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
(2011年12月修订)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1。培养目标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要,具有创意写作能力的多元化应用性人才。具体包括机关高级文秘,语文和对外汉语教师,报刊、出版社和网站编辑,广告文案策划师,以及报考研究生深造者和作家.
2.培养规格
本专业人才应具有科学世界观、思想方法和开拓精神,掌握现代化办公自动化技能,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有较强创意写作能力。
①热爱生命、追求真理、执著本职、报效祖国。具有高尚的理想、道德、情操,有实事求是、勤奋创新的科学精神,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自觉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②具有扎实的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有宽广文化视野、科学思维方式和独立创新精神。有较强的创意写作、阅读和表达能力,以及办公自动化基本技能.
③具有组织协调、独立获取信息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④掌握一种外国语,能较好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一般的听说能力.
⑤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健全心灵人格、高雅审美情趣和健康体能体魄。
二、学制
本科标准学制为4年.
三、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修完有关课程,获得156学分以上,其中普通教育课程48学分,专业基础课40学分,专业选修课56学分,专业实习6学分,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6学分,符合毕业条件者,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
根据国家有关学位授予的规定,符合学校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进程
1.普通教育课程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学期与周学时
备注
一
18周
二
18周
三
18周
四
18周
五
18周
六
18周
100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4
3
3
100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6
2
2
100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54
3
3
100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72
(36)
6
4
(2)
其中2学时实践
100006
大学生就业指导
36
1
1(1)
专题式
开课
100005
形势与政策
16
2
2
2
2
120001
大学体育1
34
1
2
120002
大学体育2
34
1
2
120003
大学体育3
34
1
2
120004
大学体育4
34
1
2
130002
军事训练
3周
1
3周
130001
军事理论
36
2
140001
大学计算机1
72
3
2(2)
140002
大学计算机2
72
3
2(2)
110011
大学英语1
90
4
4(1)
英语、对外汉语、国商院以外专业
三选一/生
110012
大学英语2
90
4
4(1)
110013
大学英语3
90
4
4(1)
110014
大学英语4
90
4
4(1)
110021
大学日语1
90
4
4(1)
110022
大学日语2
90
4
4(1)
110023
大学日语3
90
4
4(1)
110024
大学日语4
90
4
4(1)
110031
大学俄语1
90
4
4(1)
110032
大学俄语2
90
4
4(1)
110033
大学俄语3
90
4
4(1)
110034
大学俄语4
90
4
4(1)
公共选修课程
68
4
2
2
合 计
48
16
13
10
13
2
2
说明:
1.学时栏括号内的数字是实践(上机)时数。
2。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以专题方式授课,不参与周学时累加.
3.大学外语中的1学时听力参与周学时累加,但不属周学时限制范围。
2。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基础课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学期与周学时
备注
一
18周
二
18周
三
18周
四
18周
五
18周
六
18周
七
18周
八
18周
300001
写作(1)
36
2
2
必修
300002
写作(2)
36
2
2
必修
300003
现代汉语(1)
54
3
3
必修
300004
现代汉语(2)
54
3
3
必修
300005
古代汉语(1)
72
4
4
必修
300006
古代汉语(2)
72
4
4
必修
300007
文学概论
54
3
3
必修
300008
中国现当代文学(1)
36
2
2
必修
300009
中国现当代文学(2)
36
2
2
必修
300010
中国古代文学(1)
54
3
3
必修
300011
中国古代文学(2)
54
3
3
必修
300012
中国古代文学(3)
54
3
3
必修
300013
外国文学(1)
36
2
2
必修
300014
外国文学(2)
36
2
2
必修
300015
学位论文写作
36
2
2
必修
合 计
720
40
7
7
9
9
3
3
2
办公自动化专业方向课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学期与周学时
备注
一
18周
二
18周
三
18周
四
18周
五
18周
六
18周
七
18周
八
18周
301001
办公自动化(1)
54
3
3
必修
301002
办公自动化(2)
54
3
3
必修
301003
秘书学
36
2
2
选修
301004
社会学
36
2
2
选修
301005
中文信息检索
36
2
2
选修
301006
公务文书写作
36
2
2
选修
301007
档案管理学
36
2
2
选修
301008
公共关系学
36
2
2
选修
301009
中国文化概论
36
2
2
选修
301010
中国文化中的异域精华
36
2
2
选修
301011
电子政务
36
2
2
选修
301012
行政管理学
36
2
2
选修
301013
演讲艺术
36
2
2
选修
301014
实用数码摄影
36
2
2
选修
301015
中外文学欣赏
36
2
2
选修
301016
中外秘书史
36
2
2
选修
301017
商务秘书
36
2
2
选修
301018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36
2
2
选修
301019
企业管理
36
2
2
选修
301020
古今公文选读
36
2
2
选修
301021
电子商务
36
2
2
选修
301022
形式逻辑
36
2
2
选修
合 计
828
46
11
11
8
8
8
语文教育专业方向课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学期与周学时
备注
一
18周
二
18周
三
18周
四
18周
五
18周
六
18周
七
18周
八
18周
302001
语文学科教学论
36
2
2
必修
302002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
72
4
4
必修
302003
中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
36
2
2
选修
302004
中学语文教材分析
36
2
2
选修
302005
普通话训练
36
2
2
选修
302006
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36
2
2
选修
302007
语文教学热点问题研究
36
2
2
选修
302008
语文教学名家研究
36
2
2
选修
302009
朗读学
36
2
2
选修
302010
中学语文教学法
36
2
2
选修
302011
语文教育发展史
36
2
2
选修
302012
教育学原理
36
2
2
选修
302013
现代教育技术
36
2
2
选修
302014
口语交际基础
36
2
2
选修
302015
文学名著解读
36
2
2
选修
302016
儿童文学
36
2
2
选修
302017
文体学
36
2
2
选修
648
36
2
8
10
6
6
4
新闻传播专业方向课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学期与周学时
备注
一
18周
二
18周
三
18周
四
18周
五
18周
六
18周
七
18周
八
18周
303001
新闻学
54
3
3
必修
303002
传播学
54
3
3
必修
303003
西方传播学
36
2
2
选修
303004
网络传播学
36
2
2
选修
303005
网络新闻学
36
2
2
选修
303006
新闻写作
36
2
2
选修
303007
新闻采访与编辑
36
2
2
选修
303008
电子编辑与排版
36
2
2
选修
303009
跨文化传播
36
2
2
选修
303010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
36
2
2
选修
303011
经典新闻作品解读
36
2
2
选修
303012
新闻摄影
36
2
2
选修
303013
编辑出版学
36
2
2
选修
303014
中国新闻史
36
2
2
选修
303015
西方新闻史
36
2
2
选修
576
32
9
9
6
4
4
跨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
计
划
学
分
必
修
学
分
学期与周学时
选修
范围
一
18周
二
18周
三
18周
四
18周
五
18周
六
18周
七
18周
八
18周
创意写作系列
24
304001
申论写作
36
2
2
选修
304002
新媒介写作
36
2
2
选修
304003
广告文案写作
36
2
2
选修
304004
博文写作
36
2
2
选修
304005
PPT文稿制作
36
2
2
选修
304006
微文体写作
36
2
2
选修
304007
软文写作
36
2
2
选修
304008
微型小说创作
36
2
2
选修
304009
网络智能写作
36
2
2
选修
304010
飞腾排版与编辑
36
2
2
选修
304011
超文本写作
36
2
2
选修
304012
网络课程制作
36
2
2
选修
语言系列
38
305001
语言学概论
36
2
2
必修
305002
中文工具书使用
36
2
2
选修
305003
汉字与书法
36
2
2
选修
305004
语言与文化
36
2
2
选修
305005
文字学概要
36
2
2
选修
305006
汉语词汇学
36
2
2
选修
305007
古汉语训诂学
36
2
2
选修
305008
古汉语文字学
36
2
2
选修
305009
古汉语语法学
36
2
2
选修
305010
古汉语词汇学
36
2
2
选修
305011
古汉语词汇研究
36
2
2
选修
305012
语词解诂方法
36
2
2
选修
305013
语义学
36
2
2
选修
305014
语用学
36
2
2
选修
305015
社会语言学
36
2
2
选修
305016
语法理论与实践
36
2
2
选修
305017
汉语语法学史
36
2
2
选修
305018
中国语法学史
36
2
2
选修
305019
现代修辞学
36
2
2
选修
文学系列
100
306001
中国古代文论
36
2
2
选修
306002
《文心雕龙》研究
36
2
2
选修
306003
20世纪中国文论
36
2
2
选修
306004
中国文学批评史
36
2
2
选修
306005
近代文学与批评
36
2
2
选修
306006
当代文学批评
36
2
2
选修
306007
中国古代文艺思潮
36
2
2
选修
306008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
36
2
2
选修
306009
中国现代小说研究
36
2
2
选修
306010
中国现代散文研究
36
2
2
选修
306011
中国现代诗歌研究
36
2
2
选修
306012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解读
36
2
2
选修
306013
中国新时期先锋文学研究
36
2
2
选修
306014
楚辞解读
36
2
2
选修
306015
《诗经》选讲
36
2
2
选修
306016
《论语》选讲
36
2
2
选修
306017
《孟子》选讲
36
2
2
选修
306018
《左传》选讲
36
2
2
选修
306019
《战国策》选讲
36
2
2
选修
306020
《史记》选讲
36
2
2
选修
306021
佛·禅与诗
36
2
2
选修
306022
唐宋诗词鉴赏
36
2
2
选修
306023
宋词研究
36
2
2
选修
306024
元明清戏曲研究
36
2
2
选修
306025
明清小说研究
36
2
2
选修
306026
《红楼梦》研究
36
2
2
选修
306027
古诗文欣赏
36
2
2
选修
306028
古典文献学概论
36
2
2
选修
306029
国学基础
36
2
2
选修
306030
美 学
36
2
2
选修
306031
生活美学
36
2
2
选修
306032
西方美学史
36
2
2
选修
306033
西方文论
36
2
2
选修
306034
20世纪西方文论
36
2
2
选修
306035
文艺心理学
36
2
2
选修
306036
比较文学论
36
2
2
选修
306037
比较诗学
36
2
2
选修
306038
20世纪西方热点文学
36
2
2
选修
306039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鉴赏
36
2
2
选修
306040
网络文学
36
2
2
选修
306041
电影解读与鉴赏
36
2
2
选修
306042
影视文学基础
36
2
2
选修
306043
民间文学
36
2
2
选修
306044
当代文学批评热点问题研究
36
2
2
选修
306045
东方文学
36
2
2
选修
306046
东南亚文学史
36
2
2
选修
306047
西方后现代文学思潮
36
2
2
选修
306048
生活美学
36
2
2
选修
306049
21史记中国热点文学
36
2
2
选修
306050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解读
36
2
2
选修
合 计
2916
162
34
32
32
32
32
说明:
1。 专业选修课必须获得56学分,对应学期的学分未修得,可以在其他学期补齐。
2。 学时栏内括号中数值为实践(上机)环节课时.
3。集中实践环节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期与周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307001
实习
6
6
307002
毕业论文
6
6
合 计
12
6
6
五、学分与周学时统计
课程类别
学分统计
计划开设学分合计
学期与周学时
必须获得
占总学分百分比
一
18周
二
18周
三
18周
四
18周
五
18周
六
18周
七
18周
八
18周
普通教育课
48
30。8%
48
16
13
10
13
2
2
专业
教育课
专业基础课
40
25.6%
40
7
11
12
5
3
2
专业方向课
8
5。1%
8
4
4
跨专业选修课
48
30。8%
258
4
18
18
8
合 计
96
92。3%
306
7
11
16
13
21
18
8
课程合计
144
92.3%
354
23
24
26
26
23
20
10
实践与毕业论文
12
7。7%
12
/
总 计
156
100%
366
/
六、教学周数分配
项目
学年 学期
教 学
专业实习
毕业论文
军事训练
假期
合计
上课
机动与考试
一
1
18
2
3
5
25
2
18
2
7
27
二
3
18
2
5
25
4
18
2
7
27
三
5
18
2
5
25
6
18
2
7
27
四
7
15
2
3
5
25
8
0
2
8
6
0
16
总 计
120
16
11
6
3
41
197
七、编制本教学计划的思路和特色
1.注重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层面上的基础课程学习,打好宽厚的中文专业根基。
2。文学类课程实现教学重点转型。要强调作品文本的解读,作品带文学史的讲授,着重提高学生解读和评论文学文本的能力。
3.学生学完专业基础课程以后,我们重点提供3个具体的专业方向:文秘与办公自动化、语文教育和新闻传播,开设必修和选修课程,进行专业定向的侧重培养。
4。突出写、读、说、听中文核心技能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强调深厚的专业背景和文学素养。其中创意写作是第一位的核心能力,应渗透到中文专业的所有课程。
5。采用网络背景下中文专业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进教学资源数据库的共建共享。培养学生能够通过电脑网络进行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2011年11月23日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