生误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尽量做到合理准确。1千米有多长教学反思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1千米有多长”这个问题是比较抽象的。这个概念很模糊,认识起来很难。因此一定要经
35、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才能建立起1千米这个概念。围绕“1千米有多长”这个问题,我先在学生熟悉的经验基础上学习.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量出一段10米长的距离,让学生分组按平时的走路步伐走一走需要多少步.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算,“100米要走几步?、“1000米要走几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沿着200米的跑道走走要几步,按这个结果进行推算,帮助建立1000米的概念。为了进一步体验1千米有多长。接着让两个学生把手伸平,让学生说说有多长?“两米多。”然后逐个加人,一直到 9 个人时,请一个学生来量量大约有几米?“大约 10 米。从而进行推算,米要几人,米呢?”20 30 40 米呢?我们班的同学都把手伸平连起来
36、大约 50 米,那两个班就是大约 100 米;我们年级就是 300 米,两个 年级就是 600 米,三个年级 18 个班就是大约 900 米,1000 米要几个班呢?那“要 20 个班的同学手伸平连起来”然后问学生:“1000 米给你什么感觉?”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自主探索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从数学推理的角度 感受 1 千米有多长之前,我创造了这 3 个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现实中的 10 米,200 米,从而将课本中的数学与 生活中的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买电器教学反思 个人反思:这是一节关于整十、整百的口算的计算课,在教学过程中,我过多地在
37、解决问题上讲解,导致接下来的运用 算理进行计算方面的时间不够充裕,学生在练习说算理方面的时间也比较欠缺。再上这节课的时候,可以先先 做一些整十的口算练习,然后通过情境引出课题,在情境引入方面可以直接提出问题,在计算过程上多花时间,反复地让学生说出解决计算的方法,自己是怎样想的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特别是在进行练一练 1 的练习 时,学生们要特别注意 1200800 这一道题目,不少孩子会在进位的时候出错,算出得数是 10000;而学生在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进行这一题的计算时,有几种算法如:个百加 8 个百是 20 个百就是 2000;个百加 8 个百
38、是 10 个百就是 1000 12 2 再加上 1000 就是 2000。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整百的加减法口算的 回收废电池教学反思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回收废电池”这节课是有关三位数的加法,相对其他学习内容来说,计算教学容易显得 枯燥无味,那么,如何使计算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探讨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些问题,这节课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的设计。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开课伊始,我从学生平时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入手,出示一段文字,让学生受到了环 保教育,并且引出新课的学习。2、在讨论一班和二班共回收
39、多少节电池时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先让学生估计出得数的范围,再进行 计算。在计算 112+87 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计算方法,再进行交流。从“估一估”“拨一拨”和“算一、算三个层面提供了由估算到精确计算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算式时,先估一估它的结果,做 到心中有数,对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是有益的.通过在计算器上拨珠计算,学生了解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 相加,因此在竖式计算中,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中改变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尝试着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小组 内交流思考过程,并且选出代表讲解思考过程,其他组员给与补充的形式,不但让孩子学到算法的多样性,还 从中感到学习的乐趣,不会觉得计算题的枯燥无味。而且让孩子感到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中感受到 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在巩固练习中,还设计了拓展题,让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发挥每个学生的 聪明才智,帮助淘气解决他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即一步进位、连续进位的加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探索知识 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