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市政工程见证取样培训1231.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031050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75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工程见证取样培训123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市政工程见证取样培训123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 常用建材取样依据及方法 序号 项目 检验或验收依据 检测内容 组批原则或取样频率 取样方法及数量 送样时应提供的信息 14 道路石油沥青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1—2008 《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 052—2000 《沥青取样法》 T 0601-2000 1、针入度 2、软化点 3、延度 4、蜡含量 5、闪点 6、溶解度 7、密度 8、老化试验 9、弹性恢复 10、黏韧性 11、韧性 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标号、同一批号连续进场的沥青(石油沥青每100t为一批,改性沥青50t为一批)每批次抽检一次 取样方法见说明。 取样数量为:粘稠或固体沥青不少于1.5kg;液体沥青不少于1L;沥青乳液不少于4L。(取样方法见文字说明). 1、生产单位/产地; 2、品种、等级、牌号、执行标准等; 3、批号/生产日期; 4、使用部位. 取样方法: 1、从贮油罐中取样:贮罐无搅拌设备时,用取样器按液面上、中、下位置各取规定数量样品,亦可在流出口按不同流出深度分3次取样,将取出的3个样品充分混合后取规定量作为试样;贮罐有搅拌设备时,经充分搅拌后用取样器在中部取样。 2、从槽车、罐车、沥青洒布车中取样:旋开取样阀,使流出至少4kg或4L后再取样;仅有放料阀时,待放出全部沥青的一半时再取样;从顶盖处取样,用取样器从中部取样。 3、在装料或卸料过程中取样:按时间间隔均匀地3次取样,经充分混合后取规定数量作为试样。 4、从沥青储存池中取样:在沥青加热端分间隔至少取3个样品,经充分混合后取规定数量作为试样。 5、从沥青桶中取:可加热后按罐车的取样方法取样;当不便加热时,亦可在桶高的中部将桶凿开取样。 6、固体沥青取样:应在表面以下及容器侧面以内至少5cm处采取,或打碎后取中间部分试样。 第一部分 常用建材取样依据及方法 序号 项目 检验或验收依据 检测内容 组批原则或取样频率 取样方法及数量 送样时应提供的信息 15 道路沥青混合料 《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 052-2000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T 0709—2000 《沥青混合料取法》 T 0701—2000 1、马歇尔试验(稳定度、流值、空隙率) 2、矿料级配 3、沥青含量(油石比) 每日、每品种抽检1次 取样方法见说明。 取样数量为: 细粒式沥青混合料:4kg 中粒式沥青混合料:8kg 粗粒式沥青混合料:12kg 特粗式沥青混合料:16kg 1、工程名称、部位; 2、生产单位; 3、混合料种类、配合 比、设计要求; 4、生产/出厂时间; 5、取样地点、部位, 样品温度。 取样方法: 1、沥青混合料应随机取样,并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在检查拌合质量(如油石比、矿料级配)时,应一次取样;在评定混合料质量时,必须分几次取样,拌合均匀后作为代表性试样。 2、在拌合厂取样:宜用专用容器在拌合机卸料斗下方,每放一次料取一次样,连续三次,混合均匀后四分法取适当数量。 3、在运料车上取样:装料一半时从料堆不同方向的三个不同高度取适量试样,在三辆车上各取一分,混合均匀后四分法取适当数量. 4、从施工现场取样:摊铺后碾压前在摊铺宽度1/2~1/3位置处全层取样,每铺一车取一次,连取三次,混合均匀后四分法取适当数量. 5、取样时,应测量温度,准确至1℃. 第一部分 常用建材取样依据及方法 序号 项目 检验或验收依据 检测内容 组批原则或取样频率 取样方法及数量 送样时应提供的信息 16 桥梁橡胶支座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 JT/T 4-2004 1.抗压弹性模量 2抗剪弹性模量 3。极限抗压强度 检验周期为每批产品一次 随机抽样 试样应取用成品实样。只有受试验机吨位限制时,可由抽检单位或用户与检测单位协商用特制试样代替实样。 各3块(对)/批 1。生产单位; 2.产品标记(名称、类别、规格型号、设计承载力、选用温度分类,执行标准等; 3.批号/生产日期; 4。使用部位。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 《公路桥梁盆式支座》JT/T 391—2009 1。竖向承载力 2。转角 3。摩擦系数 检验周期为每批产品一次 成品支座试样应采用实体支座。如受试验设备能力限制时,经与用户协商可选用小型支座进行。 各3块(对)/批 第一部分 常用建材取样依据及方法 序号 项目 检验或验收依据 检测内容 组批原则或取样频率 取样方法及数量 送样时应提供的信息 17 埋地输水管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11836—2009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GB/T 16752—2006 注:混凝土管现已很少在建设工程中使用,故本栏不再列入其内容,本栏仅涉及钢筋混凝土管. 1、承插口工作面尺寸 2、管壁厚度 3、外压裂缝荷载 4、内水压力 注:壁厚≥150mm的雨水管可不作内水压力检验  由相同原材料、相同生产工艺生产的同一种规格、同一种接头型式、同一种外压载荷级别的管子组成一个受检批,不同管径批量数为: 公称内径/mm 批量/根 200~500 ≤2500 600~1400 ≤2000 1500~2200 ≤1500 2400~3500 ≤1000 在三个月内生产总数不足上述规定时,也应作为一个检验批。  尺寸样品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 力学性能样品从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验合格的管子中抽取。 承插口工作面尺寸:10根/批 管壁厚度:10根/批 外压裂缝荷载:1根/批 内水压力:1根/批 1、生产单位; 2、产品标记(施工方法、种类、外压载荷级别、接口型式、规格、执行标准等); 3、批号/生产日期; 4、使用部位。 第一部分 常用建材取样依据及方法 序号 项目 检验或验收依据 检测内容 组批原则或取样频率 取样方法及数量 送样时应提供的信息 17 埋地输水管(续1) 《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 640-1996 1、承插口工作面尺寸 2、管壁厚度 3、外压裂缝荷载 4、内水压力 由同一规格、同一等级、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成型的管子为一批量。不同管径批量按下表划分。管子数量不足一批时也作为一个批量。 公称内径/mm 批量/根 600~1350 700 1500~2400 650 2600~3000 500 尺寸样品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 力学性能样品从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验合格的管子中抽取。 承插口工作面尺寸:10根/批 管壁厚度:10根/批 外压裂缝载荷:1根/批 内水压力:1根/批 1、生产单位 2、产品标记(种类、规格、接口型式、外压载荷级别、产品等级、执行标准等) 3、承载等级 4、批号/生产日期 5、使用部位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GB/T 19685—2005 《预应力混凝土管》GB 5696-2006 《混凝土输水管试验方法》GB/T 15345—2003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GB/T 16752—2006 1、承插口工作面尺寸 2、抗裂内压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主要用于承受外压时,可检验抗裂外压性能3、抗渗性(仅对预应力混凝土管) 同品种(材料)、同规格、同工艺生产的成品管子应以200根为一批.管子数量不足200根时也可作为一批。但至少应为30根。 注:经供需双方协商,批量可适当加大. 随机抽样 1、承插口工作面尺寸:10根/批 2、抗裂内压或抗裂外压:2根/批 3、抗渗性:10根/批 1、生产单位 2、产品标记(类别、规格、工作压力、覆土深度、执行标准等) 3、批号/生产日期 4、使用部位 第一部分 常用建材取样依据及方法 序号 项目 检验或验收依据 检测内容 组批原则或取样频率 取样方法及数量 送样时应提供的信息 17 埋地输水管(续2) 《铸铁检查井盖》 CJ/T 3012-93 《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CJ/T 121—2000 1、几何尺寸 2、承载能力 以同一规格、同一种类、同一原材料在相似条件下生产的检查井盖构成批量。一批为100套检查井盖,不足100套时也作为一批. 几何尺寸:逐套检验 承载能力:2套/批 1、生产单位; 2、产品标记(种类、结构型式、规格、承载等级、执行标准); 3、批号/生产日期; 4、使用部位。 《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JC 889—2001 1、几何尺寸 2、裂缝荷载 以同种类、同规格、同材料与配合比生产的500只(套)检查井盖为一批,但在三个月内生产不足500只(套)时仍为一批. 几何尺寸:10只(套)/批 裂缝荷载:2只(套)/批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检查井盖》 JC/T 1009—2006 1、几何尺寸 2、巴氏硬度 3、承载能力 以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相同规格的500套检查井盖为一批,不足500套时按一批处理。 几何尺寸:逐套检验 巴氏硬度、承载能力:2套/批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检查井盖》CJ/T 211—2005 1、几何尺寸 2、承载能力 以相同规格、相同原材料在相同条件生产的检查井盖构成批量 。生产批量:以300套为一批,不足该数量时按一批计。 几何尺寸:逐套检验 承载能力:3套/批 第一部分 常用建材取样依据及方法 序号 项目 检验或验收依据 检测内容 组批原则或取样频率 取样方法及数量 送样时应提供的信息 18 路基填料(土)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0—2007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CBR试验,必要时应做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膨胀和膨胀量等试验。 不同土源、不同土质每5000m3做1次  随机取有代表性的土样80kg 1、取样地点; 2、设计要求; 3、使用部位及桩号. 19 半钢性基层和底基层强度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1—2009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无侧限抗压强度 每2000m2或每工作班制备1组,当Cv≤10%(上阶段试验统计结果),每组6个试件;Cv=10~15%,每组9个试件;Cv>15%,每组13个试件 如果是从料堆中取样要从上、中、下各取有代表性的试样80kg;如果是摊铺后取样要分别从来源于3~4台不同料车取有代表性的试样 80kg. 1、取样地点; 2、设计要求; 3、使用部位及桩号。 第一部分 常用建材取样依据及方法 序号 项目 检验或验收依据 检测内容 组批原则或取样频率 取样方法及数量 送样时应提供的信息 20 石灰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1—2009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含水量、细度、有效钙镁含量 同一厂家、同一生产条件、同一批出厂≤200t为一取样组 消石灰:从10袋中平均抽取大致相等的数量混合成其总量不少于3kg. 1、生产厂家; 2、生产日期; 3、使用部位及桩号。 21 粉煤灰 含水量、烧失量、比表面积、Fe2O3、Al2O3、SiO2含量 同一厂家、同一生产条件、同一批出厂≤200t为一取样组 散灰取样:从不同部位取15份试样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分成3kg. 袋装取样:从每批抽10袋,每袋取1kg混合均匀, 按四分法缩分成3kg。 1、生产厂家; 2、生产日期; 3、使用部位及桩号。 第一部分 常用建材取样依据及方法 序号 项目 检验或验收依据 检测内容 组批原则或取样频率 取样方法及数量 送样时应提供的信息 22 土工布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0-2006 单位面积质量、厚度、抗拉强度、撕裂强度、顶破强度、刺破强度、抗渗透性 以同一厂家、同一规格、同一牌号的原料、同一配方、同一生产工艺每≤400卷为一验收批,每批取3卷 试样在同一样品中截取,卷装材料的头两 层不应取作样品,每卷取1米。 1、生产厂家; 2、出厂合格证; 3、使用部位及桩号. 尺寸偏差、每延米纵横向极限抗拉强度、标称抗拉强度下的伸长率、纵横向2%伸长率时的拉伸力、纵横向5%伸长率时的拉伸力、粘焊点极限剥离力、光老化等级 以同一厂家、同一规格、同一牌号的原料、同一配方、同一生产工艺每≤500卷为一验收批,每批取5卷 试样在同一样品中截取,卷装材料的头两 层不应取作样品,每卷取1米。 土工格栅 第一部分 常用建材取样依据及方法 序号 项目 检验或验收依据 检测内容 组批原则或取样频率 取样方法及数量 送样时应提供的信息 23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2008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 外观检查、硬度、回缩量、静载锚 固性能试验 以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条件和同一交货状态下,200套 为一检验批 外观检查锚具:抽10% ,且不少于10套. 锚具硬度检测:抽取5%,不少于5套。多孔夹片式锚具每套至少抽取5片.静载锚固性能试验:从同批中抽取6套锚具 (夹具或连接器)组成3个锚具组装件。 1、生产单位; 2、产品标记(种类、结构型式、规格、执行标准); 3、批号/生产日期; 4、出厂合格证; 5、使用部位. 24 锚杆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抗拔力、长度 以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和同一生产条件每300根为一批。抗拔力≥50kN 取1组(3根) 1、生产厂家; 2、出厂合格证; 3、使用部位及桩号。 第一部分 常用建材取样依据及方法 序号 项目 检验或验收依据 检测内容 组批原则或取样频率 取样方法及数量 送样时应提供的信息 25 预应力砼用钢铰线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抗拉强度、伸长率、松弛率、弹性模量 以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和同一交货状态≤60t为一检验批,取1组 分别从3盘中各取1根长约80cm组成1组 1、生产单位;2、产品标记(种类、结构型式、规格、承载等级、执行标准) 3、批号/生产日期; 4、使用部位。 26 预应力砼用高强钢丝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2002 抗拉强度、反复弯曲 以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和同一交货状态≤60t为一检验批,取1组 分别从3盘中各取1根抗拉强度、1根反复弯曲试验组成1组 第一部分 常用建材取样依据及方法 序号 项目 检验或验收依据 检测内容 组批原则或取样频率 取样方法及数量 送样时应提供的信息 27 混凝土路缘石 《混凝土路缘石》JC899—2002 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同一类别,同一规格,同一等级,每2万块为一批,不足2万块亦按一批计 抗压强度试块分别从3个不同的路缘石上各切取100×100×100mm试件.抗折强度直接抽取3个试件。试件龄期不少于28天。 1、生产单位; 2、产品合格证; 3、批号/生产日期; 4、使用部位. 28 混凝土路面砖 《混凝土路面砖》JC/T446-2000 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吸水率 同一类别,同一规格,同一等级,每2万块为一批。超过2万块的由供需双方商定 随机抽取,龄期不少于 28天。 抗压强度5块,抗折强度5块,吸水率5块(当质量大于5kg时,可切取4。5±0.5kg的部分路面砖)。 29 砂浆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T70-2009 抗压强度 1、以单位工程内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部位砂浆为同一验收批;2、重要及主体砌筑物、每工作班制取2组;3、砌筑地点随机从同一盘砂浆中制取(每组3个试件)。 第一部分 常用建材取样依据及方法 序号 项目 检验或验收依据 检测内容 组批原则或取样频率 取样方法及数量 送样时应提供的信息 30 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 试验方法》GB/T50082—2009 抗压强度 1、每一验收批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砼组成;2、每一单元结构物应制取2组,连续浇筑大体积结构时,每80~200m3或每一工作班应取2组;3、主要构件长16m以下应制取1组、16~30m制取2组、31~50m制取3组、50m以上不少于5组、小型构件每批或每工作班至少应取2组;4、钻孔桩至少取2组/根,桩长20m以上至少于3组/根,桩径大、浇筑时间长,不少于4组,换工作班时,每工作班应制2组;5、构筑物(小桥涵、挡墙)每座、每处或每工作班不少于2组,当原材料、配合比相同,并由同一拌和站拌制时,可几座、几处合并制取2组;6、喷射砼每10~20m至少取1组(3块试验板);7、每批砼试件应制作的试件总组数,除应考虑砼强度的检验评定必需的组数外,还应考虑为检验结构或构件施工阶段砼强度所必需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组数;8、砼试件应在砼浇筑地点随机抽取,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一盘砼中取样制件。 1、使用部位及桩号 2、成型日期; 3、温度。 抗折强度 每工作班或每100m3砼取1组(每组3条试件)标准养护试件 同条件养护的试件组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最少数1组。 抗渗强度 连续浇筑砼500m3以下应制取2组,每增加250~300m3砼应增加2组(每组6个试件) 劈裂抗拉强度、芯样抗压强度 有异议或验收试验时按规定取样(每组3个试件) 序号 项目 检验或验收依据 检测内容 分部工程 检测频率、方法及数量 应提供的信息 31 市政工程现场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1—2008 压实度 路基压实度 每1000m²每层检测3点; 挖方(0~30cm)填方(0~80cm):城市快速路、主干路≥95%、次干路≥93%; 填方(80~150cm):城市快速路、主干路≥93%、次干路≥90%; 填方(>150cm):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90%, 零填及路堑路床≥95%; 采用环刀法、灌水法或灌砂法试验方法 1、设计要求 2、部位及桩号。 路面稳定类(级配碎石)基层压实度 每1000m²检测1点;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97%、底基层≥95%; 其他等级路:基层≥95%、底基层≥93%, 采用灌水法或灌砂法试验方法 沥青路面 每1000m²每层检测1点;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城市快速路、主干路:≥96%、 次干路≥95%; 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沥青貫入式面层:≥95%; 弯沉 路床顶面弯沉值 1点/20m。每车道 采用弯沉仪检测 路面基层顶面弯沉值 1点/20m。每车道 采用弯沉仪检测 路面面层弯沉值 1点/20m.每车道 采用弯沉仪检测 序号 项目 检验或验收依据 检测内容 分部工程 检测频率、方法及数量 应提供的信息 31 市政工程现场检测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构造深度 水泥混凝土路面 每1000m²检测1点 采用铺砂法检测, 1、设计要求; 2、部位及桩号。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每200m检测1点 采用铺砂法检测, 摩擦系数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每200m检测1点 采用摆式仪检测, 厚度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每1000m²检测1点,允许偏差+10~-5mm 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 沥青貫入式面层 每1000m²检测1点,允许偏差+15~—5mm 水泥混凝土路面 每1000m²检测1点,允许偏差±5mm 85 14。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指标 单位 等级 沥青标号 试验方法[1] 160号[4] 130号[4] 110号 90号 70号[3] 50号 30号[4] 针入度(25℃,5s,100g) dmm 140~200 120~140 100~120 80~100 60~80 40~60 20~40 T 0604 适用的气候分区[6] 注[4] 注[4] 2—1 2-2 3—2 1—1 1—2 1-3 2—2 2-3 1—3 1—4 2—2 2—3 2—4 1—4 注[4] 附录A[5] 针入度指数PI [2] A -1。5~+1。0 T 0604 B -1。8~+1.0 软化点(R&B)不小于 ℃ A 38 40 43 45 44 46 45 49 55 T 0606 B 36 39 42 43 42 44 43 46 53 C 35 37 41 42 43 45 50 60℃动力粘度[2]不小于 Pa。s A - 60 120 160 140 180 160 200 260 T 0620 10℃延度[2]不小于 cm A 50 50 40 45 30 20 30 20 20 15 25 20 15 15 10 T 0605 B 30 30 30 30 20 15 20 15 15 10 20 15 10 10 8 15℃延度不小于 cm A、B 100 80 50 C 80 80 60 50 40 30 20 蜡含量(蒸馏法) 不大于 % A 2.2 T 0615 B 3。0 C 4。5 续上表 闪点不小于 ℃ 230 245 260 T 0611 溶解度 不小于 % 99。5 T 0607 密度(15℃) g/cm3 实测记录 T 0603 TFOT(或RTFOT)后[5] T 0610或T 0609 质量变化 不大于 % ±0。8 残留针入度比 不小于 % A 48 54 55 57 61 63 65 T 0604 B 45 50 52 54 58 60 62 C 40 45 48 50 54 58 60 残留延度(10℃) 不小于 cm A 12 12 10 8 6 4 - T 0605 B 10 10 8 6 4 2 - 残留延度(15℃) 不小于 cm C 40 35 30 20 15 10 - T 0605 注:[1]试验方法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规定的方法执行。用于仲裁试验求取PI时的5个温度的针入度关系的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97。 [2]经建设单位同意,表中PI值、60℃动力粘度、10℃延度可作为选择性指标, 也可不作为施工质量检验指标. [3]70号沥青可根据需要要求供应商提供针入度范围为60~70或70~80的沥青,50号沥青可要求提供针入度范围为40~50或50~60的沥青. [4]30号沥青仅适用于沥青稳定基层.130号和160号沥青除寒冷地区可直接在中低级公路上直接应用外,通常用作乳化沥青、稀释沥青、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 [5]老化试验以TFOT为准,也可以RTFOT代替。 [6]气候分区见附录A. 14、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指 标 单位 SBS类(I类) SBR类(II类) EVA、PE类(III类) 试验方法[1] I-A I-B I-C I—D II—A II—B II—C III—A III—B III—C III—D 针入度25℃,100g,5s 0。1mm >100 80—100 60—80 30—60 〉100 80—100 60—80 〉80 60-80 40-60 30—40 T 0604 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 —1.2 -0.8 -0。4 0 —1。0 —0.8 —0。6 —1。0 —0.8 —0。6 —0.4 T 0604 延度5℃,5cm/min不小于 cm 50 40 30 20 60 50 40 - T 0605 软化点 TR&B 不小于 ℃ 45 50 55 60 45 48 50 48 52 56 60 T 0606 运动粘度[1]135℃,不大于 Pas 3 T 0625 T 0619 闪点不小于 ℃ 230 230 230 T 0611 溶解度不小于 % 99 99 - T 0607 弹性恢复25℃不小于 % 55 60 65 75 - - T 0662 粘韧性不小于 N·m - 5 - T 0624 韧性不小于 N·m - 2。5 - T 0624 贮存稳定性[2] 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 ℃ 2.5 - 无改性剂明显析出、凝聚 T 0661 TFOT(或RTFOT)后残留物 质量变化不大于 % 1.0 T 0610或T 0609 针入度比25℃不小于 % 50 55 60 65 50 55 60 50 55 58 60 T 0604 延度5℃ 不小于 cm 30 25 20 15 30 20 10 - T 0605 注: [1] 表中135℃运动粘度可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中的“沥青布氏旋转粘度试验方法(布洛克菲尔德粘度计法)"进行测定。若在不改变改性沥青物理力学性质并符合安全条件的温度下易于泵送和拌和,或经证明适当提高泵送和拌和温度时能保证改性沥青的质量,容易施工,可不要求测定。 [2] 贮存稳定性指标适用于工厂生产的成品改性沥青。现场制作的改性沥青对贮存稳定性指标可不作要求,但必须在制作后,保持不间断的搅拌或泵送循环,保证使用前没有明显的离析. 15、道路沥青混合料 粗型和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关键性筛孔通过率 混合料类型 公称最大粒径(mm) 用以分类的关键性筛孔(mm) 粗型密级配 细型密级配 名称 关键性筛孔通过率(%) 名称 关键性筛孔通过率(%) AC—25 26。5 4。75 AC—25C <40 AC—25F >40 AC-20 19 4。75 AC—20C <45 AC—20F >45 AC—16 16 2.36 AC—16C <38 AC-16F >38 AC—13 13.2 2。36 AC—13C <40 AC—13F >40 AC—10 9.5 2。36 AC—10C <45 AC—10F >45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级 配 类 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粗粒式 AC—25 100 90~100 75~90 65~83 57~76 45~65 24~52 16~42 12~33 8~24 5~17 4~13 3~7 中粒式 AC-20 100 90~100 78~92 62~80 50~72 26~56 16~44 12~33 8~24 5~17 4~13 3~7 AC—16 100 90~100 76~92 60~80 34~62 20~48 13~36 9~26 7~18 5~14 4~8 细粒式 AC-13 100 90~100 68~85 38~68 24~50 15~38 10~28 7~20 5~15 4~8 AC—10 100 90~100 45~75 30~58 20~44 13~32 9~23 6~16 4~8 砂粒式 AC—5 100 90~100 55~75 35~55 20~40 12~28 7~18 5~10 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级 配 类 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53 37.5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粗粒式 AC—25 100 90~100 75~92 65~85 49~71 43~63 37~57 30~50 20~40 15~32 10~25 8~18 5~14 3~10 2~6 中粒式 AC-20 100 90~100 70~90 53~72 44~66 39~60 31~51 20~40 15~32 10~25 8~18 5~14 3~10 2~6 AC—16 100 90~100 60~80 48~68 42~62 32~52 20~40 15~32 10~25 8~18 5~14 3~10 2~6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本表适用于公称最大粒径≤26.5mm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试验指标 单 位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 行人道路 夏炎热区(1—1、1-2、1-3、1—4区) 夏热区及夏凉区(2-1、2—2、2—3、2—4、3—2区) 中轻交通 重载交通 中轻交通 重载交通 击实次数(双面) 次 75 50 50 试件尺寸 mm φ101.6mm×63.5mm 空隙 率VV 深约90mm以内 % 3~5 4~6 2~4 3~5 3~6 2~4 深约90mm以内 % 3~5 2~4 3~6 3~6 — 稳定度MS不小于 KN 8 5 3 流值FL mm 2~4 1。5~4 2~4。5 2~4 2~4。5 2~5 矿料间隙率VMA(%)不小于 设计空隙率(%) 相应于以下公称最大粒径(mm)的最小VMA及VFA的技术要求(%) 26。5 19 16 13。2 9。5 4.75 2 10 11 11。5 12 13 15 3 11 12 12.5 13 14 16 4 12 13 13。5 14 15 17 5 13 14 14.5 15 16 18 6 14 15 15.5 16 17 19 沥青饱和度VFA(%) 55~70 65~75 70~85 注:1、对空隙率在于5%的夏炎热区重载交通路段,施工时应到少提高压实度1个百分点. 2、当设计的空隙率不是整数时,由内插确定要求的VMA最小值。 3、对改性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流值可适当放宽。 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 试验指标 单位 密级配基层(ATB) 半开级配面层(AM) 排水式开级配磨耗层(OGFC) 排水式开级配基层(ATPB) 公称最大的粒径 mm 26。5mm 等于或大于31.5mm 等于或小于26。5mm 等于或小于26.5mm 所有尺寸 马歇尔试件尺寸 mm φ101。6mm×63.5mm φ152。4mm×95。3mm φ101.6mm×63。5mm φ101.6mm×63。5mm φ152。4mm×95。3mm 击实次数(双面) 次 75 112 50 50 75 空隙率VV % 3~6 6~10 不小于18 不小于18 稳定度,不小于 KN 7.5 15 3。5 3。5 — 流值 mm 1。5~4 实测 - — - 沥青饱和度VFA % 55~70 40~70 — - 密级配基层ATB的矿料间隙率VMA(%),不小于 设计空隙率(%) ATB—40 ATB—30 ATB—25 4 11 11。5 12 5 12 12。5 13 6 13 13。5 14 注:在干旱地区,可将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空隙率适当放宽到8%。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 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 相应于下列气候分区所要求的动稳定度(次/mm) 试验方法 七月平均最高气温(℃)及气候分区 >30 20~30 <20 1、夏炎热区 2、夏热区 3、夏凉区 1—1 1—2 1—3 1-4 2-1 2-2 2-3 2-4 3-2 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小于 800 1000 600 800 600 T0719 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小于 2400 2800 2000 2400 1800 SMA混合料 非改性,不小于 1500 改性,不小于 3000 OGFC混合料 1500(一般交通路段)、3000(重交通量路段) 注:1、如果其他的平均最高气温高于七月时,可使用该月平均最高气温。 2、在特殊情况下,如钢桥面铺装、生载车特别多或纵坡较大的长距离上坡路段、厂矿专用道路,可酌情提高动稳定度的要求. 3、对因气候寒冷确需使用针入度很大沥青(如大于100),动稳定度难以达到要求,工因采用石灰岩等不很坚硬的石料,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难地达到要求等特殊情况,可酌情降低要求。 4、为满足炎热地区及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市政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