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课程标准下历史课如何对的有效使用板书
引言:板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书写于黑板上的文字、图表等信息,它是
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教学中的“眼睛”与“窗口”,是传递教学信息的有效
手段。一手美丽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可以突出重
难点,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好,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一手美丽的板书是如同一
件珍贵的艺术品同样,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人回味无
穷。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自己的板书,不断提高自己的板书水平。但是,随着
时代的进步,我们很多老师上历史课大都引进了多媒体教学,并且非常方便。这
样就产生了一个大问题,在新形势下,历史课还用不用板书,板书设计有哪些重
要作用,板书设计的原则,板书设计的类型,板书的作用,使用板书的注意事项,
我就工作几年来的一些经验谈谈。
关键词:历史教学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就是板面书写的设想与构思。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的规定,运用直
观性教学原则,通过精心构思而有计划地在黑板上书写的精要醒目的文字或图表。
一、板书设计的重要作用
例:中英《南京条约》的重要内容
一、 割香港给英国
二、 赔款式2100万银元
三、 开辟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四、 两国关税协议
↓
一、割地------香港
二、赔款------2100万银元
三、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
四、关税协议
以上两幅板书一对比大家就能立即看出究竟是第一幅还是第二幅有助于自
己的历史教学。所以一副设计合理的板书,可以调控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绪,帮
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使抽象思维变得形象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的互相联系关
系,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到底该如何设计一副好板书呢?
二、板书设计的原则
(一)、目的性
板书设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每一篇板书都要体现教学目的,都有它独
特的教学任务。离开了教学目的,板书设计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必须认
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
例1:<<工业革命>>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A.条件雇佣劳动力的供应(人力)
条件 B.资本的积累(财力)
C.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
D.广大市场的开辟(市场)
2、革命的历程
开始--------进一步-------完毕
3、革命的后果
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
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形成
例2:
<<战国七雄>>一课“商鞅变法“一目
内 容 废 立
废 井田,开阡陌 奴隶制的土地国有 封建土地私有制
按军功,授爵禄 奴隶主贵族世袭制 以军功授爵
建县制,编伍什 奴隶制的分封制 中央集权制
奖耕织,轻商贾 弃农经商的旧俗 重农新风
(二 )、层次性
板书要便于学生记录和掌握,讲究层次性。在内容上,要根据历史发展的先
后顺序和阶段特点,既重系统连惯 ,又层次井然;在形式上,层次之间的标题
和序号必须排列整齐;在词语上,前后之间要做到“言虽断而意相通”。
例:“秦末农民战争通过”的板书
一、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
1、大泽乡起义
2、张楚政权的建立
3、各地纷纷响应
二、项羽、刘邦领导农民军推翻秦朝统治
1、项羽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气------巨鹿之战
2、刘邦起义军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三)、概括性
板书是一份浓缩的教科书,它不是教材内容的简朴反复,而是画龙点睛的启
示。为了使板书提纲化和概括化,一要紧扣教材,二要选用关键用词语,三要以
简驭繁。
例1: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一目
兵 民 奴 税
例2:鸦片输入的危害
民穷、 兵弱、 国困
民、兵、国 穷、弱、困
(四)、整体性
凡板书内容出现的先后、互相的呼应、文字的详略、布局的调整、虚实的
配合、符号的运用以及正板书与副板书的结合,都要通盘计划,合理安排。
例:《第一次世界大战》
正板书 副板书
第6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 大战的爆发和性质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6.28
性质--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二、战争进程 开始于7.28
三条战线--西、东、南 1914
马恩河战役
三大战役 凡尔登战役 1916
索姆河战役
美国参战 1917.4
三、大战的结束
俄国二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 退出战争
大战的后果 结束1918.11.11
(五)、启发性
板书要富有启发,引人深思,活跃智力,使学生处在高度的积极思维状态。
例:“王安石变法”一目的板书。
1、北宋中期出现了如何的政治危机?
(财政困难,阶级矛盾锋利,辽、西夏… …)
王
2、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安 (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 …)
石 3、变法的重要措施有哪些?
①青苗法…
变 ②募役法… …
③农田水利法… …
④方田均税法… …
法 ⑤保甲法
4、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失败了?
(保守派官僚地主的反对,用人不妥。)
(六)、美观性
板书既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有形的直观。假如教师能在内容上精心提炼,形式
上巧妙设计,那么这种概括、鲜明和整齐的板书一定会在学生脑海里留下美好的
印象
(1)书体美
(2)色彩美
(3)语言美
例: 1、瓜豆剖,地雷伏,康有为再书变法;
光绪惊,慈禧怒,西花厅舌战犹酣。
2、学西方,保皇位,光绪帝明定国是,
颂新政,实妥协,变法令一纸空文。
3、囚光绪,显杀机,西太后发动政变,
靠皇帝,怕群众,昙花现“百日维新”。
(七)、灵活性
板书在教学中应因势变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1、布局的灵活性
2、内容的灵活性
三、板书设计的类型
(一)按内容分
提纲式:提纲式板书可以清楚地突出事件的主体脉胳,提醒它们之间的互相
关系。
例:第6课 唐朝的衰落和灭亡
一、天宝危机
二、安史之乱
1、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
2、郭子仪、李光弼率军平叛
三、藩镇割据
四、宦官专权
五、“黄王起兵,本为百姓”
1、王仙芝、黄剿发动起义(875年)
2、流动作战和占领长安(大齐政权)
单项式:单项式板书是根据教学内容的某一项单独列出的板书。
例:“五月流血周”
圣克鲁门被攻破(5.21)——蒙克特尔高地陷落(5.23) ——市政厅被占领
(5.24)——贝尔——拉雪兹公墓血战(5.27)
专题式:
专题式板书是针对教学内容的某一点或教学进程的某一环节而设计的板书。
例:《东汉的统治》
豪强 经济上:占有田庄,控制“徒附” 财
军事上:修筑坞堡,拥有家兵 势 东汉政权的
地主 政治上:世代为官,把持政权 权 统治基础
归纳式:
归纳式板书合用于头绪繁杂、线索较多的教材。
例:《新航路的开辟》
向东方 1486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航行的 1497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印度 葡萄牙
向西方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航行的 152023—麦哲伦船队绕地球一周 西班牙
↓
“ 两个方向,四条线 ”
比较式:
比较式板书能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历史概念,区分不同的历
史知识,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能力。
例:
英勇抗战 | 妥协投降
林则徐 | 琦 善
邓廷桢 |
关天培 | 奕 山
三元里人民 | 余 保 纯
葛云飞 | 奕 经
黑水党 |
陈化成 | 牛 鉴
镇江守军 | 道 光 帝
问答式:
问答式板书是一种设问、求答、释疑的板书形式,具有刺激求知、引起注
意、调动思维的特点。
例:《王安石变法》
1、宋神宗为什么要任用王安石变法?
①背景:统治者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内部:政府收入不够支出,财政十分困难;农民
起义在各地不断爆发。
外部:辽和西夏威胁北宋安全。
②目的: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挽救统治危机。
2、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①富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②强兵:保甲法。
3、王安石变法取得了那些成效?为什么失败了?
①成效:兴修水利工程1万多处,灌溉田地3600多万亩;政
府收入增长,军事力量墙强。
②失败因素:用人不妥;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二)按形式分
表格式:
表格式板书将教材内容表格化,能化繁为简,使烦杂的历史知识条理清楚,
重点突出。
例:“百家争鸣”
学 派 代 表 主 张 著 作
墨家 墨子(翟) 兼爱、非攻、尚贤、节葬 《墨子》
儒 家 孟子(轲) 民为贵、君为 轻、仁政 《孟子》
荀子(况) 人定胜天 《荀子》
道家 庄子(周) 鄙视富贵利禄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中央集权、法治 《韩非子》
表解式:
表解式板书以大小括弧的形式,将纲目及要点按纵向联系或逻辑关系组成一
个能显示出发展线索的结构图表。
例:“鸦片战争的影响”
丧失领土:香港……→领土不完整
关税协定 → 政治上 中国
领事裁判权
开始半殖民地化 开始
鸦 丧 片面最惠国待遇 主权受破坏 沦为
片 失 建立教堂 半殖
战 主 五 开辟租界 民地
争 权 口 鸦片和工业品大量输入 半封
的 通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建社
影 商 外国在通商口岸培植买办商人 →经济上 开始半封建化 会 响
外国兵舰自由出入商商口岸
图示式:
图示式板书是将教材中的知识要点,借助于数码、符 号、颜色等信号进
行科学编排组合,从而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例1: 中华民国的成立
临时政府成立(1912.1.1)
黄花岗起义 保路运动 清帝退位(1912.2.12)
湖北军政府成立 袁世凯窃权
武昌起义(1911.10.10) 辛亥革命失败
“两波浪一高峰,六要点记心中”
线索式:
线索式板书重在清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特别合用于时间跨度大、事件头
绪多的教材内容。
例1:“新罗统一和朝鲜王朝的建立”
高句丽 后高句丽
百 济 新罗统一 后百济 高丽王朝 李朝建立,
676年 重新统一 改国号为
10世纪 朝鲜
新 罗 新罗 14世纪
(前三国) (后三国)
对称式:
对称式板书是根据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板面对称的板书。
例:《美国内战 》
对比项
经济
人口
准备
人心
性质
北方
先进
2200万
局限性
人民支持
正义
南方
落后
900万
充足
人民反对
非正义
对偶式:
对偶式板书是把一堂课要讲授的几个大问题,用对偶句的形式板书出来。
例:《戊戌变法》
一、为走强国之路,康有为再度上书;
不作亡国之君,光绪帝下诏变法。
二、政治 、经济、 文法三方面;
中央、 各省、民间全未动。
三、反对维新,那拉氏发动政变;
坚持变法,六君子惨死刑场。
方位式:
方位式板书式按照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八个重要方
位而设计的板书。
例:《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
芬兰
华沙公国
中国东北、西北
比萨拉比亚
多瑙河口及附近岛屿、高加索、外高加索
口诀式:
口诀式板书以发展进程为经,以事理要点为纬,先对教材进性化繁为简的浓
缩解决,再编写一个个字数相同的短句。
例1:“北魏孝文帝改革”
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城,
习俗汉族化,民族大相融.
例2:《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
巴黎城,和会开,签和约,德受裁;
华盛顿,九国议,订条约,美得益。
板书设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不应囿于一个程式,不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而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板书形式。
四、板书的使用
板书的设计是艺术,板书的使用更是一种发明性的教学艺术,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副板书的配合
(二) 必要的辅助工具
例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八.一宣言>> 舆论基础
“一二.九”运动场 准备条件
瓦窑堡会议 制定策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初步形成
(三) 先后顺序的安排
例: 西晋 统一 短期
(四)板书与板画
例1:“中法战争”一目中的“镇南关大捷”
●
●
●
●
例2:“甲午中日战争”一目中的“黄海战役”
扬V V济
威 超V V广 远
远 经V V致 远
远 来V V靖 远
远 镇VV定 远
远 远
< < < < < < < < < <
吉野 旗舰 < <
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基本有两个,一是视觉,二是听觉。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获得知识信息的。在学生接受信息的两个渠道中,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比从听觉获得信息的时间要长几倍。因此,教学板书对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影响是直接的,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一是影响学生的“学会”,二是影响到学生的“会学”,三是影响到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便于学生巩固知识,因而提高教学效果。
好的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板书的内容往往是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一是理清教学内容的思绪,二是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三是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学生记忆,便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也便于学生记录和课后复习。
好的板书是文化艺术的熏陶,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板书所呈现出的汉子严谨的结构、美观布局等,渗透着教师的智慧、学识和教艺。板书自身就能使学生受到民族文化艺术的陶冶。
好的板书是教师楷模的引领。身教重于言教,老师一手美丽的粉笔字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并且板书中,教师所展示出的规范的书写过程,认真地书写态度,丰富的人文素养等,都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学生所起的良好教育和引领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好的板书可以填补教师教学语言的局限性,多侧面塑造教师讲台形象,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学生。
五、板书七忌
一忌“空”二忌“满” 三忌“乱” 四忌“散”五忌“潦草”六忌“差错”
七忌“抓不住特性”
板书是教师口头讲述的辅助手段,是知识的高度凝合与集中。好的板书是科学的教学内容和完善的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杰作,是引人入胜的教学艺术品,也是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必须苦练好这项基本功,勤勤恳恳不可等闲视之。在平常听课过程中会发现有的老师粉笔书写得好,但是板书并不美丽。相反,有的老师字写得不好,但是一节课下来,黑板上的板书却极为醒目、美观。这就说明板书的关键并不在于字自身,而是在于如何设计好所写的字。
总之,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板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高度重视,要在实践中认真揣摩,不断提高。要想做一名优秀的老师,必须能拿的出一手像样的板书,能体现自己独特风格的板书。
历
史
论
文
题目:《新课程标准下历史课如何对的有效使用板书》
作者:段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