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启示与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中国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动力,以争创名牌为手段,以企业文化为后盾,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案例一 海尔竞争优势的培育1、追求卓越品质 海尔在全球范围内招标精选,比价采购原材料,建立了现代化物流中心,实现了成品零库存,原材料仅维持3天的库存量,流动资金周转速度仅为160天。在高度重视全面质量管理的前提下,产品质量目标为7个100:包括开箱100合格、出工位部品100合格、上线全检部品10
2、0合格、库存物资无损坏100、三检执行率100%、顾客满意率100%、进货交验合格率100等. 2、领先开发技术 在科技投入方面,海尔与科研院所及国内著名大学合作,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每年RD的投入都在销售收入4以上。海尔非常重视技术创新,仅1999年就开发出582项专利技术,平均每天就有1.6项专利问世,新产品开发287项,商品化率达90以上,当年80%的销售收入来自新产品.目前,海尔拥有各项专利达2200多项,中国洗衣机行业2/3的专利属于海尔,新产品开发已具备了超前10年的能力。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海尔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 3、挖掘人力资源 海尔的人力资源中心通过面向员工的以人
3、为本的人生设,激发员工求学上进,努力经营自我;海尔大学对各类员工进行岗前教育、岗中培训,提高员工素质;通过轮岗培养,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通过加强与国际著名企业的交流,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在用人制度上,遵循“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的原则,重才干而不唯学历,在企业内部各层次建立起促进员工发奋向上、求实、创新的敦促机制。 4、积累品牌资源 无形资源包括企业商誉、品牌、营销渠道、顾客的忠诚、企业文化、专利、特有技术和工艺、积累的学识和经验等。长期形成的无形资源的竞争优势,竞争对手是非常难以追赶和超越的。海尔集团恰恰在这一领域长期下大力培育自身优势.海尔集团本着先卖信誉、后卖产品的营销理念,创
4、出并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在国门之内无名牌的理念下,海尔品牌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国注册海尔商标,与世界大牌抗争. 5、营造海尔文化 海尔人学习了美国、日本企业推崇的创新精神与团队精神,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海尔文化。对于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海尔人习惯于通过各种形式的大讨论,从主宰人们行为的思想、观念上彻底解决,杜绝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海尔文化卡上面列有:“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海尔精神;“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海尔作风;“东方亮了、西方再亮”的资本运营观;“先难后易”开拓国际市场的理念;“用户永远是对的”服务观;“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才干出来的”质
5、量观;市场观念为“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市场惟一不变的法则是永远在变”等,其中最突出的是在企业管理中提出的“斜坡球体论”-海尔定律:认为企业如同斜坡上的球体,市场竞争与员工的惰性会形成下滑力,如果没有一个制动力,球体便会下滑,这个制动力就是基础管理;斜坡上的球体不会自行上升,因此需要一个向上的拉动力,企业才能发展,这个拉动力就是创新。6、强化内部能力 企业内部能力不像资源那么容易识别,能力是各种有形资源、人力资源、组织协调、投入产出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的能力可以通过效率和有效性来描述,如做得更快、更负责任、高质量、低风险等,在企业的各项活动中体现,从产品
6、开发、市场营销到制造系统,企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发挥资源生产力的效率和有效性方面,包括个人能力和组织能力。案例二 TCL竞争优势的培育TCL是在中国的现实背景下迅速成长的大型电子工业集团,从创业到90年代中期,市场需求的拉动是TCL得以发展的外部因素。从TCL集团的发展历程来看,该公司十分注重资源积累和培育,尤其是软技术能力的培养,从而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1、注重积累销售网络资源 TCL集团最核心的武器便是家电销售网络,按照大区域-分公司-经营部-分销点的组织结构,把网络一直建到了全国各地的城乡结合部.目前TCL集团已有近300家公司和经营部以及6000多人的营销大军,销售触角遍布国内中心城市。
7、TCL集团的销售网络与四川长虹不同,长虹主要借助各地大商场的力量和渠道来销售彩电,营销成本低,但控制力弱。TCL集团将销售网络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来建设,在多个大城市设立销售分公司,销售分公司除了在当地销售产品之外同时与各大商场建立密切的联系.这种方式的初期投入大,建设时间较长,但能及时了解市场动态,能有针对性地组织促销活动,加快资金周转,因而营销效率较高.品牌和销售网络的组合,使TCL集团具有了强大的销售能力和市场控制能力,形成了相对竞争优势。 2、 通过实现规模经济获得低成本优势 无论是电话机,还是彩电和民用电工产品,TCL集团都在产品进入市场不久就尽快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核心
8、竞争能力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延展性,即有利于发展多种有关联的新产品。品牌和销售网络为TCL集团的彩电、民用电工产品和电脑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TCL集团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TCL的发展是一个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的过程。每进入一个新的经营领域,都需要有相应的资源支持,都要克服技术和经营知识等方面的进入障碍。TCL在生产电话机之前先代理销售电话机,在生产彩电之前专门进行了市场调查,在进入电脑行业之前作了6年的准备。认真学习新的技术和有关知识,同时选择有实力的合作伙伴,从外部引入所需的资源,使TCL集团得以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员工素质,同时降低了经营风险. 4、TCL集团具有较强的战略规划和组
9、织能力 TCL集团发展的方向明确,成长的路径清晰,推进多元化经营的节奏适当,既能及时把握机会,又能逐步积累自己的资源,及时引入外部资源和有效运用资源,从而培育和发展了自己的竞争优势.组织能力在TCL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5、企业体制改革也是TCL集团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TCL通过组建合资企业,改组为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使公司成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案例三-温州模式“温州模式”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姓“社”姓“资”问题争论的焦点,一度被视为资本主义模式,后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研究室调查研究,被视为是“一条通过发展商品
10、经济而实现农村致富之路”。此后,理论工作者和各级领导都持肯定态度。1温州模式中的政府“无为”一是顺应经济发展形势需要的“无为” 。这种“无为”,被迫也好,自觉也好,反正是人民群众吃饭的需要和后来发展经济的需要占了上风.温州市市长钱兴中曾说过:“在温州,凡理论与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合股经营等,只要上面不禁止,就都让它发展。 二是冒风险的“无为” .提供了“温州模式”产生的政治环境。有的专家和媒体认为,温州市政府早期因无市场经济经验而无所作为,也有人认为是因无能而无为。温州市政府的“无为容易给人以迷迷糊糊、无所事事的印象.实际上,让那些不符合当
11、时社会主义理念的事情和现象存在和发展,而不是压制和取缔,政府领导的这种“无为要冒极大的政治风险,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量的。2营造外部环境的“有为”温州的民营经济是老百姓为解决吃饭问题,在一无资源、二无资金、三无技术人才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其管理成本低和高度专业化分工而富有竞争性,但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硬件环境并不怎么好。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温州市政府在改善民营企业的外部软、硬件环境方面作了一些努力,对提高温州产品的竞争力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突破政策或者率先改革的“有为”。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市政府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者在全国率先
12、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批个体工商执照和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性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首个股份合作制企业和首个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地方性法规等等。二是产品质量问题逼出来的“有为” 。 20世纪80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严重的危机。如温州生产的劣质皮鞋在杭州武林广场被焚,在南京的销售专柜被消费者愤怒捣毁,继而被十多个大城市逐出市场,等等。温州产品信誉的低落,极大地增加了其在市场中实现价值的成本.为此,温州市政府及时加强管理职能,严厉打击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开始全面整顿,加强质量管理.在此基础上,温州市政府进而提出“质量立市”的口号,在全国率先制定“质量立市”地方性法规
13、.之后,温州市政府又提出以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引导广大民营企业树立质量意识。三是无米之炊式的“有为” 。 温州得到国家的投资较少,公用事业建设没有资金.所以,在全市进行“二次创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温州市政府大胆改革传统的投资融资体制,运用市场机制,使社会投入成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的主渠道,创造了民间出资、民间和外商共 同投资等多种形式。无钱的温州市政府愣是把应属行政行为的市政建设活动转变为企业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的外部环境.近十年来,温州投入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100多亿元,其中70%民间自筹,20%集体积累,政府投入还不到10 温州政府对职能转变的探索
14、与创新可概括为: “三条经验”:放手发展,规范引导,鼓励创新; “四个凡是”: 凡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审批事项都要取消,凡是可以由中介机构办理的事项都要退出, 凡是属于企业行为的都不要干预, 凡是可以通过市场来运作的都要放开。 目前,在全国各地经商办厂的温州人有一百七十多万人,他们的资产总值已超过1 500 亿;侨居在世界上81 个国家与地区的温州人有五十多万,仅巴黎的温州人就已达十多万. 今天的温州,全市现有民营企业近13万多家,其中企业集团180家,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有33家,民营企业的总数占全市企业总数99,工业产值占96,上交税收占75,外贸出口占95,就业人口占80,加强对外宣传,外推温州形象.近日,温州市委宣传部,提炼出“敢冒知进退,恋乡不恋土,自信不自满,重利不守财的温州人精神和“敢为人先,民本和谐”的温州精神,向外宣传温州,并综合各方资源,全力打造“信用温州、“品牌温州”和“国际轻工名城,进一步提升了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软环境。 3-5年内,扶持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基地,增加10家以上国家免检,引进世界500强. 1)市场准入上突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2)机制上突出,现代企业制度、家族企业 3)科技进步; 4)品牌建设上求突破; 5)资源配置上求突破; 6)发展环境上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