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2T3345-2022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化肥农药减施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97338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8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2T3345-2022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化肥农药减施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22T3345-2022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化肥农药减施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22T3345-2022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化肥农药减施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22T3345-2022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化肥农药减施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22T3345-2022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化肥农药减施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 CCS B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33452022 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化肥农药减施生产技术规程 The code of practice for reducing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usage technology under corn-soybean rotated production model 2022-01-28 发布 2022-02-28 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22/T 3345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

2、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闫晓艳、张伟、任军、王广祥、高月波、汪洋洲、高洁、孟凡钢、陈日曌、焉莉、赵婧、袁静超、蔡红光、于德彬、王雪、孙嵬、邱强、刘剑釗、刘煜财、颜秀娟、张云月、梁尧、李明姝、冯国忠、韩笑、张鸣浩。DB22/T 33452022 1 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化肥农药减施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玉米一大豆轮作模式下化肥农药减施生产的程序,规定了种子、化肥、农药和农机等投入品使用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

3、记录与档案等追溯方法,玉米种植和大豆种植的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秸秆还田与整地技术,及生产档案建立与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玉米-玉米-大豆轮作和玉米-大豆轮作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 2 部分:豆类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DB2

4、2/T 1236 玉米优质安全丰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化肥农药减施生产技术构成 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化肥农药减施生产技术包括生产投入品管理、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及秸秆还田与整地等67个环节,具体生产技术构成流程图详见图1。DB22/T 33452022 2 图1 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下化肥农药减施生产技术构成流程图 5 玉米种植 5.1 生产投入品管理 见附录 A。5.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5.2.1 品种选择 中部地区以中熟、中晚熟品种为主,东部地区以早熟、中早熟品种为主。选用抗逆与抗病虫性强、

5、适应性好的品种。5.2.2 种子处理 DB22/T 33452022 3 播种前,根据区域特点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用含有克百威、吡戊福美双、噻虫咯霜灵、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5.3 播种 5.3.1 时期 5 cm10 cm 耕层土壤温度稳定通过 8 10 时适宜播种,以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为宜。5.3.2 方式 采用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播种和施肥作业,播种深度为 3 cm5 cm,播后适时重镇压。5.3.3 密度 依所选品种适宜密度种植。5.4 施肥 5.4.1 原则 应根据下列具体情况选择:a)在土壤保肥能力较强、降雨量适中地区,可选用理想的控释肥料进行一次性施肥

6、;b)在土壤保肥能力较差、降雨量较大地区,可选用速效肥料进行分次施肥;c)当前茬为大豆,种植玉米时施肥量应在推荐施肥量范围内,氮肥适当减施;d)在玉米秸秆还田或施用有机肥料条件下,可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其中以减施钾肥和磷肥为主,适当减少氮肥;e)在玉米秸秆离田条件下,可施用有机肥料,用量为 30 m3/hm240 m3/hm2。5.4.2 施肥量 5.4.2.1 基肥 可按肥料类型选择:a)施用控释肥料时,宜选择控释 N 占总 N 量 30%左右的控释肥料。养分投入量为 N 135 kg/hm2165 kg/hm2,P2O5 80 kg/hm2100 kg/hm2,K2O 70 kg/hm29

7、0 kg/hm2;b)施用速效性肥料时,养分投入量为 N 40 kg/hm250 kg/hm2,P2O5 70 kg/hm285 kg/hm2,K2O 70 kg/hm290 kg/hm2。5.4.2.2 种肥 N 5 kg/hm215 kg/hm2,P2O5 10 kg/hm215 kg/hm2。5.4.2.3 追肥 基肥施用速效性肥料时,需追施 N 肥,大喇叭口期追施 80 kg/hm2100 kg/hm2,灌浆期追施 30 kg/hm240 kg/hm2。5.4.3 时期与方法 5.4.3.1 基肥 DB22/T 33452022 4 播种时将肥深施于 15 cm 土层以下。5.4.3.

8、2 种肥 播种时采用侧深施用方式,将肥施于种侧下 3 cm5 cm 土层。5.4.3.3 追肥 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采用高秆作物施肥机追施。5.5 病虫草害防治 5.5.1 原则 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和 NY/T 1276 规定,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农药,并符合下列要求:a)通过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助剂,使用高效喷头、无人机等先进施药器械,实现节药增效;b)土壤封闭除草可采用玉米、大豆通用除草剂进行,茎叶除草可选用专用、且对后茬作物安全的除草剂进行;c)依据土壤墒情选择除草方式。土壤墒情好采用土壤封闭除草,干旱年份采用茎叶除草;d)在

9、土壤封闭除草效果较差时,可采用苗后茎叶除草方式进行补救;e)病虫害防治坚持以监测预警为指导,准确掌握防治指标和防治时期;f)病虫害防治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等非化学农药防治手段。5.5.2 方法 5.5.2.1 草害 5.5.2.1.1 封闭除草 播后苗前,根据田间杂草发生种类和密度选择农药品种,可选用扑乙、扑乙滴丁酯、唑嘧磺草胺+乙草胺(或异丙草胺、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氟噻草胺等药剂),使用高效喷头进行土壤均匀喷雾防治,除草剂减量 20%30%应用。5.5.2.1.2 茎叶除草 玉米 35 叶期,杂草 24 叶期。选用噻酮磺隆异噁唑草酮悬浮剂,可添加喷液量 0.2%0.5%的功能性助剂

10、,如植物精油系列、甲基化植物油系列、有机硅系列、浓乳剂系列产品,使用高效喷头进行茎叶喷雾,除草剂减量 20%30%应用。5.5.2.2 病害 选择丁香戊唑醇防治玉米大斑病,利用高秆喷雾机或无人机撒药、并添加专用助剂,农药减量 10%左右应用。5.5.2.3 虫害 5.5.2.3.1 理化诱控 利用灯光和性诱剂诱杀粘虫、玉米螟等鳞翅目成虫,利用糖醋液诱杀粘虫成虫,利用谷草把诱杀粘虫虫卵。DB22/T 33452022 5 5.5.2.3.2 生物防治 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球孢白僵菌防治鳞翅目玉米螟幼虫,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虫卵。5.5.2.3.3 化学防治 选择氯虫苯甲酰胺防治低龄粘虫幼虫、玉米

11、螟幼虫,选择杀单噻虫嗪防治玉米蚜虫。利用高秆喷雾机或无人机撒药、并添加专用助剂,农药减量10%左右应用。5.5.2.4 病虫害一体化防治 可采用以下方式:a)玉米种植区,大喇叭口期,选择氯虫苯甲酰胺丁香戊唑醇的药剂组合,一次性用药防治玉米螟、粘虫和大斑病,利用高杆喷雾机或无人机撒药、并添加专用助剂,农药减量 20%30%应用;b)中部地区 8 月上旬选择氯虫噻虫嗪对二代玉米螟、三代粘虫和玉米蚜虫进行一体化防控,利用无人机撒药、并添加专用助剂,农药减量 20%30%应用。5.6 收获 玉米生理成熟后 7 天15 天为宜,一般为 10 月 10 日左右,用大型收获机收获,并将玉米秸秆粉碎至长度为

12、10 cm20 cm,均匀抛撒于地表。5.7 秸秆还田与整地 应符合 DB22/T 1236 的相关规定。6 大豆种植 6.1 生产投入品管理 见附录A。6.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6.2.1 品种选择 中部地区以中熟与中晚熟品种为主,东部地区以中早熟与早熟品种为主。选用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的品种。6.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根据区域特点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用多福克、阿维多福、甲霜多菌灵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处理。6.3 播种 6.3.1 时期 5 cm10 cm 土层土壤温度稳定通过 8 10 时适宜播种,以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为宜。6.3.2 方式 DB22/T 33452022

13、 6 采用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播种和施肥作业,播种深度为 3 cm5 cm,播后镇压。6.3.3 密度 公顷保苗普通品种 20 万株25 万株,耐密品种 30 万株35 万株。6.4 施肥 6.4.1 原则 应符合下列要求:a)大豆种植化肥施用量应依据前茬玉米种植施肥水平适当调整;b)在玉米秸秆还田或施用有机肥料条件下,可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其中以减施钾肥和磷肥为主,适当减少氮肥;c)在玉米秸秆离田条件下,每公顷可施用有机肥料 30 m340 m3。6.4.2 施肥量 每公顷施纯 N 为 40 kg50 kg、P2O5 为 50 kg60 kg、K2O 为 50 kg60 kg。6.4.3 方法

14、化肥总量的四分之三作为底肥,四分之一做种肥。机械播种时分层施入,种肥隔离。6.5 病虫草害防治 6.5.1 原则 按照 5.5.1 的规定执行。6.5.2 方法 6.5.2.1 草害 6.5.2.1.1 封闭除草 按照 5.5.2.1.1 的规定执行。6.5.2.1.2 茎叶除草 大豆 13 片复叶、杂草 25 叶期。根据田间杂草发生种类和密度,可选用氯酯磺草胺、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烯禾啶等药剂,使用高效喷头进行茎叶喷雾,除草剂减量 20%30%应用。6.5.2.2 虫害 6.5.2.2.1 蚜虫 有蚜株率超过 50%、百株蚜量达 1500 头以上时,选用甲氰氧乐果、S-氰戊菊酯或高氯吡

15、虫啉,利用高效喷头或无人机喷雾、并添加专用助剂,农药减量 10%左右应用。6.5.2.2.2 食心虫 6.5.2.2.2.1 理化诱控 DB22/T 33452022 7 利用灯光和性诱剂诱杀成虫。6.5.2.2.2.2 生物防治 利用赤眼蜂防治虫卵。6.5.2.2.2.3 化学防治 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药剂,采用高效喷头或无人机撒药,农药减量 10%左右应用。6.6 收获 大豆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用大型收获机收获,秸秆均匀覆盖于地表。7 记录与生产档案 生产者应对关键生产环节进行有效记录,建立生产档案并及时归档。档案至少保存 2 年。DB22/T 33452022 8 A A

16、 附 录 A(规范性)生产投入品管理 A.1 种子 A.1.1 采购 种子的选择应符合下列条件:a)从正规渠道购买种子;b)销售机构应拥有全部资质证明;c)购买已审定、种子标签内容齐全、有正规包装的种子;d)对使用种衣剂包衣的种子,应有种衣剂成分、用途等信息;e)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或 GB 4404.2 中的相关规定;f)索要购买凭证和发票。A.1.2 贮存 种子的贮存应符合下列条件:a)种子应贮存于专用场所,保持干燥、通风;b)种子含水量应在 12%15%之间;c)避免与农药、化肥混放。A.1.3 包装物处理 包衣种子包装物不能随意丢弃,也不可做它用,应妥善收集与处理。A.

17、2 化肥 A.2.1 采购 采购肥料应符合下列条件:a)从正规渠道采购化肥;b)销售机构应拥有全部资质证明;c)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并有合格证明;d)产品应在保质期内;e)索要购买凭证或发票。A.2.2 贮存 应贮存于专用场所,低温、干燥、防火、防爆、防腐、通风,避免与种子等农资混放。A.2.3 包装物处理 包装废弃物应回收处理。DB22/T 33452022 9 A.3 农药 A.3.1 采购 禁止采购国家禁用农药,应采购符合下列要求的农药并索取发票:a)有资质农药经营单位经营;b)有农药登记证;c)有农药生产许可证;d)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e)标签内容完整;f)质量保证期内。g)国家和进口国允许使用的农药。A.3.2 贮存 应贮藏于专用场所,由专人负责保管。场所应符合卫生、防火、防水、防雨、防腐、避光、阴凉、干燥、通风等安全条件要求,并配有农药配制量具、急救药箱,出入口处贴有警示标志。不得与食品、农产品、饮料、饲料、种子等混放。A.3.3 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应清洗 3 次以上,及时收集并交回农药经营者或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点),不能随意丢弃,也不可做他用。A.4 农业机械 采购农机应符合下列条件:a)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农机;b)销售机构应拥有全部资质证明;c)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并有合格证明;d)应索要购买凭证或发票。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