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宗教文化的社会作用.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4042023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宗教文化的社会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宗教文化的社会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宗教文化的社会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宗教文化的社会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宗教文化的社会作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宗教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演绎,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宗教文化,都存在着大量的劝人为善、远离邪恶、清心寡欲、互助互济、乐善好施的思想,这些思想和美德与社会主义文化所倡导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修养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相适应的。各宗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人类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财富。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弘扬宗教文化精华,充分发挥宗教文化的控制作用、整合作用、心理调节和交往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世界和平,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具有多么重要多么深远的意义!一、宗教文化的社会控制作用,可以维护社会稳定所谓宗教文化社会控制

2、作用,是指宗教文化基于宗教对团体成员的控制,对造成社会混乱、破坏社会稳定、甚至导致社会崩溃的各种原因,特别是苦难和罪恶的存在,加以合理的解释,达到消除这些原因所导致的反社会力量,维护社会稳定。如佛教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劝人积极向上。将人生的苦难与个人行为的善、恶联系起来,强调人的现实状况与前世的因果有关。人应当寻找自身的原因。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困境、苦难、疾病、失败、贫困等在心理上的承受力,使人们不至于因为自己的困境和苦难而攻击社会、危害社会的稳定。也就是说,通过宗教文化的控制作用,把社会的罪恶与个人行为联系起来,并且将社会给个体造成的不幸归因于个体行为的过失,对个体的苦难与

3、不幸加以合理的解释,从而抑制了个体的反抗性,维护了社会的稳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原来的利益格局正在进行深刻调整和分化,国家进入了矛盾的凸现期。如经济发展带来的人民群众在收入上有悬殊,政治制度上的一些不完善导致司法不公正和一些干部的腐败,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一些失业和贫困交织的现象等等。这些不良因素很容易引发社会成员对于现存社会秩序的敌视和攻击。如果对这些问题处理欠妥,必然使社会稳定遭到破坏。任何社会都会无法在不安定或动乱中正常运行,从政治上说保持稳定才能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地位。从经济上说保持稳定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发展。因此,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首要标志,也是

4、和谐社会得以建立的必要条件。正是在此意义上,发挥宗教文化的社会控制作用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二、宗教文化的社会整合作用,可以调动广大信众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所谓宗教文化社会整合作用,是指通过共同的信仰及在共同的信仰基础上产生共同的宗教感情和强烈的认同意识。宗教通过“神启”的方式,赋予许多人以神圣的目标。对其加以合理的解释,并围绕其目标提供一个为信众所接受的价值系统和人生的追求,从而将混乱无序的个人,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具有相当团结力、凝聚力的团体和社会,从而使各种群体、个人、社会集团形成统一的整体,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我国有56个民族兄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现有一亿多信教群众,它

5、们跨区域、跨行业、跨阶层的存在着,有工人、农民、科技工作者、医生、企业家等。他们绝大多数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他们学习古圣先贤教诲的伦理道德,认真处理好夫妻、父子、兄弟、朋友之间的人伦关系,同时在工作岗位上勤奋工作,发挥聪明才智,在国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若能发挥宗教的整合作用,利用宗教文化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把这一亿多信教群众及各类宗教组织和宗教领袖凝聚和团结起来,使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角色的人们存信仰之异、求政治之同,调动广大信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把他们的力量统一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伟大的战略目标上来,就

6、一定能大大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三、宗教文化的心理调节作用,可以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宗教文化的心理调节作用,是指通过特定的信念释放或缓解人们心理上的失衡状态,使之达到解除心理上的痛苦,恢复到原来的舒适状态。宗教文化的心理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1、宣泄情感与慰藉心灵人是社会人,是许多矛盾的综合体。人们会遇到这样的或那样的困惑与烦恼。性格外向的人,通过与朋友、家人的沟通,及时缓解自己的压力。但性格内向的人,却不愿向人诉说心理,或者担心他人将自己内心的隐私公开而不愿将内心的苦闷向他人倾诉,这种内心的冲突和苦闷,给个体带来的是痛苦和焦虑。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心理的某种疾病。此时,宗教信仰就

7、可以给个体一个释放内心郁虑的空间,信众在神或者佛的面前祈祷、忏悔,甚至痛哭流涕。他们相信,神会替他们保守秘密,坚信他们的深刻反省,请求宽宏的神或佛原谅他们,帮助他们。经过如此的宣泄,信众的内心平静很多,人性的良知被引导出来。2、净化心灵与升华人格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告诉我们,当人的生理需要满足以后,心理的需要会驱使人们获得社会的关怀和认同,渴望有一个接纳他们的群体,这种心理上的渴求在宗教的团体中可以满足。在宗教的群体中,人们没有等级差别,没有观点上的冲突和利益纷争,倡导相互关心与爱护,彼此之间平等交往。如基督教教义中,一切信徒都为兄弟。在大乘佛教中,信众以“后学”、“先贤”相称。宗教活动中,信

8、仰者置身于温馨亲切的氛围之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关爱。宗教心理调节所产生的作用,也许与信众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并无多少联系,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能平衡人的情绪,使个体首先获得自身和谐,进而达到人与人之间和谐,从而为社会的和谐奠定基础。因为,所谓社会的和谐是指社会系统中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只有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才能做到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如果充分利用宗教文化的心理调节作用,就能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从而达到社会和谐这一目标。四、宗教文

9、化的交往作用,可以在国际交往中创造和谐的环境宗教文化是一种信仰文化,其社会交往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宗教文化在推动国家的对外友好交往方面能发挥独特的功能。中国宗教文化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表明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坚定不移,同时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就可以同世界各地的宗教进行了解与交流,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感情,这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良好愿望实现,也有利于中国在国外树立“和为贵”的崇高形象。宗教文化在我国现阶段是基本相适应的,同时也有不相适应的状况,因此要发挥其正面功能使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促进力量,同时也要抑制其负面性,克服存在的消极影响,最大限度地消除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阻碍作用。宗教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积极作用是无容置疑的,因此,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发挥宗教文化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