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JG 112-2013 金属洛氏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高清原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04505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48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JG 112-2013 金属洛氏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高清原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JJG 112-2013 金属洛氏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高清原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JJG 112-2013 金属洛氏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高清原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JJG 112-2013 金属洛氏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高清原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JJG 112-2013 金属洛氏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高清原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 J G1 1 22 0 1 3金属洛氏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M e t a l l i cR o c k w e l lH a r d n e s sT e s t i n gM a c h i n e s(S c a l e sA,B,C,D,E,F,G,H,K,N,T)2 0 1 3-1 0-2 5发布2 0 1 4-0 4-2 5实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金属洛氏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检定规程V e r i f i c a t i

2、o nR e g u l a t i o no fM e t a l l i cR o c k w e l lH a r d n e s sT e s t i n gM a c h i n e s(S c a l e sA,B,C,D,E,F,G,H,K,N,T)J J G1 1 22 0 1 3代替J J G1 1 22 0 0 3 归 口 单 位:全国力值硬度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莱州华银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本规程委托全国力值硬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 J G1 1 22 0

3、1 3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张 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何 力(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虞伟良(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何广霖(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沈 琪(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王敬涛(莱州华银试验仪器有限公司)J J G1 1 22 0 1 3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目 录引言()1 范围(1)2 引用文件(1)3 概述(1)4 计量性能要求(2)4.1 主轴垂直度和同轴度(2)4.2 试验力(2)4.3 压头(2)4.4 压痕深度测量装置(3)4.5 机架变形(3)4.6 示值最大允许误差及示值重复性(3)5 通用技术要求(4)6 计量器具控制(4)

4、6.1 检定条件(4)6.2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5)6.3 检定结果的处理(1 0)6.4 检定周期(1 0)附录A 标准洛氏硬度计的检定(1 1)附录B 洛氏硬度计检定记录格式(1 3)附录C 洛氏硬度计检定证书内页格式(1 5)附录D 洛氏硬度计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1 6)J J G1 1 22 0 1 3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引 言本规程按照J J F1 0 0 22 0 1 0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规程代替J J G1 1 22 0 0 3 金属洛氏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与J J G1 1 22 0 0 3相比,本规程主

5、要技术变化如下:将适用范围扩展为工作洛氏硬度计及标准洛氏硬度机(见第1章);将硬质合金球作为洛氏球压头的标准型用球(见4.3.2.1);删除硬度计应有“CMC”标志;删除对试验循环时间的要求;不明确规定检定初试验力必须用9 8.0 7N或1 9 6.1N的测力仪,只要满足要求的即可(见6.2.4.1);增加在 检 定 球 压 头 直 径 时,应 从 同 一 批 球 中 进 行 抽 样 检 查 的 规 定(见6.2.5.2);增加塞尺的最大允许误差为8m(见表4);修改刻线板的最大允许误差为3m(见表4);将检定项目“加力速度”修改为“加力及保持时间”(见表5);修改检定压头用硬度块范围与常用硬

6、度块一致(见表6和表7);修改压痕深 度 测 量 装 置 的 检 定 方 法,使 之 不 局 限 于 表 盘 式 的 硬 度 计(见6.2.6.1);将主试验力的施加时间修改为(18)s(见6.2.8.5);增加标准洛氏硬度机的检定(见附录A);对标准机的压痕深度测量装置的最大允许误差修改为0.2m(见A.3);金刚石圆锥压头的检定周期由5年修改为4年(见6.4及A.9);增加标准洛氏硬度机与基准机的比对方法(见A.8);标准洛氏硬度机的检定周期由五年修改为四年(见A.9);增加了压痕深度测量装置及压头的检定记录及检定证书内页格式(见附录B、C)。本规程 在 制 定 过 程 中 充 分 考 虑

7、 了J J G 1 4 42 0 0 7 标 准 测 力 仪 检 定 规 程、G B/T2 3 0.12 0 0 9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G B/T2 3 0.22 0 0 2 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 度 计(A、B、C、D、E、F、G、H、K、N、T标 尺)的 检 验 与 校 准、G B/T2 3 0.32 0 0 2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A、B、C、D、E、F、G、H、K、N、T标尺)的标定、G B/T4 3 4 0.12 0 0 9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8、I S O6 5 0 8-1:2 0 0 5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I S O6 5 0 8-2:2 0 0 5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J J G1 1 22 0 1 3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的检验与校准、I S O6 5 0 8-3:2 0 0 5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3部分:标准块的校准等与洛氏硬度计有关文件的术语、符号与定义,以及相关的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和检验方法。J J G1 1 22 0 0 3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 J G1 1 21 9 8 4;J J G1 1 21 9 9 1。J J G1 1 22 0 1 3市场监管总局市场

9、监管总局金属洛氏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检定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固定式金属洛氏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2 引用文件本规程引用下列文件:J J G1 4 42 0 0 7 标准测力仪G B/T4 3 4 0.12 0 0 9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3 概述金属洛氏硬度计(以下简称硬度计)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硬度测定。它的试验原理是:在初试验力F0及总试验力F先

10、后作用下,将金刚石圆锥压头(或规定直径的球压头)压入试样表面,卸除主试验力F1,测量保留初试验力时的压痕残余深度h。洛氏硬度计算公式和洛氏标尺见表1。表1 洛氏硬度标尺硬度标尺压头类型初试验力F0/N主试验力F1/N总试验力F/N硬度值计算公式使用范围A金刚石圆锥体B1.5 8 75mm球C金刚石圆锥体D金刚石圆锥体E3.1 7 5mm球F1.5 8 75mm球G1.5 8 75mm球H3.1 7 5mm球K3.1 7 5mm球9 8.0 74 9 0.35 8 8.48 8 2.69 8 0.713 7 314 7 18 8 2.69 8 0.78 8 2.69 8 0.74 9 0.35

11、8 8.413 7 314 7 14 9 0.35 8 8.413 7 314 7 11 0 0-h0.0 0 21 3 0h0.0 0 21 0 0-h0.0 0 21 3 0-h0.0 0 2(2 08 8)HR A(2 01 0 0)HR BW(2 07 0)HR C(4 07 7)HR D(7 01 0 0)HR EW(6 01 0 0)HR FW(3 09 4)HR GW(8 01 0 0)HRHW(4 01 0 0)HR KW1J J G1 1 22 0 1 3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表1(续)硬度标尺压头类型初试验力F0/N主试验力F1/N总试验力F/N硬度值计算公式使用范围1

12、5N金刚石圆锥体3 0N金刚石圆锥体4 5N金刚石圆锥体1 5T1.5 8 75mm球3 0T1.5 8 75mm球4 5T1.5 8 75mm球2 9.4 21 1 7.71 4 7.12 6 4.82 9 4.24 1 1.94 4 1.31 1 7.71 4 7.12 6 4.82 9 4.24 1 1.94 4 1.31 0 0-h0.0 0 1(7 09 4)HR 1 5 N(4 28 6)HR 3 0 N(2 07 7)HR 4 5 N(6 79 3)HR 1 5 TW(2 98 2)HR 3 0 TW(1 07 2)HR 4 5 TW 注:1使用钢球压头时,要在其符号后面应加“S

13、”,如HR B S。2h为卸除主试验力后,在初试验力下测得的压痕残余深度(单位:mm)。4 计量性能要求4.1 主轴垂直度和同轴度4.1.1 硬度计主轴与试台台面垂直度,应不大于0.2/1 0 0。4.1.2 硬度计升降丝杠轴线与主轴轴线的同轴度不大于0.3mm。4.2 试验力4.2.1 初试验力F0(在主试验力F1施加前和卸除后)的最大允许偏差为2.0%。4.2.2 总试验力F的最大允许偏差为1.0%。注:偏差是一个值减去其参考值,硬度计量中的试验力偏差为实际试验力减去标称试验力。4.3 压头4.3.1 金刚石圆锥压头(A,C,D,N标尺)4.3.1.1 金刚石圆锥面和顶端球面应完全相切,距

14、顶尖0.3mm内应抛光,其表面粗糙度参数R z的最大值为0.2m,压头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崩角和划痕等缺陷。4.3.1.2 金刚石应牢固地镶装在压头体内,不应有虚焊、夹渣和气孔,并保证在最大试验力作用下,压头体与金刚石不发生相对位移。4.3.1.3 金刚石的圆锥角应为1 2 0 0.3 5,相切处母线直线度在0.4mm长度内应不大于2m。4.3.1.4 金刚石圆锥体轴线与压头柄轴线(垂直于压头体肩面的安装面)的倾斜角不应超过0.5。4.3.1.5 金刚石顶端球面半径的平均值应在(0.20.0 1)mm以内,在任意轴向截面上测量其半径均应在(0.20.0 1 5)mm以内。4.3.1.6 被检

15、压头与标准压头比较的示值最大允许误差为0.8HR。4.3.2 球压头(B,E,F,G,H,K,T标尺)4.3.2.1 本规程规定硬质合金球作为洛氏球压头的标准型式的压头用球,如其他规范或协议中另有规定,可继续将钢球作为压头用球。2J J G1 1 22 0 1 3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4.3.2.2 球应抛光,且无表面缺陷。其表面粗糙度参数R z最大值为0.2m。4.3.2.3 球直径的最大允许偏差见表2。表2 球直径的最大允许偏差硬度标尺球直径/mm最大允许偏差/mmBFGT1.5 8 750.0 0 35EHK3.1 7 50.0 0 44.3.2.4 球突出球套应不小于球直径的三分之一

16、,硬质合金球的维氏硬度不应低于15 0 0HV 1 0,钢球的维氏硬度不应低于7 5 0HV 1 0。4.4 压痕深度测量装置对AK标尺压痕深度测量装置最大允许误差为1m;对N和T标尺其最大允许误差为0.5m,即0.5HR。4.5 机架变形硬度计在其最大试验力作用下,机架变形和试样位移对读数的影响,对不带锁紧装置的硬度计应不超过1.5HR;对带锁紧装置的硬度计应不超过0.5HR。4.6 示值最大允许误差及示值重复性硬度计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及示值重复性见表3。表3 硬度计示值最大允许误差和示值重复性洛氏硬度标尺硬度计的测量范围示值最大允许误差示值重复性*A(2 07 5)HR A2HR A(7

17、58 8)HR A1.5HR A0.0 2(1 0 0-H)或0.8HRB(2 04 5)HR BW4HR BW(4 58 0)HR BW3HR BW(8 01 0 0)HR BW2HR BW0.0 4(1 3 0-H)或1.2HRC(2 07 0)HR C1.5HR C0.0 2(1 0 0-H)或0.8HRD(4 07 0)HR D2HR D(7 07 7)HR D1.5HR D0.0 2(1 0 0-H)或0.8HRE(7 09 0)HR EW2.5HR EW(9 01 0 0)HR EW2HR EW0.0 4(1 3 0-H)或1.2HR3J J G1 1 22 0 1 3市场监管总局

18、市场监管总局表3(续)洛氏硬度标尺硬度计的测量范围示值最大允许误差示值重复性*F(6 09 0)HR FW3HR FW(9 01 0 0)HR FW2HR FW0.0 4(1 3 0-H)或1.2HRG(3 05 0)HR GW6HR GW(5 07 5)HR GW4.5HR GW(7 59 4)HR GW3HR GW0.0 4(1 3 0-H)或1.2HRH(8 01 0 0)HRHW2HRHW0.0 4(1 3 0-H)或1.2HRK(4 06 0)HR KW4HR KW(6 08 0)HR KW3HR KW(8 01 0 0)HR KW2HR KW0.0 4(1 3 0-H)或1.2HR

19、N 2HR N0.0 4(1 0 0-H)或1.2HRT 3HR TW0.0 6(1 0 0-H)或2.4HR *有两个值时取其中较大值。注:H为5点硬度平均值。5 通用技术要求5.1 硬度计应有铭牌,铭牌上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编号、制造者及出厂年月。硬度计应配有常用硬度范围的标准硬度块。5.2 硬度计应正确安装在稳固的基础上,调水平至1mm/m。5.3 压头柄牢固地安装在主轴孔中。5.4 硬度计的主轴、加力杠杆、升降丝杠、缓冲机构、压痕深度测量装置等均应正常灵活地工作;丝杠无晃动;加卸力时应平稳,无冲击或振动且不影响读数。5.5 试台应稳固地安装在丝杠上,试台台面应光滑平整。5.6 电

20、器设备应安全可靠,绝缘良好。6 计量器具控制6.1 检定条件6.1.1 环境条件硬度计在(2 35)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检定。在此温度范围以外进行检定时,不应低于1 0、高于3 5,检定温度均应在检定记录或检定证书中注明。6.1.2 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振动,无腐蚀性气体。4J J G1 1 22 0 1 3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6.1.3 检定用器具见表4。表4 检定用器具序号检定项目检定器具名称技术要求1硬度计主轴与试台台面垂直度校验棒圆柱度不大于0.0 1mm,有效长度1 0 0mm直角尺1级塞尺(0.0 21)mm,最大允许误差8m2升降丝杠轴线与主轴线同轴度测量显微镜分度值0.0 1mm

21、硬度块洛氏硬度不低于6 0HR C3硬度计水平度水平仪分度值0.2mm/m4初试验力标准测力仪0.3级,有回程值5总试验力标准测力仪0.3级6压痕深度测量装置测深装置检定仪最大允许误差0.2m,量程0.2 2mm7机架变形和试样位移等对读数的影响硬度块球压头洛氏硬度不低于6 0HR C球直径不小于1 0mm8压头外观工具显微镜不低于5 0倍9金刚石压头圆锥角测角仪器分度值1 1 0金刚石压头球面半径投影仪或其他仪器放大倍数2 0 0倍以上曲线样板刻线最大允许偏差3m1 1金刚石圆锥压头示值误差洛氏硬度计初试验力F0最大允许偏差1.0%总试验力F最大允许偏差0.5%标准压头洛氏压头示值最大允许误

22、差0.4HR标准硬度块见表6、表71 2压头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实测值与标称值的最大允许偏差:+1 2%-1 7%1 3球直径立式光学计最大允许误差0.2 5m1 4球硬度维氏硬度计试验力9 8.0 7N;示值最大允许误差3%1 5硬度计示值标准硬度块硬度范围见表9秒表分辨力0.1s6.2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检定项目见表5。5J J G1 1 22 0 1 3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表5 检定项目表检定项目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使用中检查外观+硬度计主轴与试台台面垂直度+-升降丝杠轴线与主轴轴线同轴度+-加力及保持时间+初试验力+-总试验力+-压头+-压痕深度测量装置+-试样位移和机架变形+

23、-硬度计示值+注:“+”表示应检项目;“-”表示可不检项目。硬度计的后续检定按6.2.1和6.2.7、6.2.8的方法进行检定。若示值不合格应按照计量器具控制6.2.4、6.2.5、6.2.6的方法进行检定和调整。6.2.1 按第5章,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进行检查,经检查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其他项目的检定。6.2.2 硬度计主轴与试台台面垂直度将校验棒牢固地安装在主轴上,用直角尺和塞尺在其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进行测量,所测结果的最大值应符合4.1.1的要求。6.2.3 升降丝杠轴线与主轴轴线同轴度装上金刚石压头,将硬度块放在试台上,使压头与硬度块缓慢接触,并在硬度块上产生微小的压痕。按照同样的方法,

24、在保证硬度块与试台相对位置严格不变的情况下,试台每转动9 0,在硬度块上打一压痕,共打四个压痕。测量两相对压痕中心间的距离,其最大距离应符合4.1.2的要求。6.2.4 试验力6.2.4.1 初试验力取下压头,将标准测力仪放置在试台上,对准主轴轴线,预压3次,调好测力仪零位。检定时至少保持2s,在测力仪上读数,测量3次。初试验力的进程及回程值都应进行检定。试验力偏差按式(1)计算:W=K-K0K01 0 0%(1)式中:W 试验力偏差;6J J G1 1 22 0 1 3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K0 标称试验力对应的标准测力仪示值;K 测力仪示值。每一单个检定结果W均应符合4.2.1的要求。6

25、.2.4.2 总试验力将测力仪放在试台上,对准主轴轴线,预压3次,调好测力仪零位。只要可能,应在试验过程中主轴的整个移动范围内,以一定的间隔在其至少三个位置上做总试验力的检定。检定时,主轴的移动方向应与试验时的移动方向一致。在主轴的每一个位置上,各测量3次。总试验力偏差按式(1)计算。每一单个检定结果W均应符合4.2.2的要求。6.2.5 压头6.2.5.1 金刚石圆锥压头(A,C,D,N标尺)为检定圆锥压头的可靠性,须对其进行直接检定和间接检定。6.2.5.1.1 圆锥压头的直接检定a)外观检查:圆锥压头工作部位的表面状态,用不低于5 0倍的显微镜观察;金刚石表面粗糙度用干涉显微测量仪测量,

26、应符合4.3.1.1的要求。b)圆锥角的测量:用测角仪器,在压头三个截面测量圆锥角(0,6 0,1 2 0),每个截面测量2次,其平均值为该截面的圆锥角。三个截面圆锥角的平均值为金刚石压头的圆锥角。其结果应符合4.3.1.3的要求。c)圆锥体轴线与压头柄轴线的倾斜角的测量:若用工具显微镜测量,使工作台及测角目镜置于零位,V形槽放在工作台上,将校验棒放在V形槽内,使校验棒母线与测角目镜中米字线竖线重合,固定V形槽,取下校验棒,将压头柄放在V形槽内,使压头柄轴线与米字线竖线重合,转动测角目镜鼓轮,使米字线的横线分别与压头圆锥体母线重合(见图1),测量1和2角度,(1-2)/2即为圆锥体轴线与压头柄

27、轴线的倾斜角,应符合4.3.1.4的要求。注:1 8 0 -(1+2)即为压头圆锥角。图1 金刚石圆锥体倾斜角测量示意图d)球面半径的测量:用不低于2 0 0倍的投影仪或其他仪器进行测量,以压头顶端球面的投影与曲线样板进行比较。压头绕轴线转动,在0、4 5、9 0 和1 3 5 四个截面上测量球面半径,每个截面测量2次,其平均值为该截面的球面半径。四个截面球面半径的平均值为圆锥压头的球面半径,其结果应符合4.3.1.5的要求。7J J G1 1 22 0 1 3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6.2.5.1.2 圆锥压头的间接检定圆锥压头的间接检定至少在四块标准块上进行,四块标准块的硬度范围见表6。单

28、独使用A,C,D标尺或N标尺的圆锥压头间接检定用的标准块硬度范围见表7。表6 检定金刚石圆锥压头所用标准块的硬度范围标 尺硬度范围C(2 03 0)HR CC(6 06 5)HR C4 5N(4 04 6)HR 4 5 N1 5N(8 89 4)HR 1 5 N表7 单独使用A,C,D标尺或N标尺的圆锥压头所用标准块的硬度范围压头类别标 尺硬度范围洛氏压头A,C,N标尺CA(2 03 0)HR C(4 05 0)HR C(6 06 5)HR C(8 08 8)HR A洛氏压头N标尺4 5N3 0N1 5N(6 37 0)HR 4 5 N(4 25 4)HR 3 0 N(7 48 0)HR 3

29、0 N(8 89 4)HR 1 5 N 对每一标准块,用被检压头压出三个压痕取得的平均硬度值与标准压头的平均硬度值之差应符合4.3.1.6的要求。被检压头压出的压痕与标准压头压出的压痕应相邻。6.2.5.2 球压头(B,E,F,G,H,K,T标尺)a)为检测球的尺寸及硬度,应从同一批中随机抽取一个样品进行试验,经过硬度试验后的球应予以剔除。b)球的表面粗糙度用干涉显微测量仪检测,其结果应符合4.3.2.2的要求。c)球直径在不少于三个位置上测量,各直径测量值与其标称直径之差应符合表2的要求。d)钢球和硬质合金球的硬度在维氏硬度计上进行检定。钢球和硬质合金球的硬度经曲率修正后,其维氏硬度压痕平均

30、对角线的最大长度见表8,应符合4.3.2.4的要求。表8 球压头维氏硬度压痕的平均对角线长度mm球直径试验力为9 8.0 7N,维氏硬度压痕平均对角线的最大长度钢球硬质合金球3.1 7 50.1 5 30.1 0 91.5 8 750.1 5 00.1 0 78J J G1 1 22 0 1 3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6.2.6 压痕深度测量装置6.2.6.1 取下压头,将检定测量装置用的测深装置检定仪放在试台上,对准主轴轴线,将初试验力施加在测深装置检定仪上,测深装置检定仪应通过增加硬度值的方向使主轴产生已知的位移增量,在不少于三个间隔(包含与常用标尺的最低和最高硬度相对应的间隔)上进行检定

31、。每次测量结果应符合4.4的要求。压痕深度测量装置误差按式(2)计算:h=h1-h0(2)式中:h1 实测值,m;h0 标准值,m。6.2.6.2 若对测量装置不能进行直接检定,可通过使用标准块和标准压头按6.2.8的方法对硬度计示值进行检定,以间接检定压痕深度测量装置。其示值误差绝对值应不大于0.8HR。6.2.7 机架变形和试样位移对读数的影响主轴装上一个直径不小于1 0mm的球压头,将不低于6 0HR C的硬度块放在试台上,使硬度计球压头与硬度块无压痕部位接触,施加硬度计最大的主试验力,保持约2s,卸除主试验力读取硬度计指示装置上的读数,在硬度块位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重复检定6次,前3次

32、不计,后3次每次检定结果应符合4.5的要求。当硬度计有锁紧装置时,试样的锁紧力应超过总试验力。6.2.8 硬度计示值6.2.8.1 硬度计应对其使用的每一个标尺进行检定。对于单一检定的标尺,应从表9规定的硬度范围中至少选用三块标准块或最多块数。6.2.8.2 硬度计进行日常检查时,使用的标准块的硬度值应近似于试件所做试验时的硬度值 宜在试件硬度值的5HR C(A、D、N标尺)或1 0HR B(F、E、G、H、E、K、T标尺)以内。6.2.8.3 数显式硬度计检定时,其硬度示值修正量必须为零。6.2.8.4 根据标尺,选用相应的试验力和压头。在标准块上至少试压5次,使硬度计各部位处于工作状态。6

33、.2.8.5 检定时,主试验力施加时间为(18)s;总试验力保持时间为(51)s;主试验力在(23)s内平稳卸除。6.2.8.6 检定时,标准块应贴合试台台面移动。在标准块的工作面上测定6点,第1点不计,其余5点均匀分布。两相邻压痕中心间距离应不小于压痕直径的4倍,而且不应小于2mm。压痕中心至硬度块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压痕直径的2.5倍,而且不应小于1mm。所测5点硬度的平均值与标准块硬度值之差为硬度计的示值误差,5点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硬度计的示值重复性。检定结果应符合表3的要求。9J J G1 1 22 0 1 3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表9 不同标尺的硬度范围洛氏硬度标尺标准块的硬度范

34、围洛氏硬度标尺标准块的硬度范围A(2 04 0)HR A(4 57 5)HR A(8 08 8)HR A*K(4 06 0)HR KW(6 58 0)HR KW(8 51 0 0)HR KWB(2 05 0)HR BW(6 08 0)HR BW(8 51 0 0)HR BW*1 5N(7 07 7)HR 1 5 N(7 88 8)HR 1 5 N(8 99 1)HR 1 5 N*C(2 03 0)HR C*(3 55 5)HR C*(6 07 0)HR C*3 0N(4 25 4)HR 3 0 N*(5 57 3)HR 3 0 N(7 48 0)HR 3 0 N*D(4 04 7)HR D(5

35、 56 3)HR D(7 07 7)HR D4 5N(2 03 1)HR 4 5 N(3 26 1)HR 4 5 N*(6 37 0)HR 4 5 NE(7 07 7)HR EW(8 49 0)HR EW(9 31 0 0)HR EW1 5T(7 38 0)HR 1 5 TW(8 18 7)HR 1 5 TW(8 89 3)HR 1 5 TW*F(6 07 5)HR FW(8 09 0)HR FW(9 41 0 0)HR FW3 0T(4 35 6)HR 3 0 TW(5 76 9)HR 3 0 TW(7 08 2)HR 3 0 TW*G(3 05 0)HR GW(5 57 5)HR GW(8

36、 09 4)HR GW4 5T(1 23 3)HR 4 5 TW(3 45 4)HR 4 5 TW(5 57 2)HR 4 5 TWH(8 09 4)HRHW(9 61 0 0)HRHW *为硬度计周期检定常用的标准块,首次检定除带“*”范围的标准块,增加(4 57 5)HR A和(2 05 0)HR BW标准块。6.3 检定结果的处理按本规程检定合格的工作硬度计,发给检定证书。检定不合格的硬度计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6.4 检定周期金刚石压头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4年,硬度计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01J J G1 1 22 0 1 3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A标准洛氏硬度计的检定 标准洛氏硬

37、度计是用于检定标准金属洛氏硬度块的硬度计,也称为标准洛氏硬度机(简称标准机),其计量特性还应满足A.1A.5中的规定。A.1 施加主试验力前和卸除主试验力后的初试验力的最大允许偏差:对于AK标尺应为0.2%;对于N,T标尺应为0.5%。A.2 总试验力的最大允许偏差:对于AK标尺应为0.1%;对于N,T标尺应为0.2 5%。A.3 压痕深度测量装置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2m。A.4 标准机机架变形和试台上试样位移对读数的影响:对于AK标尺不应超过0.3HR;对N,T标尺不应超过0.6HR。A.5 标准压头A.5.1 标准压头几何形状应满足表A.1要求。表A.1 标准压头几何形状标准金刚石圆锥压头

38、标准压头(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圆锥角球面半径mm至少测4个截面至少测4个截面压头柄轴线与圆锥体轴线的倾斜度不大于压头示值允差HR直径mm至少测3个截面表面粗糙度参数R z的最大值m维氏硬度HV 1 0每个截面:1 2 0 0.1 7;平均值:1 2 0 0.1 0 每个截面:0.20.0 0 7;平均值:0.20.0 0 50.3 0.41.5 8 750.0 0 23.1 7 50.0 0 30.2硬质合金球:不低于15 0 0;钢球:不低于7 5 0A.5.2 对每一标准块,用被检的标准压头压出5个压痕所得出的平均硬度值与用基准压头取得的5个压痕的平均硬度值之差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4HR。A

39、.6 标准机的后续检定项目中还应包括初试验力、总试验力和压痕深度测量装置。A.7 标准机的检定方法按6.2.16.2.8进行。A.8 标准机的比对:a)比对块由国家基准硬度机检定,检定点数为1 0点,比对块的均匀度见表A.2。b)标准机应使用比对块定期与国家基准进行比对,比对时测量点数应为1 0点。c)标准机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对于A,B,C标尺:不超过0.2HR;对于N,T标尺:不超过0.3HR。d)标准硬度机的年稳定度和重复性要求见表A.2。e)比对结果En1为满意,En1为不满意。11J J G1 1 22 0 1 3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En=|U21+U22 式中:比对时,标准机测

40、定的硬度值与国家基准硬度机测定的硬度值的差值;U1 比对时,标准机对比对块测量值的扩展不确定度,k=2;U2 基准机对比对块测量值的扩展不确定度,k=2。f)经过多次比对确定的标准硬度机的系统误差,应进行修正。A.9 标准机应进行年稳定性考核,并定期进行检定比对,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4年。表A.2 标准机年稳定度、重复性及比对块的均匀度标尺硬度范围年稳定度重复性的最大允许值比对块的均匀度A(8 08 8)HR A0.3HR A0.4HR A0.3HR AB(8 51 0 0)HR BW0.4HR BW0.6HR BW0.5HR BWC(2 03 0)HR C0.4HR C0.6HR C0.5HR

41、 C(3 55 5)HR C0.3HR C0.5HR C0.4HR C(6 07 0)HR C0.3HR C0.4HR C0.3HR C1 5N(8 99 1)HR 1 5 N0.5HR 1 5 N0.6HR 1 5 N0.5HR 1 5 N3 0N(4 25 4)HR 3 0 N0.6HR 3 0 N0.8HR 3 0 N0.6HR 3 0 N(7 48 0)HR 3 0 N0.5HR 3 0 N0.6HR 3 0 N0.5HR 3 0 N4 5 N(3 26 1)HR 4 5 N0.6HR 4 5 N0.8HR 4 5 N0.6HR 3 0 N1 5 T(8 89 3)HR 1 5 TW0

42、.6HR 1 5 TW0.8HR 1 5 TW0.6HR 1 5 TW3 0 T(7 08 2)HR 3 0 TW0.6HR 3 0 TW0.8HR 3 0 TW0.6HR 3 0 TW21J J G1 1 22 0 1 3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B洛氏硬度计检定记录格式B.1 洛氏硬度计试验力检定记录格式送检单位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制造者外观检查标准仪器标准仪器准确度等级技术依据证书编号试验力级(单位:N)标准测力仪对应示值K0被检硬度计试验力测量值123与K0相差最大读数K试验力偏差%检定结论 室温 相对湿度%检定员 核验员 检定日期年月日 检定周期年B.2 压痕深度测量装置检定记录格式送

43、检单位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制造者外观检查标准仪器标准仪器准确度等级技术依据证书编号测量位置123标准值测量值误差检定结论 室温 相对湿度%检定员 核验员 检定日期年月日 检定周期年B.3 金刚石圆锥压头检定记录格式送检单位仪器名称型号编号制造者外观检查标准仪器标准仪器准确度等级技术依据证书编号31J J G1 1 22 0 1 3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项目方位读数12平均值总平均值方向差与标准值偏差检定结论圆锥角度圆弧半径 室温 相对湿度%检定员 核验员 检定日期年月日 检定周期年B.4 洛氏硬度计示值检定记录格式送检单位仪器名称型号制造者外观检查标准仪器标准仪器准确度等级技术依据证书编号标准硬

44、度块硬度计示值(HR)编号硬度值12345平均值示值误差(HR)示值重复性(HR)检定结论机架变形量 室温 相对湿度%检定员核验员检定日期年月日 检定周期年41J J G1 1 22 0 1 3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C洛氏硬度计检定证书内页格式所使用的计量标准计量标准器证书编号依据的技术文件试验力检定结果试验力/N标准测力仪示值硬度计试验力最大读数试验力误差/%温度:相对湿度:%压痕深度测量装置检定结果项 目测量位置123标准值测量值误差 温度:相对湿度:%金刚石圆锥压头检定结果检定项目标准值测量值方向差偏差圆锥角度圆弧半径 温度:相对湿度:%硬度计示值检定结果标准块编号标准值测量值示值误差HR示值重复性HR机架变形量 温度:相对湿度:%J J G1 1 22 0 1 3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J J G1 1 22 0 1 3附录D洛氏硬度计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所使用的计量标准计量标准器证书编号依据的技术文件硬度计示值检定结果标准块编号标准值测量值示值误差HR示值重复性HR不合格项目机架变形量 温度:相对湿度:%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