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张延生易学入门.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010772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DOC 页数:380 大小:6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延生易学入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0页
张延生易学入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0页
张延生易学入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0页
张延生易学入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0页
张延生易学入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3 页 第一课研学易学的方法和途径 要解决如何研学易学的问题,我们就必须首先要 了解产生易学思想方法历史时期的环境、条件及其特 点。“伏羲”是我国古代母系氏族后期,父系氏族开 始时期,氏族社会的“傣族”部落的首领。“傣族” 是我国历史上早期文化程度最高的氏族之一。分布在 海岱之间(岱:即泰山。在今山东省泰安一带。古称 为“岱宗”)。即今山东一带。先期其主要是以渔猎 为生。古代史书上称其酋长为“伏羲”,又称作“庖 牺”(考“ 牺”之义,表示其为出渔猎社会而进入 牧畜时期)。相传中国历史上是这位伏羲“画卦”, 即创造了以象数为基础 一卦的形式来描述、表达世 间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方法(其中卦象之

2、“象”就 是象形之像。这种象法是符合认识论的表述方法的。 只有先看见、感悟到事物的“形、像”,才能区分事 物之间的异同。然后,才可能通过数理统计等规律将 其上升为卦理。最后,又通过卦理来指导实践)。 我们汉文字在我国历史上,产生的虽然较早(在 殷商时期就有了比较完善的雏形)。可是在伏羲时期 用文字表达意思的方法还没有产生。由此说明,中华 民族汉文字的产生要比易卦的产生晚近三千年。大家 都知道,汉字是“象形”文字,是由卦象的内涵意 义加之参考万物的具体形象创造出来的。再加上“书第 4 页 不尽言,言不尽意”,有些事情完全用语言和文字是不能全面, 完整、准确地表达清楚的。故而后来儒、道、医等学术,

3、还是将 “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之易卦的表述方法继承和发扬下 来了;还有一个原因,汉字往往是一字多音,一字多意的。完全 用训诂考证的方法来研究易学思想方法(特别是仅用文字训诂的 方法),等考证到坟墓中的甲骨文后,就发现无法再从文字意义 上去了解易学思想方法了(也只能了解到殷商时期人们对易学思 想方法理解的只言片语),也就无法正确、全面地理解伏羲当时 创卦的真实意义。故而仅此以训诂考证来研究易学是很难全面了 解易学的真实面目的。因此,我提倡,弃传统之法先不用(几千 年了,方法真是太多,太现成了),自拓学径,即不从训诂,经 文辞句入门,而由“象数”及传说中开窍,于实践中寻理,反 窥经文领悟,反

4、复如是,且结合现代科技、哲学及工作、生活等 实际,反复研探、实践。期望易理再探,易华重现。第 5 页 第一节传统从微观到宏观,长远的整体观 正因为伏羲氏创卦在“原始公社之社会”。他们是生活在原 始公有制社会时期。当时人们所关心的是整个氏族人群,如何在 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下,整体和谐的生存问题。故而他们对人与大 自然的共性、共通性的规律,感受体会得最深刻。自然这也是他 们创卦表意的重要原因。经过国内外长时期大量的实践证明,易 学理论是各行各业,各种领域都能通用的一种理论。因此,其适 用于“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范畴、范围、界限等任何环境条 件中。近几十年,自汉森堡、玻尔、杨振宁、李政道等物理学的诺

5、贝尔奖金获得者,多自称是受了易学思想的启示,而建立的数 学、几何、物理模式,并且付诸于试验得以印证其正确性的。所 以,“易学是封建迷信”之说可以说是一种糊涂观念。虽然易学 经历了周文王、孔子等近三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加工”,可是创 造易学的伏羲时期,却还没发展到封建社会,是带有原始共产主 义因素的社会。因此,易学中包含了很多共产主义、唯物辩证、 集体主义及顾大局的思想因素。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以自我性为主的私有制。人们 关心的多是一些集团、宗派、地方、个人等的局部利益或个体利 益。那种人类与大自然必须遵守的共性的规律很少有人去考虑、 关心及研究。科学理论与实践也大都是门类分割得非常细杂。

6、因 此,各门、各科、各类等的共性问题,多无从下手且无法进行研 究。出现了大量的专家(非复合性的专门、单项、单科性的专 家)。所以造成现代科学每科、每门等局部都“很科学”,“很先第 6 页 进”,但从大局、整体、长远方面来说,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大气污染、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人类整体免疫的低下、空 调病、艾滋病等恶性病的大量产生等等,原因就是因为现今缺少 一个各门各科都能通用的、共通性的、共同遵守的理论体系作为 主体指导思想。可是,不仅在中国的古文化中,在古希腊文化、 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古玛雅文化等古文化中,都能找到这 些文化的共通的规律性。 很多的现代科学家,在研究大自然的规律时,

7、往往只相信他 们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及其仪器设备。只要他们不理解、又得不到 他们的仪器设备印证的,或者监测不到的,他们一概否定!他们 没有想到,这样做也是一种迷信,迷信他自己掌握的片面的死知 识及片面的死手段。充其量是一种“拜物教”的延伸而已。按 易学首要思想之一“变易”思想说,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没有任何一个一成不变的孤立事物存在。所以“易传”中讲: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圣人之 道鲜矣!”这要求人们的认识也要不断地跟上事物的发展,各个 领域的知识要互相取长补短;知识也要不断地充实与完善。因 此,要求我们思想中要建立一种从微观到宏观、长远的整体观。 这也是我们祖

8、先区别于其他一些民族,在姓氏文化中,将姓放到 前面,名字放在后面;加减乘除法要由高位向低位进行运算的原 顾大局因 的思想。也是顾全大局、局部服从全局的集体主义 思想的体现。易学中这种思想体现的最深刻。 譬如: 六十四卦(六爻卦)就其整体来讲,是表示一个大的周期 规律;其每一个卦(六爻卦)就是这个大周期规律中的一个局 部规律(也包括六爻卦中的每一个三爻卦);每一爻又是这个局 部规律中的一个个体规律。 据英国远古历史学家汤恩彼博士推测,有两万年之久的中华第 7 页 “阴阳文化”的代表,其“太极图”中: 既有整体的 “粒子性”与 “波动性”特性 ;还有局部的阴 和阳“鱼”特性 ;又有“阴中有阳 ,阳

9、中有阴”的 “鱼眼”的 个体特性。 假如 ,将 “鱼眼”看做是一个整体 ,其中还有阴阳可分特 性等等。 这也是量子物理学家玻尔“对立物是互补的( ”互补性概念产生的依据。 平时我们说:“站得高,看得远”、“旁观者清”的思想,也 是由易学中的太极思维方式启示而来的。我们说:“无处不太 极!”即是,我们不管看什么问题,观察什么事物,总要与其周 围的事物进行比较才能区分。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范 畴、范围、层次、角度等来选择参照系(坐标系)。不同的具体 情况、范畴、范围、层次、角度等,其坐标系及坐标原点(即比 较,对称中心)的选择是不一样的。也可能你的全部坐标系,包 含在我的坐标系中(只是我坐

10、标系中的一部分);也可能你坐标 系的整体,被看做了我坐标系的一个点或原点(站在更大范围, 更高层次上看问题,将你的系统的整体规律,看做为是一个新的 起点 思想方法与物理学中的“黑箱理论”相似) 观察 不同的事物,选择不同的坐标系及坐标原点。 比如: 西方用 作为表意符号。而我们的祖先却创 造了用乾( )、兑( )、离( )、震( 巽( )、坎 ( )、艮 、坤( ) “卦”的形式作为表意符号。 我们这八种符号就可以系统、全面、整体、准确地,有规律地表 述、类比、归纳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与关系等。既可以从抽象的总 体高度,又可以从具体的实际状况进行表述。这种表述方法有别 于其他表述符号方法。它在任何

11、系统、环境中,其规律都能通第 8 页 用。“易传”中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 纹与地之宜,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于是始做八卦 以类万物 之情,以通神明之德。”这就说明了伏羲及后嗣们创卦表意的原 因及目的。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卦的全面整体性特性。 譬如:一个三个爻的乾( ) 卦: 从【抽象意义上】,它可表示健全的、完美的、圆满的、纯 粹的、有很强自我性规律的、稳定的、大的、循环往复不息等事 物。【具体讲】,可以表示天、西北方、寒冷、立冬时节(阴历 九、十月之交),每天晚上 到 点钟等;还可表示任何事物的 右后方、右下方等方位。 从【具体意义上 它可以表示由抽象意义延伸而来的任何 事

12、物。可以表示【动物中】的马;马中的良马,瘦马或者跛腿的 马。就 人类社会 而言,可以表示上层的人物。如:王、君 王、各种各级领导人物与阶层等;也可表示一个局部社会、团 伙、组织等的头领;如:乞丐的头子或山大王之类、社会团体的 领导等。 在一个【家庭成员构成】中,可以表示家庭中岁数大的或 最大的老人。如:通常表示男性的祖父、曾祖父、叔叔、伯伯、 舅舅、父亲等。从“古”与“老”的含义可知,也可表示女性 的 祖母 、曾 祖母 、外 祖母 、姑 、姨 、老 祖宗 等 当然 ,以 坤 ( )卦对应会更确切一些。 就【一个人个体 来讲: 可以表示其【身体外部】的头部、所带的帽子、右足、右 下腹、右下颌,眼

13、鼻嘴等脏腑器官和肢体的右下侧、右后侧等;第 9 页 就【人的身体内部 讲:可以表示骨骼,圆关节,大肠等 以及任何一个脏器与部位的右下侧、右后部等; 就其【人的整体体形 来说:可以表示是瘦型人。 就【自然形状】来说:因为“乾主大始。”其即可以表示一 个起始点(原点);又可表示二维平面的圆形;还可表示立体形 状中的球形。 【颜色上讲】:可以表示橘红色(大赤色)、橘黄色、金色。 【物态讲 :可以表示化学性质稳定的金;玉、钻石、宝石、 水晶等纯净结晶体之类。 【 从 数 上 讲 】:可 表 示 为 ( 先 天 八 卦 序 数 )、 ( 后 天八 卦 序数、洛书数)、 和 ( 河 图 数 );在 不 同

14、 的 表 意 系 统 中 ,其 具 体数意又大不一样,等等。非常有规律性 一虽然所处的层次不 一样,但在同一层次中,其表意意义与规律不变。 其他“八经卦”易象不多议了,有我的专著周易卦象 和易象延中“八卦之象”一节论述。请参阅。 那么,我国祖先为何能创造出至今仍让全世界人类(包括科 技界)都震惊的学问来呢? 不是说我们老祖宗时期的科技如何发达所至,是因为一种结 绳记事的记事方法,使他们很容易的就会发现并统计归纳出,这 类,这类,这类事物跟 有关系;那类,那类,那类事物于 有 关系等等。很容易就建立起按层次,分门别类将事物分成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个.类型。再经过 长期的实

15、践修正,确定八卦结构分布、“河图”及“洛书”结构 分布、“干支”结构分布等场效应类型。然后再通过数理将其一 一对应 建立起以数学 、几何(平面、立体)模式表述一切 事物的分布、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场(效应)构架模式。通过 数理之间的简单运算,就能寻找到事物之间的主要矛盾。抓住解 决事物的主要矛盾(因为没有孤立存在的任何一个事物,一切事第 10 页 物都是互相联系着的),其他矛盾在其连带下迎刃而解。故“抓 主要矛盾”是易学中“易简”思想的最终和最高的体现。 用数理模式来表述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状态,一般人认为是 当今计算机时代才逐渐出现的方法。可是,这比起我们祖先通过 易 经 八 卦“,河 图 ”“

16、,洛 书 ”“、干 支 ”等 数 理 模 式 来 表 述 一 切 事 物的数理方法,要晚数千年之久。大家都知道,我国民间留传的 很多进行简单“四则运算”比当今计算机还要快的速算、手算、 珠算等方法(一个九十九阶的双幻方,用珠算 天就完成了。而 美国用大型计算机将一个 阶的双幻方完成,则用了一年多的 时间。【注】: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当今世界计算机的计算速 度已较前快多了),其计算的基础理论,基本都来源于“河图”、 “洛书”的数理模式;也来源于(易学中“易简”的思想 将 千变万化的复杂的事物简单化 按层次,按其场的特点,分门 别类的分成八个大类型。比较这八个大类型的场效应关系,就能 很快的抓住事

17、物的本质性规律。)可是,我们当今的某些主流学 科,却往往将简单的问题分门别类的复杂化了。它割裂了事物之 间的联系性,孤立(绝对)地看问题。因此,也就很难找到事 物之间的总体性的共同和共通性规律性了。第 11 页 第二节传统中“纯”客观“纯”物质的自然观 世间是不存在所谓“纯”客观、“纯”物质的事物的。这里 所以这么说,只是借这个“纯”字来强调观察问题及事物的时 候,尽量要做到客观、唯物;尽量减少或不带有主观臆想和唯心 成分。只有这样做,才容易找到事物的真实、本质的规律。而易 学就是一种表述一切事物客观规律性的学问。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中 ,不 管 是 佛 家 的“ 悟 空 ”“、遁 入

18、空 门 ”“、色 即 是 空 ,空 即 是 色 ”,还 是 道 家 的“ 无 妄( 望 )无 助 ,无 中 生 有 。” “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无 为 而 治 ”“,无 欲 ”,或 是 儒 家 的“ 易 无 思 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乃至气功及各种修炼中 所 讲 的“ 渺 渺 兮 ”“、恍 恍 兮 ”“、惚 惚 兮 ”“、似 有 似 无 ”“、无 中 生 有”、“混混沌沌”等状态,都是在告诫我们在观察、了解、分析、 研究事物之前,头脑思维相应处于的一种状态 讲的是一种观 察、了解、分析、研究事物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头脑处于这种状 态就是为了保证我们在观察分析事物之前,我

19、们的大脑思维中无 任何唯心成分的干扰。你自己的脑场稳定,当外界事物相对你在 运动的时候,你就能感悟到它有(差异性)规律性所反映出的客 观规律。这同时也是一种感性(形象)思维的强调。因为感性 (形象)思维是一种客观思维方式,但这种感性(形象)思维不只 是靠眼睛来识别,还要靠“悟性”来感“悟”。靠眼睛识别,往往 只能认识事物的表面(因为眼睛是感知可见光中不同频率的电磁 波的,而且是事物表面反射过来的电磁波,事物内部的电磁或其 他辐射则往往是无从感知的)。因为观察事物的层次、角度、位置 等不一样,眼睛在感觉过程中会产生误差,不容易抓住事物的本第 12 页 质。何况眼睛还是一种片面感官,它只能感知到电

20、磁波广阔的长 河中从红到紫范围内的事物。从片面感官得来的片面信息,经过 大脑片面的处理,难免得出不片面的结论。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分析问题之前,先将我们曾具 有的一切“旧”观念、“旧”概念、“旧”思想等放到一边。专 心致志地去观察事物、了解事物。它是什么状态及规律就承认是 什么状态及规律。再经过反复的实践、修正、充实、提高,得出 切 合 实 际 的 正 确 结 论 。 然 后 ,再 将 这 结 论 与 过 去 我 们 掌 握 的 “旧”概念,“旧”规律,“旧”理论等进行比较,得出进一步的 结论。可是,我们这种不耐稳定的人,往往会有强烈的个人欲望 和期望参与观察分析事物;愿意也习惯带着原

21、先我们掌握的知 识 、观念 、模式等去观察分析事物 ;愿意及习惯运用固定 “省 事”的照搬模式来观察、分析、认识事物。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 有知识、有文化的 “科学家”在针对边缘科学问题时 ,常常会 犯认识错误的原因。在古今中外使用易学唯物辩证法分析、研究 客观事物规律的大量实践中,所以判断指导失误,绝大多数情况 都是由于有个人的感情、欲望及旧观念等因素参与所致。故而越 熟习,越了解的事物,往往越容易判断失误。 易传中讲:“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道也屡迁,变动不 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就是要求我们要根据时空关系的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 能一成不变的

22、,先人为主地用固定的模式去观察、分析、研究问 题,否则,一定会犯错误的。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 空关系中 ,没有任何一个孤立存在的事物 。所以 ,我们必须能 “ 知 变 ”“、应 变 ”“、适 变 ”,才 不 会 被 无 时 不 在 发 展 变 化 的 客 观 时空规律地变迁所抛弃。因此,我把这种时空对应规律叫做“对 应统一规律”,而不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只是事物“对 应”关系中的一种状态,而不是其全部。第 13 页 第三节传统的“形而上者谓之道”的思维方式 “形而上”的概念在我国传统学术中,它是与世界上通常哲 学中所讲的“形而上学”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在我国近代哲学 理论中,“

23、形而上”被加上了一个“学”字,就变成了“形而上 以固定不学” 变的方式来看待一切事物了。实际上,易学中 所讲的“形而上”与“形而下”是指我们应站在什么层次(立 场、观点、位置等)来观察、分析、研究问题的原则。我们大家 都知道:所有超出具体形象、范畴等,带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精 神、世界观、思想、理论、公式、公理、法则等,全都是“形而 上 ,的 。 比如,力学公式: 。它可以指导、判断任何具体的质 量 ,加速度 与力 之间的关系及其大小、比率等。可以说, 此公式的内涵性很大 不拘泥于任何一个具体的力、质量和加 速度的状态。 所有“形而下”的具体事(器)物,都是受“形而上”的 规律所制约的。因此,要

24、求我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首先着重 要解决的是掌握一种符合客观规律的世界观或思想方法论。在掌 握了这种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上,靠其指导,我们去认识世界 及创造各种具体技术、方法及物质等。 比如:我们传统的中医学。自汉朝到民国之前,所能收集到 的中医书籍就多达 万卷以上。如果我们是个“天才”,能从生 下来的第一天起,每天读完一卷(一卷还不一定有多少本呢), 一直到我们死,一辈子也读不完! 那么,中医怎么才能学好呢?第 14 页 看看我国历史上各朝代、各时期的中医书,你就会发现:几 乎每部书都在讲“阴阳”“、五行”“、四诊”、 纲”。通过人 身上存在的十二条主要经络就把一个人给统一起来了。不管是男

25、 人、女人;老的、少的;汉人、各民族人;中国人、外国人等, 都按这些由易理发展来的中医哲学原则(按类比、旁通、归纳 等)进行诊治。这比现代西方把人分成数万个课题的医学研究方 式,找出其共同、统一性整体规律要容易得多。因此,要学好中 医,首先你得先是个哲学家(因为哲学是带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 科学。人体科学及医学又是涉足广泛领域的边缘科学)。在这些 哲学原则不变的前提下,人、经络、穴位、药物,药性、种药、 采药、制药、诊断、治疗等,都按这些原则类比、分类、归纳。 只要在不违背这些原则的前提下,可以随意发挥 怎么用都可 以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治。也就是说,要学好中医,首先不只是以 学其具体针对性技术为目

26、的,而是以学习其思想方法为根本目 的。比如:在用方药治疗的过程中,同一种病,不同的人用同一 种方子可以,用不同的方子也行,都能达到治愈的目的。这也是 中医中“经方派”与“时方派”有很大差异的原因。 “经方派”用的是整体免疫性治疗方法 适用性广泛。 “时方派”则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个体采用不同的治疗方 案 针对性较强。 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说明而已。中医的其他门派多的是, 但 都 不 离“ 阴 阳 ”“、 五 行 ”“、 四 诊 ”“、 八 纲 ”这 些 诊 治 基 本 哲 学原则。这些原则都是由易学“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应统 一”规律原则发展来的。 “天有阴阳,时有损益,人事有否泰。上古圣人

27、作易, 以同患中古。圣人忧患而易兴。羲之有易,总兴神农之 本草,黄帝之素问。其欲出民忧患一而已。所以易之 有辞,医之有方。为末流防淫之设。而医之有方,易之第 15 页 辞,为古之仁民之政。是以医言损,易也言损。损即损 也。医言蛊,易也言蛊。蛊即蛊也。医言感,易也 言感。咸即感也。医言伤,易也言伤。夷即伤也。医 言痞,易亦言否,否即痞也。医言矇,易 亦言蒙。 蒙即矇也。心肾交为既济,心肾不交为末济。阳伤阴 过小(小过),阴伤阳过大(大过)。脉洪之似丰也, 脉浮之似涣也,脉细之似兑也,脉涩之似节也。 外解之似解也,内补之似益也。治本之似复,治标 之似央也。固精之似无妄也,补中之似大畜也。 养安之似

28、颐,似需、似渐也。攻却之似师、似 剥、似噬 也。医心医身,医国医天下一而已矣。”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医易相通”原则之所在。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大夫”阶层,他们除了为君王出谋划 策之外,多都喜爱琴、棋、书、画。他们通过这些爱好来提高自 己的思维层次。 比如:“画”中的“写意画”。利用内含性很强的中国式毛 笔(笔尖墨浓,笔肚墨淡,利用毛笔对墨汁的吸附性,可掌握其 吸附量的多少)、纸(内含阴渗特点),再加上墨汁,简单的几 笔就能很形象的反映一种意境(这比西式的水彩、水粉、油画等 画法简单得多)。同一幅画,不同的人可以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联 想。可是,“画”还离不开靠形象和色彩给人以启迪的方式。 “书”则

29、以“象形文字”的汉字为基础。它把具体事物的形 象、特点,简化成了简单几笔就能反映事物形象、特点的汉族文 字。即使同一个字,在不同情况下使用或发音不一样,其表达的 意思也不一样 同样的一个字可以表达几个甚至更多的意思。 所以,我们中国人,一辈子,一般情况下,能掌握三四千个单 字,除了搞文史,考古,诗词歌赋、戏剧之类的职业,不管干什 么工作,基本就够用了。我国很多的俗语、谚语、歇后语、成第 16 页 语、谜语、对联、诗词歌赋等,用很少量的一些文字和词句,就 能表达寓意很深刻的哲理 。再加之,以传统的毛笔在宣纸上书 写,利用楷、篆(大篆、小篆)、隶、草(章草、行草、狂草)、 甲骨等笔法、技法的融会运

30、用 ,简单的几笔 ,字里行间那种气 势 、意境就都反映出来了 。现今计算机时代 ,人们已经开始发 现,汉字的录入及处理往往比其他的各种文字都简单、容易、准 确,且速度也快。故而有可能在未来的不久,内涵性很大的中国 汉字、汉语将成为新的“世界语”。 当下 “棋”的时候 ,双方对垒 。一方考虑了几十分钟,才 走出了关键的一步棋。结果险胜对方。在我们直观感觉上只见到 了一个棋字儿在棋盘上一动(很简单)。可是在下决心走这一步 棋的时候 ,我们的头脑中却要考虑几十乃至几百步以上棋的结 局。可以说,这一步棋的内涵是很大的。这也是我国历史上很多 大政治家,军事家,文人墨客都喜欢下棋的原因之一 锻炼自 己多方

31、面(内涵很大)的思维能力。 当我们听音乐的时候,我们基本上没有什么直观感觉了。也 用不着瞪着眼睛去观察,而往往要闭上眼睛来欣赏了。音乐可以 根据不同的音符、旋律、不同乐器的演奏等,达到启迪人们思索 的目的 。同样的一首乐曲 ,不同的人演奏,用不同的乐器或方 式 、在不同的环境场合下演奏 ,给人们的感受可以是大不相同 的。同一首乐曲,又适合于很多场合下运用,给人们的感觉都是 那么和谐。因此讲,音乐的内涵是相当大的 由一种抽象的思 维去启发具体的联想,并对人类及社会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 用。它把复杂多变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只用几个音符的变化,就 全表达出来了。这与我们用“阴阳”、“八卦”等“易简”表

32、述 方法对一切事物进行表述,是何等相融。 由此看来 ,我国古人 “形而上”的追求的目的 ,是为了让 我们能掌握一种既简单明了又是高层次,大内涵的思维方式。中第 17 页 国有些古话:“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谦虚谨慎”以及易 学中的“劳谦,君子有终。”等都是这种内涵思想的写照。因 此,我国古人的衣着多是宽大舒适的。这于西方的那些自我暴露 性的“三点式”衣着及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古书中常有“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治”之说。这是什 么意思呢?显然,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要经过我们人类自 己辛勤地劳动,才能有所成就与改变。只有严格进行约束,我们 的社会、自然、环境、身心等才能得以安定、

33、平衡与和谐。那怎 么可能不经过任何的努力与作为,就能达到治理目的的事情发生 呢!前一句话实际说的是,我们要掌握一种各种行业都能共通实 用的道理。即掌握一种世界观、方法论。非常主动、自愿客观地 而不是唯心强行地去认识、适应、运用这些事物的规律性,就什 么事情都能办得到。后一句话说的是我们从古到今、祖祖辈辈不 管整个社会如何地发展,都应该连续不断地进行某种信仰(世界 观、方法论)及社会公德的教育。靠这种全社会自觉维护的舆论 及信仰的力量,就能将社会治理完善,达到安定(周易大传 中有“武夫不弑而治”之说。其道理就是通过运用易学“一阖 一辟”的哲理动员全社会的自觉监督力量来治理社会)。 不管什么社会,

34、什么主义,都要靠人去完成,去实施。人要 完成这些奋斗目标,就要靠自己具有的才华和德性。人的才华、 道德、科学知识、劳动技能等,靠教育才能获得。所以中国古代 传统特别注重对人的教育与培养。从小,一进学校的大门,学的 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名贤集、二十四孝等书。也 就是说我们一入学,首先要接受的是思想、道德教育。并且了解 受教育的意义、责任;了解大自然的规律;了解自己民族的辉煌 历史、传统;要尊老爱幼、精忠报国(“礼、义、廉、耻”、 “忠、孝、节、义 “ 齐 家 治 国 平 天 下 ”)、顾 全 大 局;学 习 历 史 上民族英雄人物的事迹等 注重精神上的充实。因为精神的东第 18 页 西是“形而上

35、”的。 人类对自然社会、事物的影响,是靠人的言行来完成的;而 人的言行,是靠头脑的指挥来实现的;而头脑是靠其世界观、方 法论来推演的。所以头脑中的思想方法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要求 是最重要的。这些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思想等,全都是 精神的 “形而上”的。所以说人不管处在任何环境条件下, 人总要有那么点精神(支柱)才行。 有科学,人类才能有文明。人类只要自觉的运用科学思想, 改造事物成功 按事物客观规律实践成功,人们就会说你具有 道德与文明。就而今现实社会中,从某些意义上讲,仍然还是有 精神文明(理论认识及指导),才能有物质文明(实践及其成 果)。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是不能分割开的。没有理论指

36、导的实 践,是盲目的实践,不可能有正确、迅速且宏大的效果的。无论 什么执政党或在任何领域中都是如此。大家都知道事物(形而下 之器)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如果追求物质的满足,那将是永远不 能得以满足的。故而,其能决定社会是否会安定平衡的心理状 态,也永远不会平衡。既而,社会永远不得安宁。如果是追求精 神上的充实,就一句话:“人穷志不穷!”他就会,宁愿自己饿 死、冻死,他也不会去偷、去抢、去杀人。不但如此,还可以激 励自己靠艰苦奋斗的实际劳动去改变自己的落后面貌,而不会靠 一种侥幸的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去改变自己的处境。这句话可以 鼓励全社会去实干。“严于律己”、“身教胜于言教”。易学大家 邵雍所著黄极

37、经世观物内篇曰:“天下将治,则人必尚其 行;天下将乱,人必尚其言。尚行则笃实之风行焉;尚言其诡谲 之风行焉.言之于口,不如行之于身。”“天下将治,人必尚 其义;天之将乱,人必尚利也。尚义,则谦让之风行焉;尚利, 则攘夺之风行焉。”“君子常行胜言,小人常言胜行,故世治笃 实之士多,世乱则缘饰之士众。笃实鲜不成事,缘饰鲜不败事。第 19 页 成多兴国,败多国亡,家也由是而兴亡也。”正如我们的前辈, 复合型专家型的高级领导干部张协和先生对广大青少年所说: “荡除虚夸浮华之恶习,弘扬求真务实之正气。全国青少年应警 惕这一点!代代相传。”这都是易学与传统文化“重行”思想的 经验总结。 张协和先生根据自己

38、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和亲身参加各项科研 活动的经验,他深深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和 世界高科技文化的广阔前景。本着科学随文化而进步的信念,对 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充满信心,对培养跨世纪复合型人才提出了 殷切希望。 年他预言:“第三次人类文化大繁荣将主要是中 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当代高科技文化两者精华的结合。这种有 机结合将构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 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并成为人类进步的榜样 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也将成为第三次人类文化大繁荣 的旗帜。”愿他的遗愿能早日成为现实。第 20 页第 22 页第 23 页 第二课由“易传”内容看易学的

39、主要思想 易学不只是用来推算一个人的吉凶祸福的学问。 虽然,远古的人类用它来占卜、算卦,但是随着历史 的发展,人们通过大量且长时间(数千年)的实践 印证,从中发现了大自然的根本规律性。并且将这些 带有普遍性、根本性的规律,总结、归纳写成了带有 普遍指导意义的哲书 周易及周易大传 等。当然,易学除了这些以儒家推崇的易著之外,还 应包括伏羲先天易、连山易、归藏易、医 易、道家易、佛易、养生易、武术易、 军事易、建筑易、数理易、科学易等易 学与易说。 所以说,易学是各行各业、各个学科和领域都能 使用和通用的一种知识。 易学主要包含了哪些思想呢? 易 学 包 含 的 主 要 思 想 有“ 变 易 ”“

40、、易 简(”有 的 书中称作“简易”)和“不易”这三大思想体系。 下面通过“易传”中的某些词句来分别论述这 三种思想。第 24 页 第 一 节 变 易 “变易”思想,在易学的整个理论思想体系中,体现的是最 显著和最明确的 。(易学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的 、变化的 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且永远是一成不变的。)一个 事物产生(“本卦 的同时,同时就预示了它的变化(“变 卦”。有的叫“之卦 和 终 结(“ 对 卦 ”。有 的 称“ 错 卦 ”“、 旁 通卦 。一个事物终结的同时,(其“变卦”)又预示了新的事 物的产生 。新生事物的产生又预示了它的发展和消亡 (其“变 卦”的“错卦”、“旁通卦”

41、).事物就是这样不断地发展、转 化着。这种思想自然也是符合现代的“物质不灭定律”的。 “易传”中曰: “ 在 天 成 象 ,在 地 成 形 。变 化 见 也 。”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 变 化 者 ,进 退 之 象 。” “一阖一辟为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变而通之以尽利。” “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 “ 变 化 者 ,趋 时 者 也 。”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 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 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

42、典要!唯变所适。” “易传”中这些深刻的话语,都充分地说明了易学思想是以 “变”的观念,作为其看待与对待事物及其规律的主导思想的。第 25 页 第 二 节 易 简 “易简”又名叫“简易”。按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复杂问 题简单化。哲学上叫“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易学所包含的内容广泛而深刻。 “ 易 传 ”曰 :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 于地理 ,是故知幽明之故 。原始反终 ,故知死生之说 。精气为 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 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43、” “ 易 广 矣 。大 矣 。” “易道广大悉备。有天道矣,地道矣,人道矣。”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 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 之情。” “易传”中的这些话语,充分说明了事物及易学内涵的复杂 性。如果没有一个简明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是不可能认识清楚 万物的规律的 。如果能按易学中的“易简”指导思想去分析事 物,处理事物,就能达到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的目的 抓住事 物的主要(共同、共通性)矛盾。 比如:现代医学研究一个人,大概有数万个课题 形成了 一门相当复杂的科学系统。如果将这数万个课题的共性找出来, 是非常困难的 几乎是现在科学不

44、可能做到的。正如我们前面第 26 页 提到的那样,我们的祖先在易学“统一场”的理论指导下,把 复杂的人类,不管是中国人、外国人、老人、小孩、男的、女的 等,通过简单主要的十二条经络之间的关系就统一起来了。 “易简”的另一个意思就是简捷之意。再复杂的事物,用易 学的思想方法,就能很简便地找到其规律并得出结论。 “易传”中说:“易者,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 从则有功。有功则可大。”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易学是一种非常容易了解和学习的知 识。任何事物只要将其复杂特性转化归纳成为有代表意义的简单 的特性,事物相对就会变得简单了,近而也就能得心应手、随心 所欲的研究、分析和了解、认识它了。事物简单

45、的话,大家也就 都能很容易地了解、学习和掌握它。从而大家也都感到可“亲” (热爱、喜欢)。能亲近(愿意、喜爱、接受)了解事物之间的 规律,并且能按事物的规律办事。那么事情就容易成功。事情容 易学习、了解、掌握和成功,当然这事情也就容易推广。因此, 事物就可以发展壮大(普及)。 所以,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最好不要把事情复杂化。事 情越简单,矛盾越突出,解决起来也越容易。过去我们的部队靠 简单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多好管理。现在部队各大军种、 各个兵种等成千上万条管理条例。由于矛盾不突出,反而不好管 理了。一个领导,你记都记不全这些“条例”,那怎么又能去检 查、对照、督促、落实呢。而且“一阴一阳之谓道”任何事物 都是相辅相成的存在着。管这一边就得放另一边。管的越多,实 际放的也越多。任何事物又都是要走向自己的反面的。总有一 天,管的又得放弃不管,放开的那面又得管起来.麻不麻烦。 再说,任何事物又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着 都是互相联系着的。 多定一个条条,这个条条又会与原来成千上万个条条形成成千上 万个矛盾。这些矛盾又如何才能达到统一呢?按现在通常的思想第 27 页 及理论水平恐怕是根本没法统一的。因此说,光靠条条框框来管 理人事、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是不全面但是是必要的,还 必须加上思想上、意识上的共识才行。 而我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