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研究性学习计划沽河办庄扶中学 王彩红一、指导思想学校以教育部初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精神为指导,切实贯彻先成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目标和任务通过开展“我能行,我成功”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使学生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
2、价值,并恰当地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三、主要措施1、高度重视,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教务处和年级组发挥组织协调功能,班主任加强管理,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和指导,防止和杜绝教师只重视本学科教学而忽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错误倾向.2、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组织领导。 成立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并小组成员由各班主任组成,以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管理和评价.3、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年级将通过多种形式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典型示范;举办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开辟校内
3、外学习研究的渠道。4、重视总结评价。 培养树立先进典型,取得点上的经验,加以总结推广。每学期对先进课题组和优秀学生、指导教师进行表彰。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情况记入教师档案。四、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1)宣传发动 召开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会议,制定计划和实施方案。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和班主任会议,进行动员,使全体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各班有班主任宣讲研究性学习文件,下发有关辅导材料和表格。向家长和社会做广泛宣传,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2)选择课题A、教师选题并向学生推荐。各备课组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结合学校和地方实际拟定部分课题,确定中心课题,并向学生推荐.学生根据个人的志趣、
4、爱好选择课题,填写开题报告。B、学生自定课题或子课题,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课题确定后,分班上报年级组存档。C、审题和筛选。课题指导教师对学生自选课题进行审议,合并相近课题,淘汰不合理或不具备完成条件的课题,建议学生重新选题.(3)分组 A、 学生研究小组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自由协商组成研究小组,推选组长。班主任为分散的学生在征求学生意见后安排小组。B、教师指导小组 年级在学生选择指导教师的基础上,组建以班主任为组长的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小组,以便及时对学生予以指导。(4)拟定课题研究活动计划 各课题小组拟定课题研究活动计划,指导教师对小组研究计划的制定给予指导,指导教师根据讨论的结果撰写指
5、导课题小组研究的教案.(5)班级开题报告会 各班由班主任组织召开开题报告会。各研究小组阐述本研究小组课题研究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方案设计的交流,以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和提高.由指导教师组成评审小组,对研究方案进行评审,以修改完善设计方案。(6)年级组织开题评审会 各班推选一个代表性课题,参与年级开题评审会。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组成专家组,对各课题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提出完善意见。2、实施阶段(1)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根据课题研究计划,自主地开展研究活动并及时认真规范地做好记录,写好总结。(2)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管理,指导教师要逐周检查活动记录,随时了解并评价小组成员的活动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认真
6、填写指导意见表和日常考核表。(3)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随时记载研究情况和各方面收获。3、总结阶段(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提炼,确定总结的内容,选择最合适、最能反映研究成果的形式.(2)各课题小组完成小组研究成果一份、研究成果英文摘要一份、其他方面收获总结一份。收集到的资料索引一份、课题涉及的科学术语词汇表一份、课题实施过程中所有原始资料一包(注:最后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选题意义、研究经过、论据和结论、效果分析,后附资料索引目录).(3)在指导老师组织下,各小组将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同学对各组成果进行评议,提出改进意见(展示可借助展板、投影、录像和实
7、物等多种形式)。(4)每个学生交一份研究性学习的个人小结,主要描述个人的参与工作和贡献。(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题组评议改进并完成研究报告,作答辩前准备.五、研究性学习的评价1、对学生的评价(1)评价依据:学生态度,主动性、创意、协作、完成任务情况等;学生研究能力,研究方向的清晰,研究方案的可行,研究手段的选择,对研究中涉及到的各种现象的解释,对研究结果的表述和发挥,科学术语的使用,各种软件的使用等;完成书面文字材料,原始资料的保存和整理,研究问题的表述,总结等书面材料的质量等;答辩情况,报告的结构、主要观点的突出、对内容的理解、论据的质量、仪态和表达能力等.(2)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指导教师相结合。(3)评价等次: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2对教师的评价(1)评价依据:教师态度,主动性、与其他老师协作、指导的到位与及时、与学生的民主平等关系以及事先是否认真准备等;指导能力,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善于点拨学生的创造火花和欲望、能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能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材料、了解校内外教育资源、能指导学生规范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能认真备课撰写教案等。(2)评价方式:教师个人自评和年级评价相结合。(3)评价等次:分优秀、良好和一般三个等级,记入教师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