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2T2028-2023角倍高效培育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01992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92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T2028-2023角倍高效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42T2028-2023角倍高效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42T2028-2023角倍高效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42T2028-2023角倍高效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42T2028-2023角倍高效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 CCS B 05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20282023 角倍高效培育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efficient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Chinese horned gallnut 2023-5-16 发布 2023-7-16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倍林营建.1 播种育苗.1 造林.1 倍林管理.1 5 倍蚜培育.2 藓圃营建.2 秋迁蚜接种.2 春迁蚜收集.3 虫袋挂放.3 6 病虫害防

2、治.3 主要病虫害种类.4 防治原则.4 防治方法.4 7 角倍采收及加工.4 倍子采收.4 倍子加工.4 倍子检验、包装、储存和运输.4 附录 A(资料性)种子处理及苗木培育标准.5 附录 B(资料性)角倍春迁蚜的机械分装设备.6 附录 C(资料性)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7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湖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五峰赤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林业科学研究所、五峰五倍子产业协会、五峰倍都生态农业发展

3、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查玉平、张子一、张品德、桑子阳、夏剑萍、陈赤清、黄发新、谭兵、洪承昊、蔡三山、徐小文、徐红梅、宋德应、严高红。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系电话:027-86952116,邮箱:;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请反馈至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电话027-86952162,邮箱:。引言 五倍子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昆虫产物之一,是传统的林特产品和出口创汇商品。我国五倍子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5%,集中分布于中西部的低山、丘陵地区。五倍子在生产上分为3类:肚倍类、角倍类和倍花类,其中角倍类产量占75%以上。本世纪以来,五倍子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期,行业规模

4、扩大,资源供应紧张。随着种虫无土培育、二次放虫和设施收虫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角倍单产有了明显的提高,达到750 kg/hm21200 kg/hm2。但近几年研发的无纺布植藓养蚜、春迁蚜机械分装等先进技术尚未列入目前的生产技术规范,极大地限制了五倍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项目组将新研发的技术列入本文件,将有助于这些技术在生产上推广,促进角倍生产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我省角倍生产规模和产量。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附录B中相应内容的相关专利的使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承诺,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

5、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该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专利持有人姓名: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枫林路39号 430075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角倍高效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角倍高效培育程序,规定了倍林营建、倍蚜培育、病虫害防治、角倍采收和加工等阶段的操作指示,以及上述阶段之间的转换条件,描述了过程记录、标记等追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湖北五倍子产区角倍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

6、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 1302 五倍子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倍林营建 播种育苗 春播以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宜,秋播在秋末封冻前为宜。播种实施条播,播种量75 kg/hm2105 kg/hm2。当年春季所育苗木,秋季或翌年春季即可出圃造林。种子处理及苗木培育见附录A。造林 4.2.1 造林地选择 角倍自然分布区域内,海拔600 m1500 m,阴坡、半阴坡或湿度较大的阳坡。土壤厚度为30 cm以上、质地疏松,排水透气良好。4.2.2

7、林地清理与整地 10月到第二年3月进行块状或带状整地。0 15 的林地采用块状整地;15 25 的林地带状整地。穴状整地,穴规格50 cm50 cm40 cm;带状整地,带宽度150 cm200 cm,深30 cm50 cm,带长10 m15 m;带状+穴整地,带为水平带,带宽150 cm200 cm,深30 cm40 cm,带长10 m15 m或根据地形确定。带上按品字形挖穴,规格40 cm40 cm40 cm。4.2.3 定植 秋末至春初造林,株行距为2 m2 m或2 m3 m。栽植时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倍林管理 4.3.1 修枝整形 苗木定植后,在距离地面0.8 m处截干

8、,第2 a、3 a时,选留1 个主枝和3 个4 个侧枝,只保留0.4 m0.5 m长,促进三级侧枝萌生,4 a以上的倍树控制在8 个10 个侧枝以下。4.3.2 除草 在树基部四周1.5 m2的范围内进行中耕锄草。4.3.3 施肥 2 a3 a生幼龄林,追肥2 次,分别在5月和7月进行,第一次每株施复合肥0.05 kg,第二次的施肥量可根据倍树长势来定,一般施复合肥0.10 kg。施肥方式可采用穴施或沟施。4.3.4 树体管理 春、秋两季,对损伤枝、病虫枝、枯死枝及纤弱枝进行修剪。春初,在离地面80 cm110 cm高的树干上用刀割口,刀口由下往上斜割,深达木质部。5 倍蚜培育 藓圃营建 5.

9、1.1 圃地选择 选择背风阴湿、郁闭度为0.50.7的常绿针叶林下,或在林缘附近山坡中、下部背风湿润的地块。水源、交通便利。5.1.2 圃地整理 一般采取垄状整地的方式,铲除杂灌草根,垄成两边低、中间高的“瓦背状”堆式厢面,在厢面上注水,使土壤呈泥浆状,再用平板抚平。垄宽1.2 m1.5 m,垄高20 cm30 cm,垄长因地制宜。5.1.3 植藓载体 选用无纺布或土工布,铺在已经整平的垄上,用平板抚平。5.1.4 种藓采集 每年3月5月,在野外带土采集侧枝匐灯藓。5.1.5 藓种种植 3月5月,将新鲜的藓种扯散成0.5 cm1 cm的藓段,在无纺布或土工布上浇透水,再均匀种植藓段,间距约为1

10、 cm1 cm,压实,浇透水。搭建60 cm80 cm高的拱棚,覆70%80%遮荫率的黑色遮阳网。5.1.6 藓圃管理 清除藓块上的杂藓、杂草、落叶等,做好水分管理,保证藓的正常生长。秋迁蚜接种 5.2.1 自然接种 9月,选取成熟后自然爆裂的倍子,均匀放置于藓圃步道或旁边,遮光挡雨,让秋迁蚜自然迁飞到藓块上。5.2.2 人工接种 将接近成熟的角倍置于室内,灯下悬挂白色塑料薄膜,下方反兜5 cm10 cm,每天收集秋迁蚜,放于不锈钢盆、瓷碗等光滑容器内,将秋迁蚜转移到藓圃上,约放蚜虫2 万头/m3 万头/m2。5.2.3 寄生效果检查 放虫后10 d15 d,待秋迁蚜产的若蚜在藓枝上形成蜡球后

11、,在藓圃上随机抽取2 cm2 cm的正方形藓块,将蚜藓全部取出,统计藓枝上的蜡球数,换算成每m2的若蚜数。若寄生率达到2 万头/m23 万头/m2即可,否则再进行一次接种。5.2.4 蚜藓管理 保持蚜藓湿润。春迁蚜收集 5.3.1 春迁蚜人工收集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将蚜藓转移到双层塑料薄膜保温收蚜棚内,按内棚棚架分层放置,每天进行收集分装。当环境温度低于15 时,可以人工升温以提高迁飞率。5.3.2 分装春迁蚜 春迁蚜分装可人工或应用机械分装设备(见附录B),用鸡毛或软毛笔将春迁蚜装入收虫袋中,用封口机封口。一般每袋为100 头,在每个虫袋外面标明蚜虫数量、收虫日期、地点、海拔高度和培育者姓

12、名。5.3.3 贮存和运输 将虫袋放置于竹筐或带孔的木箱、纸箱内,分层放置,每层不超过20 cm,防止挤压。存储虫袋的房间,保持湿度80%85%。箱体外面标注防潮、防压、小心轻放标识。运输过程中要适当通风透气,防止温度过高或长期处于封闭环境中。虫袋挂放 5.4.1 挂放时间 虫袋存储30 d后,定期抽取1 个3 个虫袋,剖开,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当性蚜体色从黄逐渐变黑或者有干母出现时,即为挂袋的最好时机,1 d2 d内挂完为宜。5.4.2 挂放方法 一手握住虫袋的边缘,一手持刀片在虫袋中部的一面划一个口,将虫袋固定在盐肤木树干分枝基部或主干侧枝下部,划口一面朝向树干。一般每株树挂1袋,较大的

13、树或分枝较多的树可选择主侧枝下方分别挂袋。5.4.3 挂放次数 在同一株树上,可间隔7 d8 d分2 次3 次挂放虫袋。6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种类 虫害:宽肩象甲(Ectatorrhinus adamsi Pascoe)、缀叶丛螟(Locastra muscosalis Walker)。病害:丛枝病、五倍子炭疽病。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监测的基础上,采取营林、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有效控制五倍子病虫害。防治方法 见附录C。7 角倍采收及加工 倍子采收 9月中下旬,当倍子表面颜色逐渐由绿转黄,倍林中有5%左右的倍子自然成熟为爆裂时采摘。人工采倍时,

14、尽量保证倍子完整,避免伤害倍树。倍子加工 将采摘的鲜倍放入2 倍3 倍的沸水中,用竹杆搅匀,经1 min左右,当倍子表面颜色由黄绿色变为褐黄色时,将倍子捞出,太阳晒干或烘房烘干,待售。倍子检验、包装、储存和运输 按照LY/T 1302规定进行。A A 附录A (资料性)种子处理及苗木培育标准 A.1 种子处理 播种前,盐肤木种子需经去皮、脱蜡除脂和催芽处理。先将种子去其果皮,再放入事先配好的温度80 左右、浓度1%3%的碱水浸种,搅拌并揉搓除去秕籽及种皮蜡质后,捞出种子用清水漂洗净种,然后用常温水浸种一昼夜,捞出种子晾去大水,待种子湿度在60%80%时进行层积处理。处理后的种子用湿沙埋藏一个月

15、左右进行催芽,当种子开始萌动,有5%左右的种子露白后再播种。A.2 播种育苗 春播以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为宜,秋播一般在秋末封冻前为宜。用0.5%高锰酸钾液或0.5%1.0%的硫酸铜液浸种消毒0.5 h。每hm2用种量75 kg105 kg。覆土用细碎黄心土或表层疏松土壤,以不见种子为宜,厚度小于2 cm。播种后床面盖稻草,厚度以不见床土为准,约4500 kg/hm25250 kg/hm2,稻草覆盖后,浇一次透水。种子发芽幼苗出土60%70%,分2 次3 次选阴天或小雨天揭去盖草。苗高5 cm左右时,及时间苗;苗高17 cm20 cm时,按株距15 cm定苗。除幼苗期需常保持土壤湿润外,以后

16、一般不宜多浇水,以防地上部徒长,雨季应及时排除积水。苗木生长期间注意肥料的施入,一般7月份进行一次全面追肥,每hm2施尿素300 kg,8月上旬至中旬,选择晴朗天,早或晚追施磷酸二氢钾1 次2 次(每hm2施15 kg,以1:100倍液喷施),8月中旬后停止施肥,以松土、除草为主,促进苗木木质化以达壮优。育苗当年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即可出圃造林。A.3 苗木出圃标准 当年春季所育苗木,秋季或翌年春季即可出圃造林。苗木出圃标准为:地径达到0.6 cm,苗高达到80 cm,无病虫害。没有达到标准的苗木不能出圃,留床一年,达到规格后才能出圃。B B 附录B (资料性)角倍春迁蚜的机械分装设备 图

17、B.1给出了角倍春迁蚜的机械分装设备图。注:标引序号说明:1底座;2支撑杆;3转盘;4支杆;5直臂;6横臂;7分虫器;8搁虫袋器。图B.1 五倍子春迁蚜的机械分装设备图 C C 附录C (资料性)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 C.1 主要害虫 C.1.1 宽肩象甲Ectatorrhinus adamsi Pascoe 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是盐肤木的蛀干害虫。幼虫蛀食树干,导致树木衰弱,严重时引起整株死亡。宽肩象甲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蛹室内越冬。次年4月羽化出孔,5月中旬成熟交配产卵于树皮下,幼虫孵化蛀食树干。C.1.2 缀叶丛螟Locastra mus

18、cosalis Walker 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是盐肤木的食叶害虫。幼虫取食叶片,发生严重时,往往可把树叶吃光。缀叶丛螟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5月上旬化蛹,5月中、下旬开始羽化产卵,6月上、中旬孵化。9月上旬老熟幼虫在根际周围的杂草灌木、枯落物下或疏松表土中结茧越冬。幼虫常群聚,行动活泼,并吐丝结成网幕。食尽叶片后,又重新结网幕危害,迁移性强。C.2 主要病害 C.2.1 丛枝病 主要病原为盐肤木丛枝植原体Candidatus Phytoplasma asteris。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易感病。枝条受害后,因顶芽生长受到抑制而刺激侧

19、芽提前萌发成的小枝,不仅生长缓慢,且其顶芽也受到病原物的抑制,而刺激其侧芽再萌发成小枝,最终使枝条呈丛生状。C.2.2 五倍子炭疽病 主要病原为松针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ioriniae,通过雨水传播,侵染的植物叶片、叶柄、倍子等都会因组织坏死而产生枯萎病。自然侵染过程包括初侵染阶段,活体寄生与休眠期,菌丝生长及定殖阶段。C.3 防治方法 C.3.1 宽肩象甲防治方法 C.3.1.1 秋冬季,清除林间虫害致死树,集中烧毁。C.3.1.2 6 月,幼虫期采用药签防治,将侵入孔的新鲜排泄物掏出后插入药签,根据孔洞大小决定药签用量,最后用泥封口。C.3.1.3 4 月至 5 月,成虫

20、期可人工捕捉。C.3.2 缀叶丛螟防治方法 C.3.2.1 5 月中下旬,成虫期应用灯光诱杀。C.3.2.2 6 月上、中旬,幼虫期采用 25%灭幼脲 III 号 1000 倍液喷雾防治。6 月下旬至 7 月,可采用人工摘除网幕。C.3.2.3 秋冬季,蛹期采用翻耕方式挖蛹或破坏蛹环境。C.3.3 丛枝病防治方法 C.3.3.1 剪除病枝,集中烧毁或深埋。C.3.3.2 选育抗病品系。C.3.3.3 发病初期,注射 1 万单位的盐酸四环素或喷洒 200 单位的土霉素溶液。C.3.4 五倍子炭疽病防治方法 C.3.4.1 剪除病枝,集中烧毁或深埋。C.3.4.2 发病初期,可选用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2000 倍液喷雾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