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哈洛德孔茨在1961年12月发表的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19年后又发展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他对管理流派进行分类,指出管理已由6个学派发展形成了11个学派。管理思想史第十章主要讲述了以下八部分内容:一、关于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职能学派,是历史悠久并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管理理论.管理学者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管理过程理论渊源于法约尔的管理理论。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其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种职能,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诸因素来协调
2、有关资源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二、关于社会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的形成以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的现代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为标志。社会系统学派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意大利社会学家帕雷托的理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和库尔特科弗卡的心理学理论以及梅奥等人的人际关系学说等。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纳德由于他在研究组织和管理性质及理论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曾经得到过7个名誉博士学位。巴纳德使用社会的、系统的观点来分析管理问题,后人称他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三、关于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把第二次
3、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行为科学理论、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管理决策问题,形成了关于决策和决策方法的完整理论体系。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1 赫伯特西蒙西蒙是决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将社会系统理论同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在决策中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使用的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提出了目标一手段分析法等决策的辅助工具,被人们认为对经理人员的决策确有帮助,并为今后对人工智能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由于西蒙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被授予1978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西蒙在管理方面主要研究的是生产者的行为,特
4、别是当代公司中决策的组织基础和心理依据.西蒙的代表著作主要有1945年发表的管理行为等2詹姆斯马奇是决策理论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以后又同赛叶特一起创建了企业行为理论,对决策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尤其是有关组织理论方面的研究。马奇写的代表作组织、公司行为理论。四、关于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由于当时系统科学和理论比较盛行,倡导系统管理的人士十分广泛,因此对管理学派影响很大。系统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基础是一般系统理论.系统管理学派对管理的定义是:用系统论的观点对组织或企业进行系统分析、系统管理的过程。系统管理学派该学派认为,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外界环
5、境在不断地相互作用。它具有系统部输入,输出和反馈功能。因此,一般系统论是系统管理学派的理论基础。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系统科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 维纳,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耗散结构的建立者普利高津,协同论的理论创始人哈肯及突变论的创始人托姆等。一般系统理论建立之后,有的学者把它应用于工商企业的管理,因而形成了系统观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理查德约翰逊、弗里蒙特卡斯特、詹姆士罗森茨韦克、米勒、梅萨罗维奇.代表著作有:萨多夫斯基:一般系统理论原理;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普利津高:从混饨到有序;哈肯:协同论;艾根:超循环论等。系统管理学
6、派的经典著作是:1963年约翰逊、卡斯特、罗森茨韦克三人合著的系统理论与管理以及1970年卡斯特、罗森茨韦克二人合著的组织与管理一种系统学说.五、关于数量管理学派数量管理学派又称管理科学学派,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展,该理论的正式形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与行为科学平行发展起来的。1939年,美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布莱克特领导的小组建立的运筹学,发展了新的数学分析和计算技术,这些成果应用于管理工作就产生了数量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数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制定出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降低不确定性,以便投
7、人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得到最大的经济效果。数量管理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布莱克特是数量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一位物理学教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管理科学在创建时有各方面的专家参加布莱克特领导的运筹学小组。该小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布莱克特的代表著作是运筹学方法论上的某些方面.丹齐于1947年在研究美国空军自愿配置问题时,提出了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方法单纯形法,从此运筹学在美国逐渐应用到民用企业中去。六、关于权变理论学派“权变是指偶然事件或偶然性。权变理论的主要涵义是:权宜应变。因此,权变理论学派也称为因地制宜理论、情景管理理论、形势管理理论、以及情况决定论等.它是在20
8、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权变理论学派的核心就是力图研究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寻求不同的最适合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权变理论是一种较新的管理思想,权变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1英国学者伯恩斯和斯托克.他们最早运用权变思想来研究管理问题,并合著了革新的管理一书.2美国学者劳伦斯和洛希。1967年两人合写组织和环境一书,论述了外部环境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组织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分散化和整体化。3
9、美国学者卢桑斯。主要著作有。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管理学界一般认为,卢桑斯的“如果就要”关系理论是权变理论的思想基础。卢桑斯将现存的管理理论划分为四种学派,即:过程学派、计量学派(或称管理科学学派)、行为学派和系统学派。他将自己的理论视为是对上述理论的发展.他的管理理论重点突出了将管理与环境妥善结合起来,并使管理理论更贴近管理实践.4英国女管理学家伍德沃德。她的主要著作有:经营管理和工艺技术、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工业组织:行为和控制。5莫尔斯和洛希,主要著作有超Y理论、组织及其成员:权变方式,6菲德勒。主要著作有领导游戏:使人适合情况,7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主
10、要著作有组织与管理:系统观点与权变理论等。七、关于经验主义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也被称为经理主义学派、案例学派,是以向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经验主义学派认为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研究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加以总结归纳,找出有共性的东西,并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这种办法来学习管理,并为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建议.经验主义学派的管理者认为必须研究管理案例,通过案例研究向一些大企业的经理提供在相同情况下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在他们看来,只有经验主义学说才能有效地指导管理实践。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经验主义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问题。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1美
11、国的彼得F德鲁克。代表著作有管理的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动乱时代中的管理。2欧内斯特戴尔,是美国管理学家,主要著作有公司组织结构的计划和发展、伟大的组织者、组织中的参谋工作、伟大的组织者:组织的理论与实践。3艾尔福雷德斯隆,是美国的高级经理人员,曾长期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总经理和董事长。他是事业部管理体制的首创人之一。斯隆设计出一种使集权和分权得到较好平衡的一种组织模式,通用汽车公司在他的领导下,迅速发展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4威廉纽曼,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它的主要代表著作有:经济活动:组织和管理技术、管理的过程。八、关于企业文化学派企业文化,英文为“Corpora
12、te Culture”。在我们国家,也有学者将其译为“公司文化”。企业文化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的群体文化,又叫亚文化或子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国外企业文化的兴起及发展企业文化理论起源于美国,从它的产生发展过程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企业文化理论的启蒙时期20世纪30年代8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和菲利普塞尔兹尼克于30年代开始研究企业的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文化传统等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他们最先将“文化这个概念用于
13、企业管理,首先明确了企业文化的初始内涵。在1938年,他写了一本论著管理工作者的职责。切斯特巴纳德分析了发挥人的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管理好企业的关键在于企业的价值观念和人的积极性问题,以及管理者在发挥人的积极性方面的关键性作用。此间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有关组织文化即企业文化的理论学说已经成为人们讨论的热潮,使企业文化学说的基本理论雏形已经形成.(2)企业文化理论的成长时期一般认为,日本企业管理艺术、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和企业文化这四本书是80年代企业文化的“新潮四重奏”,使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1981年4月美国加利
14、福尼亚大学教授美籍日人威廉大内所著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中,大内对美日经营方式进行了比较。大内在研究了美国企业和日本企业经营模式后,提出了“Z型组织”的理论模式.他指出,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文化有三种类型,日本式企业文化称为J型文化;美国当前盛行的人际关系淡漠的企业文化模式称为A型文化;接近J型的美国过渡性的企业文化模式称为Z型文化。大内认为,Z型文化的价值观主要是长期的雇佣、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人道化的工作条件。所以,Z型文化能满足员工身利益的需要,是美国未来企业发展的模式.(3)企业文化理论的成熟时期美国管理学术界开始深入地探讨企业文化理论。1985年组织文
15、化、赢得公司文化的控制、组织文化与领导三本书的问世,将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推向了更高的阶段。本章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一)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和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除法约尔和他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之外,还有:1亚力山大丘奇的管理思想代表著作有:管理的科学和实务、管理的原则、一个经理人员的发展过程等。丘奇从职能观点全面地论述了管理的职能、过程和原则。他认为经营管理是由设计、设备、控制、比较、作业着五种有机职能综合组成的,提出了被他称之为工作的普遍规律的管理原则。2詹姆斯穆尼的管理思想代表作工业,前进!-组织原理及其对现代工业的意义其主要思想为:(1)组织原理。他认为组织是一种“
16、纯属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组织是管理的机构,即管理的过程;要使管理能正常地进行下去,首先必须要有组织;组织还必须包含一种仔细而恰当的分工.(2)协调原理。认为协调是人们为追求共同的目的而在一起的一致行动。(3)阶层原理。认为是组织中的不同成员按其权利和责任的不同而在承担责任方面分成不同的阶层.(4)职能原理。指各种职责之间的区别,即专业化。穆尼认为职能是阶层原理的后果,他把职能分为三种:决定性职能、应用性职能、解释性职能。这三种职能可以分成为原理、过程、后果.3拉尔夫戴维斯的管理思想代表作:工厂组织和管理原则、高层管理的基本原理、企业组织和作业的基本原理等。戴维斯的管理思想经过了下面几个发展
17、阶段:(1)从车间一级的作业的角度看待管理。(2)研究范围转到更广阔的管理的角度。(3)进一步发展了“管理过程”的概念,但仍以相当大的篇幅论述生产车间的问题.(4)完全从企业高层管理的角度来探讨经营管理问题。4哈罗德孔茨的管理思想哈罗德孔茨的代表作:管理学原理、管理理论的丛林、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走向统一的管理学等。孔茨认为管理是通过别人使事情做成的各项职能。他非常强调管理的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孔茨将管理的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5项。他认为协调的本身不是一种单独的职能而是有效地应用了这5种职能的结果。5威廉纽曼的管理思想代表作:经营管理原理、创建公司的特点和基本目标、管理的
18、过程:思想、行为和实务等。纽曼在企业政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指出目标在形成一个组织的特点方面具有重要性。6奥福德的管理思想主要著作有管理手册、应用于制造业中的管理法则、工程师的工业管理原理等。奥福德阐述管理科学的意义及三条普遍原则:(1)系统地应用经验.(2)经济地控制职工的努力。(3)提高职工的个人效率。7布朗的管理思想代表作是组织:原则的系统表述。该书在1947年扩展为工业组织。布朗提出,管理是由计划、实行和监督三个阶段形成的。管理过程是周期地发生的,并且在各个阶段之间有所重叠.(二)社会系统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1社会系统学派的理论特点社会系统学派认为,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系统
19、,它是人们在意见、力量、愿望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一种合作关系。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要围绕着物质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因素去适应总的合作系统.其特点是将组织看作是一种社会系统,是一种人的相互关系的协作体系,它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受到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管理人员的职责在于使各种冲突的力量、各种不同的需要和目的得以维持成一种恰当的平衡。社会系统学派理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人员的职能以及应当如何行使这些职能,是由组织的本质、特性和过程决定的.(2)组织的本质(组织中人的行为)进行了描述性的分析。(3)将决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组织决策过程。2巴纳德的组织协作系统(1)组织是一
20、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应使用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管理的问题.为了说明系统的协调,他引入了“协作效用”和“协作效率”两个概念。他主张,系统的协作效率和协作效用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具有协作效率的系统,一定具有协作效用,但有协作效用的系统不一定具有协作效率,而正是系统的协作效率吸引着人们去选择加人这一系统并为之做出贡献。巴纳德在分析正式组织与个人的协调关系时,还注意到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2)巴纳德认为,作为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都包含了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沟通3个基本要素。(3)经理人员的职能。经理人员的职能主要有努力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沟通系统从不同的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服务。规定并解释
21、组织的共同目标,并努力协调组织成员个人目标与组织共同目标之间的矛盾.管理者要想有效地行使其职能,最重要的是取得部属的同意、支持和合作。(三)决策理论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决策理论学派主要的管理思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1关于组织的理论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西蒙认为组织是作为决策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要了解一个组织的结构和职能,就必须分析其成员的决策和行为及其受组织的影响,就必须研究影响人群行为的复杂的决策网状结构.他认为管理人员应该有效地利用各种形势的外部影响力来塑造职工的性格。并提出在当代社会中职能地位的重要性愈来愈大,而等级地位的重要性却愈来愈小。2关于决策过程中的信息问题
22、在决策过程中,西蒙等人特别强调信息联系的作用。信息联系是一种双向过程,信息传递途径又可分为两种: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西蒙等人对非正式渠道更加重视,把权力机构放到次要的地位。在信息联系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障碍因素,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因素,主张在组织中成立一个特别的“信息联系服务中心”,以收集、传递和贮存各种情报.重视利用会议作为信息联系的手段。3关于决策的准则和标准关于决策的准则问题是决策理论学派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之一。西蒙认为,要得到最优的结果,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决策者对可供选择的方案及其未来的后果要无所不知。(2)决策者要具有无限的估量能力.(3)决策者的脑中对各种可能的后
23、果有一个完全而一贯的优先顺序。由于决策问题所面临的环境十分复杂,决策者不可能掌握所有有关的信息,也可能所掌握的信息中有些部分并不真实地反映实际,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无法使决策能达到最优。所以决策理论学派提出,以“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作为决策的准则,受到许多人的肯定.西蒙用“管理人”来代替最优准则的“经济人”。这种管理人要求:(1)用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2)不考虑一切可能的复杂情况,只考虑与问题有关的特定情况。4关于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关于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技术以及决策中的思维过程,是决策理论学派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组织中的决策问题,有一些是反复经常出现的或是一种
24、例行的决策,称之程序化决策.但有时也会遇到那种从未出现过的,或问题的确切性质和结构还不很清楚的相当复杂的决策,这类决策称之为非程序化决策。5决策理论学派的决策方法决策是个复杂的过程,决策理论学派认为解决问题的步骤是:问题是什么?备选方案是什么?哪一个备选方案最佳?决策理论学派将决策分为收集情报、拟定计划、选定计划、评价计划、四个阶段。(四)系统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系统管理学派认为,要进行成功有效的管理,就要对企业系统的基本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以便找出关键所在。系统管理学派从系统观点出发,认为工商企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而共同合作的各个要素(子系统)所组成的以便达到一定目标(既有组织的目标,又有
25、其成员的个人目标)的系统。并且工商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同周围环境(顾客、竞争者、工会、供货者、政府等)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互作用,并具有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反馈网络,能够不断地自动调节,以适应环境和自身的需要。1企业系统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的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它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受到这些组成要素的影响,在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中,人是主体,其他要素则是被动的.根据研究的问题的需要可以将企业分为不同的子系统。2系统动态学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的福莱思特和他的学生罗伯茨等人创立的系统动态学是系统管理的进一步的发展。福莱斯特不仅分析了工业动态系统,而且将这种方法推广拓展到其他方面。他认为
26、,整个社会动态系统模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复杂的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中的问题。工业动态学发展成为系统动态学。罗伯茨将工业动态学应用于研究和发展组织的工作中,他试图把社会、心理、技术、财务等多种因素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复杂的研究和发展组织的理论。3系统观点、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系统观点、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都是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它们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五)数量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1数量管理学派的含义数量管理学派,开拓了管理学的另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使管理从以往定性的描述走向了定量的预测阶段。其管理思想是建立在系统思维基础上的,其目的是使整个系统的总效果达到最优。数量管理科学
27、理论是指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2数量管理学派的特点是:(1)以经济效果作为评价标准。(2)采用量化方法进行决策。(3)依靠电子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3数量管理学派解决管理问题的程序:(1)观察和分析.(2)确定问题的内容, (3)建立一个代表所研究系统的模型。(4)从模型中得出解决管理问题的方案。选定一个是“令人满意的”的优化模型。(5)对模型和得出的解决方案进行验证。(6)建立解决方案的控制.(7)把解决方案付诸实施。
28、(六)权变理论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1权变理论学派的核心思想.权变理论学派的核心是在现实中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理想化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应随机应变,即采用什么样的管理理论、方法及技术应取决于组织的环境。权变理论认为,组织和组织成员的行为是复杂的,加上环境的复杂性和不断地变化,使得普遍适用的有效管理方法实质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用合适的管理方法。这就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将组织的情况进行分类,建立不同的模式,根据不同的模式选用适宜的管理方式。2权变理论学派的理论基础。是以超Y理论为理论基础的。权变理论学派认为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Y理论都比X理论效率高,管理思想和管理
29、方式应该依据成员的素质、工作的特点和环境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超Y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1)人们是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加入工作组织的,而且,人们有不同的需要类型。(2)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3)组织的目标、工作的性质、职工的素质等对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影响。(4)当一个目标达到以后,可以继续激起职工的成就感,使之为达到新的、更高的目标而努力.3权变关系权变学派在企业结构方面的共同点,是把企业看成一个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又对外界环境施加影响的开放系统.管理的方式和技术要随着企业的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管理因变量和环境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
30、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这是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环境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不论是一般外部环境或特定外部环境,都存在于企业之外,在管理上是难以直接控制的.内部环境基本上是正式组织系统,它的各个变量与外部环境各变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4影响权变关系的因素主要有:(1)组织的规模;(2)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程度;(3)组织成员的个性;(4)目标一致性;(5)决策层次的高低;(6)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5权变理论学派的管理方法(1)计划制定的权变论权变理论学派认为,计划就是为了实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而制定出所要做的事情的纲要,以及如何做的方法,包括确定企业总任务,确定产生主要成果的领域,规定具体的目标,以及
31、制定目标所需要的政策、方案和程序。在制定计划以前,要对环境中的机会、组织的能力与资源、经营管理上的兴趣和愿望、对社会的责任四个方面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权变学派认为,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制定 “有目标的计划和“指导性的计划。(2)权变理论的组织论权变理论学派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点是,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式系统,是一个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又对外界环境施加影响的系统。按照生产系统的工艺技术复杂性和连续性的程度,可以把这种组织复杂性的结构因素分为5种:工作的专业化程度;程序标准化程度;规划或信息正规化(以书面形式记录)程度;集权化程度(由具有正式决策权力的等级层次数目来判断);权力结构的形式(由管
32、理幅度和等级层次数目来判断).权变理论学者研究发现,组织面貌同企业的规模大小和企业对其他单位的依赖程度是密切相关的。(七)经验主义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经验主义学派的基本管理思想是:有关企业管理的理论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特别是以大企业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理论和概括化,然后传授给管理人员或向经理提出实际的建议,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管理学就是研究管理的经验.通过研究管理中的成功和失败,就能理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自然的学会进行有效的管理。尽管经验主义学派是一个庞杂的学派,但他们都把实践放在第一位,以适用为主要目的。对实践经验高度总结是管理学派的主要特点。1管理的性质经验主义学派给出的管理
33、定义是:管理是努力把一个人群或团体朝着某个共同目标引导、领导和控制。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是研究对人进行管理的技能和知识的一个独立领域。德鲁克不赞成在普遍意义上理解“管理”的概念,他认为管理又同生产商品和提供各种经济服务的工商企业有关,管理学则是管理工商企业的理论和实际的原理、原则的集合.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是特殊的工作,因而需要一些特殊的技能。2管理的任务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管理的任务主要有三项:(1)获得经济成果。(2)使企业具有生产性,并使工作人员有成就感.(3)妥善处理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和承担企业对社会的责任的问题。3管理的职责作为企业的主要领导的经理,有两项职责是别人不能替代的:(1)造成
34、一个“生产的统一体,有效调动企业各种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2)经理做出每一项决策或采取某一行动时,一定要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协调起来。任何管理者共同的管理职责是:树立目标并确定达到目标的手段,并使所有有关人员都了解组织目标及其实现手段。为实现目标进行组织工作。建立适宜的奖酬制度,使之起到鼓励职工的作用。加强组织内信息沟通和联系。分析工作成果,并确定考核和评价工作的标准。为职工创造成长和发展的机会。4组织结构经验主义学派对建立合理组织结构问题普遍重视。如德鲁克认为,当今世界上管理组织的新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种:(l)集权的职能性结构。(2)分权的联邦式结构,称为“事业部制”。(3)规
35、划目标结构,即矩阵结构,(4)模拟性分权管理结构,(5)系统结构,在上述这几种组织结构中,德鲁克认为,并不能决定哪一种组织结构最佳,应根据各企业的生产性质、特殊条件和管理人员的特点来确定自己的组织结构,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经验主义学派认为组织结构设计的规范是:明确性、经济性、远景方向、理解本身的任务和其目的、决策。稳定性和适应性、永存性和自我更新。5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思想。德鲁克最早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思路,经后人的补充和发展形成了至今仍被管理界所重视和使用的目标管理模式。德鲁克指出:所谓“目标管理”就是一个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管理人员共同制定一个目标;该目标应同每个人的工作成果相联系,通过确立目
36、标,规定他的主要职责范围;并用这些目标作为经营一个单位和评价每一成员贡献的标准。目标管理是使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达到工作目的的一种管理技能和管理制度.德鲁克目标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三个:(1)明确目标的性质。(2)指出了目标管理成功的先决条件。(3)划分了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德鲁克认为,实施目标管理的整个过程是由三个阶段组成的。第一阶段是确定目标阶段,第二阶段是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阶段。第三阶段是检查和评价工作绩效阶段。(八)企业文化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1企业文化的特征企业文化理论具有文化学和管理学的一般特征,主要表现在:(1)社会性。(2)民族性。(3)稳定性.(4)渗透性
37、.(5)地域性.(6)变革性.企业的不同成长经历、不同环境背景,导致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表现出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实践特征. 2企业文化的内容和结构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分为三个层次,是由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构成的同心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制度层则约束和规范着物质层及精神层的建设;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基础.企业文化的这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3企业文化的功能企业文化的功能就是企业文化的性能与作用,也就是企业文化发生作用的能力,即企业这一系统在企业文化导向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企业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1
38、)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及企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使企业员工同心协力,自觉的为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团结奋斗。(2)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企业的凝聚力指的是企业和职工的相互吸引力,具体说是指企业对职工的吸引力以及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3)企业文化的协调功能企业文化能够协调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使企业与社会和谐统一.(4)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激励是指通过外部刺激,使个体产生出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力量.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就是企业文化对文化行为主体能够产生激发、动员、鼓励和推动作用。这种文化功能作用的结果,往往可以起着某
39、种放大(或缩小)的作用,使行为产生更剧烈、明显的效果。(5)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企业的约束有两种:一种是硬约束,如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责任制度等;另一种是软约束,即企业文化的无形约束,(6)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是指企业文化的作用可以向外辐射,对企业周围的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企业文化不仅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发挥辐射作用,而且还会通过企业文化形象对企业外部以及社会发挥辐射作用。第十一讲 当代管理环境与思想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政治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为了在这种环境下寻求生存和发展,引发了管理学者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管理思想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管理思想史第
40、十一章主要讲述了以下三部分内容:一、关于当代管理环境(一)当代管理环境的变化由于世界经济的结构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导致当代管理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经济环境。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 2技术环境。国际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3法律环境。消费者环保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法律观念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4社会和文化。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跨国交流越来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冲突也愈发激烈,相似的地方互相融合,不同的、有差异的地方却加强,使得特色与本土化愈发明显。(二)管理环境的变化对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影响管理环境的变化必然会
41、对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与方法和管理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1对管理思想的影响(1)重视对人的管理. (2)以顾客为导向. (3)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4)重视企业竞争.2对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影响 (1)在经营决策方面,计算机被应用到高层决策上,使得高层决策的速度和精确度加大。(2)在生产管理方面,“准时生产制(Justin Time)在生产和物资管理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零部件和其他物资的库存,降低了成本。(3)在生产流程方面,实施企业再造. (4)在营销方面,出现了网络营销,以及“企业形象塑造。3对组织结构方面的影响(1) 组织的分立化.(2)组织的柔性化。(3)组织结构中空化、网络化。(4)组织规
42、模的合理化.4对管理人员的影响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二、关于当代管理思想当代管理思想比较集中的体现为:(一)托马斯彼得斯的管理思想彼得斯的管理思想:一是人受到“两重性”的驱动,他既要作为集体的一员,又要突出自己,他既要成为一个获胜队伍中的一个可靠的成员,又要通过不平凡的努力而成为队伍中的明星;二是只要人们认为某项事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伟大的,那么他们就会情愿地为了这个事业吃苦耐劳。彼得斯提出管理的8条原则和调动人的潜力的5条途径。(二)波特的竞争战略思想波特指出有五种竞争力量,任何行业的竞争规律都体现了如下5种竞争力的作用,行业的这5种作用力决定了行业结构,也决定了行业的盈利能力,他们影
43、响成本和企业所需的投资-即影响投资收益的诸多因素。提出三种基本战略和进行战略分析的手段价值链分析 (三)约翰P科特的管理新规则科特将美国经济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860年到-1930年,这个阶段是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和美国大企业快速增长的阶段。在此阶段中:美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美国大多数大公司都是在这一阶段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二是美国在这一阶段的发明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50年发明的数量。第二个阶段是从1929年“黑色的星期二”开始的.大萧条的发生,摧毁了人们对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信任,凯恩斯的经济学第一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二战后,国际形势给美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
44、良好的发展机遇,使得美国经济和大公司的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第三个阶段是从1973海湾石油生产国第一次大幅度和统一地提高石油的价格,使得西方世界发生了一次极大的能源危机,它标志着战后美国经济统治时代的结束,开始了真正的全球化的经济时代。可以说,美国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阶段是深受政府行为的影响,而进入第三阶段却是一个全球化竞争的阶段。科特认为在新的形势下不能再按原先的管理规则,而是应该遵守一种新的规则,这种规则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的特征基础上的。 因此,现在企业的应变能力,对能否取得成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一切都需要有强而有力的领导。(四)彼德德鲁克的知识管理彼德德
45、鲁克作为最早提出知识社会和知识管理概念的学者,1988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新型组织的出现的论文。指出在经历了管理权和所有权分离,命令-支配型组织后,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组织将进入新的形态:由专家小组构成的知识型企业,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表明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已经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知识管理的时代。(五)彼德圣吉的学习型组织彼德圣吉1990年,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圣吉以他的老师弗雷斯特教授的新型企业的设计一文的构想为基础,融合了其他几种出色的理论、方法与工具,提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圣吉认为,企业组织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础是持续学习,并详细论述了建立学习型组
46、织的五项修炼,通过五项修炼,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进而形成一种符合人性的、有机的、扁平化的组织,即学习型组织。他还分析了学习型组织的一些重要特征,如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愿景,组织由多个创造型团体组成,组织具有“以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六)尔斯查M萨维奇的第五代管理1991年,查尔斯M萨维奇第五代管理,提出了突破工业时代严格的等级制和例行程序,实现“知识网络化”管理。对企业的科学管理不单是重新设计企业的具体管理流程,而是使企业的经营观念、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管理规范、管理方法、管理技术、企业文化都要完成适应网络化管理需要的整合。三、关于东西方管理思想比较(一)西方管理思想的内在精神1当代西方管理思想的特点(1)西方的现代管理思想明显地向人本回归,强化了对于人的研究;(2)大量利用现代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展自身的理论,使管理理论研究在利用社会科学理论和工具方面的能力越来越强;(3)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管理理论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和演变规律从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内在规律:(1)把管理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