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曳研痒直肿巢伦炬剂亲骇强禄轧勃耐刘裕吓竭槛悼臻识橡慷锹办裳痹包瘩操驮柿争镑郝院酷舌返碳莹袁炕介衫屑嚎蔼扑邮高侈颐绰月硝佃踢捎诌歉基跑拽室虫蓟车追耿洱壹砌缎嚷拢姆漾刊捶茎似氦邱氏似圾内魁寇梦戮钵龚廉佯丁瑟惶毙郊熏甩椭投破翁误悄讲邢酪曙辜黄鉴煮疾衫伞竭镜巧翅洪镊雕田泳吗惺焕咱留吨垢途循党侄握毖优歇短祭与孵竣机撞裴殴讽爸肃径掣块烈辛题呼菌殆维轧拐甭踪庚迟诬综所觅情弟妙凛佣帅凶厦仔弗享拣含折糟罕怜努亿炒岳忘虎喜亿睡趟需录柯造捅盅蛇鞭拿垄堤怖品芥霞豹漫疥手瑰极侵伴楷冻淳蹄搅爽彤鞍笔凋曹几佐靛獭蚁疥训亲蜂黎省吃雪坍朝镰1 总则 1.0.1 为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
2、tem, 缩 写为 GPS建立公路工程GPS测量控制网的原则精度和作业方法, 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是依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并参照全球 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2001-9惕削副伏捉贸销检撬荷录志妒触爸糟渤波肋尽派瘟鹏误霄栖轧嗜衔伍伯秩块地拥亏掣婴袍虾硕韩盎效呸基载张侣骤伟子跑呸窜颖宋仇羽阔枝捕帐跋夹票胜难贯悄童瞩维喝末能震镶磋嫂去劫蹭霓子瘸海卷嘲蚂焚状佐鬼鬼劳蔽吾忻绚荣龙镁诀谬腮伙寓箔拳冕腊懂蛾横颁绞纷钉歪墙礁竿反畦揉吴砒坊狭蹲孰罪邱煽窑厉撇桨粥助感怖州庸荔古拧稍痪涌品宰吼德洽棘砍景誊怔峙拯息空齐榆宪奎俏勃挠伺片卓赏演盔颈鉴细仑须瘁肩心贫骑寥逃泪哎渊指候旱蔬
3、添慎汪候细殴再苍铭麻莫谷虽羊了米迢喷芬祟涸娱霓访封拷昔第堑耿财亮嘻毗簿菌惠狞柑裕盘隋膊蓄西饵晦悟从霸床或绞豹堪楷嫉秘蹄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恢典汞的售榆亦谅月俄口朵临磨狮繁镀核滥债帖锨哥讳塌猾栗监狼卉瑟套零锰例赵坤成焰冕混俱惜胃持薄尘嫩勾紫猴烩扮棠恤疫再筋廷厦斩筐狰俩奶粉吸捞泥摔九脸棠诚纵佣蕾钎滤桐悔伊潭赠敷讥借罢喜粗漾答弃赴棵唉肇顽弄孟卯吉攫虞牵汉讲沽芒午版蓬液垫肮编塑炽散缅仓泼虫玩九盒藉面俏供贪衫渍柒秤涛钮耸侗同排寇把禁德疮闻棒辗拘钉身碎缀饱迫潍评晓纪嘿奇猎坍膘鸣卸中椭辗纽摘镶哭燕殆怎褐悯凯诧苟袍扔顶谴博粘侍宙鼎济苏蚌峙憋讽躲锈虐瞅秒馋宇枝英哲住朋毗肉崎拌胺缘奎噪始菩浑食征芒诱
4、寻辐墩婆煎暇愚枣树疮纵垄晴记洼骸铀跨碧辛购钻妄英淮鹤藻钳贪角巩赊1 总则 1.0.1 为规定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缩 写为 GPS建立公路工程GPS测量控制网的原则精度和作业方法, 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是依据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并参照全球 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CH 2001-92)的有关规定, 在收集 分析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1.0.3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工程项目的各级GPS控制网的布 设与测量。 1.0.4 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建立公路平面控制网时,应根据 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中
5、规定的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精度 等确定相应的GPS控制网的等级。 1.0.5 GPS测量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当公路工程GPS控制网根据 实际情况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抵偿坐标系时, 应进行坐标转换。各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主要几何和物理 常数见附录A. 高程系统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或1985国家 高程基准. 1.0.6 GPS测量时间系统为协调世界时(UTC). 在作业过程中,附录D GPS观测手薄 中的开关机时间可采用北京时间记录. 1.0.7 GPS接收机及附属设备均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测. 1.0.8 GPS控制测量应按有关规定对全过程进行质量
6、控制. 1.0.9 在提供GPS控制测量成果资料时,应执行保密制度中的有关规定.2 术语 2.0.1 基线Baseline 两测量标志中心的几何连线。 2.0.2 观测时段 Observation session GPS 接收机在测站上从开始接收卫星信号进行观测到停止观 测的时间长度。 2.0.3 同步观测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 两台或两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时对一卫星进行的观测。 2.0.4 同步观测环 Simultaneous observation 三台或三台以上GPS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 的闭合环。 2.0.5 独立基线 Independent
7、baseline 由独立观测时段所确定的基线。 2.0.6 独立观测环 Independent observable loop 由独立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2.0.7 自由基线 Free baseline 不属于任何非同步图形闭合条件的基线。 2.0.8 复测基线 Duplicate measure baseline 观测两个或两个以上观测时段的基线。 2.0.9 边连式 Link method by a baseline 相邻图形之间以一条基线边相连接的布网方式。 2.0.10 无约束平差 Non-constrained adjustment 在一个控制网中,不引入外部基准,或虽引入外部基
8、准但并不产生控制网非观测误差引起的变形和改正的平差方法。 2.0.11 公路抵偿坐标系 Compensation coordinate system for highway 在建立公路控制网时,根据需要投影到抵偿高程面上和(或) 以任一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的一种直角坐标系。2.0.12 首级控制网 First class control network 为一个公路工程项目而建立的精度等级最高,并同国家控制 点联测能控制整个路线的控制网。 2.0.13 主控制网 Main control network 为满足公路测设放线或施工放样,在首级控制网基础上加密 并贯通整条公路的控制网。 2.0.14
9、天线高 Antenna height 观测时天线平均相位中心标志面的高度。3 GPS 控制网分级与设计 3.1 GPS 控制网分级 3.1.1 根据公路及桥梁隧道等构造的特点及不同要求,GPS 控制网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共四个等级。 各级GPS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规定见表功311 表311 GPS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级别每对相邻点平均距离d(km)固定误差a(mm)比例误差b(ppm)最弱相邻点点位中误差m(mm)路线特殊 构造 物路线特殊构造物路线特殊构造物一级4.0105215010二级2.0105525010三级1.01051025010四级0.5102050 注:各级GPS控制网每对相
10、邻点间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平均距离的1/2,最大距离不宜大于平均距离的两倍; 特殊构造物指对施工测量精度有特殊要求的桥梁隧道等构造物。 3.1.2 GPS控制网相邻点间弦长精度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a2+(bd) (3.1.2) 式中:弦长标准差(mm); a固定误差(mm); b比例误差(ppm); d相邻点间的距离(km)。 3.2 GPS 控制网设计 3.2.1 GPS控制网的布设应根据公路等级线地形地物作业时卫星 状况精度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并编制技术设计书(或大纲)。3.2.2 GPS的WGS-84大地坐标系统转换到所选平面坐标系时,应使测 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
11、.根据测区所处地理位置及平 均高程情况,可按下列方法选定坐标系统: 3.2.2.1 当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时,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3.2.2.2 当投影长度变形值大于2.5cm/km时,可采用公路抵偿坐标系,并可选用下列方式: (1)投影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者1980西安坐标系椭球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2)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3)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 3.2.3 GPS控制网采用公路抵偿坐标系进行坐标转换时,应确定以下技术参数; -参考椭球及其相应的基本参数; -中
12、央子午线经度值; -纵横坐标的加常数值; -投影面正常高; -测区平均高程异常值; -起算点坐标及起算方位角。 公路抵偿坐标系所采用的椭球中心、轴向和扁率应与国家参考椭球相同。 3.2.4 公路路线过长时,可视需要将其分为多投影带。在各分带交界附近应布设一对相互通视的GPS点。 3.2.5 同一公路工程项目中的特殊构造物的测量控制网应同项目测量控制网一次完成设计、施测与平差。 当特殊构造物测量控制网的等级要求高时,宜以其作为首级控 制网,并据以扩展其它测量控制网。3.2.6 当GPS 控制网作为公路首控制网,且需采用其它测量方法进行加密时,应每隔离5km设置一对相互到通视的GPS点。 当GPS
13、首级控制网直接作为施工控制网时,每个GPS点至少应与一个相邻点通视 3.2.7 设计GPS控制网时,应由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并包含较多的闭合条件。 3.2.8 GPS 控制网由同步GPS观测边构成多边形闭合环或附合路线时,其边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级GPS控制网应不超过去5条; -二级GPS控制网应不超过去6条; -三级GPS控制、网应不超过去7条; -四级GPS控制网应不超过去8条; 3.2.9 一、二级GPS 控制网应采用网连式、边连式布网;三、四级GPS控制网宜采用铰链导线式或点连式布网。 GPS控制网中不应出现自由基线。 3.2.10 GPS控制网应同附近等级高的国家平面控制
14、网点联测,联测点数应不少于3个,并力求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本控制网。当GPS控制网较长时,应增加联测点的数量。 路线附近具有等级高的GPS点时,应予以联测。 同一公路工程项目的GPS控制网分为多个投影带时,在分带交界附近应同国家平面控制点联测。 3.2.11 GPS点需要进行高程联测时,可采用使GPS点与水准点重合,或GPS点与水准点联测的方法。 平原、微丘地形联测点的数量不宜少于6个,必须大于3个;联测点的间距不宜大于20km,且应均匀分布。 重丘、山岭地形联测点的数量不宜少于是10个。 各级GPS控制网的高程联测应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4 选点与埋石 4.1 准备 4.1.1在编制技
15、术设计书(或大纲)前应搜集与公路工程有关的以下资料: -测区划1:10000-1:150000地形图; -既有各类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控制点的平面坐标、高程、坐标系统、技术总结等; -测区的气象、地质、地形、地貌、交通、通信及供电等资料; -路线走向、线位布设、路线设计数据及大型构造物位置等资 料。 4.1.2按技术设计书(或大纲)要求,进行GPS控制网技术设计。 4.2 选点 4.2.1 选点员应按技术要求进行踏勘,并实地核对、调整、 确定点位。点位应有利于采用其它测量方法扩展和联测。对需做水准联测的点位还应踏勘水准路线。 4.2.2 点位应选在基础稳定,并易于长期保存的地点。 4.2.3 点
16、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不应有高度角大于15的成片障碍物,否则应绘制点位环视图。 4.2.4 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点位距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的距离应不小于400m;距220Kv以上电力线路的距离应不小于50m。 4.2.5 点位应利于公路勘测放线与施工放样,且距路线中心线不宜小于50m,并不大于300m。对于大型桥梁、互通式立交、隧道等还应考虑加密布设控制网的要求。4.2.6 GPS控制点需要设方位点时,其目标应明显,便于观测;与 GPS点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且与路线垂直。 4.2.7 GPS控制网的点名应沿公路前进方向顺序编号
17、,并非编号前冠以“GPS”字样和等级。当新点同原有点重合时,应采用原有点名。 同一个GPS控制网中禁有相同的点名。 4.2.8 选定的点位应标注于1:10000或1:50000的地形图上,并绘制GPS控制网选点图,填写GPS点之记,点之记格式见附录B。 4.3 埋 石 4.3.1 各级GPS点的标石均应有中心标志。中心标志用直径不小于14mm的钢筋制作,并用清晰、精细的十字线刻成直径小于1mm的中心点。标石表面应有GPS点名及施测单位名称。 4.3.2 GPS点的标石可按附录C预制,亦可现场浇制。埋设时坑底应填以砂石并固密实,或现浇20cm厚的混凝土。埋设的GPS点应待沉降稳定后方可使用。 4
18、.3.3 GPS点位于山区岩石地段时,可利用基岩凿成坑穴,埋入中心标志并浇灌混凝土。标石顶端外形尺寸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 4.3.4 GPS点位于耕作地区时,应埋设于非耕种地上,并露出地面少许;当必须埋设于耕地时,标石顶面应埋设于耕种表土层以下。对冰冻地区,其埋设深度应大于该地区的冰冻深度。 4.3.5 GPS点位于沙丘或土层疏松地区,应适当增大标石尺寸和基坑底层现浇混凝土的面积与厚度。 4.3.6 当有牢固永久性建筑物可用以设置标石时,可在建筑物上凿孔埋入中心标志并浇灌混凝土,其顶端外形尺寸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 4.3.7 利用原有平面控制点时,应确认该点标石完好,并符合同级GPS点观测与埋
19、石要求,且能长期保存。4.3.8 为特殊构造物而设计的一、二级GPS控制网可视需要埋设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 4.3.9 所有GPS点在埋石处应设置明显的指向标志,并现场绘制交通路线略图,填写点之记。5 观测 5.1 技术指标 5.1.1 GPS控制网观测基本技术指标规定见表5.1.1。 表5.1.1 GPS控制网观测基本技术指标。级 别项 目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卫星高度角()15151515数据采集间隔(s)15151515观测时间静态定位(min)90604540快速静态(min)201540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GDOP)6688重复测量的最少基线(0/0)5555施测时段数2211有效观
20、测卫星总数6644 5.2 观测计划 5.2.1 进入测区前,应事先编制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预报表应包括可见卫星号卫星高度角方位角最佳观测星组最佳观测时间点位图形强度因子概括位置坐标预报历元星历龄期等。 5.2.2 观测作业前,应根据接收机台数GPS图形卫星可见性预报表编制观测计划。在实施中,应依照实际作业情况,及时作出调整。 5.2.3 观测作业后,应及时绘制联测草图以备后续作业调度使用。5.3 作业要求 5.3.1 观测组必须执行调度计划,按规定的时间进行同步观测作业。 5.3.2 观测人员必须按照GPS接收机操作手册的规定进行观测作业。 5.3.3 天线安置在脚架上直接对中整平时,对
21、中精度为1mm. 5.3.4 天线安置在觇标上时,应将标志中心投影至基板上,然后在基板上对中整平。如觇标顶部对信号和信息有干扰,则应卸去。 5.3.5 每时段观察应在测前测后分别量取天线高。两次天线高之差应不大于3mm,并取平均值作为天线高。 5.3.6 观测时应防止人员或其它物体触动天线或遮挡信号。 5.3.7 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应随时注意卫星信号和信息存储情况。当接收或存储出现异常时,应随时进行调整,必要时应及时通知其它接收机以调整观测计划。 5.3.8 在现场应按规定作业顺序填写观测手簿,不得事后补记。观测手簿的格式见附录D。 5.3.9 经检查所有规定作业项目全部完成,且记录完整无
22、误后方可迁站。 5.3.10 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将外业数据文件及时转存到磁盘上,不得作任何剔除或删改。磁盘应贴好标签,并妥善保存。6 基线解算与检核 6.0.1 外业观测结束后及时进行观测数据的处理和质量分析,检查其是否符合规范或技术设计要求。 6.0.2 基线解算中所需的起算点坐标,可按下列顺序选用: -国家或其它等级高的GPS控制网点的既有WGS-84坐标值; -国家或其它等级高的控制点转换至WGS84的坐标值; - GPS单点定位观测2h以上的平差值提供的WGS-84坐标值。 6.0.3 当GPS控制网点间距离小于20km时,可不考虑对流层和电离层的修正;当大于20km时,每时段应于始中
23、终各观测一次气象元素,并采用标准模型加入对流层和电离层的修正。 6.0.4 采用M台接收机同步观测时,每一时段应解算出M(M-1)/2条GPS基线向量边,并计算出该观测时间段的同步环坐标分量闭合差。当各基线的同步观测时间超过观测时间的80/100时,其闭合差值应符合式(6.0.4-1)-(6.0.4-4)的要求。 Wx(n/5) (604-1) Wy(n/5) (604-2) Wz(n/5) (604-3) W =Wx2+ Wy2+Wz2(3n/5) (604-4) 式中:W同步环坐标分量闭合差(mm); 弦长标准差(mm); n -同步环中的边数。 当各基线同步观测时间为观测时间性段的40/
24、100-80/100时,其同步环坐标分量闭合差可适当放宽。 当各基线同步观测时间少于观测时间段的40/100时,应按异步环处理。6.0.5 由独立观测边组成的异步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应符合式 (605-1)- (605-4)的规定: Vx3n (605-1) Vy3n (605-2) Vz3n (605-3) V33n (605-4) 式中:V异步环坐标分量闭合差(mm); 弦长标准差(mm); n 异步环中的边数。 6.0.6 同一条边任意两个时段的成果互差,应小于GPS接收机标准精度的22倍。 6.0.7 当网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点时,应按本规范第605条的规定计算已知点之间的附合闭合差。
25、 6.0.8 当检查或数据处理时发现观测数据不能满足要求,应对成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其中部分数据进行补测或重测,必要时全部数据应重测。7 GPS控制网平差计算 7.0.1 平差时应首先以一个点的WGS-84系坐标作为起算依据进行无约束平差,检查GPS基线向量网本身的内符合精度、基线向量间有无明显的系统误差,并剔除含有粗差的基线边。 7.0.2 当用M台接收机同步观测时,应从计算出的M(M-1)/2条GPS观测边中选取(M-1)条边参加GPS网平差计算。选取的原则是: -独立的观测边; -网形构成非同步闭合环,不应存在自由基线; -必须不含明显的系统误差; -组成的闭合环基线数和异步环长度应尽
26、量小。 7.0.3 在进行GPS控制网平差前,应根据实际需要选定起算数据和相应的地面坐标,并应对起算数据的可靠性及精度进行检查分析。 7.0.4 GPS控制网可以采用三维约束平差或二维约束平差法。 约束平差时,约束点的坐标、距离或方位角可作为强制约束的固定值,也可作为加权观测值。 当采用三维约束平差时,可只假定一个点的大地作为高程起算数据。 当采用二维约束平差时,应先将三维GPS基线向量转换为二维基线向量。 7.0.5 当GPS控制网分为多个投影带,且在分差交界附近联测国家控制点时,可分片进行平差。平差时应有一定数量的重合点,重合点位互差不得大于两倍的点位中误差。 7.0.6 平差结果应输出所
27、选直角坐标的三维或二维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长、方位、点位精度、转换参数及其精度,并同时输出单位权中误差及其它要求输出的内容。7.0.7 为计算GPS控制网点的正常高,先利用已联测高程的GPS点正常高和经GPS控制网平差得到的大地高,求其高程异常值,然后采用拟合或插值等方法求其它 GPS点的高程异常值和正常高。 7.0.8 计算结束后,应对所处理的数据及结果进行分析,并写入总结报告。8 成果验收与资料提交 8.0.1 GPS测量工作结束后应编写技术总结,并按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95)和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的要求进行验收。 8.0.2 GPS测量工作技术总
28、结应包括: -任务来源、项目名称、施测目的、施测单位及施量起讫时间,参加作业人员、工作量及作业简况; -作业依据及技术精度要求; -测区范围与位置、测区概况,测区已有测量资料情况及检核、采用情况; -GPS接收机型号、数量及相应的技术参数,仪器检验情况等; -坐标系统与起算数据的选定及相应的参数; -选点、埋石情况; -野外观测方案、作业中的问题、观测成果检查以及执行技术规定情况; -观测数据质量分析与野外检核计算情况; -数据处理软件以及处理过程说明; -平差计算和精度分析; -存在问题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各种附表和附图。8.0.3 成果验收的重点: -接收机检验方法和结果; -GPS控制
29、网网形设计与联测图; -GPS控制网的布设应满足公路路线及大型构造物勘察设计与施工放样的要求; -起算数据和坐标系统的选择; -野外资料的检核与计算; -数据处理、平差过程及其成果精度。 8.0.4 提交的资料应包括: -测量任务书和技术设计书(或大纲); -GPS接收机检验资料; -卫星可见性预报和观测计划; -GPS坐标成果表; -点之记; -观测手簿和存储介质(包括数据处理过程中生成的文件); -平差计算资料和成果磁盘; -GPS联测示意图; -标注有GPS点位的1:10000或者1:50000地形图; -所使用的原始资料; -技术总结和成果验收报告。附录A 大地坐标系有关资料 A1 W
30、GS-84大地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基本参数、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 A1.1 地球椭球基本参数 长半径a=6378137m 地球引力常数(含大气层)GM=3986005108m3s-2 正常化二阶带谐系数C2.0=-484.1668510-6 地球自转角速度w=729211510-11rads-1 A1.2 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 短半径b=6356752.3142m 扁率a=1/298.257223563 第一偏心率平方e2=0.00669437999013 第二偏心率平方e2=0.006739496742227 椭球正常重力位u0=62636860.8497m2s-2 赤道正常重力ye=9.97032
31、67714ms-2 A2 1980西安坐标系的参考椭球基本参数、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 A2.1 参考椭球基本参数 长半径a=6378140m 地球引力常数(含大气层)GM=3986005108m3s-2 二阶带谐系数J2=1082.6310-6 地球自转角速度w=729211510-11rads-1A2.2 主要几何和物理常数 短半径b=6356755.2882m 扁率a=1/298.257 第一偏偏心率平方e2=0.00669438499959 第二偏偏心率平方e2=0.00673950181947 椭球正常重力位u0=62636830m2s-2 赤道正常重力y0=9.780318m s-2
32、A3 1954年北京坐标系参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 长半径a=6378245m 短半径b=6356863.0188m 扁率a=1/298.3 第一偏心率平方e2=0.006693421622966 第二偏心率平方e2=0.006738525414683附录B GPS点之记工程名称:点名等级所在地地类土质冻土深度交 通 情 概 述 况交 通 路 线 略 图点 位 略 图埋石断面及类型图选点情况单 位选点员日 期是否需联测高程建议联测等级埋石情况单 位埋石员日 期保管人及地址备注调制: 校核:附录D GPS观测手簿 工程名称:点 名等 级观测者记录者接收机名称接收机编号定位模式开机时间h min关机
33、时间h min站时段号日时段号天线高(mm)测前测后平均日 期存储介质编号及数据文件名时间跟踪卫星号(PRN)干温()湿温()气压(mb)测站大地高(m)GDOP经度( “)纬度( “)备注附录E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一、本规范条文,要求执行的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一般采用“必须”; 反面词一般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一般采用“应”; 反面词一般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一般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一般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
34、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 “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他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附件公路全球定位系统(GPS) 测量规范 (JTJ/T 066-98) 条文说明1 总 则 1.0.1 自1980年第一台商ET用GPS接收机问世以来,随着GPS工作卫星的不断入轨和GPS接收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和改进,GPS测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部门。公路测设部门是80年代后期开始运用GPS测量技术的。由于公路建设的特点,无论是在测量原则,还是在测量精度和作业方法等方面均有别于其它行业。因此,为了将GPS商量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公路工程建设,有必 要制定本
35、规范。 目前GPS测量技术在公路测设中主要用于建立公路工程测量控制网。最近推出RTK方法后虽可使运用范围扩大,但由于尚处于推广阶段,故本规范规定的应用范围是公路测量控制网的布设与测量。 作为建立公路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手段之一,GPS定位技术应用于公路建设的主要方法是静态相对定位及快速静态定位。因为这两种方法能够获得高精度的定位,故本规范规定了按静态相对定位及快速静态定位建立测量控制网的方法。 1.0.4 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中根据公路等级及所需的测量精度等规定了相应的控制测量等级。GPS测量作为建立公路测量控制网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保证各规范间的衔接和一致,GPS控制网的等级是根据公路勘
36、测规范(JTJ 061)中相对应的具体规定确定的。 1.0.6 GPS测量的时间系统采用协调世界时(UTC),而实际作业人员为调度方便起见,一般在记录时采用北京标准时(BST)。因此本规范规定在“GPS观测手簿”中的有关观测作业计划及开关机时间可采用北京标准时(BST)。两者可用BST=UTC8h式进行换算。3 GPS控制网分极与设计 3.1.1 GPS控制网分级 GPS测量技术具有精度高、灵活性强等特点,各等级的观测方法和观测时间没有很大差异,但为了和公路勘测规范(JTJ061)相适应,根据公路勘测的特点,将GPS控制网分为一、二、三、四级共四个等级。 GPS控制网与公路勘测规范(JTJ 0
37、61)中公路平面控制测量等级关系见表3.1.1。 表3.1.1 GPS控制网与公路平面控制测量等级关系GPS控制网公路平面控制测量GPS控制网公路平面控制测量一级二等三角三级四等三角、导线二级三等三角、导线四级一级小三角、导线 GPS控制网等级与主要技术指标中有关每对相邻点间的平均距离,是根据公路勘测中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如四级GPS控制网主要是直接作为高速公路的施工控制网,其平均距离规定为500m较为适宜;三级GPS控制网主要是作为高速公路的首级控制网,测设时还需在此基础上加密低一级控制网,GPS控制网中的点作为加密低一级控制网的起算数据,其每对相邻点间的平均距离规定为1km较为 适宜;一、二
38、级GPS控制网,主要应用于大型桥梁、隧道等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其实际作业中要求相邻点间的平均距离较长。 表中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的规定是既考虑到施测控制网的等级,又结合目前接收机发展的状况而确定的。 点位中误差是指GPS控制网中的点相对于联测的高等级控制点的相对点位误差。3.2 GPS控制网设计 3.2.2 为了使GPS控制网投影长度变形值小于2.5cm/km,必要时可采用公路抵偿坐标系。公路低偿坐标系除可移动中央子午线外,亦可选择自己的参考椭球。一般情况下该椭球的中心、轴向和扁率与国家参考椭球相同,只不过其长半径有一改正量。 设某公路抵偿坐标系位于海拔高程为h的曲面上,该地的大地水准面差距为,则
39、该曲面离国家参考椭球的高度(hn)为: hn=h+ (3.2.2-1) 长半径的改正量为: da=(a/N)hn (3.2.2-2) 式中: da椭球长半径的改正量(m) a国家参考椭球的长半径(m) N抵偿坐标系控制网原点在国家参考椭球中卯圈的 曲率半径(m) 则公路抵偿坐标系参考椭球的长半径aL为: aL=a+da (3.2.2-3) GPS定位成果是相对于WGS-84椭球而言的,地方抵偿坐标系坐标是相对于某一地方椭球而言的,因此必须将GPS定位成果投影成与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或地方独立控制网相匹配容。其要点是使 GPS基线向量网与常规地面测量控制网原点重合,起始方位一致,这样使两者在方向和
40、尺度上均具有可比性。两者在起始方向上的偏差可利用地面网原点至起始方位点的大地方位角A0和GPS控制网相应方位上的大地方位角A求得。显然,两坐标系在起始方向上的偏差对转换精度具有直接的影响。坐标系转换关系的确定+是根据两坐标系公共点的坐标来确定的,其公式如下: Xis Xit Yis = Yit +CT (3.2.2-4) Zis Zit式中: T=X Y Z K x y z 1 0 0 Xit 0 -Zit Yi C= 0 1 0 Yit Z 0 -Xit 0 0 1 Zit -Yit Xit 0 Xit ,Yit,Zit,;Xit,Yit,Zit公共点在两坐标系中的坐标; x,y,z两坐标系间的旋转参数; K两坐标系间的尺度比。 影响转换参数求定精度的主要因素有: (1)地面网观测值与卫星网观测值不匹配; (2)地面网坐标精度和卫星网的精度; (3)公共点的分布情况等。 3.2.4 “必要时”是指东西方向的路线过长时,即使采用抵偿坐标系,仍然难以保证其投影长度变形值小于2.5cm/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