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于翻转课堂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
齐 菊 红
(兰州文理学院师范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
[摘要]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培训模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给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带来了新的变革.本文从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入手,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点,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
[关键词]翻转课堂;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 模式;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要将新课改的全新理念真正的渗透到教师的教学实践当中,大力提高教师素质,必须要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中小学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从教以后长期处于稳定阶段,知识更新速度缓慢。为了更好的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响应国家终身学习的号召,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许多针对中小学教师的新型培训应用而生。“翻转课堂”犹如一股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各地教育领域。它的出现,为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带来了许多新的变革。
一、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针对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培训也日益增多。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就成为目前比较关注的问题.传统的校本培训,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
(一)培训内容泛化
众所周知,传统的校本培训强调的是培训的知识性、学历性和速成性。培训内容往往根据学校需求或者培训者而定,而不是根据教师需求。培训内容大多是空洞乏味的教育理论知识,这些与教师的实践是相脱节的,往往导致“为培训而培训”或者“走过场"的局面出现。教师对培训内容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在教学过程当中的困惑和问题,教师们更看重的是针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而不是讲授式的课堂学习[2]。因此,有针对性的培训,往往是教师喜欢的培训.
(二)培训方式单一
传统的校本培训主要采用的是“专家讲座式"的培训.这种一言堂式的培训模式,主要是由主讲专家贯穿始终。专家是滔滔不绝的讲述者,教师是奋笔疾书的“小学生”。一场讲座下来,专家讲的口干舌燥、教师累的精疲力尽[3]。这种“填鸭式”的培训方式,忽略了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已有的教学经验,在培训中教师没有发言权和思考的余地.教学理念的传递,如果只是凭借专家机械的灌输和教师被动式的接受,很难内化成教师自己的观念.教师如果没有自我反思与亲身体验,教学理念的传达就成了一种形式,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笔头上,很难落实到实践教学当中去。
(三)“工学矛盾”尤为突出
教师培训过程中,“工学矛盾"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任务普遍繁重,业余时间少,学习时间更是有限.培训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想接又怕接。一方面教师渴望通过培训提升自身的能力,另一方面繁重的教学任务、琐碎的班级管理使得教师筋疲力尽、身心憔悴。加上培训时间的限制,导致教师对培训也是“又爱又恨"。
(四)培训质量监控薄弱
培训结束以后,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理念是否真正得到了提升,培训是否真正到达了效果,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监管机制。校本培训往往都是培时学,返时思,回去忘的一种状态。教师们很少能做到将校本培训的内容很好的和自身的教学结合起来,指导实践教学。因此建立一个有效追踪机制对于提升培训效果是很重要的.
二、 翻转课堂引入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无疑是当下最热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话题之一。它有很多名称,翻转教学、颠倒课堂、颠倒教室、翻转学习等等。其实意思都是一样的。究竟什么是翻转课堂呢?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练习三个环节构成,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内化则通过课后练习完成,整个过程是以“教师为中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完全颠覆了这个过程,教师将教学内容创建成小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者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自主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简单测试、个别内容的针对性指导、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活动,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真正的做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零距离接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可以看出,将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培训相结合,将会给未来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培训带来一种新的变革.
(一)“翻转"让培训从“以培训者为中心"变为“以参训教师为中心"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让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学习兴趣密切相关,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主导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和当前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中的“专家讲座”式培训如出一辙.“一言堂"式的培训极大地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训效果也大打折扣。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教师成了培训的主体。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时间,提前观看培训材料,学习培训知识.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节奏自己掌控,很好的缓解了教师培训中的“工学矛盾”[4]。培训过程中,培训者组织教师参与互动交流、讨论,培训者处于引导和辅助者的角色,教师则处于主体地位。
(二)“翻转"让培训从“以教定学”变为“以学定教”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前置性作业。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后,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问题情况调整课堂讲授内容,互动主题。既做到了兼顾全班的重点解答也做到了针对个人的个性化指导。传统的培训模式中,注重统一告知,漠视个体差异.培训者往往是“自定问题,自问自答"[5]。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培训者必须及时关注参训教师在观看培训材料后的问题提出,及时调整自己的培训内容。培训者可以将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培训的话题,这样可以很好的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互动性,也杜绝了“因人设课”的现象.
(三)“翻转"让培训从“培训者主导"变为“平等互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从课程内容的呈现者转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有效地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可以进行有效地交流与合作。在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中,参训教师都是有工作经验的成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都很高,实践经验也很丰富.以往的培训容易忽视教师的已有经验,只是一味的灌输,教师很少有发言交流的机会。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畅所欲言。将培训研讨问题和自身的经验结合,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向培训者或者其他教师请教。这种互动,使得培训者和参训教师站在平等对话的位置上,让沟通更加深入,问题解决更彻底.
(四)、“翻转”让培训从“瞬间”变为“永恒”
翻转课堂中,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教学材料可以永久的保存下来,便于及时复习或者补课。培训过程中,一些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往往被忽略。翻转模式下,教师和培训者通过预先建立的平台进行沟通.培训者前期提供的培训材料可以永久保存在平台上,教师培训结束以后仍可以使用。针对培训过程中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持续的追踪.培训效果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追踪调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到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中,是有很多优势的,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三、 翻转课堂应用于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学习日在教室参加教师面对面辅导,放学回家后进行在线学习的循环模式。结合它本身的特点和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特点,笔者构建了 “基于翻转课堂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该模式由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三个阶段构成。(详见图1)
图1 基于翻转课堂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示意图
(一)培训前
培训前,要建立一个网络交流平台.例如:QQ群、微信群等,将所有的参训教师和培训者加进来.培训者首先要通过网络平台调查和了解参训教师的需求,围绕参训教师的现实问题,制定培训方案,设计培训课程,制作培训内容并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参训教师学习。培训内容制作应该是一个学习资源包的构建过程。学习资源包包括培训内容的视频资源、相关材料的PPT、图片、文字资料、自测题目等等,提供的资源越丰富越好[6].
参训教师在培训前,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培训内容的学习,完成自测题目,对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疑问进行记录。参训教师在自学完成后,要及时登录交流平台进行互动,针对自身困惑和疑问和其他学员交流,也可以和培训者交流。
(二)培训中
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参训教师前期已经对培训内容进行了学习,并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疑问.以此同时,参训教师在培训前期就和培训者、其他培训学员进行了交流和互动,对于个别疑问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因此,对于培训者而言,在培训开始前要分析参训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聚焦大多数教师关心的问题作为培训的重点。
培训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和答疑解惑两种方式。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时,培训者让参训教师根据理解和兴趣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根据所选题目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可以进行组内分工,协作学习之后,小组汇报。其他小组可以在汇报结束后,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采用专家答疑解惑时,培训者对参训教师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后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统一进行解答和指导。参训教师在培训者的引导下,围绕问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展开交流讨论、达成共识,提升能力.
(三)培训后
培训结束后,培训者要求参训教师把个人学习成果上传到网络共享平台,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培训者要对整个培训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参训教师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参训教师在培训结束后,要将培训所学应用到自己的实践教学当中,培训者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进行训后追踪。这无疑是提升培训效果的最佳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培训理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每个教师期望通过培训达到的效果.培训者还可以定期深入教师课堂,了解教师实际使用情况,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和解答.优秀的教学案例可以组织教师进行集体观摩。
校本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教学能力。对于培训活动中,教师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培训者可以在培训结束后邀请知名专家或外校教学能手来学校做专题报告,及时解决教师困扰。
四、 把握翻转课堂应用于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几个要点
(一)对培训者的要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培训者。“翻转”能否成功,就要看培训者本身的影响力和信息素养能力。培训者从传统培训中的“主讲人”变成了培训学习的设计者和引导者。他不但要及时和参训教师沟通,还要提供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协助参训教师分组,及时解决小组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瓶颈"问题.培训结束后,培训者还要通过交流平台和参训教师保持联系,追踪培训效果。在“翻转”模式下,这些对于培训者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分组
培训过程中的分组是很重要的,要综合考虑参训教师的性别、年龄、等因素。特别要注意分组的规模不能太大,以3—4人为准。人数太多,不利于教师个人才能的发挥,容易出现协作成果“搭便车”的现象。人数太少,不利用话题的讨论和扩展。小组成员根据问题选定组长、各自分工、研究问题解决方案,最终形成一个研究成果[7]。
(三)调动参训教师的学习兴趣
“翻转"模式下,面临巨大挑战的还有参训教师.传统模式下,教师只是被动的学习和接受,不用做过多的思考。现在,参训教师在培训前就要自主学习培训材料,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如何让参训教师积极的参与进来,互动交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培训者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要考虑参训教师的教学经验、了解他们的需求。让问题从实践教学当中产生,再回到实践教学当中去。其次,要充分发挥参训教师的主体性,让他们畅所欲言、坦诚相待。勇于把个人经验拿来分享,也勇于接受别人的批判和质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深度的合作[8]。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校本培训,从培训者到参训教师、培训内容、培训方式都发生了“翻转”.这一系列的变化,将会给培训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非常符合这种培训模式,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这种“翻转”培训模式能真正让校本培训做到“有用、有效、有价值”.
参考文献:
[1]严萍。翻转课堂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启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J],2014,(4):26—30。
[2[张云亮。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现状、评价及其需求。学前教育研究[J],2012(1):33-39。
[3]杨成钱。网络环境下教师培训的革新。中小学教师培训[J],2006(7):5—8。
[4]陆迎迎。翻转课堂在教师培训中应用的合理性分析.新课程[J],2015,(3):129。
[5]汪文华。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师培训.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J],2013,(7):39—43。
[6]邵晓霞。基于翻转课堂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研究[会议论文]. 2014。
[7]吴碧莲.略论“翻转课堂”在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中的运用。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2014,(11):245—248。
[8]涂阳慧。教师个体教育观念形成于发展的”催化剂”. 教育导刊[J], 2007, (12):11—14。
作者简介:
齐菊红(1979—)女,甘肃兰州人,讲师,兰州文理学院师范学院教师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北面滩400号兰州文理学院师范学院
联系电话:13993100172 研究方向:教育技术
邮编:730000 Email:86493762@qq。com
School based training model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based on flipped classroom
Qi JuHong
(Lanzhou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 Gansu Lanzhou 730000)
[abstract] School—based train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traditional training mode exists many disadvantages。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brought new changes to the school—based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his paper from the status quo of the school—based training of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ombined with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characteristics, designed school—based training mod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based on the flipped classroom。
[key words] flip classroom; School-based training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Mode;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