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热的传递说课稿.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045619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的传递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热的传递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的传递》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小学的科学教师***,很高兴有此机会,和大家共同学习。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热的传递》。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几方面来阐述我自己的观点。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前后联系 首先,我要介绍的是教材.《热的传递》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以冷和热为主要内容。《热的传递》承接了第一课《冷热与温度》的内容,在学生认识了什么是热,以及了解了热在冷水和热水中的变化规律后,引出本课内容,得出的结论并为后面《加热和冷却》的展开,起到铺垫左右。所以,本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左右. 本课安排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一,第二课时完成活动二和拓展内容.此次说课,我说的是第一课时,可就是活动一,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勺柄遇热的变化。此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热的传递方式,是沿着物体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 通过对教材分析,把握教材思路结构和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热传导的实验。 2、能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能理解热传导的特点。 3、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的传递的兴趣。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制定为:能设计实验方案,根据方案进行实验。 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制定为:正确使用酒精灯。 二、说学情 我校四年级学生对实验探究大都有兴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这些经验是不够系统的,比较模糊的。如果上升到一定的科学道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 说教法学法 本课使用教法:运用自主探究法,按照: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亲历验证过程—-—总结实验结论—--发现问题—--再继续探究的过程,进行教学. 本课使用学法: 让学生在观察、提问、设计、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四、说教学准备 为了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为学生提前准备好了: 小勺,杯子、热水、凡士林、黄油、黄豆、火柴、小木棍、蜡烛、酒精灯、铁架台、铁片、铜棒、易拉罐等。 第四、 说教学流程 整堂课的教学,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1,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2, 猜想假设,设计方案. 3, 实验操作,观察汇报. 4, 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5, 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6, 巩固应用,拓展评价。 环节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首先,我出示了一把小勺,让部分学生亲自摸了摸勺柄。接着我把小勺放入热水中, 再让这名学生来摸一摸勺柄,使他们感受到勺柄温度的变化。如此提出问题:为什么把小勺放入热水中,勺柄也会变热呢?根据问题,学生们会进行猜想,猜想后,学生可能会回答:是热水把热传递到勺柄的。我随机转入课题,那么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环节二、猜想假设,设计方案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结论。 1、设计方案 我先出示不同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进行猜想,并填写猜想结果,交流汇报。然后让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让学生们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本环节,体现“大胆猜测,小心求证"的理念,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渗透尊重科学、用实事说话的科学态度。小结时,知识与方法并重,重知识更重学习方法的积累。 环节三、实验操作,观察汇报。 这一环节,我首先做酒精灯使用的演示,为学生扫除操作验证的障碍,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然后,让同学们阅读一下温馨提示. 1,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好实验记录表。 2,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不要对着火焰吹气,说话。用完酒精灯用灯帽盖两次. 3、加热过的物体不要用手拿,以免烫伤。 阅读完毕后,让学生们,根据方案,开始分工合作,进行分组实验填表.实验完毕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在汇报过程中,可能有的组汇报说:我们组把红豆粘在易拉罐身上,低,中,高不同的位置。用酒精在易拉罐底加热,发现最下面的黄豆先掉下来了,然后才是中,高的位置的黄豆掉下来. 有的组可能汇报说:我们组在铜棒上粘了几粒黄豆,用酒精灯加热时,发现离酒精灯最近的黄豆先滚掉下来,然后是离它较近的第2粒,第3粒,第4粒,第5粒等. 也有的组可能汇报说,我们组把火柴粘在铁片的上面,用蜡烛加热,看到离蜡烛近的火柴先掉落下来,离蜡烛远的后掉落下来。 这个环节,我给学生更大的空间来发挥自己的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环节四、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我再通过多媒体出示: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环节五,巩固应用,拓展评价。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道巩固题和一道拓展题。重点在巩固和拓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巩固题:李梅帮妈妈熬粥,她用一把勺子来回的搅动粥,不知不觉中,原本不热的勺柄变热了,她请同学们帮助他解释原因. 拓展题:圆形铁片上,距离圆心远近不等处粘有3根火柴棍,用蜡烛在圆心处加热,请你说说火柴棍掉下来的顺序。本环节重在巩固,拓展学生探究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介绍我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求结构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板书设计: 热的传递 高温 低温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情感的体验。始终引导学生去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分析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同时,本课设计中,不论是开课引入、还是新知的探究,以及巩固升华,始终将科学知识建立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了科学教学生活化.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4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