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行政管理学案例.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039443 上传时间:2024-07-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行政管理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行政管理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行政管理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行政管理学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下面是某报2002年7月26日的一则报道.请运用行政职能原理分析这一案例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谁来牵走这条破船? 编辑同志:环岛路是我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太阳湾海滨浴场的潮间带却长期搁置着一条废弃的渔船,实在有碍观瞻。在媒体曝光后,这条破船仍“巍然不动”.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清除这一瑕疵,恢复环岛路的美丽风光。 -读者 王某一条破旧不堪的渔船,却让几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都皱起了眉头。因为“目前没有相关规定,我们没办法解决.” 16日,记者以破船脏了环境为题对王某反映的问题作了报道。18日早晨,记者再次来到该处,看到这条已经腐朽的渔船依然占据着沙滩一隅。记者绕船走了一圈,发现船体上没有牌照或

2、可以显示主人身份的标志。“太阳湾”海滨浴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条渔船从今年4月份就停靠在这里。他还说,环岛路沙滩上还有不少这类破船,它们与周围的景观极不协调,而且船体的碎片也成了沙滩垃圾的“制造者。 哪个部门对清理这条木船负有责任?受市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委托,当日下午,记者以游客身份,在近一个小时内拨打了多个单位的电话,可是仍然无法找到能牵走这条破船的“主管部门。 某管理办。工作人员态度还算温和,询问了渔船的停放地,然后说他们管的是海上,沙滩上的事情他们会和执法部门联系。记者追问这个问题究竟属于哪个部门管,他回答说,环岛路由很多部门管辖,“职责有交叉”。“有没有直接主管的部门呢?”对记者这

3、一问题,他没有回答,只是记下了记者的联系电话,表示“处理后会给一个反馈”. 城监某大队。工作人员听到记者的陈述后,回答说:“可以去看一下.记者问他们是不是主管部门,他回答说:“如果是侵占沙滩、影响市容就可以管。如果是在水上我们就管不了。“这艘船是停在海边的沙滩上,你们能管吗?“如果是沙滩公共的地方,我们就可以管。如果是营利性的,应该别的部门管。并说该片沙滩属于“太阳湾的卫生管理范围,应该由“太阳湾管理处找到船主,视情况清理。“如果找不到呢?”“这个具体情况不太清楚,我们也解决不了。”某监督局。记者问:“渔船上一般都应该有船牌号,渔船的报废归哪里管?“归我们。渔船报废后,由我们就地拆解”。“如果

4、是停在海滩上的报废的渔船呢?你们会管吗?”“那要请示领导。”“为什么要请示领导?“我们现在没有接到通知要管这件事情。”他还说,“这件事情比较复杂,我是值班的,不太清楚该事的具体过程”。同时,他还对记者的游客身份表示质疑.后来他还是记录下记者所说的情况,表示要调查一下这艘船的船主。 某管理局。工作人员说,船可能是当地渔民的,要记者与那里的相关部门联系。记者问,这种情况究竟有没有部门管,他回答说:“目前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最好能找到船主,事情会比较好办,在没有找到船主之前,各个部门都不好贸然处理。” 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说,“这种情况要市里统一协调,我们没有办法管”。记者说:“一条破旧的渔船

5、停在那儿,跟周围环境很不协调.“那种船停在环岛路的沙滩上有几百条,有的还停了好几年呢。”这位工作人员很快打断了记者的话。她还说,她们已经接到不少类似的反映,因为没有统一的规定,所以“没办法解决”。大概由于这些原因,直至25日,这条破旧渔船仍停在太阳湾的沙滩上.行政管理学案例(1)分类:考研专业2006.9.26 10:31 作者:zhaoming0311 评论:0 | 阅读:1255 案例1: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对世界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污染情况进行监测评比,沈阳作为一个老污染城市历来“榜上有名,1988年还曾进入到世界十大污染城市第二位。沈阳市属以煤烟型大气污染为主的城市,全市每年燃煤量达100

6、0万吨,这些煤炭的60都是在冬季取暖中烧掉的。为了使沈阳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沈阳环保部门从去年初开始对各种锅炉、窑炉进行治理,取缔了一批严重冒黑烟的炉窑。结合上述案例,谈谈你对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关系的认识。分析:答: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就是二者之间基本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以行政环境为主体则表现为行政环境制约行政管理,起到促进或者阻碍作用;若以行政管理为主体则反映为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改造,以保持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第一,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制约.行政环境对整个行政活动具有很强的制约性。良性行政环境为行政活动提供有有利的条件,恶性行政

7、环境则会对行政管理起阻碍作用。沈阳作为老污染城市,这样的环境无疑严重影响沈阳市整个行政管理活动。 第二,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的改造.虽然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有影响,甚至有时会起决定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行政管理就是消极的、被动的。实际上,行政管理在适应行政环境的同时,又积极地利用和改造行政环境。行政管理存在和发展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它适应行政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地促进其所赖以建立经济基础和国家政权的巩固发展,在于它对行政环境能动的改造.所以,沈阳市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行政管理活动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改造行政环境,治理污染问题,促进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和谐发展。行政管理学案例(2)案例分析2给企业

8、定指标、下任务这种计划经济管理方式,在一些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仍然很吃香,1993年初,S省定出全年的经济工作指标。据此指标又定出了一系列指标,诸如企业亏损额要减少25%;提质降损要达1亿元;生产销售率要达到96等,这些指标又层层分解到各地市厅局、厂矿企业。有位厂长问:这些指标是根据企业实际制订出来的,还是根据“计划”定出来的?一位负责经济工作的领导同志回答:说实话,我也说不清,只有天知道!对此,有的厂长说:“现在都什么年月了,政府经济管理还是那种上级压下级,一级压一级,一压到底!”还有厂长说:“指标没得准,定得越高,水分越大,必然是下级哄上级,一级哄一级,一哄到顶!”这种落伍于时代的计划经济管理

9、方式何时才能退出历史舞台呢?结合上述案例,谈谈你对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认识。答: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具有其必然性。第一,行政职能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第二,行政职能转变是实现职能体系合理配置的根本途径;第三,行政职能的转变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职能重心的转变.政府应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第二, 职能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包括: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向把计划与市场

10、有机结合起来。第三, 职能关系的转变。分清职能、理顺关系、划分不同管理主体之间的职责权限,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环节.所以,我们必须理顺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中间的关系,理顺政企关系,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一: 会议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是,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据人民日报报道,1985年5月25日至6月5日,某县接到上级会议通知38个,平均一天3个会议,该县领导不知参加哪个会好,无奈只好派一副县长专驻地区开会,人称为“开会县长。另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全国的会议开支达33亿元;1984年

11、全国企业管理费共280亿元,其中直接用于会议的费用达70亿元,占整个管理费的14,相当于全国人民近一个月创造的财政收入。而且会议质量低下,严重影响行政效率。正如一副对联所说,“今天开会,明天开会,天天开会;你也讲话,我也讲话,人人讲话。”可实际问题却“无法落实”。所以对此“会山会海”人们深恶痛绝。早在1922年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针对苏联“会海”情况,发表一首讽刺诗开会谜,向社会发出呼喊:“假使能再召开一次会,来讨论杜绝一切会议,那该多好!”此诗受到列宁的高度肯定:“我保证这是完全正确.提问:(1)对于行政管理来说,会议为什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而会议过多,滥开会议

12、,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这又是为什么?(2)针对“会海”甚至“会害”,你对会议进行科学管理有何建议?答案:1答案要点: (1) 会议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因为会议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用于行政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会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集思广益,丰富领导经验,提高领导水平;贯彻群众路线,实现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等. (2) 适当的会议是必要的,但是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甚至“祸害”。这是因为过多的会议不仅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反而使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富浪

13、费。行政人员忙于“开会”而无暇顾及工作。虽然开会有时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工作绝不是开会。甚至有借开会之名,行吃、喝、玩之实的现象,变相贪污公款。这是绝不允许的.“会海”必须填平,“会害必须清除. 2答案要点:针对“会海”、“会害”,对会议的科学管理提出两点意见: (1) 会议管理必须以提高会议效率、重视会议质量为核心。 (2) 遵循精简节约原则.案例分析二:某市一化工厂附近的下水道堵塞,造成污水四溢,臭气熏天。附近1000多户居民深受其害,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某报记者对此作了专门的采访,并在该报的监督专栏里对有关部门提出了批评和建议,终于促使有关部门马上采取措施.在不到一

14、周的时间内解决了下水道堵塞问题。提问:(1)请从行政监督的角度看,上述报纸的报导和批评属于何种监督?(2)这种监督具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参考答案: (1)上述报纸的报导和批评属于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工具,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而实施的监督。(2)舆论监督的特点:广泛性.舆论监督是社会各方面都能普遍运用的监督方式,它是以社会所有阶级、阶层、组织、利益集团及全体公民为主体的一种社会性监督;公开性。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介实施。监督的内容与对象一开始就摆在社会公众面前,形成一个开放的监督过程; 及时性。舆论监督依靠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地、直接地把这些问题反映

15、出来,形成舆论压力,及时产生效应;评价性.舆论监督总是以拥护或反对、赞扬或谴责的方式对被监督对象的行为作出公开评价,表达民意,对被监督者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政治压力,从而达到监督效果.舆论监督的作用:舆论监督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进行国家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和各种不当行为进行实事求是的、及时的、公开的揭露、批评,可以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影响,有效地改善和加强政府的工作。 案例分析三:1996年2月初,中共某县县委向该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和县人民政府党组织提交了19名乡、镇长任职和免职的建议名单.县人民政府随即据此将这19名乡、镇长予以任免,并以县人民政府正式文件的形式发至县直属各单位

16、、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国家机关。该县人大常委会收到此任免文件后,认为该文件违背了宪法、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遂建议县政府予以纠正。县政府认为,对这19名乡、镇长的任免是党组织的意见,政府和人大都应坚持党的领导,无权对党组织的建议提出异议,政府文件没有过错,所以对县人大常委会的建议不予理睬。事隔不久,县人大常委会重要负责人又向县委作了专门汇报,县委也没有明确表态。在这种情况下,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会议,就县政府的这一任免文件进行专题审议。会上全体常委一致认为县人民政府这一任免决定事先未经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不符合法律规定,故通过了将其撤消的决定。 提问:(1)该县

17、政府的人事任免文件该不该撤消?(2)发生此类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这是一起人事任免争议,我们认为该县政府的人事任免文件应该予以撤消.这是因为:首先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乡、镇长的任免必须通过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县政府无直接任免权,该县政府的人生任免文件是不合法的。其次,各级国家立法机关享有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的权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消国务院判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撤消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乡、民族乡、镇的人大有权撤消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可见,该县

18、人大常委会撤消县政府不适当的人事任免文件是有法律依据的,是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 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该县政府以坚持当党的领导作为这次人事任免的依据是不正确的.党对人事工作的领导表现为选拔、推荐人员,提出人事任免建议,但这种建议只有经过法定程序才具有法律效力。案例中,县委对人大常委会的专门汇报没有明确表态是不对的。(2)发生此类事件的根本原因在该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人员缺乏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在”议行合一”体制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国家立法机关,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处理国家事务的机关,各级人民政府是同级国家立法机关的执行机关.对政府来说,认真贯彻立法机关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主动接受立法机关的监督,既是在坚持民主原则,也是在坚持法制原则.11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