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4+1875-2023《抗震宜居农房加固改造及新建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00946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3.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4+1875-2023《抗震宜居农房加固改造及新建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DB64+1875-2023《抗震宜居农房加固改造及新建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DB64+1875-2023《抗震宜居农房加固改造及新建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DB64+1875-2023《抗震宜居农房加固改造及新建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DB64+1875-2023《抗震宜居农房加固改造及新建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91.140.60 CCS Q 81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64/T 18752023 抗震宜居农房加固改造及新建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rengthening reconstruction and new construction of earthquake resistant and livable rural houses 2023-02-21 发布 2023-05-21 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目次 前言.III 抗震宜居农房加固改造及新建技术规程.1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

2、语和定义.1 4 基本规定.3 4.1 一般规定.3 4.2 抗震加固方案及设计.3 4.3 抗震加固材料及施工.4 5 场地、地基和基础.4 5.1 场地.4 5.2 地基和基础.4 6 砌体结构.5 6.1 一般规定.5 6.2 配筋砂浆带加固.5 6.3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9 6.4 砌体结构其他加固方法.9 6.5 砌体结构盐碱腐蚀处理.9 7 生土结构.9 7.1 一般规定.9 7.2 生土结构配筋砂浆带加固.10 7.3 生土结构配筋高延性混凝土加固.12 8 砖-木混合承重结构.13 8.1 一般规定.13 8.2 加固措施.13 8.3 连接构造.14 8.4 其他混合承重结构

3、.14 9 楼屋盖系统.15 9.1 一般规定.15 9.2 防腐与防虫蛀措施.15 9.3 加固方法.15 9.4 构造做法.16 10 窑洞加固.19 10.1 一般规定.19 10.2 单层独立式砖拱窑洞加固.19 10.3 单层土窑洞加固.20 11 施工与验收.21 11.1 一般规定.21 11.2 加固材料.21 11.3 施工验收.21 12 新建农村房屋.21 12.1 一般规定.22 12.2 场地要求.22 12.3 地基基础.22 12.4 结构形式及施工工艺.22 12.5 新建房屋屋面系统.23 13 其他要求.23 附录 A(规范性)房屋功能提升及修缮.24 A.

4、1 屋面渗漏维修.24 A.2 散水做法.24 附录 B(规范性)配筋砂浆带加固法和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法施工质量验收.26 B.1 一般规定.26 B.2 材料检验.26 B.3 施工过程控制.26 B.4 施工质量验收.27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宁夏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宁夏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宁夏大学、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

5、究院有限公司、瑞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夏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吴忠市红寺堡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舒宏博、邵海东、高勇、黄立轩、杨普、连云飞、燕志恒、车佳玲、谭伏波、田刚、孙中宁、夏玉萍、白涛、邓明科、魏常宝、田博、王亚鹏、李芳、海峰、马义飞、慈强、岳国军、白昕、薛宝忠、张正强、何龙、张沁元、李晶、杨睿。抗震宜居农房加固改造及新建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宁夏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地区一、二层砌体结构、单层生土结构、混合承重结构农房及窑洞的抗震加固及新建。8度以上抗震设防地区、钢筋混凝土结构、三层及以上农房,可参照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抗震加

6、固改造。农房抗震加固、新建设计、施工除应符合本文件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宁夏地区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5 木结构设计标准 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23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 50025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 GB 50367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

7、计规范 GB 50550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702 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 50728 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 GB 55001 工程结构通用规范 GB 55007 砌体结构通用规范 GB 55005 木结构通用规范 JGJ 7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116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JGJ 123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JGJ 161 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 DB64/T 1746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 DB64/T 1765 既有房屋建筑修缮施工标准 宁夏农村住房抗震性能评估导则 CECS 325 既有村镇住宅建筑抗震鉴定和加

8、固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砌体结构 masonry structure 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3.2 生土结构 raw soil structure 由生土墙、土坯墙或夯土墙作为建筑物主要承重构件的结构。3.3 砖-木混合承重结构 masonry and wood structure 由砖木为主要竖向受力构件的结构。3.4 窑洞 cave-house 依土山的山崖挖成的作为住屋的山洞或土屋。3.5 农房抗震加固 seismic strengthening for rural resi

9、dence 对承重结构、构件及其相关部分采取增强、局部更换或调整其内力等措施,使既有农房达到本地区抗震设防要求所进行的设计及施工。3.6 抗震构造措施 details of seismic design 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要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3.7 场地 site 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工程地质条件。其范围大体相当于自然村或不小于1km2的平面面积。3.8 配筋砂浆带加固 strengthening of masonry member with mortar-belt 在砌体墙或生土墙纵横墙交接处、楼屋盖处等增设配筋砂浆带,形成约束砌体墙或生土墙

10、的加固方法。3.9 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 structure member strengthening with high ductile concrete layer 在原结构构件表面增设一定厚度的高延性混凝土,提高结构整体性、结构构件承载力和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3.10 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加固 structure member strengthening with high ductile concrete strip 在结构关键部位增设一定宽度和厚度的高延性混凝土条带,提高结构整体性、结构构件承载力和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3.11 配筋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 structure member

11、strengthening with reinforced high ductile concrete layer 在原结构构件表面增设一定厚度的配筋高延性混凝土,提高结构整体性、结构构件承载力和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4 基本规定 4.1 一般规定 4.1.1 加固和新建农房应做到:结构安全、风貌乡土、功能适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4.1.2 农房抗震加固前应对农房的建筑结构安全、抗震性能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按照本文件进行综合抗震加固改造。4.1.3 当农房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需修复或局部修复可继续使用;当农房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按照主体结

12、构不至于严重破坏、围护结构不发生大面积倒塌的原则进行抗震加固。4.1.4 农房抗震加固前,应按照宁夏农村住房抗震性能评估导则的规定进行评估,对评估为 C 级的房屋进行抗震加固改造建设。4.1.5 农房评估为 C 级,但对材质差、建造技术落后的房屋,加固改造后抗震性能达不到标准要求或房屋生命周期达到一定年限,加固改造不经济、无保护价值,宜拆除新建。4.1.6 对有保留价值的传统民居应进行保护性加固。4.1.7 农房抗震加固改造及新建,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有关要求及农户生产、生活的需求,实施建筑节能、建筑风貌、宜居性和室内外环境改造。鼓励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农房改造中应用和推广。4.1.8 农房

13、抗震加固改造,应以提高农房整体性和综合抗震能力为主,同时保证关键部位或关键构件的承载能力,并兼顾农房的使用性和耐久性。4.2 抗震加固方案及设计 4.2.1 抗震加固方案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a)农房抗震加固改造前,应结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设计标准,制定抗震加固方案,并与当地建筑风格、风貌相协调。b)抗震加固方案宜遵循技术可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便捷的原则。c)抗震加固施工应确保抗震加固效果,尽量减少对农户生产、生活的影响。4.2.2 农房抗震加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根据抗震评估结果结合现场查勘,依据本文件并参照现行相关标准进行加固设计。b)采取加固原墙体、新增抗震墙等提高抗震承载力的

14、加固措施时,应保证加固后结构构件的合理分布,避免因局部加强造成结构刚度不均匀或突变。c)新增构件与原有构件之间应有可靠连接。d)加固材料应采用质量合格产品。4.2.3 地基基础出现轻微不均匀沉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加固:a)采取措施对地基基础进行补强,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b)采取加固墙体、增设圈梁、加强连接等措施提高上部结构的承载力、整体性和抗变形能力。4.2.4 农房上部结构可根据评估结果分别采取相应的加固方法:a)墙体砌筑质量差、抗震横墙间距过大,应选择拆除重砌或采用墙体配筋砂浆带、混凝土板墙、高延性混凝土条带等方法进行加固。b)墙体明显开裂时,可根据裂缝宽度和开裂情况采取压力灌浆、灌胶

15、、表面挂钢筋网抹灰、拆砌等方法加固。c)整体性连接和抗震构造措施不符合要求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配筋砂浆层、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型钢、钢板等形成的圈梁、构造柱以增强结构整体性;屋架增设剪刀撑、系杆,墙体设水平钢拉杆、墙揽等措施进行加固。d)木构件出现严重腐朽、虫蛀、开裂现象时,应及时更换或增设构件进行加固。e)楼(屋)盖构件支承长度不足时,采取增强楼(屋)盖整体性等加固措施。f)墙体局部尺寸不足或承载力较弱时,可采用增大截面、加设围框、增强整体性等加固方法。4.3 抗震加固材料及施工 4.3.1 抗震加固使用主要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下列规定:a)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MU

16、10;配筋砂浆面层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Ml0、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5。b)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其中基础及框架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5,钢筋应采用不低于 HPB300、HRB400 级钢筋,不得使用 HRB335 级钢筋。c)型钢、钢板应采用 Q235B 钢或 Q355B。d)加固所用材料类型与原结构相同时,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原构件材料的强度等级。e)加固所用高延性混凝土材料性能应符合 DB 64/T 1746 的相关要求。f)农房抗震加固中所用材料,均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要求。4.3.2 抗震加固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施工中出现农房倾斜、

17、开裂或倒塌等情况。b)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原结构的损伤。c)施工中发现原结构或相关工程隐蔽部位的构造有严重缺陷时,应暂停施工,采取安全措施,处理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d)应严格按照加固方案进行施工。5 场地、地基和基础 5.1 场地 5.1.1 不同农房场地地段划分应按表 1 进行。对不利地段的农房,加固时视情况加强基础或上部结构构造措施。表1 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的划分 地段类别 地质、地形、地貌 有利地段 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 一般地段 不属于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不利地段 软弱土、液化土、湿陷性黄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陡坡,陡

18、坎,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含故河道、疏松的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浜沟谷和半填半挖地基),高含水量的可塑黄土,地表存在结构性裂缝等。危险地段 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 5.1.2 对建造于危险地段的农房,应结合规划迁址新建。5.2 地基和基础 5.2.1 对地基稳定,基础无明显不均匀沉降的房屋,可不进行地基处理和基础加固;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地基处理、基础加固或拆除新建。a)基础腐蚀、酥碎、折断,导致结构严重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b)基础已有滑动,水平位移持续增加并在短期内无终止趋势。c)主要

19、承重基础已产生危及结构安全的贯通裂缝。5.2.2 基础加固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过安全、经济评价后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加固方法。a)提高基础承载力时可采用加大基础底面积、加固地基土、微型桩等方法。b)提高地基基础抵抗不均匀沉降能力时可采用增设基础圈梁或加固基础圈梁等措施。c)地基基础加固后,应做好建筑周边防排水设施。5.2.3 对于特殊地基基础形式,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进行处理。6 砌体结构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适用于用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的一、二层砌体结构农房的抗震加固。6.1.2 对砌体结构房屋,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加固墙体、加强墙体连接、增加构造措施等方法来提高农房整体性和综合

20、抗震能力。6.1.3 对严重烂根碱蚀、开裂错位墙体,应予拆除、重砌。6.1.4 突出屋面无锚固的烟囱、女儿墙等易倒塌构件的出屋面高度,不应大于 500mm;当超出时应采取拉结措施或拆矮。6.1.5 砌筑质量较差的墙体应采用配筋砂浆面层或高延性混凝土面层等方法加固。承重墙体出现的受力裂缝、纵横墙体脱闪形成的竖向裂缝应修复加固。墙厚不满足要求或高厚比较大的墙体应采取增设扶壁柱等方法加固。6.1.6 承重的门(窗)间墙及外墙尽端至门窗洞口的最小距离小于 900mm,应对该段小于 900mm 的墙体进行全墙加固;对于新增圈梁、构造柱体系无法形成闭合的墙段,可采用型钢梁、柱,钢板带或钢拉杆等进行连接闭合

21、,并应对洞口部位和节点连接处进行加强。6.1.7 楼屋盖系统的修复与加固,应符合本文件第 9 章的规定。6.2 配筋砂浆带加固 6.2.1 砌体结构可采用双侧设置配筋砂浆带的方法进行加固,也可采用嵌筋的方法进行加固。加固前应先对裂缝砖墙采用水泥砂浆、聚合物砂浆等进行填塞修复。6.2.2 加强砌体结构构造与连接,可增设配筋砂浆带,在砖墙双侧对称设置横向和竖向配筋砂浆带。砌体结构农房的配筋砂浆带最小宽度和最小厚度应按表 2 取值。表2 配筋砂浆带最小厚度和最小宽度 单位为mm 设防烈度 6 度、7 度 8 度 配筋砂浆带单侧厚度 d 40 50 竖向条带宽度 a 500 600 b 400 500

22、 水平条带宽度 c 400 500 注1:表中 a 表示外墙拐角处配筋砂浆竖向条带宽度;b 表示外墙中部或内墙配筋砂浆竖向条带宽度;注2:防止面层开裂,应增设纤维网格布。6.2.3 加固部位墙面应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嵌缝处理,嵌缝的面积率不小于 50%,嵌缝深度不小于 10mm,且条带边沿应采取嵌缝处理。6.2.4 配筋砂浆带,竖向配筋不应小于8,横向配筋不应小于6,设置6600 穿墙拉结钢筋,穿墙孔采用水泥浆或结构胶封闭。抹面砂浆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M10,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20mm,抹灰前清理砖墙表面并刷纯水泥浆一道。6.2.5 水平横向配筋砂浆带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在房屋砖墙底部地面以

23、上部位(包含内墙)通长交圈(水平方向封闭)设置配筋砂浆带一道,在檐口或门窗上部通长交圈(水平方向封闭)设置一道,后墙高度超过前墙高度 2 米时在后墙顶部加设一道。详见图 1。墙内水平配筋砂浆带墙外水平配筋砂浆带墙外水平配筋砂浆带墙内水平配筋砂浆带 图1 水平配筋砂浆带平面布置图 6.2.6 竖向配筋砂浆带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在房屋外围四角设置“L”形配筋砂浆带,在纵墙与内横墙交接处设置“T”形配筋砂浆带,木屋架或木梁支座处设置“一”字形配筋砂浆带,并增设垫块。竖向配筋砂浆带应沿竖向通高布置。详见图 2。T配筋砂浆带-配筋砂浆带L配筋砂浆带或木梁木屋架 图2 竖向配筋砂浆带布置图 6.2.7

24、水平配筋砂浆带与竖向配筋砂浆带必须同时设置,且内部钢筋需相互可靠连接。详见图 3图 5。前砖墙前墙底水平配筋砂浆带前墙顶水平配筋砂浆带前墙高 图3 前墙配筋砂浆带布置图 后砖墙后墙顶水平配筋砂浆带后墙中水平配筋砂浆带后墙底水平配筋砂浆带后墙高 图4 后墙配筋砂浆带布置图 后墙高前墙高屋脊高前墙高后墙高墙底水平配筋砂浆带墙底水平配筋砂浆带墙中水平配筋砂浆带墙中水平配筋砂浆带墙顶斜向配筋砂浆带墙顶斜向配筋砂浆带 图5 山墙配筋砂浆带布置图(内横墙参照此法)6.2.8 配筋砂浆带加固法的构造做法应符合下列规定:a)a 砖墙外墙四角及纵横墙交接处设置“L”形、“T”形竖向配筋砂浆带加固。详见图 6图

25、7。墙厚墙厚d110dd 110通长设置通长设置38竖向钢筋砖墙6穿墙拉筋6006穿墙拉筋6006水平向钢筋3006穿墙拉筋6006水平向钢筋300d78竖向钢筋 图6 转角竖向配筋砂浆带 1 1 06 穿墙拉筋 6 0 06 穿墙拉筋 6 0 06 水平向钢筋 6 0 0墙厚ddd6 穿墙拉筋 6 0 0砖墙通长设置5 8 竖向钢筋110 d 墙厚1 1 0通长设置3 8 竖向钢筋墙厚d110d6 水平向钢筋 6 0 0 图7 纵横墙交接处竖向配筋砂浆带 b)木屋架或木梁支座处、混凝土大梁支座处砖墙设置“一”字形竖向配筋砂浆带加固。做法详见图 8。6 穿墙拉筋 6 0 05 8 竖向钢筋通长

26、设置6 穿墙拉筋 6 0 0通长设置5 8 竖向钢筋砖墙砖墙dd 墙厚墙厚dd 图8 支座处配筋砂浆带 c)砖墙端部及中部双侧水平通长设置横向配筋砂浆带加固做法。详见图 9。6 水平穿墙钢筋 6 0 06 水平穿墙钢筋 6 0 08 竖向钢筋 3 0 06 6 水平钢筋通长设置6 水平穿墙钢筋 6 0 08 竖向钢筋 3 0 0砖墙水泥砂浆墙顶 图9 端部及中部配筋砂浆带 6.2.9 当门窗洞口采用砖过梁时,洞口顶部增加双角钢组合过梁,且在洞口两侧墙体中增加锚固连接措施。详见图 10。M8对穿螺栓2L1006362L100636窗框1111222-21-1M8对穿螺栓M8对穿螺栓2L10063

27、6200M8对穿螺栓200100砖墙厚砖墙厚6040406058586363 图10 洞口顶部增设角钢组合过梁 6.3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 6.3.1 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加固法可参见 DB64/T 1746 中关于农房抗震加固相关章节。6.4 砌体结构其他加固方法 6.4.1 砌体结构加固可根据 GB 50702 的有关要求采取外包型钢、钢板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钢丝绳网-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等对砖柱或墙体进行加固;亦可采取其他可靠、有效方法进行加固。采用外包型钢、钢板加固,应用水泥砂浆、结构胶、灌浆料等对钢材与墙体间缝隙进行填塞,使其紧密结合。6.4.2 采用各种加固方法形成外

28、加圈梁应闭合,无法闭合时,可采用型钢圈梁或钢拉杆进行闭合,钢拉杆应贯通房屋横墙(或纵墙)全部宽度,并应设在有横墙(或纵墙)处,同时应可靠锚固在横墙(或纵墙)上,中部设花篮螺栓紧固。采用钢拉杆代替内墙圈梁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a)横墙承重房屋的内墙,可用两根钢拉杆代替圈梁;纵墙承重和纵横墙承重的房屋,钢拉杆宜在横墙两侧各设一根。钢拉杆直径应根据房屋进深尺寸和加固要求等条件确定,但不应小于14mm,其方形垫板尺寸不应小于为 200mm200mm15mm。b)无横墙的开间可不设钢拉杆。c)每道内纵墙均应用单根拉杆与外山墙拉结,钢拉杆直径可视墙厚、房屋进深和加固要求等条件确定,但不应小于 14mm,钢

29、拉杆长度不应小于两个开间。6.5 砌体结构盐碱腐蚀处理 6.5.1 砌体结构出现盐碱腐蚀,墙体根部出现酥碱、剥落、腐蚀等损伤。应进行场地截水、排水处理;并可采用防水砂浆或高延性混凝土在墙体表面压抹作为防潮隔水层。6.5.2 砌体结构农房,应在室内外与土体接触墙体表面压抹防水砂浆或高延性混凝土防潮层,厚度不小于 20mm;在土体接触面上部墙体两侧,宜压抹防水砂浆或高延性混凝土防腐蚀层,高度不小于 500mm,厚度不小于 15mm。6.5.3 防腐蚀处理部位砌体结构均进行嵌缝处理,嵌缝深度不应小于 20mm。7 生土结构 7.1 一般规定 7.1.1 本章适用于单层生土结构或土木混合承重结构农房的

30、抗震加固。7.1.2 对生土结构房屋的墙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加固墙体、加强墙体与连接、增加构造措施等方法进行加固。宜采用内嵌构造柱、配筋砂浆带、配筋高延性混凝土等措施加强生土墙房屋的整体性。表面出现严重剥蚀、开裂的生土墙体应进行护面处理,墙根碱蚀严重的应进行加固。墙内有较大孔洞或空腔的,应采用草泥或砂浆塞填修复。对严重烂根碱蚀、开裂错位、空鼓歪闪的土墙,应予拆除并采用砖重砌。7.1.3 楼屋盖系统的修复与加固,应符合本文件第 9 章的规定。7.2 生土结构配筋砂浆带加固 7.2.1 对土墙采用双侧设置配筋砂浆带的方法进行加固,亦可采用整片土墙双侧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7.2.2 对开裂的土

31、墙采用泥浆或水泥砂浆进行修复。对于裂缝较大的部位进行灌浆处理,对裂缝较小的部位先开凿后灌浆处理。7.2.3 加强生土结构构造与连接,可增设配筋砂浆带,在生土墙双侧对称设置横向和竖向配筋砂浆带,其宽度不应小于 500mm(或墙厚),厚度不应小于 50mm,嵌入土墙厚不应小于 30mm,竖向配筋不应小于8,横向配筋不应小于6;并设置6600 穿墙拉结钢筋,穿墙孔洞采用水泥砂浆封闭。砂浆强度等级采用 M10,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20mm,钢筋与土墙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 10mm。配筋砂浆带最小宽度和最小厚度应按表 3 取值。表3 配筋砂浆带最小厚度和最小宽度 单位为mm 设防烈度 6 度、7 度

32、8 度 配筋砂浆带厚度双侧 d 50 60 竖向条带宽度 a 500 600 b 500 600 水平条带宽度 c 500 600 注:表中a表示外墙拐角处配筋砂浆竖向条带宽度;b表示外墙中部或内墙配筋砂浆竖向条带宽度。7.2.4 在压抹水泥砂浆前应在土墙表面刷水玻璃一道,进行界面处理。7.2.5 水平横向配筋砂浆带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在房屋土墙底部地面以上部位(含内墙)通长交圈(水平方向封闭)设置配筋砂浆带一道,在檐口或门窗上部通长交圈(水平方向封闭)设置一道,后墙高度超过前墙高度两米时在后墙顶部加设一道。见图 1。7.2.6 竖向配筋砂浆带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在房屋外围四角设置“L”形

33、配筋砂浆带,在纵墙与内横墙交接处设置“T”形配筋砂浆带,木屋架或木梁支座处设置“一”字形配筋砂浆带,并增设垫块。见图 2。7.2.7 水平横向配筋砂浆带与竖向配筋砂浆带必须同时设置,且内部钢筋需相互可靠连接。见图 3图 5。7.2.8 纵横墙交接处设置“L”形、“T”形竖向配筋砂浆带加固做法。详见图 11图 12。或砖柱3 03 0土墙6 穿墙拉筋 6 0 06 水平向钢筋 3 0 030306 穿墙拉筋 6 0 0木柱通长设置8 竖向钢筋6 水平向钢筋 3 0 02 7 0270墙厚-6 0墙厚-60土墙 图11 生土结构建筑四角墙体“L”形加固 6 水平向钢筋 3 0 06 穿墙拉筋 6

34、0 0土墙8 竖向钢筋通长设置3030270墙厚-606 水平向钢筋 3 0 02 7 0墙厚-6 03 03 0 2 7 0墙厚-6027030306 穿墙拉筋 6 0 0木柱或砖柱土墙 图12 生土结构纵横墙交接处“T”形加固 7.2.9 木屋架或木梁支座处设置“一”字形竖向配筋砂浆带加固做法。详见图 13。6 穿 墙 拉 筋 6 0 0 8 竖 向 钢 筋通 长 设 置或 砖 柱木 柱3030墙厚-603 0 0墙 厚3 0 0墙厚-603030土 墙 6 穿 墙 拉 筋 6 0 0 6 水 平 向 钢 筋 3 0 0 图13 生土结构木屋架或木梁支座处设置“一”形加固 7.2.10 土

35、墙端部及中部双侧水平通长设置横向配筋砂浆带加固做法。详见图 14。8竖向钢筋3006水平穿墙钢筋600土墙顶标高6006水平钢筋通长设置6水平穿墙钢筋6008竖向钢筋300土墙墙厚-603030 图14 土墙端部及中部配筋砂浆带加固图 7.2.11 对于破损与裂缝较严重的土墙,双面设置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做法。详见图 15。6水平穿墙钢筋300竖向8#钢丝200水泥砂浆水泥砂浆4040墙厚土墙水平向8#钢丝200 图15 土墙双面钢丝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图 7.3 生土结构配筋高延性混凝土加固 7.3.1 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对生土结构农房进行抗震加固,应在加固部位设置配筋双面高延性混凝土条带。7

36、.3.2 配筋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生土结构农房的条带最小宽度和最小厚度应按表 4 取值。表4 配筋高延性混凝土条带最小厚度和最小宽度 单位为mm 设防烈度 6 度、7 度 8 度 双面布置,条带厚度 40 40 竖向条带宽度 a 400 500 b 400 500 水平条带宽度 c 400 500 表 4 配筋高延性混凝土条带最小厚度和最小宽度(续)设防烈度 6 度、7 度 8 度 条带配筋 水平筋 6100 8100 竖向筋 6100 8100 对拉钢筋 6300 8300 注:表中a表示生土墙拐角处竖向条带宽度;b表示生土墙中部竖向条带宽度。7.3.3 配筋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生土墙,嵌入土墙深度

37、不应小于 20mm。竖向或横向通长设置主筋,设置穿墙拉结钢筋,穿墙孔洞采用水泥砂浆封闭。钢筋与土墙之间应有 10mm 的间隙。7.3.4 在压抹高延性混凝土前应在土墙表面刷水玻璃一道,进行界面处理。8 砖-木混合承重结构 8.1 一般规定 8.1.1 本章适用于单层的砖-木混合承重结构农房,对此类房屋,有条件时,应改变结构体系,使结构受力和传力路径明确。若条件受限时,应提高砌体墙的整体抗震性能,并加强木柱和砌体墙之间的连接。8.1.2 木结构的砖围护墙可参照本章规定或第 6.2 节、第 6.3 节相关做法进行整体性加固。8.1.3 对于楼屋盖系统及其他木构件的加固可参照本文件第 9 章的规定。

38、8.2 加固措施 8.2.1 木柱、木梁、木檩等主要受力构件出现明显腐朽、虫蛀、挠曲变形、端部劈裂、严重纵向干裂、榫卯节点破损或有拔榫迹象时,应采取局部剔除修补或增设环箍、扁铁、螺栓、扒钉等加固补强连接措施。必要时可落架大修,对不具备加固价值的木构件或木屋架可更换。8.2.2 加固墙体的配筋高延性混凝土条带最小宽度及最小厚度应按表 5 取值,且墙面应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嵌缝处理,嵌缝深度不小于 10mm。表5 配筋高延性混凝土条带最小宽度及最小厚度 单位为mm 设防烈度 6 度、7 度 8 度 双面布置,条带厚度 30 30 竖向条带宽度 a 800 1200 b 800 1200 水平条带宽度

39、c 800 1000 表 5 配筋高延性混凝土条带最小宽度及最小厚度(续)设防烈度 6 度、7 度 8 度 条带配筋 水平筋 6500 8150 水平“U”型筋 6150 8500 竖向筋 6150 8150 对拉钢筋 6300 8300 注:表中a表示墙拐角处竖向条带宽度;b表示墙中部竖向条带宽度。8.2.3 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应符合下列规定:a)水平条带应布置在墙体顶部或楼(屋)盖处。b)竖向条带宜布置在墙体端部及墙体与木柱交接处。且竖向条带净间距不应大于 5.0m,当竖向条带净间距不满足时,应增加条带宽度或数量。c)硬山搁檩的房屋应沿山墙顶部增设高延性混凝土配筋条带。8.2.4 当砌体墙的

40、整体性较差或墙上开洞率大于 50%时,应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对墙体进行整体加固,面层厚度应按本文件表 5 取值。8.2.5 配筋砂浆带做法可参照 6.2 条。8.3 连接构造 8.3.1 木柱与墙体相交部位应采用拉结钢筋将木柱墙体及竖向条带进行拉接,见图 16。拉结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6mm,应沿高度均匀布置,间距不大于 500mm。竖向条带宽度竖向条带宽度用1:2水泥砂浆填实1:2水泥砂浆填实U型拉结钢筋500 图16 木柱与围护墙体连接示意图 8.4 其他混合承重结构 8.4.1 除单层砖-木混合承重结构外,本地区“一砖三土”、“三砖一土”、“砖包皮”及其他混合承重结构农房,应根据房屋建造特

41、点和现状,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抗震加固方案。加固方案应做到结构体系完整,受力和传力路径明确,抗震构造措施基本完备。注1:一砖三土:前纵墙为砖砌墙,山墙及后纵墙为生土墙;三砖一土:前纵墙和山墙为砖砌墙,后纵墙为生土墙;注2:砖包皮:纵墙外侧为一顺砖砌筑,内侧为土坯砌筑的墙体;其他混合承重结构:纵、横墙由砌体、土坯、夯土混合砌筑的农房。8.4.2 对于除单层砖-木混合承重结构外的混合承重结构农房,砌体墙体部分抗震加固可参照第 6 章的规定;生土墙体部分抗震加固可参照第 7 章的规定,并应对不同材料墙体交接部位进行加强。8.4.3 对于楼屋盖系统及其他木构件的加固可参照本文件第 9 章的规定。9 楼屋

42、盖系统 9.1 一般规定 9.1.1 本章适用于农房楼屋盖系统加固维修,农房木结构构件加固维修。楼屋盖系统加固应增强楼屋盖系统整体性,加强屋架与支撑墙体的连接,应做到结构连接可靠和传力路径明确。9.1.2 旧式屋盖木骨架的构造形式不合理时,应增设防倾倒的杆件。9.1.3 木构件腐朽、疵病、严重开裂导致承载力降低较多时,应更换或增设构件加固。9.1.4 更换、新增所使用的木料需经过防腐处理。承重木柱当采用圆木时,梢径不应小于 150mm;当采用方木时,边长不应小于 120mm。9.1.5 结构加固前应对木屋架节点、木梁端头进行详细检查。9.1.6 木构件加固范围包含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檩条等木

43、构件。9.1.7 预制楼板屋面可采用增加板端支撑长度和增大截面法进行加固。9.2 防腐与防虫蛀措施 9.2.1 木构件防腐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a)采用干燥的木材制作结构,一般应使其含水率不大于 25%,并采取通风构造措施,使结构的各部位均处于通风良好的条件下工作。b)防止雨雪浸湿木结构,应加强屋面防水;宜采用挑檐,不宜采用女儿墙封檐构造;宜采用外排水,不宜采用内排水构造。c)防止凝结水和水汽使木结构受潮,应在结构表面刷油漆;木结构与砖石砌体或混凝土接触处用油毡或油纸隔开;在采暖房屋中,应使木结构处于同一温度场内,在围护结构中设置足够厚度的保温层。9.2.2 木构件白蚁蛀蚀预防措施符合下列规定:

44、a)及时消灭飞出白蚁。b)改善环境,消除白蚁生存条件。c)采用药物处理,防止白蚁入侵。d)涂刷防白蚁涂料。9.3 加固方法 9.3.1 木柱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a)对于房屋圆木柱、方木柱构件开裂损坏的,可加钢箍绑扎进行加固处理。b)柱底轻度腐朽时,把腐朽的外表部分除去后,对柱底的完好部分刷防腐油膏,然后安装经防腐处理的加固所用夹木及螺栓;柱底腐朽较重时,应将腐朽部位整段锯除后,再用相同截面的新材接补,新材的材质等级不低于木柱的旧材,连接部分应加设钢板或木夹板及螺栓;柱腐蚀严重时,对其进行更换。9.3.2 木屋架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a)木屋架、木梁等连接节点采用钢扒钉连接,增强节点连接的可靠性。

45、b)木梁与墙体、砖柱仅搭接连接,应采用顶升木梁后去掉一层砖,再做木梁垫处理。木柱和木梁仅用榫头连接,应将竖向配筋砂浆带延伸到木梁处,使木梁坐落于竖向配筋砂浆带顶部。c)在结构体系不完整的屋架上采用新增受力杆件的方式对木屋架进行加固,改变原有木屋架受力不合理的缺点。9.3.3 预制楼板屋面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a)预制楼板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断裂,应对预制楼板进行更换或采用现浇楼板进行替换。b)预制楼板屋面加固按照 9.4.4 条规定执行。9.4 构造做法 9.4.1 木柱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a)房屋圆木柱构件开裂损坏的,可加钢箍绑扎进行加固处理。详见图 17。扁钢箍槽钢槽钢 图17 圆木柱

46、加固示意图 b)房屋方木柱构件开裂损坏的,可加钢箍绑扎进行加固处理。详见图 18。槽钢 图18 方木柱加固示意图 9.4.2 木梁、木檩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a)木梁端部腐朽的加固,应先将构件临时支撑牢靠,锯掉已腐朽的端部,采用短槽钢并用螺栓与木构件连接。槽钢可放在木构件的底部或顶部,螺栓通过计算确定其数量和直径,做法详见图19。砂浆填塞对穿螺杆槽钢槽钢木梁墙厚 图19 木梁端部短槽钢加固 b)当木梁、木檩构件刚度和承载力不足时的加固,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弯矩较大的区段内,于木构件底面加设槽钢或组合双角钢或方木,并用螺栓牢靠连接,做法详见图 20。槽钢槽钢木梁墙厚对穿螺杆槽钢木梁墙厚 图20 木梁

47、跨中底加设角钢或槽钢加固做法 9.4.3 木屋盖系统的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a)屋架加固 1)木屋架的弦杆与斜腹杆应用双面钢扒钉钉牢,做法详见图 21、图 22。2)木屋架(木梁)与墙压顶圈梁之间采取增设螺栓拉结的方法。3)檩条与木屋架之间可采取垫木加钢扒钉拉结的方法。4)硬山搁檩屋面,檩条可与墙体之上的压顶圈梁之间采取增设螺栓拉结的方法,两根檩条之间应满搭对接。5)木椽与檩条之间可采取铁钉、钢扒钉钉牢,必要时增加镀锌铁丝绑扎的拉结措施。6)钢制构件(铁钉、钢扒钉等)在使用前均应除锈,并涂刷防锈漆,施工完毕,防锈漆脱落的部位,均应补刷防锈漆。d=1 4钢销L=8 02 1 0 扒钉下弦5 05

48、0腹杆上弦檩条2 8 拐角扒钉檩条 图21 木屋架钢扒钉加固 钉4-1 0 0垫块2 1 0 拐角扒钉1 3 01 3 0檩条 图22 木檩钢扒钉加固 b)屋架、木梁等连接节点(榫卯节点)新增钢扒钉连接,增强节点连接的可靠性。c)木屋架端部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木梁与墙体、砖柱仅搭接连接,宜采用顶升木梁后去掉一层砖,再做木梁垫处理。2)木柱和木梁仅用榫头连接,应将竖向配筋砂浆带延伸到木梁处,使木梁坐落于竖向筋网水泥砂浆带顶部。d)在结构体系中有斜木梁的房屋,应在木梁部位设置“一”字形或竖向配筋砂浆带,在木梁端头与墙体搭接处采用钢扒钉增强节点连接的可靠性,钢扒钉与竖向配筋砂浆带中的竖向加固钢筋

49、焊接连接,斜木梁加强连接加固做法详见图 23。与竖向钢筋焊接与竖向钢筋焊接214钢扒钉214钢扒钉砂浆带厚墙厚砂浆带厚 图23 斜木梁连接处加固详图 e)硬山搁檩屋面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1)硬山搁檩屋面,在木檩端部山墙两侧增设钢筋网加强带。钢筋网加强带宽度应小于 300mm,水平钢筋及竖向钢筋应为8100,对拉钢筋8300,并在木檩下部墙体两侧增设长400mm,8100 水平加强筋,木檩用钢扒钉与钢筋网可靠连接,采用砂浆抹面厚度应不小于 40mm;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厚度应不小于 30mm。2)檩条在内隔墙上部应满搭连接,并应用钢扒钉连接固定。也可使用螺栓、钢丝绳等对檩条进行有效连接固定。f)增

50、强木屋盖系统的整体性,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钢丝网或外加配筋砂浆带加固墙体时,应将钢丝网或配筋砂浆带中的铁丝(或钢筋)与木梁或木屋架的两端拉结牢固;或在木梁、木屋架两端采用 8 号铁丝与墙顶高度处的埋墙铁件拉结牢固。2)当檩条、龙骨在木梁或屋架上弦为搭接时,宜采用 8 号铁丝将檩条、龙骨与木梁或屋架上弦绑扎牢固。3)当檩条、龙骨在木梁或屋架上弦为对接时,宜采用木夹板或扁钢将檩条、龙骨的端部钉牢。4)当檩条、龙骨在山尖墙搭接时,宜采用 8 号铁丝将檩条、龙骨绑扎牢固;也可采用扒钉将檩条或龙骨钉牢。5)当檩条、龙骨在山尖墙对接时,宜采用双面扒钉将檩条或龙骨钉牢。6)当椽子与檩条连接较弱时,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加固修缮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