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BT 1703-2000 电力机车用交流电度表.pdf

上传人:mom****oy 文档编号:40241 上传时间:2021-05-2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7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BT 1703-2000 电力机车用交流电度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TBT 1703-2000 电力机车用交流电度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TBT 1703-2000 电力机车用交流电度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TBT 1703-2000 电力机车用交流电度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TBT 1703-2000 电力机车用交流电度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TB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17032000 TB/T 17032000 eqv IEC 60521:1988 eqv IEC 60521:1988 电力机车用交流电度表 电力机车用交流电度表 20001024 发布 200105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 前言 前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工标准 IEC 60521:19880.5、1 和 2 级交流有功电度表。 原标准 TB/T 17031986电力机车用交流电度表技术条件是参照 GB 39241983交流有功 和无功电度表、TB/T13331981机车电

2、器基本技术条件、TB/T 13341982机车电测指示仪 表技术条件等编写的,而以上三项标准已被 GB/T 1528319940.5、1 和 2 级交流有功电度表 (等同采用 IEC 60521:1988)、TB/T 13331996机车电器基本技术条件和 TB/T 13341993直 接作用模拟指示机车电测量仪表技术条件 所代替, 且TB/T 17031986的书写格式等均未按GB/T1.1 1993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故本标准也是对原标准进行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TB/T 17031986。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株洲电力机车厂提出。 本标准由株洲电力机车研

3、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电度表厂、株洲电力机车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家清、屈蕾。 1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电力机车用交流电度表 电力机车用交流电度表 1. 范围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机车用交流电度表(以下简称为机车表)的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安装使用的,测量额定频率为 50Hz 的交流电能的感应式交流有功电度表。 2. 引用标准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 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

4、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6341979 塑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简称热变形温度)试验方法 GB/T 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 4706.1199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通用要求 GB/T 5169.41985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灼热丝试验方法和导则 GB 67381986 电测量指示和记录仪表及其附件的安全要求 GB/T 110211989 电气绝缘的耐热性评定和分级 GB/T 152831994 0.5、1 和 2 级交流有功电度表

5、 GB/T 154641995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 54671997 交流有功和无功电度表 JB/T 93291999 仪器仪表运输储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TB/T 13341993 直接作用模拟指示机车电测量仪表技术条件 3. 定义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的定义按 GB/T 15283 的有关规定。 4. 型式与基本参数 4. 型式与基本参数 4.1. 机车表为经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或电压绕组)接人,且带止逆器的能直接读出所记录的 电能的千瓦时数,或仅需乘以 10 的整数次方的乘积数的仪表。 4.2. 机车表等级指数:0.5、1 和 2 级。 4.3. 机车表耐受环境

6、条件的能力: 4.3.1. 外壳应能达到 GB 42081993 中规定的 IP64 防护等级要求。 4.3.2. 参比温度 25,环境温度-25+50 4.3.3. 参比湿度 40%60%(25时),相对湿度 95%(25时)。 2 4.4. 机车表按绝缘防护等级分为基本绝缘、加强绝缘、双重绝缘和绝缘封闭类防护机车表。 4.5. 标准的基本电流为 1A,额定最大电流为 5A。 4.6. 标准的参比电压为 100V,例外值 127V、230V。 5. 要求 5. 要求 5.1. 机械要求 5.1.1. 通用要求 通用机械要求应符合 GB/T 152831994 的 5.1 的规定。 5.1.2

7、. 表壳 机车表应有适当防尘的表壳,并能铅封。只有在拆开铅封打开表盖之后,才能触及机车表内部 部件。不使用工具或类似工具不能打开表盖。 表壳的结构和安装应在任何非永久性变形时不妨碍仪表顺利地工作。表壳的机械强度用弹簧锤 试验(见 GB 4706.11992 的 21.1)。试验后表壳和接线端不应出现可影响仪表功能的损伤。 5.1.3. 窗口 窗口的要求应符合 GB/T 152831994 的 5.3 的规定。 5.1.4. 接线端、接线端座、保护接地端 接线端、接线端座、保护接地端的要求应符合 GB/T 152831994 的 5.4 的规定。 5.1.5. 接线端盖 接线端盖的要求应符合 G

8、B/T 152831994 的 5.5 的规定。 5.1.6. 绝缘封闭类防护机车表 绝缘封闭类防护机车表的要求应符合 GB/T 152831994 的 5.6 的规定。 5.1.7. 阻燃性 接线端座、接线端盖和表壳应采用阻燃材料,以防火焰蔓延。 接线端座、接线端盖和表壳不应该由于接触到过热的带电部件而点燃,与带电部件接触的这些 部件应满足灼热丝试验条件(见 GB/T 5169.4)。试验温度如下: a)接线端座:96015; b)接线端盖和接线端盖:65010。 5.1.8. 计度器(计数机构) 计度器的要求应符合 GB/T 152831994 的 5.8 的规定。 5.1.9. 旋转方向

9、和转子标志 旋转方向和转子标志应符合 GB/T 152831994 的 5.9 的规定。 5.1.10. 振动 机车表承受简谐振动应符合 TB/T 13341993 的 5.3.4 的要求。 5.1.11. 冲击 3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机车表承受冲击能力应符合 TB/T 13341993 的 5.3.5 的要求。 5.2. 电气要求 5.2.1. 功率损耗的要求应符合 GB/T 152831994 的 6.3 的规定。 5.2.2. 温升 在标称使用条件下,绕组和绝缘的温升不应达到对机车表工作有不利影响的温度。 机车表按 6.11 所述进行试

10、验后,在环境温度不超过 40时,各个部件的温升,不应超过表 1 规定之值。 表 1 温 升 仪表部件 温升(K) 绕组 60 表壳的外表面 25 除表 1 规定的有关绕组温升的要求外,绝缘材料应满足 GB/T 11021 中的相应要求。 5.2.3. 介电性能 机车表(连同其辅助装置)应能经受 6.12.1 和 6.12.2 所述之冲击耐受电压试验和工频耐受电压 试验。 在此试验中不应出现电弧、放电或击穿。 经此试验后,仪表百分数误差改变量不应大于测量的不确定度。 5.3. 准确度 5.3.1. 基本误差 在 6.13 规定的参比条件下,机车表以百分数表示的基本误差不应超过表 2 规定的误差极

11、限。 表 2 机车表的百分数误差极限 各等级机车表的百分数误差极限% 电流值 功率因数 0.5 级 1 级 2 级 0.05Ib 1 1.0 1.5 2.5 0.1IbImax 1 0.5 1.0 2.0 0.1Ib 0.5(滞后) 1.3 1.5 2.5 0.2IbImax 0.5(滞后) 0.8 1.0 2.0 注:Ib标定电流;Imax额定最大电流 5.3.2. 机车表常数 机车表常数的要求应符合 GB/T 152831994 的 8.3 规定。 5.3.3. 影响量的影响 5.3.3.1. 环境温度的影响 机车表的平均温度系数应不超过表 3 规定的极限。 4 表 3 平均温度系数 各等

12、级机车表的平均温度系数%() 电流值 功率因数 0.5 级 1 级 2 级 0.1IbImax 1 0.03 0.05 0.1 0.2IbImax 0.5(滞后) 0.05 0.07 0.15 5.3.3.2. 其他影响量的影响 各影响量的影响引起的百分数误差改变极限,不超过表 4 规定。 表 4 百分数误差改变极限 各等级仪表百分数误差改变极限% 影响量相对于参比条件的改变量 电流值 功率因数 0.5 级 1 级 2 级 倾斜悬挂 10 0.05Ib Ib和 Imax 1 1 1.5 0.6 2.0 0.8 3.0 1.0 电压20% 0.1Ib 0.5Imax 0.5Imax 1 1 0.

13、5(滞后) 0.8 0.5 0.7 1.0 0.7 1.0 1.5 1.0 1.5 频率5% 0.1Ib 0.5Imax 0.5Imax 1 1 0.5(滞后) 0.7 0.6 0.8 1.0 0.8 1.0 1.5 1.3 1.5 来自外部的磁感强度 0.5mT Ib 1 1.5 2.0 3.0 电流波形中三次谐波 15% 电流波形中五次谐波 10% Ib 1 0.5 1.0 2.0 机械负载 0.05Ib 1 0.8 1.5 2.0 5.3.3.3. 振动影响 机车表按正常工作位置安装, 在相应于机车的垂向、 横向、 纵向承受频率为 3Hz, 加速度为 3m/s 2 的振动时,其相对误差改

14、变不超过表 5 的规定值。 表 5 振动影响误差极限 各等级机车表的百分数误差改变极限% 负载电流 功率因数 0.5 级 1 级 2 级 0.31Ib 1 0.8 1.0 1.5 0.5IbImax 1 0.5 0.8 1.0 0.5Ib 0.5(滞后) 0.8 1.0 1.5 IbImax 0.5(滞后) 0.5 0.8 1.0 5.3.4. 短时过电流 机车表电流线路中通以 20 倍的额定最大电流 0.5s,应无机械和电气上的损坏,且其相对误差 的改变不超过表 6 规定值。 5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表 6 短时过电流引起的误差改变量 各等级

15、机车表的百分数误差极限% 电流值 功率因数 0.5 级 1 级 2 级 Ib 1 0.3 0.5 1.0 5.3.5. 自热影响 机车表应能经受 6.13.5 自热影响试验,且测得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表 7 的规定值。 表 7 自热影响引起的改变量 各等级机车表的百分数误差改变量极限% 电流值 功率因数 0.5 级 1 级 2 级 Imax 1 0.5(滞后) 0.5 0.7 0.7 1.0 1.0 1.5 5.4. 起动和潜动 在下述规定中,参比条件和影响量的值按 6.13 的规定。 5.4.1. 起动 在表 8 所示电流值下,机车表转子应起动并连续转动。 表 8 起动电流 各等级机车表的基本

16、电流的百分数% 功率因数 0.5 级 1 级 2 级 1 0.4 0.4 0.5 5.4.2. 潜动 潜动的要求应符合 GB/T 152831994 的 9.2 的规定。 5.5. 调整 机车表须有调整装置,已调整完好的机车表,最小调整裕度见表 9。 表 9 最小调整裕度 最小调整裕度(各等级机车表转子转速的百分数)% 调 整 电流值 功率因数 0.5 级 1 级 2 级 制动元件 0.5Imax 1 2 2 4 轻 载 0.5Ib 1 2 2 4 相位角 0.5Ib 0.5(滞后) 1 1 0.5Imax 0.5(滞后) 1 5.6. 抗运输环境性能 机车表在包装运输条件下,按 JB/T 9

17、3291999 做表 10 规定的试验,试验后将机车表取出,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放置 24h 以上,仍应符合 5.3.1 和 5.4 的要求。 6 表 10 抗运输环境性能试验 试验项目 试验参数 高温试验 552 8h 低温试验 -402 8h 自由跌落 跌落高度:50mm;跌落次数:4 次 跌落试验 倾斜跌落 倾角:30或包装面最高点距台面 250mm 高(棱边不小于 50mm),跌落次 数:底面每一棱边各一次 5.7. 耐湿热性能 机车表按 GB/T 2423.41993 的规定,进行高温为 40的六周期交变湿热试验,然后在室温条 件下放置 24h 以上,仍应符合 5.3.1、5.4.1

18、及 5.4.2 的要求。 6. 试验方法 6. 试验方法 6.1. 通用机械要求(5.1.1) 应按 GB 6738 要求进行试验。 6.2. 表壳(5.1.2) 对表壳的机械强度检验按 GB 4706.11992 中的 21.1 的规定进行,应使机车表以正常工作位置 放置,弹簧锤以 0.22Nm0.05Nm 的动能作用于表盖(包括窗)的外表面和接线端盖上。 其余各项要求用目测方法检验。 6.3. 窗口(5.1.3) 用目测方法检验。 6.4. 接线端、接线端座、保护接地端(5.1.4) 制造接线端座的材料按 GB/T 1634 规定的 135温度试验进行检验,其余各项要求用目测方法 检验。

19、6.5. 接线端盖(5.1.5) 用目测方法检验。 6.6. 绝缘封闭类防护机车表(5.1.6) 用目测方法检验,对于小零件可用 GB 67381986 中图 1a 所示的标准试验,用 40V 电压做电的 接触指示,以显示这些小零件是否可触及以及是否带电。 6.7. 阻燃性(5.1.7) 按 GB/T 5169.4 规定的方法进行灼热丝试验。 灼热丝可与任意部位接触,如果接线端座与表底座是一个整体,只需在接线端座进行试验。 6.8. 计度器(5.1.8) 用目测方法检验。 7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6.9. 旋转方向和旋转标志(5.1.9) 用目

20、测方法检验。 6.10. 功率损耗(5.2.1) 测定机车表的功率损耗应在机车表各部分温升达到稳定的状态下进行。 6.11. 温升(5.2.2) 对机车表的电流线路加上额定最大电流,电压线路加上 1.2 倍参比电压,在环境温度不超过 40 时测定各个部件的温升。 试验时间应以 2h 为周期,仪表不应放在通风和受到阳光直接照射处。 绕组温升用 DM-801A 数字式点温计测试,应在电流、电压绕组与各个端钮之间的连接点上进行 测量。 6.12. 介电性能(5.2.3) 介电性能试验中不应有灰尘或异常湿度,以免损坏绝缘质量。试验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52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

21、6106kPa。 6.12.1. 冲击耐受电压试验 试验用的冲击波形是标准的 1.2/50 波形,其峰值为 6kV。每次试验间隔不少于 3s,冲击电压施 加 10 次(正负极性各 5 次)。 6.12.2. 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工频耐受电压试验应按 JB/T 54671997 表 15 进行,其他要求应按 GB/T 67381986 的 6.5.4 的规定。 6.13. 准确度(5.3) 进行准确度试验的条件为: a)表盖应在原来位置; b)鼓轮式计度器仅是转动最快的鼓轮转动; c)在进行任一试验之前,电压线路通电的时间至少要满足下列规定: 0.5 级为 4h; 1.0 级为 2h; 2.0 级

22、为 1h。 试验电流应按逐渐递增或递减方式进行,电流线路对每一电流值通电应有足够的时间,以达到 稳定及相应的转速恒定。 试验的参比条件见表 11。 8 表 11 参比条件 各等级机车表的允许偏差 影响量 参比值 0.5 级 1 级 2 级 环境温度 参比温度为 25 1 2 2 工作位置 垂直工作位置 0.5 0.5 0.5 电压 参比电压 0.5% 1.0% 1.0% 频率 参比频率 0.2% 0.3% 0.5% 畸变因数小于 波形 正弦电压和电流 2% 2% 3% 引起误差改变量不大于下列值的磁感强度 来自外部标准频率的 磁感强度 磁感强度等于零 0.1% 0.2% 0.3% 试验数据的判

23、定: 由于测量的不确定度和其他参数可能影响测量结果,一些试验结果可能超出 5.3.1 所规定的极 限值。 然而, 如果平行移动一次零线, 移动量不大于表 12 规定的允许值, 所有的试验结果均在 5.3.1 所示的极限内,那么该型式机车表是合格的。 表 12 零线移动的允许量 仪表等级 0.5 级 1 级 2 级 零线移动的允许量% 0.3 0.5 1.0 6.13.1. 基本误差(5.3.1) 在上述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按表 2 进行试验。 6.13.2. 机车表常数(5.3.2) 在参比电压、额定最大电流和功率因数为 1 的条件下,当计度器末位改变一个数字时计机车表 转盘转数,确定读得的转盘

24、 N 是否和按下式计算的结果相符: NbC 式中 b计度器位率; C机车表常数,r/kWh。 6.13.3. 影响量的影响 在测定某个影响量的影响时,所有其他影响量值应按表 11 的规定。 6.13.3.1. 环境温度影响(5.3.3.1) 对于给定的平均温度系数的测定,应在 040范围内,每间隔 10选三点完成。每改变一次 温度,应在该温度下保温 2h,测试时可按降温的顺序进行。 在所有情况下,平均温度系数至少应对参比温度进行测定。 6.13.3.2. 工作位置影响(5.3.3.2) 测定机车表工作位置影响时,应使机车表相对于垂直位置向左、右、前、后四个方向倾斜 10, 9 标准分享网 w

25、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测定其误差改变量。 6.13.3.3. 电压影响(5.3.3.2) 测定机车表电压影响时,应保持电流线路中的电流不变,在电压改变后,机车表误差趋于稳定 后进行测定。 6.13.3.4. 频率影响(5.3.3.2) 测定机车表频率影响时,应在频率改变后,机车表误差趋于稳定后进行测定。 6.13.3.5. 外部磁感应影响(5.3.3.2) 测定外部磁感应影响时,应在同频率的电流产生 0.5mT 的外磁感应强度并在相位和方向最不利 的条件下进行测定(此磁感应强度值可通过将机车表置于圆形线圈的中心得到,该线圈的平均直径 1m,矩形截面相对直径有较小

26、的径向厚度,线圈为 400 安匝)。 6.13.3.6. 波形影响(5.3.3.2) 测定波形影响时,应在电压畸变因数小于 1%,且在电流中的三次谐波、五次谐波与基波相比较 处于最不利的相位条件下进行测定。 6.13.3.7. 计度器的机械负载影响(5.3.3.2) 应取下表盖进行试验。对鼓轮式计度器应在转动最快的鼓轮转动时测定装上计度器和拆下计度 器时的误差改变量。 6.13.3.8. 振动影响(5.3.3.3) 在振动测试仪上进行。 6.13.4. 短时过电流(5.3.4) 试验线路应是近似非感性的。 在接线端上保持电压,在施加短时过电流之后,机车表应回到电压线路通电时的初始温度时(约 1

27、h)测量其误差改变量。 6.13.5. 自热影响(5.3.5) 测定自热影响时,应使电流线路无电流,电压线路按参比电压分别通电至少 4h(0.5 级)、2h(1 级)、1h(2 级)后,将额定最大电流加于电流线路。施加电流后,在功率因数为 1 时立刻测量机车表 误差,然后以足够短的时间间隔进行多次测量,以画出正确的以时间为函数的误差变化曲线。此项 试验应进行至少 1h,无论如何,应进行到 20min 内误差变化不超过 0.2%,对 0.5 级和 1.0 级机车表 应不超过 0.1%。 在功率因数等于 0.5(滞后)时进行同样的试验。 6.14. 起动和潜动 进行起动和潜动检验时,参比条件和影响

28、量值按 6.13 的规定。 6.14.1. 起动(5.4.1) 进行起动检验时,应使转子至少旋转一周。 带有鼓轮式计度器的机车表,应在不超过两个鼓轮转动时进行试验。 10 6.14.2. 潜动(5.4.2) 检验机车表的潜动时,应使电流线路无电流,在参比电压 80%和 110%的电压值时观察机车表转 子的转动。 对于鼓轮式计度器,此条件仅适应于一个鼓轮转动的情况。 6.15. 调整(5.5) 测定机车表的调整裕度时,应在 6.13 规定的参比条件下进行。 6.16. 抗运输环境性能(5.6) 6.16.1. 机车表在包装条件下,高温和低温试验按 JB/T 93291999 的 3.1、3.2

29、和本标准表 10 的 规定进行。 6.16.2. 机车表在包装条件下的跌落试验按 JB/T 93291999 的 3.4、3.5 和本标准表 10 的规定进 行。 6.17. 振动(5.1.10) 机车表在空载和 2/3 负载两种情况下分别进行试验。 6.17.1. 机车表按正常工作位置安装,分别在相应于机车的垂向、横向、纵向扫频范围为 1Hz50Hz 1Hz,扫频循环次数为 23 次,扫频速率为 10min 内完成一个循环,检查有无共振现象。如产生 共振应设法消除,不能消除时,则在该共振频率及其方向振动 2h 后,各零部件不应损坏,并满足本 标准第 5.3.1 和第 5.4 要求。 6.17

30、.2. 机车表按正常工作位置安装,分别在相应于机车的垂向、横向、纵向承受频率 10Hz、加速 度为 10m/s 2 的振动各 2h,各零部件均无损坏,并满足本标准第 5.3.1 和第 5.4 要求。 6.18. 冲击(5.1.11) 机车表按正常工作位置安装,在相应于机车纵向承受加速度为 30m/s 2,频率为 50HZ,持续时间 为 2min 的冲击试验。试验后机车表应无损坏,并满足本标准的第 5.3.1 和第 5.4 要求。 6.19. 标志(8.1) 用目测方法检验。 6.20. 耐湿热试验(5.7) 机车表湿热试验按 GB/T 2423.41993 的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 7.

31、检验规则 机车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 出厂检验 机车表的出厂检验由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对生产的每一个产品进行检验,每项检验合格后打印 与加封并给予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项目见附录 A。 11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7.2. 型式检验 机车表的型式检验按本标准及制造厂的产品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全部项目进行检验。 在下述情况下,均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设计定型及批试生产定型鉴定; b)机车表在结构、工艺或主要材料上的改变有可能影响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c)批量生产的机车表,停产一年以上又重新投产; d)产品正常生产时,每三年进行一次

32、。 7.3. 不合格分类 检验项目的不合格类别分为 A、B、C 三类。定 A 类不合格权值为 1,B 类不合格权值为 0.6,C 类不合格权值为 0.2。 各检验项目的不合格类别划分见附录 A。 7.4. 型式检验判定原则 试验中发现任一样本的 A 类不合格或其他类不合格折算为 A 类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 8. 标志、包装及贮存 8. 标志、包装及贮存 8.1. 标志 8.1.1. 铭牌 每只机车表应具有的信息按 GB/T 152831994 的 7.1 的规定。 8.1.2. 接线图 机车表的接线图标志应符合 GB/I 152831994 的 7.2 的规定。 8.2. 包装及贮存 8.2

33、.1. 机车表的包装符合 GB/T 15464 的规定。 8.2.2. 机车表的库存保管应在制造厂原包装条件下放在支架上,叠放高度不应超过五层。 8.2.3. 保存机车表的地方应清洁,其环境温度应为 040,相对湿度不超过 85%,且空气中不应 含有足以引起腐蚀的有害物质。 12 附录 A (标准的附录) 附录 A (标准的附录) 电力机车用交流电度表试验项目 电力机车用交流电度表试验项目 本标准条款 检验类别 序号 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不合格类别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l 标志 8.1 6.19 C 2 表壳 5.1.2 6.2 C * 3 接线端、接线端座、保护接地端5.1.4 6

34、.4 B * 4 窗口 5.1.3 6.3 C 5 接线端盖 5.1.5 6.5 C 6 绝缘封闭类防护 5.1.6 6.6 A 7 基本误差 5.3.1 6.13.1A 8 机车表常数 5.3.2 6.13.2A 9 起动 5.4.1 6.14.1A 10 潜动 5.4.2 6.14.2A 11 工作位置影响 5.3.3.26.13.3.2B 12 电压影响 5.3.3.26.13.3.3B 13 频率影响 5.3.3.26.13.3.4B 14 外部磁感应影响 5.3.3.26.13.3.5B 15 波形影响 5.3.3.26.13.3.6B 16 计度器机械负载 5.3.3.26.13.

35、3.7B 17 自热影响 5.3.5 6.13.5B 18 短时过电流 5.3.4 6.13.4B 19 功率损耗 5.2.1 6.10 C 20 温升 5.2.2 6.11 B 21 环境温度的影响 5.3.3.16.13.3.1B 22 抗运输环境性能 5.6 6.16 B 23 冲击耐受电压试验 5.2.3 6.12.1A 24 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5.2.3 6.12.2A 25 阻燃性 5.1.7 6.7 A 26 计度器 5.1.8 6.8 B 27 旋转方向和转子标志 5.1.9 6.9 B 28 调整装置 5.5 6.15 B 29 振动试验 5.1.10 6.17 B 30 振动影响 5.3.3.36.13.3.8B 31 冲击 5.1.11 6.18 B 32 耐湿热试验 5.7 6.20 B 注:应做试验项目 * 仅做目测试验项目 13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电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