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册背诵课文默写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
2.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
3. , ,万类霜天竞自由。 ,问苍茫大地,
4.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 ;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曾记否, , ?
5.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 , ;冰, ,而寒于水。
6. , ,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 。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7.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 。
8. ,非利足也,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善假于物也。
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 , ,圣心备焉。故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蚓无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 , 。
11.师者,所以 。
12. , ?惑而不从师, , 。
13生乎吾前,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
14.吾师道也, !
15.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6.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17.古之圣人, , ;今之众人, , 。
18是故 ,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9.爱其子, ,于其身也, , 。
20.彼童子之师, , 。
21. , ,或师焉,或不焉, ,吾未见其明也。
2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2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4.圣人无常师。孔子师 、 、 、 。 ,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 , 。”
25.是故 , 。 , ,如是而已。
26.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 ,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 。
27.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28. ,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 。
29.少焉,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30.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31.歌曰:“ ,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 。
32.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3.况吾与子 , 。驾一叶之扁舟, 。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 。”
34.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35.客喜而笑, ,肴核既尽, 。 ,不知东方之既白。
36.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 。骊山北构而折,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 ;各抱地势, 。盘盘焉,囷囷焉,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37. ,未云何龙? , ? ,不知东西。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 。
38.妃嫔媵嫱,王子皇孙, ,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39. ,开妆镜也;绿云扰扰, ; ,弃脂水也; ,焚椒兰也。
40. ,宫车过也; ,杳不知其所之也。 ,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4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2.嗟乎!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 ;架梁之椽, ;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直栏横槛, ;管弦呕哑, 。
43.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 ,非秦也。 , 。非天下也。嗟乎! ,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 ; , 。
45.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想当年: , 。
46.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 。
4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 , 。
48.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
49.四十三年, , 。可堪回首, , 。
50.千古江山, , ,舞榭歌台, , 。
5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叶子出水很高, 。层层的叶子中间, ,有 ,有 ;正如 ,又如 ,又如 。
5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 ,像闪电般, 。叶子 , 。
53.叶子底下 , , ;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54.月光如流水一般,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55. ;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 。
56.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荷塘的四面, , ,而杨柳最多。………树色一例是 , ;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58.这时候最热闹的, , ,我什么也没有。
高中语文必修1-2背诵篇目的名句默写
1、《沁园春 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 , ;近观:“ , ”。仰视:“ ”;俯瞰:“ ”。 总结:“ ”。
2、携来百侣曾游, 。
3、《沁园春 长沙》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
, ; , 。 , , 。
4、《沁园春 长沙》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
, ,
?
5、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 。
6、沉默呵,沉默呵! , 。
, ,
7、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 既见复关, 。
8、三岁为妇, 。 ,靡有朝矣。
9、桑之未落, , ,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 ;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10、 ,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 。
11、默写《涉江采芙蓉》整首诗。
, 。 ? 。 , 。 , 。
12、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食野之苹。 ,鼓瑟吹笙。
13、 ,枉用相存。 ,心念旧恩。
14、月明星稀, 。 ,何枝可依? ,海不厌深。 , 。
15、默写《归园田居》中描写农村景象的诗句。
方宅十余亩, 。 , 。暧暧远人村, 。 , 。
,虚室有余闲。
16、《兰亭集序》中描写兰亭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
, 。
作者由自然景观引发的主观感受的句子是:是日也, , 。 , , , , 。
接着就举出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或取诸怀抱, ; , 。 作者要强调的是那种心境相同的:虽趣舍万殊, , , , , ; , , 。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 , 。
回忆《赤壁赋》,默写下列句子。
17、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 。
18、少焉,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19、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20、歌曰:“ ,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29、舞幽壑之潜蛟, 。
2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2、况吾与子 , 。驾一叶之扁舟, 。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 。”
23、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回忆《游褒禅山记》第三段,默写下列句子。
24、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25、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
26、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