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版)DB4117T+169.11-2021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11部分_牛结核病.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04093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4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版)DB4117T+169.11-2021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11部分_牛结核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清版)DB4117T+169.11-2021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11部分_牛结核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清版)DB4117T+169.11-2021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11部分_牛结核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清版)DB4117T+169.11-2021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11部分_牛结核病.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清版)DB4117T+169.11-2021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11部分_牛结核病.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99 CCS B41 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4117/T169.112021 代替 DB 4117/T 169.11-2017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 11 部分:牛结核病 2021-09-29 发布 2021-10-29 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4117/T 169.11-2017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11部分:牛结核病。与DB4117/T 169.11-201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细化和

2、完善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的启动条件、步骤、内容、结果分析与报告及技术要求;增加了生物安全个人防护内容;增加了 PCR 检测;修改了病原学检查方法;修改了牛结核病诊断结果判定;修改了规范性附录。本文件由驻马店市畜牧局提出。本文件由驻马店市畜牧兽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驻马店市驿城区兽药监察所、济源市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焦作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西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泌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泌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南阳市内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正阳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周口市畜禽屠宰管理大队、武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濮阳市南

3、乐县农业农村局、汝南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上蔡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平舆县农业农村局、上蔡县东岸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泌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正阳县信访局、正阳县兽药饲料质量检验监测中心、确山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滑县农业农村局、滑县动物卫生监督所、项城市畜牧工作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永彬、赵雪梅、张冬艳、左英芳、李晓庆、冯青俊、冯俊昌、吕阳育、李青、杨海洋、毛军委、李利娜、李智华、薛晓楠、罗魁、郭雪梅、陶春蕾、胡兰停、禹建鑫、张永刚、刘军、袁小刚、孙政豪、陈会芳、吴莹丽、胡玉灵。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4117/T 169.11-2017。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 11

4、部分:牛结核病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牛结核病术语和定义、现场调查生物安全防护、常规流行病学调查、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牛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8645 牛结核病诊断方法 NY/T 541 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 DB4117/T 217.1 动物疫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 第1部分:总则 DB4117/T 217.7 动物疫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 第7

5、部分:结核病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牛结核病 牛结核病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4 现场调查生物安全防护 4.1 调查采样人员防护 4.1.1 个人防护穿戴顺序。依次是口罩、工作帽、防护服、防护眼睛、防护靴、双层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4.1.2 个人防护脱掉顺序。依次是脱第一层手套、摘下防护眼睛、脱防护服、脱防护靴、摘帽子、脱一只手套、摘口罩、脱掉另一只手套。4.2 安全防护要求 疑似炭疽时,不得解剖。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的相关规定,严防人畜共患病感染,同时做好环境消毒及动物活组织的无害化处理。调查采样

6、人员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不得造成流行病学调查点之间交叉感染。5 诊断指标 5.1 流行特点 多种动物对牛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畜禽分枝杆菌等易感,动物中奶牛最易感,其次为黄牛、水牛、猪和家禽,野生动物中以鹿较为常见。结核分枝杆菌主要侵害人,少见于牛、猪;牛分支杆菌主要侵害牛,亦可感染人、绵羊、山羊、猪及鹿较为常见。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也可以通过交配感染。污染的饲草饲料通过消化道感染也是一个重要途径。该病可发生在动物的任何年龄,雌性动物感染率高于雄性。5.2 临床特征 潜伏期一般为36周,有的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临床通常呈慢性经过,以肺结核、乳房结核和肠结核最为常见。肺结核:常以

7、长期顽固性干咳为特征,且以清晨最为明显。患畜容易疲劳,逐渐消瘦,病情严重者可见呼吸困难。乳房结核:一般先是乳房淋巴结肿大,继而后方乳腺区发生局限性或弥漫性硬结,硬结无热无痛,表面凹凸不平。泌乳量下降,乳汁变稀,严重时乳腺萎缩,泌乳停止。肠结核:消瘦,持续下痢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常带血或脓汁。5.3 病理变化 在肺脏、乳房和胃肠粘膜等处形成特异性白色或黄白色结节。结节大小不一,切面干酪样坏死或钙化,有时坏死组织溶解和软化,排出后形成空洞。胸膜和肺膜可发生密集的结核结节,形如珍珠状。5.4 实验室检测 5.4.1 样品采集 疑似牛结核病时,应立即按照 GB/T 18645和NY/T 541的要求

8、采集病料并填写样品采集登记表(附录c),进一步进行实验室诊断。5.4.2 细菌学检查 采集病牛的病灶、痰、尿、粪便、乳以及其它分泌物样品,作涂片或集菌处理后抹片,用抗酸性染色法染色镜检,并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等试验。具体操作按照 GB/T 18645执行。5.4.3 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提纯蛋白衍生物)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即牛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具体操作按照 GB/T 18645执行。5.4.4 PCR 检测 具体操作可按照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 GB/T 18645执行。5.5 结果判定 牛诊断指标符合5.1、5.2、5.3,可判为疑似牛结核病;符合

9、5.1、5.2、5.3,并且5.4.2、5.4.3、5.4.4三种方法中任何一种牛分支杆菌结果为阳性,可诊断为牛结核病;符合5.4.2中牛分支杆菌分离培养且生化鉴定阳性,或符合5.4.2中牛分支杆菌分离培养并且5.4.4PCR检测为阳性,可诊断为牛结核病。符合5.4.3中的牛型PPD单皮内变态反应和牛型PPD和禽型PPD比较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为阳性,可按照牛结核病处理。6 常规流行病学调查 6.1 目的任务 调查牛结核病的发生情况,了解其临床症状、流行强度和流行规律,为预警预报提供依据,提出防控措施建议。6.2 调查程序 6.2.1 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县级监测网点和固定流行病学调查点

10、为流行病学调查点,每个监测网点每年不少于 2 次,固定流行病学调查点每月实施 1 次,每月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同时填写附录 A、附录 B 相关表格并上报至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6.2.2 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市级监测网点和固定流行病学调查点为流行病学调查点,每个监测网点每年不少于 2 次,固定流行病学调查点每月实施 1 次,每月对全市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同时填写附录 A、附录 B 相关表格并上报至省、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6.2.3 国家有特殊要求的,按照要求进行。6.3 调查要求 采用询问、信访、问卷填写、现场查看、查阅资料和检测等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分动物种类填写常规

11、流行病学调查表及相关养殖场信息(附录A、附录B)。7 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7.1 目的任务 在紧急调查过程中发现牛结核病较短时候内出现大批牛群发病,且蔓延较快时启动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牛结核病突发情况,分析可能扩散范围,为预警预报提供依据,提出防控措施建议。7.2 调查程序 7.2.1 市、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疑似病例报告或调查中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核实信息,进行初步调查并填写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按照 DB4117/T 217.7 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同时按规定报告疫情至市级动物疫情主管部门。市级动物疫情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现场调查。7

12、.2.2 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市动物疫情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7.2.3 采集样品时进行实验室检测。疑似牛结核病时,应立即按照 GB/T 18645 和 NY/T 541 的要求采集病料并填写样品采集登记表(附录 C)进行实验室诊断。7.2.4 现场调查人员进一步核实情况后,采集有关信息,详细、全面、准确收集相关信息。7.2.5 现场调查人员根据获取的信息,描述动物疫情现状(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等),分析疫病来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形成调查评估报告。怀疑疫情扩散时,在高风险地区开展追踪调查。7.2.6 对现场调查人员的调查评估报告进

13、行审核并及时上报至市级动物疫情主管部门。7.3 工作要求 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调查、查阅历史资料和采样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结合全市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按时完成调查、采样和检测工作,并及时收集数据、汇总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7.4 调查步骤和内容 组织准备、确定疫情存在、建立病例定义、开展调查按照DB4117/T 217.1执行。7.5 结果分析和报告 描述病例的三间分布、建立并验证假设、措施建议及报告按照DB4117/T 217.1执行。A A 附录A (规范性)流行病学调查表 A.1 A.1 规定了牛场/户流行病学调查表式样。表A.1 牛场/户流行病学调查表 场/户名称 开始养牛时间 年 月 牛

14、场地址 县 乡/镇/街道办 村;东经 ,北纬 。1现养殖情况(头)奶牛 肉牛 水牛 其它 品 种 现存栏 2防疫状况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有 无 防疫设施:场舍有门禁 入口有消毒设施 进场消毒、换胶靴 定期消毒 养殖场相对独立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场内有 场内无 交无害化处理厂 3疫苗使用情况 疫苗种类 毒 株 生产企业 4临床疑似疫病发病情况(时间是发病的月份;发病数、死亡数是绝对数,不是%)。病 种 时间 发病数 死亡数 主要症状 本表格仅作为流行病学调查专用,信息严格保密,请如实填写。填表人:联系电话:填表日期:年月日B B 附录B (规范性)奶牛疫苗临床应用效果流行病学调查表 B.

15、1 表 B.1 规定了奶牛疫苗临床应用效果流行病学调查表的式样。表B.1 奶牛疫苗临床应用效果流行病学调查表 说明:本表格仅作为流行病学调查专用,信息严格保密。养殖场户名称 启用时间 年月 地址 市县(区、市)乡(镇)村 一、养殖情况 犊牛 育成牛 青年牛 泌乳牛 干奶牛 存栏数 二、口蹄疫疫苗应用情况 疫苗类型 疫苗毒株 生产企业 三、免疫注射安全(免疫注射 3 天内,发生的临床现象)疫苗类型 生产企业 免疫数 免疫前 3 天 产奶量(吨)免疫后 3 天 产奶量(吨)应激反应数 应激发病数 应激死亡数 妊娠母牛数 流产数 四、疫苗使用后有效性(免疫保护期内,口蹄疫发病情况)生产企业 免疫数

16、发病时间 发 病 数 死 亡 数 干奶牛 泌乳牛 青年牛 育成牛 犊牛 总体评价:好 一般 效果不明显 无效 免疫程序:填表人:联系方式:填表时间:年月日 B.2 表 B.2 规定了肉牛疫苗临床应用效果流行病学调查表的式样。表B.2 肉牛疫苗临床应用效果流行病学调查表 养殖场户名称 启用时间 地址 市 县(区、市)乡(镇)村 一、养殖情况 育成牛 犊牛 存栏数 二、口蹄疫疫苗应用情况 疫苗类型 疫苗毒株及生产企业 三、免疫注射安全(免疫注射 3 天内,发生的临床现象)疫苗类型 生产企业 免疫数 应激反应数 应激发病数 应激死亡数 妊娠母牛数 流产数 四、疫苗使用后有效性(免疫保护期内,口蹄疫发

17、病情况)生产企业 免疫数 发病时间 发 病 数 死 亡 数 育成牛 犊牛 总体评价:好 一般 效果不明显 无效 免疫程序:填表人:联系方式:填表时间:年月日 说明:本表格仅作为流行病学调查专用,信息严格保密。C C 附录C (规范性)样品采集登记表 C.1 表 C.1 规定了样品采集登记表的式样。表C.1 样品采集登记表 县/乡名称:被采样单位名称 采样地点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邮编 动物类别 样品名称 采样日期 动物种类 日龄 存栏量 样品数量 样品编号 被采样动物 临床情况 被采样动物免疫情况 免疫 病种 疫苗类型 疫苗 厂家 疫苗批号 免疫 次数 末次免疫剂量 末次免疫至采样的 间隔天数 检测目的 被采样单位盖章或签名 年 月 日 采样单位盖章 采样人 签名 年 月 日 备注 注1:样品类型指全血、血清、拭子、组织样品等。注2:动物种类指种公猪、种母猪、后备母猪、蛋种鸡、肉种鸡、商品鸡、蛋鸭、肉鸭、犬等。注3:疫苗类型应注明,如口蹄疫疫苗应注明是O型、A型、O型-亚洲型或合成肽疫苗,猪瘟疫苗应注明是细胞苗或组织苗,禽流感疫苗标注毒株类型。此单一式三份,第一联由采样单位保存、第二联随样品、第三联由被采样单位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