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013597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概 述 社会管理网格化一句话简而言之即:社会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具体定义为:将各级行政区域按照区域、人口,划分成为四级网格。一级网格为全县辖区,二级网格为乡镇、街办辖区,三级网格为村、居委会辖区,四级网格为300-500户,1000-1500人为单元的基础网格。基础网格设网格长,通过基础网格长对单元网格的全天候不定期巡查,及时发现网格内社情民意、治安秩序、公共设施、矛盾隐患、环境卫生等方面出现的非正常状况,依托数字化平台及时上报,使政府能够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各类问题,加强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发生影响之前,是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社会管理新模式。本教材依据*县推进社会管理网

2、格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参考*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组编,以达到统一认识,促进工作的目的。由于社会管理网格化正处于建设阶段,部分内容尚未完全确定,所以本教材为暂行教材。第一章 指导方针 典型示范,整体推进。 在网格建设推进过程中,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综合实力强的建设单位、重点进行扶持,指导其完成网格化管理的各项进程,做到有用、有效、有特色,并总结经验,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整合资源,协同实施。 在网格建设推进过程中,整合各协作单位的有效资源,发挥各成员单位的分工合作能力,共同实施。动态监控,分级管理。在网格建设推进过程中,对全县范围内的部件、事件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并通过社会管理网格控制操作平台对各类事

3、件办理流程进行分级管理和反馈,做到问题发现存基层、处理在基层、反馈在基层。职能明晰,依法监管。在网格建没推进过程中,各职能单位要明确本单位职责,依托社会管理网格控制操作平台,在限期内依法、有效、妥善解决本单位职能范围内的事务和问题。全面覆盖,统筹创新在网格建设推进过程中,覆盖全县范围内所有涉及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事项,实现社会管理的无缝隙、无盲点。同时要兼顾党委、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为推进全县转型跨越发展开拓新局面。第二章 组织领导为确保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的扎实推进,特成立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县委常委、副县长担任)常务副主任:*(政府办主任)副 主 任:*(信息中心主任)

4、*(政府法制办副主任)成 员:各乡镇、街办、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第三章 网格划分在坚持现有行政区划不变的前提下,由政府办牵头,各乡镇(街办)、各有关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在全县全面推行“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四级网格”,建立以“人、地、物、事、组织”为核心的基础信息数据库,把管理、服务、自治纳入网格中。一级网格。即县级网格。在*,配备1015名工作人员,组建成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主要对“四级网格”建设及运行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全县重大管理服务事项进行综合协调、办理和处置,对系统进行升级维护,对下级网格进行指挥调度、考核评估和监督管理。同时,做好与市级网格的对接工作,

5、形成各司其职、上下联动、综合监管的工作机制。二级网格。即乡镇(街办)网格。每个乡镇(街办)为一个网格,共17个网格。成立乡镇(街办)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各乡镇(街办)主要领导为该区域网格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并确定1名副职为中心主任,派出所所长为副主任,具体承担该区域网格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各乡镇(街办)在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便民服务中心场地、政务网络资源,增设2个坐席及电脑等办公设施,安排若干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区域网格化建设的日常工作,并实行轮流值班制度。服务中心要吸收民警、劳保、环卫、医疗、计生、民政、司法等站所人员为兼职网格助理员,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其网格内了解社情民意、

6、维护治安秩序、整治环境监督、排查化解矛盾、落实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以及服务人民群众等职责,并开展好流动人口、社会组织等管理和服务工作。三级网格。即行政村(社区居委会)网格。每个行政村为1个网格,全县农村划分为*个三级网格。每个居委会为1个网格,社区居委会网格数量根据居委会实际确定。各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主要负责人主抓本区域内网格管理工作。同时,乡镇(街办)包村(社区居委会)领导负责联系、指导、协调所包村(社区居委会)的网格建设与运行工作。四级网格。即基础网格。按照“网格区划、整体覆盖、精细管理”的原则,以行政村(社区居委会)所辖范围为基础,综合地理布局、道路走向、无缝拼接、工作量等因素划分基础

7、网格。城区网格(古陶镇依据城区网格模式划分)依据居民实际分布状况和长远规划,以庭院、小区、街巷为边界,遵循“以村为主,村居一体化”管理模式,按照户数300500户、人口10001500人左右设置。行政村网格按500人左右设置,500人以上的村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若干网格;山区村可以根据人口偏少、布局分散的实际,适当缩小网格规模。网格边界必须明确,确保不遗漏、不交叉,要将网格内市场、学校、医院、景点、景区等驻地单位及楼栋、小区、院落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之中。第四章 *县社会管理网格划分编码规则*县社会管理网格编码根据建设部城镇行业建设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编码与划分规则(CJ/T

8、213-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编写。基础网格编码应综合考虑以下原则:1、一个基础网格在空间和时间上应有唯一的编码,当基础网格变更时,原编码不变。2、网格编码组成由14位数字组成,从左到右依次为:六位榆次区行政区划代码,一位街道、乡(镇)区别码,两位街道、乡(镇)代码,两位社区、行政村代码,三位基础网格顺序码。*县行政区划代码为*。编码结构图如下。 基础网格顺序码各行政村(居委会)代码各乡镇(街办)代码*县行政区划代码3、基础网格顺序码在一个行政村(居委会)内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编码。乡镇街办网格划分编码表乡镇(街办)编 码乡镇(街办)编 码*0

9、1 000 000*10 000 000*02 000 000*11 000 000*03 000 000*12 000 000*04 000 000*13 000 000*05 000 000*14 000 000*06 000 000*15 000 000*07 000 000*16 000 000*08 000 000*17 000 000*09 000 000说明:1、各居委会代码由各街道办事处编写。如*街道办事处共5个居委会,居委会代码即为001-005;其中,第一居委会代码为001,划分为13个网格,编码即为16001001-16001013。2、各行政村代码由各乡镇编写。如*镇共

10、10个行政村,行政村代码即为001-010;其中,北城村代码为004,划分为6个网格,编码即为01004001-01004006。第五章 基础网格长和监督员的确定每个基础网格要选聘网格长。行政村网格长要采取村民直选、一事一议的形式进行选聘,网格长人选以村民小组长、老党员、村民代表和有威信、有能力的群众和大学生村官为主,网格长直接联系网格内的所有农户,每位村干部通过联系网格长,最终联系到每位农户,村干部原则上不担任网格长。城区网格长的选聘要以党小组长、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或有威信、有能力、有专业知识的居民代表为主,并长期居住在该网格区域,对本区域地熟、人熟、情况熟,可

11、以24小时开展相关工作。对于城区居民和古陶镇村民混居的区域,在每个网格由村委会和居委会各设置1名网格长,并适当扩大网格规模。城区社区干部原则上不担任网格长。网格长的核心工作是配合村两委和社区居委会做好网格内的社情民意了解、治安秩序维护、环境监督整治、矛盾排查调解、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等工作。网格长由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聘用,对网格长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四定”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体系,促进网格化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同时每个城区网格应配备监督员,监督员原则上从网格长人员中选择,每个监督员可管理若干网格;每个乡镇网格配备2名监督员,原则上由乡镇(街办)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

12、人员担任。监督员的主要职责是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和负责的管理区域内不间断的进行巡察,并及时、准确地将巡察中发现的社会管理问题,用“城管通”手机报告县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第六章 系统建设网格化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工作是网格建设的核心部分,是社会管理网格化系统功能实现的主要载体。系统建设将依托县电子政务网络进行。社会管理网格化信息系统以移动终端、农村广播,三维数字地图、无线卫星传输及LED显示屏等为载体,在三维数字地图基础上,采用数据服务中心、呼叫中心,结合移动终端、物联网、互联网、政务审批、通讯基础网络、110专号、12345热线等分层模式进行建设,以居民、村民服务为切入点,运用网格化管理模式,整合

13、各部门公共信息服务资源,通过公共信息无线卫星传输、LED显示屏、农村广播,对县级、乡(镇)街道级、农村居委会级、基础网格级进行四级联网,实现信息采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和综合评价“七步”工作流程,为村民、居民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服务便民平台和社会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对社会部件和事件的可视化监控。1、硬件建设。硬件建设包括软件运行平台和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指挥平台建设两个部分:软件运行平台以县电子政务网络为基础,建设内容包括增铺若干光纤,整改乡镇(街办)政务网络线路,添置服务器、安全网闸及交换机等设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指挥平台建设包括高清液晶拼接屏、LED电子显示屏、重点

14、部位和路段视频监控的集成及指挥控制台等。其中高清液晶拼接屏和LED电子显示屏组成图像显示系统,显示各个系统的动态信息、三维电子地图、监督员跟踪定位和属性说明,重点监控人员跟踪定位,业务受理和处置的电子工单流转,综合评价结果,社会公众论坛信息等功能;视频监控能够显示各监控点、重点部位、路段的监控场景和布防,并可实现对图像进行切换、转向、录像、截取图片等操作;指挥控制台组成指挥中心中央控制系统,并建立服务中心、呼叫中心及监控中心,以实现以下业务处置和监督评价功能:服务中心坐席工作人员负责业务受理。当有任务接入时,坐席人员可通过矩阵将视频或事件的三维地图节点直接切换至坐席电脑进行处理。呼叫中心坐席工

15、作人员负责提供问题受理、登记、立案、定位和转发等功能,并实现与上级呼叫中心的信息交互工作,是联系内外各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窗口。监控中心通过集成到系统平台的视频摄像头分布位置,在三维数字地图上,使用矩阵切换随时调阅现场视频画面,实现对视频监控区域内社会服务管理问题的实时视频监控。2、软件建设。社会管理网格化信息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无线数据采集、地理编码、大屏幕监督指挥、协同工作、业务处置、接待受理、监督指挥、数据交互、分析评价、事件管理、居民与房屋管理、公众信息发布及三维数字地理信息等13个子系统。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县人口大县、旅游大县的特色,通过整合现有资源,突出建设“五大平台”,重点解决好群众关心

16、、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1)舆情处理平台。该平台设在县社会公共安全信息指挥中心。主要以政府网站的部门协同处理系统为基础,与社会管理网格化系统进行全面对接,对社会管理网格化系统收集的民情民意及12345便民服务热线、政府网站、市长信箱、县长信箱等渠道收集的群众诉求进行全面整合、规范运作,按照“集中受理、分类办理、分级负责、全面反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舆情收集、处理、督办和反馈机制,更好地解决群众的各类诉求。(2)民生服务平台。该平台设在政府办。涉及保障性住房、就医上学、社会救助、劳动保障及供水、供电、供热等民生领域的相关职能部门,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电子地理地图

17、,加载业务系统相关数据,建设民生服务平台,为广大民众提供及时、便捷、全面的服务,并为领导决策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3)旅游环境平台。该平台设在旅游局。重点以“城管通”专用手机终端及网络技术为基本依托,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旅游信息要素进行经纬度坐标标注和人员定位,从而实现旅游环境和旅游秩序整治的全天候、精细化管理,彻底解决我县旅游业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该平台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提供服务。通过在地理信息系统加载景点景区、宾馆客栈、票务服务、停车场、旅游产品商铺、旅游咨询等信息,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便捷服务;二是强化管理。监督员在各自的网格区域进行不间断巡查,对

18、发现的环境卫生、道路交通、设施损坏、欺客宰客、违法经营等涉及旅游的问题,及时上报到旅游环境平台,再由平台工作人员转交各相关部门予以限时解决,尤其要通过对旅游景点、宾馆客栈、导游、旅行社、电瓶车等从业人员的精细化定位和网格化管理,全方位提高古城的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树立*旅游的新形象。(4)安全监管平台。该平台设在安监局。重点围绕煤炭行业、私挖滥采、地质灾害、危险化学品(包括非法加油站)、民爆物品、消防、道路交通、学校等八类重点行业,以全县电子地图和卫星影像图为基础数据,根据行政区划将地图划分成网格化的监管区域,对网格内各重点行业的监管对象进行详细分类和地图标注,尤其是消防、道路交通两

19、大行业要引入安防监控系统实时定位,从而建立完整、准确的监管对象数据库、行业安全隐患标准数据库和安全隐患处置措施数据库。同时,明确各级网格的责任领导、责任人员及其工作任务,制定完善隐患排查和整改流程,实施分层、分级,全时段、无缝隙、精细化管理,做到及时发现隐患、快速处置隐患,确保安全监管的全覆盖。(5)治安管理平台。该平台设在公安局。充分利用全县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加载社区民警逐村、逐户、逐人采集涉及重点单位、重点行业、重点场所、危险物品、旅游、客运等6大类40项治安管理基础信息,城市(农村)三级视频监控信息、环城区和环县境高清治安卡口两层屏障防控信息、情报研判信息、互联网网侦网控信息、技侦工作信

20、息、视频侦查技术信息、网上警务督察信息以及城市巡防电子管控信息等内容,打造全县治安管理信息化平台,努力以信息化推动全县治安管理机制的全面创新,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第七章 运行机制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作为全县社会管理的指挥中心、监督中心和呼叫中心,受县社会管理“网格化”领导组直接领导,代表县政府负责对全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的综合协调,具体承担以下工作:一是依托遍布全县的监督员和网格长队伍,负责对社会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现场信息和处理结果信息进行采集、分类和处理;二是负责各类社会管理信息的整理、分析,对各乡镇(街办)、各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履行社会管理职责情况进行监督、考核与综合评价;三

21、是负责分派任务和督办落实情况,并及时向领导组反馈社会管理中的相关情况;四是综合协调、指导各乡镇(街办),做好监督员和网格长的配置、招聘、培训、考核及日常管理。指挥中心处理社会管理网格化所收集信息的具体流程如下:1、信息收集。在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与乡镇(街办)、乡镇(街办)与行政村(居委会)之间建立问题流转办理机制。网格长对本网格区域内各类不稳定因素、治安隐患、事故隐患、居民矛盾等进行随时排查,监督员在规定的若干单元网格内巡视,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或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接收社会公众举报、领导批转的问题,由监督员核实,对于能在行政村(居委会)解决的问题,解决后登记备案;需上报处理的问题由行政村(居委会)或

22、监督员提交乡镇(街办)处理并备案;需上报县指挥中心处理的问题由乡镇(街办)上报或监督员直接上报,真正做到“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2、案卷建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坐席人员接收各乡镇(街办)或监督员上报的问题和各类信息,根据部件、事件预案进行立案,并报值班班长审核。3、任务派遣。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值班班长将立案的案卷进行分解,确定责任单位,并交由坐席人员派遣至相关责任单位处置。4、任务处理。相关责任单位按照指挥中心的指令,按规定组织管理力量到现场进行处置。涉及多个部门联合答复解决的问题,由责任单位协调各协办单位答复或解决,并由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督促落实。5、结果反馈。各相关责任单位对问题处理

23、完毕后,要通过系统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社会管理服务中心。6、核查结案。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坐席人员利用短信等方式通知相应区域的监督员到现场核查问题处置情况,并将信息反馈至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经坐席人员核查、值班班长审核后,若上报的核查信息与问题处置标准一致,指挥中心进行结案处理;若未达到处置标准,由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立案督办。督办未果转交县效能办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7、综合评价。在平台系统中设置绩效评价模块,自动生成评价结果。同时,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定期发布问题处置情况和各责任单位的绩效评分,接受社会监督。第八章 *县网格化管理事件信息采集暂行办法为顺利实现社会网格管理的系统化、程序化、社会化,使信息顺

24、利录入操作平台,根据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一、信息采集原则各职能部门按照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时效性的原则,结合部门工作性质和职能,就本单位部件管理、事件分类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信息的客观真实、公正规范、有序采集,尽量减少漏报,不得虚报、漏报、瞒报、假报。二、组织机构全县设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乡镇(街办)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由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主抓,服务中心主任具体负责,确定若干名工作人员,负责信息汇总;各相关职能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做好本单位所涉及的网格化信息管理工作,确定若干名工作人员负责信息的汇总;各行政村(居委会)主要负责人对本辖区范围内信息管理负总责,

25、确定若干名工作人员负责信息的汇总;各网格内由网格长负责信息采集、审核、上报。三、信息采集内容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人员、工作范围、服务对象、工作方式对应公共服务、社会事务、安全稳定、应急管理、党建组织、依法行政、社情民意共七大类信息进行逐级分类分项,填写本单位网格化管理部件事件信息采集表,信息内容主要包括:(一)单位简介,包括性质、职能、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二)确定本单位部件、事件分类;(三)确定本单位部件、事件的编号、名称、说明、管理目标、流转程序、时限、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权属部门、监管单位、执法单位等事项。在采集信息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支持。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中心要设立并公

26、布信息采集管理投诉电话,及时受理有关单位和个人对信息采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举报、投诉和建议。四、信息审核社会管理网格化信息的采集、上报执行严格的“谁主管、谁审批、谁负责”原则。(一)信息由各职能部门进行分类采集和筛选。信息审核前必须认真校对,信息采集者对所采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负责;(二)信息采集完毕后送单位分管领导进行审核。分管领导主要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是否涉密进行甄别、检查;(三)信息经分管领导甄别、检查汇总填表后,报单位主要领导做最终审核签字;(四)信息由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核后汇总上报。对因审核不严导致信息内容失实、泄密、引发负面影响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27、;(五)网格化社会管理事件信息采集表要存档保存,以备查阅。第九章 信息采集责任单位1、人口信息采集。由各乡镇(街办)负责组织,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及具体实施需要进行,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进行建设,并逐步核实完善。2、地图信息采集。由项目承建单位承办,住建委、国土局配合。3、社会事件、部件的采集。由各乡镇、街道办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各乡镇(街办)以及各职能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工作范围、服务对象、工作方式等要求,采集公共服务、社会事务、安全稳定、应急管理、党建组织、依法行政、社情民意共七大类61项信息并进行逐级汇总,形成数据库,进入全县社会管理网格化系统数据处理中心。七大类61项信息具体为:第

28、一类是公共服务类信息。包括:政策解读、行政审批、 医疗卫生、公共交通、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教育文体、城建规划、科教科普、文物旅游、社会保障、救济救助、市容市政、食品安全等14项信息分项;第二类是社会事务类信息。包括:民生就业、人事录用、户籍身份、计划生育、物业管理、消费生活、兵役退伍、金融服务、水电气暖、通讯服务、农林水牧等11项信息分项;第三类是安全稳定类信息。包括: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户籍管理、协警管理、防水防盗、矛盾调解、重大事情处理、法律援助、信访监控、综合治理、社会治安、邪教组织排查、宗教事务等13项信息分项;第四类是应急管理类信息。包括:应急预案、应急队伍、专家组、危险源排查、避难

29、场所建设、物资储备等6项信息分项;第五类是党建组织类信息。包括:党的建设、工会组织、监管监督、青年组织、妇女儿童、党的建设、社会团体、民主党派、统一战线等9项信息分项;第六类是行政执法类信息。包括:行政处罚、法律解读、行政执法监督队伍、行政执法监督员等4项信息分项;第七类是社情民意类信息。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民生民情、投诉建议、热点咨询等4项信息分项;信息收集汇总过程要坚持真实、准确、全面、及时、保密原则,进行认真采集和筛选、甄别和检查。4、各级网格组织机构信息采集。由各乡镇(街办)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5、事件处理预案采集。由各乡镇(街办)、相关部门负责落实。 第十章 工作要

30、求1、细化任务,确保落实。各乡镇(街办)、县直各单位要根据实施方案,对下达的各项任务层层分解细化,落实到人。同时,要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把各项任务做细做实,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工作任务。2、注重指导,强化管理。各乡镇(街办)、县直各单位要在村民(居民)自治工作中找准定位,转变角色,变“管理者”为“指导者”。重点要加强对日常工作的指导,坚决做到“四统一”,即统一基础台账、统一队伍纪律、统一考核管理、统一组织管理。3、例会推进,加强督查。领导组将通过决策协调会、工作专题会等形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重要问题进行协调讨论,对重大事项作出决策,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时,联合县效能办,定期对各乡镇(

31、街办)、县直各有关单位建设工作进行督查,并以领导组办公室简报予以通报。4、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网格化”管理要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覆盖。城区网格化管理要以*为重点,向南扩张6平方公里,先行开展试点,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全面铺开;农村网格化管理要在*、*各选择35个行政村,先行开展试点,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县所有行政村全面铺开。第十一章 社会管理网格化职责制度 (一)社会管理网格化层级负责制 网格化管理实行层级负责制,各级网格责任人工作职责如下:一级网格:负责全县社会管理网格化综合工作;指导街道、乡镇社会管理服务网格化工作;督促指挥中心向职

32、能部门派遣处理事项;协调重大事宜处置;定期深入街道、乡镇听取社区居民、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检查与考核下级网格责任人工作落实情况。二级网格:负责社区、行政村社会管理服务网格化指导工作;安排、督促职权范围内社区、行政村上报事项的处置;向指挥中心上报无权处理的事项;列席社区、行政村网格化工作例会;深入社区、行政村收集社区居民、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督导下级网格责任人工作落实情况,检查其网格工作记录等。三级网格:负责社区、行政村的社会管理服务网格化全面工作;安排督促职权范围内网格长上报事项的处置;向服务中心上报无权处理的事项;深入责任区,巡查网格内市政、消防等硬件设施的情况;指导和动员下级网格责任人工作;认

33、真做好网格化工作记录。四级网格:负责网格内各类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建立基础台帐;及时上报发现的不合理事项;全天不定期巡查本网格内市政、消防等硬件设施的情况;将变化与更新的动态情况第一时间报至上级网格责任人。(二)、社会管理网格化学习培训制度为提高网格化管理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讲求实效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1、网格化管理培训工作由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办公室负责实施。2、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办公室根据全年工作安排制订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师资力量和培训教材资料等。3、参与网格化管理培训的对象为所有参与网格化管理的所有成员。4、培训内容主要是做好网格化管理工作、解决群

34、众诉求等所需的相关知识。5、参与网格化管理的人员除参加集体组织的培训学习外,还必须加强自我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为民服务能力。6、培训工作要准备充分,注重过程,讲求效果,防止形式主义;授课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深入浅出。7、参加培训的人员要严格遵守培训纪律,准时参加,认真听课,勤作笔记。8、培训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三)、社会管理网格化信息排查报送制度1、街道、乡镇应结合社区、行政村工作实际,将工作领域所需求的信息内容分解至社区、行政村,各级网格责任人须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按规定要求定期在责任网格内开展信息排查工作。2、网格责任人应当整合责任区内各类信息资源,创建台帐式的网格化

35、管理系统,并实行动态化管理。3、三级网格为排查主要环节,网格责任人应认真做好信息记录工作,每个工作日如实填写网格化管理工作日志,全面掌握责任区内基本情况,做到民情动态“一口清”。4、三级网格责任人将排查收集的问题与信息,整理后按“区分责任、分口管理”的原则,属于行政村、社区职责范围内的报送行政村、社区的责任干部,督促并协助该责任人在规定时限内给予解决和反馈;属于社行政村职责范围外的上报二级网格责任人。5、二级网格责任人应当坚持岗位工作制,相互协调工作时间定期深入社区、村,切实做好社区、村内信息动态的登记,认真记录网格化管理工作日志。 6、二级网格负责人受到报送的相关问题后,应当根据“分口处理”

36、原则,在一个工作日内报送乡镇、街道科室并督促在规定时限内解决,属于乡镇、街办职责范围外的上报一级网格责任人。(四)、社会管理网格化信息管理制度为全面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促进信息的完整规范,提高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工作效率,特制订如下制度:1、街道、乡镇在网格化管理中建立信息台帐系统,实现社区、行政村网格数字化管理。2、信息台帐系统坚持以“一个网格一本台帐、一项工作一组数据”为原则,使网格内各类数据信息科学、直观。3、信息台帐系统实行电子版本与纸质版本相结合,电子版本作为数据更新库;纸质版本便于深入网格排查时随手携带。4、信息台帐系统实行分类管理,以工作性质为尺度区分为公共服务、社会事务、安全稳

37、定、应急管理、组织建设、行政执法、社情民意七大类共61项信息。5、信息台帐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各级网格责任人应当做好信息台帐系统的管理,坚持做到有变化时及时充实更改,无变化时定期调整维护,使信息台帐系统随着工作的进展而变化。(五)、社会管理网格化处置反馈机制制度为全面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加强信息的处置及反馈,提高工作效率,特制订如下制度:1、排查收集的各类信息与问题,必须本着“务实、快速、高效”的原则给予处置。2、在处置责任上,涉及到街道、乡镇的事务,原则上由网格责任领导牵头处理;涉及到职能部门的事务,原则上由县服务中心牵头处理。3、在处置时效上,属社区、行政村工作站职责范围内的,一般在2个

38、工作日内给予解决,属街道、乡镇职能科室职责范围内的,一般在3个工作日内给予解决,属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给予解决,如特殊情况短期内难以解决,应当及时注明原因。4、在处置协调上,如问题超出街道、乡镇职责范围,应当在1个工作日内报送县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转相关职能部门,并及时将处置进展情况给予反馈。5、在处置反馈上,所有问题处置办理结果应当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六)、社会管理网格化例会制度为确保网格化管理工作深入有序开展,有效发挥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作用,特制订工作例会制度。1、工作例会每月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召开一次。2、工作例会由社区、村全体网格服务团队参加,网格

39、组织负责召开,并请上级网格管理机构到会指导。3、内容为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群众干部反映强烈的热点难题。4、对例会反映的问题要及时总结,完善,更新,补充5、例会全体网格成员必须按时参加,不得随意缺席,如确实有紧急情况,必须请假。6、每月按时总结和部署“网格化管理”下阶段工作。(七)、社会管理网格化基层入户走访制度为了切实转变团队成员的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工作的需要,特制定如下制度:1、全体网格成员必须对所负责的网格去了解民情,每月不得少于2天。二、每个网格成员下网格内入户,都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了解他们想什么、盼什么、要求干部做什么,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

40、要详细记载在专用笔记本上。三、每个网格员进所负责网格区入户不仅要“身入”,还要“心入”。要走家串户,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网格区的基本情况,探索适合网格内经济发展的好路子,多为群众民排忧解难,多办好事实事。四、每个网格员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思想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五、每个网格员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把带有普遍性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进行认真整理、归纳、分类,在工作例会中进行反映,总结。(八)、社会管理网格化成员联系制度 为进一步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打造全新的数字化社会管理服务平台,使网格化管理成员在服务中增强才干,党员群众在受服务和服务中得到实惠和

41、互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现制订网格团队及其成员联系制度。1、及时组织团队成员开展联系走访工作,每名团队成员每年需走访网格内服务对象2次以上;对特殊群体(如困难户、残疾人、归正人员、优抚家庭等)要落实专人联系,了解实际情况,明确联系责任。2、建立每月工作例会制度,汇总网格团队成员收集的信息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求每个团队必须每年上传4篇高质量的电子民情日记。3、网格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交流联系,每个团队成员每年参加工作例会不少于3次,并发表1篇“网格化管理”工作心得体会。4、及时提供网格内服务对象的动态化信息数据,信息由管理员更新,对一些隐密性的资料做好保密工作。5、着力化解基层矛盾,自觉维护

42、基层和谐稳定。积极为民办实事、做好事,力所能及地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无法解决的要及时向乡镇街道反映,并进入网上服务办事流程,提交街道、乡镇、县逐级解决。6、主动向所联系的群众发放联系卡(或张贴公告牌),告知联系方式和服务内容。(九)、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纪律制度 为切实推动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现制订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纪律,努力做到“六不准”、“六不让”。一、六不准1、不准弄虚作假,欺骗组织和群众,更不准虚报瞒报。2、不准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物馈赠和宴请。3、不准故意拖延办事时间,推诿扯皮,损害群众利益。4、不准泄露群众个人隐私和机密,确保信息安全。5、不准以下社区和行政村为名,参与赌博、迷信等违法乱纪活动。6、不准在群众中发表有损政府形象和不利于工作的言论,不搬弄是非。二、六不让1、不让网格化机构布置的工作在我手中延误。2、不让应该反馈的意见或传递的信息在我手中中断。3、不让正在办理的事在我这里积压。4、不让我负责的事因我而影响全局。5、不让各种差错在我手里出现。6、不让居民反映的事情在我这里搁浅。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