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Q/HBZG T02-2006
钟 格 管 业
ZHONGGE PIPE
湖北钟格塑料管有限公司技术标准
聚乙烯(PE)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版 本: 第B版
受控状态:
分 发 号:
持有部门:
持 有 人:
2006-06-25颁布 2006-07-01生效
湖北钟格塑料管有限公司 发 布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用聚乙烯(PE)管道施工技术
1.1一般规定
1.2土方工程
1.3管道的连接
1.4管道的敷设
第二章 聚乙烯管道系统工程质量检验、验收
2.1安装前管材的质量检验
2.2管道接口质量检验
2.3管道敷设质量检验
2.4管道的吹扫和强度、气密性试验
2.5竣工验收
第三章 聚乙烯管道系统运行与维护
3.1运行管理
3.2管道的维修
前 言
燃气用聚乙烯(PE)管道和给水用聚乙烯(P E)管道作为一种新型塑料管材,其安装验收方法与通用球磨铸铁管、镀锌钢管和水泥存在一定的差别,特制定本规程作为施工安装、验收的标准。
本标准主要参照GB15558.1-2003《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道系统 第1部分:管材》、GB/T13663-2000《给水用聚乙烯管材》、CJJ 63-95《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和CJJ 101-2004《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
本规程中未对非开挖施工和过河跨海管道工程的施工方法作出规定。
本规程中未对管道系统的设计(管道选择、管道的布置和水利计算等)作出描述。
本规程由湖北钟格塑料管有限公司技术部起草。
本规程由湖北钟格塑料管有限公司工程安装部负责指导和解释。
第一章 聚乙烯(PE)管道施工技术
1.1一般规定
管道的安装工程、施工应具备的条件:
(1)设计图纸及其它技术文件齐全,并经会审通过。
(2)施工单位必须有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的相应的施工资质。
(3)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应经过培训且熟悉PE水管的一般性能,掌握管道的连接技术及操作要点,严禁盲目施工。
(4)施工工具、施工场地及施工用水、用电、材料储放等临时设施能满足施工要求。
(5)PE管道系统安装前应对外观和接头配合的公差进行仔细的检查,必须消除管材及管件内外的污垢和杂物。
(6)施工现场与材料存放温差较大时,应于安装前将管材和管件在现场放置一定时间,使其温度接近施工的环境温度。
1.2土方工程
1.2.1测量
1.2.1.1PE 管道工程的线路测量应包括定线测量、水准测量和直接丈量。
1.2.1.2定线测量要测定管道的中心线和转角,并应测量管道与相邻近的永久性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必要时应在地面上设立标志,测量精度闭合差为±n(S)。n为测站数,管道与建筑物的距离参见表1。
管道与构筑物及其它管道的间距(m) 表1
构筑物
管 道
铁路
建筑
红线
街树
中心
电杆
电缆
煤气管
热力管
污水管
最小水平间距
(m)
5
5
1.5
1.0
1.0
1.0—2.0
1.5
1.5
1.2.1.3在进行管道水准测量时,应沿线设临时水准点,并用水准导线同固定水准点连接,固定水准点的精度不应低于四级,水准点闭合差:±12 k (mm),k为水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见表2,单位为km。
直接丈量测距的允许偏差 表2
序号
固定测间距(m)
允许偏差
1
<200
1/5000
2
200—500
1/10000
3
>500
1/20000
1.2.2沟槽的开挖
1.2.2.1在无地下水的地区开槽时,如沟深不超过下列规定,沟壁可不设边坡。
填实的砂土和砾石土 1m
亚砂土的亚粘土 1.25m
粘土 1.5m
特别密实土 2m
1.2.2.2在无地下水和土壤具有天然温度构造均匀的条件下开挖沟槽时,如沟深超过1.2.2.1的规定,但在5m以内,其沟壁最大允许坡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土类名称
沟边坡度
人工挖土并将土抛于沟边上
机械挖土
在沟底挖土
在沟上边挖土
砂土
1:10
1:0.75
1:10
亚砂土
1:0.67
1:0.50
1:0.75
亚粘土
1:0.50
1:0.33
1:0.75
粘土
1:0.33
1:0.25
1:0.67
含砾石、卵石土
1:0.07
1:0.50
1:0.75
泥炭岩、白垩土
1:0.33
1:0.25
1:0.67
干黄土
1:0.25
1:0.10
1:0.33
注:①工人在挖出泥土随时运走时,则可采用机械挖土的坡度
②表中砂土坏包括细砂和粉砂,干黄土不包括
③距离沟边0.8m以内,不应堆置弃土和材料
1.2.2.3在回填土地段开挖沟槽或雨季施工时,可酌情加大边坡或不用支撑其它相应措施,保证沟槽不坍塌。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施工时,应采取降低水位或排水措施,其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及沟槽深度等条件确定:沟槽内积水应及时排出,不允许沟槽内长时间积水。
1.2.2.4深度在5m以内的沟槽的垂直壁亦可按表4规定,采用适当的支撑型式加固。
表4
土壤的情况
沟槽深度(m)
支撑型式
天然湿度的粘土类土,地下水很少
3
不连接的支撑
天然湿度的垩土类土,地下水很少
3.5
连续支撑
松散的和湿度很高的土
不论深度如何
连续支撑
松散的和温度很高的土, 地下水很多且有带走土粒的危险
如未采用降低地下水法,则可用板柱加以支撑
1.2.2.5管道开槽槽底宽度不宜小于管外径0.5m,且总宽度不得小于0.7m。
1.2.2.6开挖沟槽时,沟底设计标高以±0.3—0.3m的原状土应予保留,禁止扰动,铺管前用人工清理,但一般不宜挖至沟底设计标高以下,如局部超挖,需用砂土或合乎要求的原土填补并分层夯实,要求最后形成的沟槽底部平整、密实、无坚硬物质。
1、当槽底为岩石时,应铲除至设计标高以下不小于0.15m,挖深部分用细砂或细土回填密实,厚度不小于0.15m;当原土为盐类时,应铺垫细砂或细土。
2、当槽底土质极差时,可将管沟挖的深一些,然后在挖深的管底用砂填平用水淹没后再将水排掉(水淹法),使管底具有足够的支撑力。
3、凡可能引起管道不均匀沉降的地段,其地基应进行处理或采取其它防沉降措施。
1.2.2.7生活饮用水管道严禁直接穿过粪坑、厕所和坟墓等能造成污染的地段,若在沟槽开挖过程中发现这类情况应与设计及卫生等有关部门协同处理。
1.2.3回填
1.2.3.1在管道安装与铺设完毕后回填,回填的时间宜在一昼夜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0.5m 内的回填土, 不得含有碎石、砖块、冻土块及其它杂硬物体。
1.2.3.2回填土应分层夯实,一次回填高度宜0.1—0.15m,先用细砂或细土回填管道两侧,人工夯实后再回填第二层,直至回填到管顶以上0.5m 处,沟槽的支撑应在保证施工安全情况下,按回填顺序依次拆除,拆除竖板后,应以砂土填实缝隙。
1.2.3.3在管道试压前,管顶以上回填土高度不宜小于0.5m ,管道接头处0.2m范围内不可回填,以便观察试压时事故情况。
1.2.3.4管道试压合格后的大面积回填,宜在管道内充满水的情况下进行。管道敷设后不宜长时间处于空管状态,管顶0.5m 以上部分的回填土内允许有少量直径不大于0.1m 的石块。采用机械回填土时,要从管的两侧同时回填,机械不得在管道上方行驶。
1.2.3.5回填土地应分层检查深度,沟槽各部位的密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1、 胸腔填土90%
2、 管顶以上0.5m,范围内85%
3、 管顶0.5m以上至地面a)在城区范围内的沟槽95%
b)耕地90%。
1.3管道的连接
1.3.1一般规定
1.3.1.1聚乙烯管件、管材因运输、装卸、堆放或遮盖不严或因存放较长,都有可能造成管材、管件的变形和变质,连接前进行一次外观的质量检查是必要的。
1.3.1.2聚乙烯管道连接应用采取电熔连接(电熔承插连接)和热熔连接(热熔对接连接、热熔承插连接、热熔鞍形连接),不得采用螺纹连接和粘接。聚乙烯管道与金属管道、阀门连接必须采用钢塑过渡接头连接。
1.3.1.3聚乙烯管道不同连接形式应采用对应的专用连接工具。连接时,不得使用明火加热。
1.3.1.4聚乙烯 管道连接采用热熔焊接时宜采用同种牌号、材质相同的管材和管件。对性能相似的不同牌号、材质的管材与管材或管件与管件之间的连接,应通过试验,判定连接质量能得到保证后,方可进行。
1.3.1.5聚乙烯管采用电熔连接时,可对不同材料及熔融指数生产出的PE管材、管件进行焊接。
1.3.1.6聚乙烯管道连接的操作工人上岗前,应经过专门培训,经考试和技术评定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1.3.1.7聚乙烯管材、管件存放与施工现场温差较大时,应将管材和管件在施工现场放置一段时间。使其温度接近施工现场温度。
1.3.1.8聚乙烯管道连接时,管端应洁净。每次收工时,管口应临时封堵。
1.3.1.9聚乙烯 管道连接结束后,应进行接头外观质量检查。不合格者必须返工,返工后重新进行接头外观质量检查。
1.3.2电熔连接
1.3.2.1电熔连接机具与电熔管件应符合标准,连接时,通电电源的电压和加热时间应符合电熔管件生产厂的规定,根据使用的电压和电流强度及电源特性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
1.3.2.2电熔连接冷却期间,不得移动连接件或在连接上施加任何外力。
1.3.2.3电熔承插连接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熔承插连接管材的连接端应切割垂直,并用洁净棉布擦净管材和管件面上的污物,并应标出插入深度,刮除其表皮。
2、电熔承插连接前,应校直两对应的待连接件,使其在同一轴线上。
1.3.2.4电熔鞍形连接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干管连接部位的管段下部应采用专用托架支撑,并固定、吻合。
2、 电熔鞍形连接时,应用洁净棉布擦净连接面上污物,并应用刮刀刮除干
管连接部位外表皮。
1.3.3热熔对接连接
1.3.3.1热熔连接前、后,连接工具加热面上的污物应用洁净棉布擦净。
1.3.3.2热熔对接连接一般分为五个阶段:预热阶段、吸热阶段、加热板取出阶段、对接阶段、冷却阶段。加热温度和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压力及时间应符合热熔连接机具生产厂和管材、管件生产厂的规定。
热熔对接焊接时,要求管材或管件应具有相同或相近熔融指数,且最好应具备相同的SDR值。另外采用不同厂家的管件时,必须选择合理的与这相匹配的焊机才能取得最佳的焊接效果。
1.3.3.3热熔对接连接保压、冷却时间,应符合热熔连接工具生产厂和管件、管材生产厂的规定,在保压、冷却期间不得移动连接件或在连接件上施加外力。
1.3.3.4热熔对接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接连接前,两管段各伸出夹具一定自由长度,并应校直两对应的连接件,使其在同一轴线上,错边不宜大于壁厚的10%。
(2)管材或管件连接面上的污物应有洁净棉布擦净,应铣削连接面,使其与轴线垂直,并使其与对应的特连断面吻合。
(3)等连接的端面用对接连接工具加热,平板电热模恒定温度190℃-210℃,加热板加热时间以壁厚en为参照控制加热时间t (秒)〔t=(10—15)×en〕,可根据外界气温而做相应的调整,夏季相对较短,秋冬季则适当延长,加热初始可适当给予对接压力以消除端面切削不平整现象,当开始出现轻微翻边时,撤消熔化压力直至达到相应的熔融效果, 以两端面熔融区长度为1-2mm为佳。
(4)保持压力,使接口逐渐冷却至40℃左右卸压。保压时间一般为30—50s;冷却时间t(分钟)以壁厚en参考(一般以1—1.5en),或以手摸卷边生硬,感觉不到热为准。
(5)抽板切换时间:将加热板拿开,迅速让两热融端面相粘并缓慢升高焊接压力,为保证熔融对接质量,切换周期越短越好,控制在5-6秒。
(6)焊接对接压力(MPa):见表5(以液压系统压力表示值为准);在加压过程当中,初始要缓慢使压,时间控制在3-5秒,从而保证塑料端面应在熔融状态之下,并以熔融对接区卷边宽度2-4mm为宜,均匀保压;不良操作的影响: 过快会造成熔融料快速挤出,造成虚焊;太慢则会产生熔融料温度散失过多,影响到材料的焊接强度!
表5 焊接压力参数表(参考数据)
公称外径dn,mm
对接压力(MPa)
SDR33
SDR26/SDR21
SDR17/SDR17.6
SDR13.6
SDR11
63
-
0.10
0.11
0.12
0.14
75
-
0.10
0.12
0.14
0.16
90
-
0.11
0.14
0.16
0.20
110
-
0.13
0.16
0.20
0.24
125
-
0.17
0.20
0.25
0.31
160
0.18
0.28
0.34
0.42
0.51
200
0.29
0.44
0.53
0.65
0.79
225
0.36
0.55
0.68
0.83
1.00
250
0.45
0.68
0.83
1.02
1.23
315
0.71
1.08
1.33
1.62
1.97
355
090
1.37
1.69
2.06
2.49
400
1.14
0.75
2.14
2.61
3.17
450
0.61
0.86
1.06
1.29
1.57
500
0.70
1.07
1.31
1.60
1.94
560
0.88
1.34
1.64
2.01
2.43
630
1.11
1.69
2.08
2.54
3.07
注:
(1)此焊接压力值只适用于SHG315型焊机和SHG630型焊机;其它焊机可根据具体情况作轻微调整。
(2)以上压力值未计入拖动压力,在焊接时务必加相应机器的拖动压力值。
(3)以上压力值的计算方法为:
P对接=S斜截面积×0.15/S油缸 (单位:MPa)
其中:
S油缸:SHG315型焊机的油缸有效面积为19.63cm2,SHG630型焊机的油缸有效面积为50.24 cm2。
(4)保压时间:30~50s。
1.3.3.5管材规格尺寸见表6、表7、表8。
表6 PE80级给水用聚乙烯管材公称压力和规格尺寸
公称外径dn,mm
平均外径极限偏差
标准尺寸比
SDR33
SDR21
SDR17
SDR13.6
SDR11
公称压力PN,MPa
0.4
0.6
0.8
1.0
1.25
en
ey
en
ey
en
ey
en
ey
en
ey
63
0.6
2.0
0.5
3.0
0.5
3.8
0.6
4.7
0.8
5.8
0.9
75
0.7
2.3
0.5
3.6
0.6
4.5
0.7
5.6
0.9
6.8
1.1
90
0.9
2.8
0.5
4.3
0.7
5.4
0.9
6.7
1.1
8.2
1.3
110
1.0
3.4
+0.6
5.3
+0.9
6.6
+1.0
8.1
+1.3
10.0
+1.6
125
1.2
3.9
+0.6
6.0
+0.9
7.4
+1.2
9.2
+1.4
11.4
+1.8
160
1.5
4.9
+0.8
7.7
+1.2
9.5
+1.5
11.8
+1.8
14.6
+2.2
200
1.8
6.2
+1.0
9.6
+1.5
11.9
+1.8
14.7
+2.3
18.2
+3.6
225
2.1
6.9
+1.1
10.8
+1.7
13.4
+2.1
16.6
+3.3
20.5
+4.0
250
2.3
7.7
+1.2
11.9
+1.8
14.8
+2.3
18.4
+3.6
22.7
+4.5
315
2.9
9.7
+1.5
15.0
+2.3
18.7
+3.7
23.2
+4.6
28.6
+5.7
355
3.2
10.9
+1.7
16.9
+3.3
21.1
+4.2
26.1
+5.2
32.2
+6.4
400
3.6
12.3
+1.9
19.1
+3.8
23.7
+4.7
29.4
+5.8
36.3
+7.2
450
4.1
13.8
+2.1
21.5
+4.2
26.7
+5.3
33.1
+6.6
40.9
+8.1
500
4.5
15.3
+2.3
23.9
+4.7
29.7
+5.9
36.8
+7.3
45.4
+9.0
560
5.0
17.2
+3.4
26.7
+5.3
33.2
+6.6
41.2
+8.2
50.8
+10.1
630
5.7
19.3
+3.8
30.0
+5.9
37.4
+7.4
46.3
+9.2
57.2
+11.4
注:允许偏差均无负值。en代表公称壁厚,ey代表壁厚极限偏差。
表7 PE100级给水用聚乙烯管材公称压力和规格尺寸
公称外径dn,mm
平均外径极限偏差
标准尺寸比
SDR26
SDR21
SDR17
SDR13.6
SDR11
公称压力PN,MPa
0.6
0.8
1.0
1.25
1.6
en
ey
en
ey
en
ey
en
ey
en
ey
63
0.6
2.5
0.5
3.0
0.5
3.8
0.6
4.7
0.8
5.8
0.9
75
0.7
2.9
0.5
3.6
0.6
4.5
0.7
5.6
0.9
6.8
1.1
90
0.9
3.5
0.6
4.3
0.7
5.4
0.9
6.7
1.1
8.2
1.3
110
1.0
4.2
+0.7
5.3
+0.9
6.6
+1.0
8.1
+1.3
10.0
+1.6
125
1.2
4.8
+0.8
6.0
+0.9
7.4
+1.2
9.2
+1.4
11.4
+1.8
160
1.5
6.2
+1.0
7.7
+1.2
9.5
+1.5
11.8
+1.8
14.6
+2.2
200
1.8
7.7
+1.2
9.6
+1.5
11.9
+1.8
14.7
+2.3
18.2
+3.6
225
2.1
8.6
+1.3
10.8
+1.7
13.4
+2.1
16.6
+3.3
20.5
+4.0
250
2.3
9.6
+1.5
11.9
+1.8
14.8
+2.3
18.4
+3.6
22.7
+4.5
315
2.9
12.1
+1.9
15.0
+2.3
18.7
+3.7
23.2
+4.6
28.6
+5.7
355
3.2
13.6
+2.1
16.9
+3.3
21.1
+4.2
26.1
+5.2
32.2
+6.4
400
3.6
15.3
+2.3
19.1
+3.8
23.7
+4.7
29.4
+5.8
36.3
+7.2
450
4.1
17.2
+3.4
21.5
+4.2
26.7
+5.3
33.1
+6.6
40.9
+8.1
500
4.5
19.1
+3.8
23.9
+4.7
29.7
+5.9
36.8
+7.3
45.4
+9.0
560
5.0
21.4
+4.2
26.7
+5.3
33.2
+6.6
41.2
+8.2
50.8
+10.1
630
5.7
24.1
+4.8
30.0
+5.9
37.4
+7.4
46.3
+9.2
57.2
+11.4
注:允许偏差均无负值。en代表公称壁厚,ey代表壁厚极限偏差。
表8 PE80/PE100级燃气用聚乙烯管材规格尺寸表
公称外径dn(mm)
允许偏差
SDR11
SDR17.6
公称壁厚
极限偏差
公称壁厚
极限偏差
20
0.3
3.0
+0.4
2.3
+0.4
25
0.3
3.0
+0.4
2.3
+0.4
32
0.3
3.0
+0.4
2.3
+0.4
40
0.4
3.7
+0.5
2.3
+0.4
50
0.4
4.6
+0.6
2.9
+0.4
63
0.4
5.8
+0.7
3.6
+0.5
75
0.5
6.8
+0.8
4.3
+0.6
90
0.6
8.2
+1.0
5.2
+0.7
110
0.7
10.0
+1.1
6.3
+0.8
125
0.8
11.4
+1.3
7.1
+0.9
160
1.0
14.6
+1.6
9.1
+1.1
200
1.2
18.2
+2.0
11.4
+1.3
225
1.4
20.5
+2.2
12.8
+1.4
250
1.5
22.7
+2.4
14.2
+1.6
315
2.9
28.6
+3.0
17.9
+1.9
400
3.6
36.4
+3.8
22.8
+2.4
注:允许偏差均无负值。
1.3.4 热熔承插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因该方法,人工操作随意性比较大,一般不用于燃气管道的连接。
(1)热熔承插连接管材的连接端应切割垂直,并应用洁净棉布擦净管材和管件连接面上的污物,标出插入深度,刮除其表皮。
(2)承插连接前,应校直两对应的特连接件,使其在同一轴线上。
(3)插口外表面和承口内表面应用热熔承插连接工具加热。
(4)加热温度设定为210℃—230℃。
(5)管材管件应无旋转推进熔接器模头内,加热完毕后,连接件应迅速无旋转脱离承插连接工具,并应用均匀外力插至标记深度,形成均匀凸缘。
(6)焊接SDR值较大(即较低压力等级)管材时,应先插入管件,后插入管材。
(7)热熔承插连接参数见表9。
热熔承插连接参数 表9
管径mm
加热时间sec
插入深度mm
20
4——6
11.0—13.5
25
6——10
12.5—15.0
32
8——12
14.6—17.1
40
12——17
17.0—19.5
50
16——20
20.0—22.5
63
20——25
23.9—26.4
1.3.5热熔鞍形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干管连接部位的管段下部应采用专用托架支撑,并固定、吻合。
(2)鞍形连接前,应用洁净棉布擦净连接面上污物,并应用刮除干管连接部位外表面。
(3)待连接面应用鞍形连接加热工具加热。
(4)加热完毕,加热工具尖迅速脱离待连接件,并应用刮切除干管连接部位,形成均匀凸缘。
1.3.6钢塑过渡接头连接
1.3.6.1钢塑过度接头的聚乙烯管端与聚乙烯管道连接应符合本规程相应的电熔连接(电熔承插连接)或热熔连接(热熔承插连接、热熔对接连接)的规定。
1.3.6.2钢塑过度接头管道端与金属管道连接应符合相应的钢管焊接、法兰连接或机械连接的规定。
1.3.6.3塑钢过度接头钢管端与钢管焊接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1.4管道的敷设
1.4.1一般管道的敷设
1.4.1.1管道铺设应在沟底标高和管道基础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在铺设管道前要对管材、管件等重新作一次外观检查,发现有问题的管材、管件均不得采用。
1.4.1.2管道不得铺设在冻土上,铺设管道和管道试压过程中,应防止沟底冻结。1.4.1.3聚乙烯管道沟槽开挖按上方工程中沟槽的宽度\深度的要求进行。管材连接好后平稳入沟槽内。部分回填、试压、全部回填。在条件允许下管径不大时,可将2或3根管在沟槽上接好,平稳放入沟槽内。
1.4.1.4管材在吊动及放入沟内时,应采用可靠的确良软带吊具,平稳下沟,不得与沟壁或沟底激烈碰撞应防止划伤、扭曲或过大的拉伸和弯曲。
1.4.1.5聚乙烯 管道宜蛇形敷设,并可随地形弯曲敷设,其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段上无承插接头时,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 管道允许弯曲半径
管道公称外径D(mm)
允许弯曲半径R(mm)
D≤50
30D
50<D≤160
50D
160<D≤250
75D
D≥250
100D
(2)管道有承插接头时,管道弯曲半径不应小于125D。
1.4.1.6聚乙烯盘管可采用梨入埋管敷设,但不适用多石地区和有坡度要求的管道工程。当盘管敷设采用拖管法时,拉力不得大于管材屈服拉伸强度的50%:采用喂管法时,管道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本规程的1.4.1.5中第2条规定。
1.4.1.7在PE管道穿过铁路、公路时,应设钢筋混凝土套管,套管的最小直径为聚乙烯PE管道管径加200mm:管道穿过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时应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
1.4.1.8 PE管道与金属阀门、消火栓连接处用钢塑转换装置,并需设阀门井,与聚乙烯阀门连接可不设阀门井,但需设阀门护套管。
1.4.1.9 PE管道敷设时,宜随时埋设金属示踪线:据管顶不小于300mm处应埋设警示带,警示带上应标出醒目的提示字样。
1.4.1.10管道安装和铺设工程中断时,应用木塞或其它盖堵将管口封闭,防止杂物进入。
1.4.2插入管敷设
1.4.2.1插入管敷设用来更新被腐蚀的地下金属管道。
1.4.2.2聚乙烯 管道插入敷设,插入起始段应挖出一段工作坑,其长度应满足施工要求,并应保证管道允许弯曲半径符合规程第1.4.1.5条规定。
1.4.2.3聚乙烯 管道插入施工前,应使用清管设备消除旧管内壁沉积物,锐凸缘和其它杂物。
1.4.2.4插入管外径与旧管内径之间需留有旧管内径10%的间隙,以便安装内衬管时不致使聚乙烯管划伤。
1.4.2.5先插入一根4m长,与插入管管径相同的管材,拖出后察看金属管对聚乙烯外表面的损伤情况,决定是否对金属管内壁再次清理。
1.4.2.6聚乙烯 管插入施工时,必须在旧管插入端加上一个硬度比插入管小的漏斗形导滑口,插入后,应对插入管进行强度试验。
1.4.2.7插入管各管段端口环形窨应用O形橡胶圈、塑料密封圈或填缝材料密封。
1.4.2.8在两插入段之间,必须预留出冷缩余量和管道不均匀沉降余量,并在每段适当长度加以铆固或固定。
第二章 聚乙烯管道系统工程质量检验、验收
2.1安装前管材的质量检验
(1)管材颜色应均匀一致,内外表面应清洁光滑。
(2)管材表面不得有气泡、裂纹、严重的划痕(划痕深度应小于壁厚的10%)及明显的凹陷。
2.2管道接口质量检验
2.2.1 对接热熔接口
2.2.1.1外观检查。检查热熔接口的尺寸、形状和均匀程度。合格的对接热熔接口应有同样高度的双翻边,两翻边之间应熔为一体形成均匀一致的凸缘,并且凸缘上无气孔、鼓泡和裂缝等现象。图1是对接热熔接口质量图例。卷边宽度(B)用于衡量加压加热压力作用于管材截面的时间,即加压加热的程度。B与管材直径和壁厚有关,一般D≤180mm时,1mm﹤B≤2mm;180mm﹤D≤315mm时,2mm﹤B≤3mm;D>315mm时,3mm﹤B≤4mm。管壁小时取小值,管壁厚时取大值。
图1(a)为合格的接口;(b)—(f)是不合格的接口。
图1(b)的质量问题是:凸缘窄且高,中间有凹陷。是熔接压力过大造成的。
图1(c)的质量问题是:凸缘太低,中间有凹陷。是熔接压力过大造成的。
图1(d)的质量问题是:凸缘中间有深沟或间隙。原因是熔接温度过低,或两管端加热后抽开平板热熔模到两管端受压熔接的时间间隔过长。
图1(e)的质量问题是:两管轴线未对准,使接口错边(错边量不得大于壁
厚的10%)。
图1(f)的质量问题是:两管端口的熔化温度或加热时间不同,使接口双翻边不均匀。
2.2.1.2切片抽检。切割一段含有对接热熔接口的管段,管段长度约200mm,沿轴线锯成宽为30-40mm条状试片。用肉眼检查熔接断面。断面上应无气泡和未熔合的间隙。再将条状试片用手折弯,检查熔接断面是否有裂缝出现。
2.2.1.3超声波检查。德国、美国等国家已开始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法检查聚乙烯
管道接口质量。这种检测法是根据超声波的反射波形来判断接口的熔接是否存在缺陷。
2.2.2承接热熔接口
2.2.2.1外观检查。
a、插入管材的插入浓度标记线应与承口相吻合,并形成均匀一致的凸缘;
b、承口管件与插入管材的轴线应一致,承插接口处不应歪斜。因为承插歪斜,有可能造成熔合少的部位熔接不牢,甚至有假接现象;
c、承插接口不得有未熔合的间隙。若有间隙,说明承插熔合面受热不均匀,有部份未熔合。
2.2.2.2切片抽检。切割一段含有承插热熔接口的管段,管段长约200mm,沿轴线锯成宽约20mm的条状试片,将条状试片弯曲,观察承插断面是否有未熔合的间隙,是否有假熔合的情况。
2.2.2.3超声波检查。用超声波探伤仪对承插接口进行检查,根据其波形,推断是否有未熔合处。
2.2.3热熔鞍型接口
2.2.3.1鞍型管件的轴线与主管道的轴线应垂直。
2.2.3.2鞍型管件与主管道的连接处应无未熔合的缝隙,并形成均匀一致的凸缘。
2.2.4钢塑过渡接口
钢塑过渡接口聚乙烯端连接的质量要示与热熔或电熔连接相同,金属端与钢管连接的质量要求与钢管的机械连接质量要求相同。但金属端与钢管焊接连接时,应采取降温措施,以免温度过高使聚乙烯端接合部位熔化。
2.3管道辅设质量检验
2.3.1管基质量要求和回填土及其夯实的质量要求。
2.3.2由于聚乙烯管硬度较差,因此管基上严禁有坚硬锐物与管道接触;管道
在下管过程中应用非金属绳吊装或人工抬管,不得被沟边和沟壁的尖锐石块严重划伤(划伤深度不得大于管壁厚度10%);管顶以上0.5m内的回填土中严禁夹带石块。
2.3.3管线警示带的铺设应摊平,不应卷折,距管顶的高度不应小于0.3m。
2.3.4与聚乙烯管连接的钢管、铸铁管和凝水缸、阀门等附属设备采用钢塑过渡连接件。阀门、凝水缸等设备应安装牢固,不应使聚乙烯管道承受过大的扭矩和剪力。
2.3.5管道穿过地下构筑物或露出地面时,必须采用硬质套管保护。
2.3.6聚乙烯 燃气管道严禁与其他地下管道或电缆同沟铺设。
2.4燃气管道的吹扫和强度、气密性试验
2.4.1管道吹扫的合格标准是,最后5min内排气口无尘土、水份及其他污物排出。压缩空气的温度不得超过40℃。
2.4.2燃气管道的强度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并且中压管道的试验压力不得小于0.3 Mpa,低压管道的试验压力不得小于0.1Mpa。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h,用肥皂水或发泡洗涤剂对管漏完毕应及时用清水对着管道接口进行冲洗。
2.4.3气密性试验时间为1h,B不降压为合格。
2.4.4试验强度时应认真做好记录,试验人员及参加试验的各单位人员应在确认的试验报告上签字。
2.4.5 具体的气密性试验应符合《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89)第七章第三节的规定。
2.5给水管道系统的水压试验
2.5.1给水管道系统应进行水压试验。
2.5.2管道试压前应进行充水浸泡至少12h,并对未添埋的外露点(包括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发现渗漏应进行排除。
2.5.3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且试验压力不得小于0.8MPa。不得将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2.5.4 管道水压试验长度不得大于100m,对中间设有附件的管段,水压分段长度不得大于500m。
2.5.5 管道水压试验应分预试验和主试验两个阶段进行。预试验阶段步骤如下:
1)将试验管道内的水压降至大气压,并持续60min,确保空气不进入 管道。
2)缓慢将水压升至试验压力,并稳压30min,有压力下降可注水补压,但不得高于试验压力。检查管道连接处有无渗漏现象,当有渗漏现象时应终止试压,采取措施后再重新试压。
3)停止注水补压并稳定60min。当60min后压力下降不低于试验压力的70%时则预试验结束;当60min后压力下降低于试验压力的70%时,应停止试压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再组织试压。
2.5.6 主试验阶段,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1)在预试验结束后,迅速将管道泄水降压,降压量为试验压力的10%-15%。期间应准确计量降压所泄出的水量△V(L)。
最大△Vmax计算公式为:
△ Vmax= 1.2V△P{1/EW+di/(enEp)}
式中:V ——试压管段总体积(L);
△P ——降压量(MPa);
EW——水的体积模量,不同水温时EW值可按表11采用;
EP——管材弹性模量(MPa),与水温和试压时间有关;
di——管材内径(m);
en——管材公称壁厚(m)。
当△V大于△Vmax,应停止试压。泄压后排除管内过量空气,再从预试验阶段步骤2)开始重新试验。
表11温度与体积模量关系
温度(℃)
体积模量(MPa)
温度(℃)
体积模量(MPa)
5
2080
20
2170
10
2110
25
2210
15
2140
30
2230
2)每隔3min记录一次管道剩余压力,应记录30min。当30min内管道剩余压力有上升趋势,则水压试验合格。
3)30min内管道剩余压力无上升趋势,则再持续观察60min。当在整个90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0.02MPa,则水压试验合格。
4)当主试验阶段上述两条均不能满足时,则水压试验结果不合格。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在组织试压。
2.5.7试压合格后按本规程1.2.3规定要求,全部回填到与地面相平。
2.6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施工图、竣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
2、管材、管件和质保资料现场验收记录;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中间试验记录;
4、水压试验和通水能力检验记录;
5、生活饮用水管道清洗记录,卫生防疫部门出具的管道通水消毒合格报告;
6、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7、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第三章 聚乙烯管道系统运行与维护
3.1运行管理
HDPE 管道在安装验收后,在使用中还需加强管理,防止人为损坏,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3.1.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