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版九上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教师版.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006157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上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教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九上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教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九上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教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九上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教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九上语文古诗鉴赏选择题教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九上期末专题复习九诗歌鉴赏选择题(教师版)一、行路难1、以下对诗歌行路难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解析】仿佛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实际是与后文形成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2、选出下列对李白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 D )A本诗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2、两句,以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悲愤、郁闷的心情。C“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比喻不仅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因其带有浓厚的夸饰色彩使两句诗颇具豪放的气势。D“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解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用语短促,感情激越,这是说前路多艰,未来仍有机遇。从这跌宕起伏的感情中,人们可以体会到诗人万般艰难、内心矛盾的心情。诗人仍处在矛盾之中,前路未明。最后两句,是说诗人终于振作起来,即使前途多艰,仍不放弃,努力进取,相信终于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3、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行路难(其一)

3、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用“冰塞川”、“雪满山”作比喻,说明诗人仕途受阻,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B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C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以落花为喻,展示诗人虽已辞官,但仍思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D过零丁洋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以比喻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而且蕴藏着深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解析】视觉和听觉4、下列对古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A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诗人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B过零

4、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C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D行路难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了诗人因离开朋友而产生的无限思念之情。【解析】D项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了诗人感情的激荡变化,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其原因是在朝廷中得不到重用,实现了不了抱负,因而失意、苦闷;并非是因为离开朋友,表达的也不是思念之情。5、选出对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在酒宴时,即将离开

5、朋友而产生的无限依恋之情,连平时号称“酒仙”的他难以豪饮而醉。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巧用典故“吕尚垂钓”“伊尹乘舟日边”表明自己虽然有着决意和无奈,但并没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尽坎坷的吕尚和伊尹,他们的经历又增强了诗人的信心和信念。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D.李白这首诗跳荡纵横,一波三折,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彷徨,抑郁不安,但又不甘寂寞,勇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解析】这种内

6、心悲苦的原因,从下文诗意的回答来看,应该是指仕途的艰难。6、选出对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B. 李白写了一组行路难,本诗选自该组诗的第一首,抒发了诗人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情怀。C.诗的一二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出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写出了诗人的精神苦闷时,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与第一二句形成强烈反差,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D.全诗构思巧妙,诗人将自己的希望和失望、奋发和抑郁,急遽地迭相交替、变换,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自己由希望到失望的心路历程。【解析】最后两句坚定信心,重新鼓起勇气,表现了一往无前的精神。7、选出对

7、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设宴为之饯行。B诗的前四句中“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感情的激荡变化,反映作者积极处世。C诗中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作者的苦闷,反映作者消极处世。D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解析】诗人在沉郁中振起,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8、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

8、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解析】该项正确理解是: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9、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解析】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10、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

9、项是( C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解析】比喻自己11、请选出下列对本诗解说有误的一项 (A )A“二十三年”,指自居易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弃置”指被贬谪,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B“闻笛赋”是指西晋的向秀

10、为怀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颔联写贬谪归来后的感受,借用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和人世桑沧之感C颈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说明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D“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尾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是和友人共勉【解析】是自己(刘禹锡)12、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C.颈联以“沉舟”

11、“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解析】自喻,格调从沉郁中振起,抛开个人的悲苦,表达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三、水调歌头13.对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B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间的阻隔

12、,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解析】好像是对月有怨怼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14、对水调歌头一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B )A.这首作者认为,一个人一生很难十全十美,只要大家都能在月光下过得好,也就可以了.全词的基调是乐观的,但也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的某些思想矛盾.B.这是一首咏月怀人的抒情之作.上阕写月下怀人,由幻想超脱人间,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词人的祝福.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三句写了月光的转移,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自然过渡到怀念子由的手足情深,引出下文何事一问.D.但愿人长久千里

13、共婵娟意思是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解析】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15、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

14、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解析】错在“自始至终”,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16、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A.词人神游月宫的幻想是因在人间感到寂寞而产生的,而这寂寞感又跟中秋之夜不能跟亲人团聚有关。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低”表示夜已深,而词人无眠,故小序说“欢饮达旦”。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表达了词人对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的强烈不满,也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句突破时空的局限阻隔,用明月将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联系起来,表达了对他

15、们的美好祝愿,充满了浪漫色彩。水调歌头【解析】好像是对月有怨怼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17、对水调歌头(苏轼)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无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首句陡然发问,这是诗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B.“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这两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C.“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月光的移动,都是“无眠”者眼里看到的,可见“无眠”者久久不能入睡。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禅娟”此句称得上是水到渠成。若是能够健康长久地生活着,那么,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够共赏明月而得到些许安慰吧。这也

16、正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 四、月夜忆舍弟18、指出月夜忆舍弟诗理解不当的一项 (B ) A. 诗人从边塞凄凉的秋景写起,是为“月夜”渲染悲凉气氛。 B. 颔联写客观实景,“见寒露”、“望明月”无不间接表现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C.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里的上句是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两句写得伤心折肠,表现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D. 全诗处处照应,如“未休兵”照应“断人行”;望“月”照应“忆舍弟”;“无家”照应“寄书不达”;人“分散”照应“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解析】“月是故乡明”是以幻作真的写法,非客观实景。19、杜甫写作月

17、夜忆舍弟时,正值以下哪个传统节气?( C)A.芒种 B.霜降 C.白露 D.小满20、指出月夜忆舍弟诗理解不当的一项 ( B ) A.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B.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使人觉得不合情理,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C.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D.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

18、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解析】合乎情理五、长沙过贾谊宅21、下列对长沙过贾谊宅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D ) 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解析】他把自己的身世际遇、人生况味,含蓄曲折地融合到诗中去了。22、下列对长沙过贾谊宅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A.首联写三年谪官,落得“

19、万古”留悲,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作者明写自身,实则是在暗寓贾谊迁谪。B.颔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C.颈联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同时借用贾谊写赋吊屈原的典故,用湘水无情地日夜流逝,来烘托贾谊的痴心,抒发作者对前贤的深切同情和内心的无限愤懑之情。D. 尾联上句描写了一幅荒村日暮图,既写自然景色的萧瑟凄凉,同时更象征着李唐王朝的衰败局势。它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解析】明写贾谊,暗寓自身六

2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3、.对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首联直接写出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让人感觉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颔联表明诗人的心迹:不惜残年为皇上革弊除害。颈联即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也让人联想到马致远的“瘦马”,都是以马写人。尾联写诗人向侄孙韩湘交代后事,显得从容、宁静,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思想境界。【解析】尾联照应诗题,沉痛而凄凉。24、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D )A.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左迁”一词是“降职、贬官”之意。 B.“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

21、下、天子等词意义相同。C.“家何在”“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D.“肯将衰朽惜残年”,传递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解析】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又遭贬,但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七、商山早行25、下列能准确表现深秋特征的一组词语是(B)A鸡鸣 枳花开 凫雁B霜 槲叶落 凫雁C霜 槲叶落 枳花开D晨起 鸡鸣 杜陵梦2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全诗紧扣“早行”二字,托物言志,表达了羁旅中无限的愁思和人生的失意。B颔联描写了凄清、寂寞的环境,有力地烘托出出行的艰辛,衬托出思乡的深切。C“落”、“明”二字,生动传神,

22、点染事物,赋情于景。D尾联中的梦境与前面所写的现实相映,以乐景反衬哀情。同时,“思杜陵”又巧妙地同首联的“悲故乡”相应,首尾圆合。【解析】无“人生的失意”,是急于归家的心情。27、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首句表现了“早行”的典型情境。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巧妙点题,毫无斧凿之痕。B“客行”句点明早行的原因。这里“悲”字含有怀念故乡而欲归未归的意思,表情达意十分传神,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C“槲叶”句仍紧扣“早行”。“叶落”反衬出路寂静;而“明”字则准确写出因为天色未亮,驿墙边鲜红的枳花格外耀眼。D“杜陵梦”与“悲故乡”遥相呼应,与中间写景相辅相成,使“

23、早行”所见之景与“早行”所发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解析】枳花是白色的八、咸阳城东楼28、对咸阳城东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诗人登上咸阳城楼,极目远眺,忽而生出“万里愁”。这看似浑茫无端的愁绪,实则出自真情。因为远远望去,烟迷蒹葭,雾锁杨柳,那景致颇像江中的小洲。B、首句“一上”对应“万里”,有力地表现出愁绪的突兀而浓厚。C、溪云乍起,夕阳沉落,山雨将至,风声满楼,这些景物描写层层推进,极力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D、其中“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千古名句,常转用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解析】云起日沉,雨来风满,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

24、勾画。29、对咸阳城东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此诗首联扣题,写景抒情。“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B.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云起日沉,雨来风满,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C.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鸟叫蝉鸣,世事的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D.尾联作结,借景抒情,一个“流”字,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直抒胸臆,令人伤感。【解

25、析】融情于景,委婉含蓄九、无题30、对无题(李商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几百花残”,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读后

26、可使人为他们落下同情之泪。D最后一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全联的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但总可以互通音问。【解析】并非断章取义,而是超越诗歌的化用。31、选出赏读有误的一项(D) 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难”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末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解析】看似很近,却可望而不可

27、即。进一步突显“别亦难”。十、行香子.树绕村庄32、下列关于这首宋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C)A、本词上阙移步换景,以村庄为中心描写四周景物,写出了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B、本词下阙定点观察,写出了围墙、茅堂、桥、流水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喜爱之情。C、本词着力表现了清新自然、绚丽多彩、充满生机的农家田园景象。D、正如词人“倚东风、豪兴徜伴”,本词主要表现了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怀。【解析】朴素自然,平凡而优美33、下列关于这首宋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C)A.全词写景状物,沿着词人游春足迹这个线索次第展开,节奏轻快而意趣自出。B.结构方面,上下片完全对称,组成两副相对独立的活动图画,相互辉映而

28、又和谐统一。C.在艺术创新上,词人运用通俗、生动、朴素、清新的语言写景状物,采用工笔细描,使朴质自然的村野春光随词人轻松的脚步得到展现。D.全词下笔轻灵,意兴盎然,洋溢着一种由衷的快意和舒畅。如此风格情调在秦观的词中并不多见,但崭然一出便别开一番天地,对后代词曲在题材和意境的开拓方面有较大影响。【解析】白描十一、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4、下列对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A“丑奴儿”是词的标题,“书博山道中壁”是这首词的副标题。B这首词以“愁”字贯穿全篇,着重表现了作者思想成熟的心路历程。C词的上片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核心,回忆了年少时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D词的下

29、片表现“而今识尽愁滋味”, 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的深沉和悲愤。【解析】A错在“丑奴儿”应是词牌名,“书博山道中壁”是这首词的题目;B错在“着重表现了作者思想成熟的心路历程”,应是“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C 应是回忆了年少时不知愁而强说愁。35、下列对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上片中第一个“爱上层楼”,与上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B上片中第二个“爱上层楼”,与下句构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C下片中第一个“欲说还

30、休”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D下片中第二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的“天凉好个秋”,表现作者积极乐观,将愁绪寄予自然景色之中的豁达。【解析】这里的“欲说还休”表面轻脱,实则沉重,充分表现达了作者“愁”之深沉博大。36、下列对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上片写少时无愁“强说愁”,描绘出词人少年涉世未深,纯真无知故作深沉的情态。B下片写出词人历经沧桑,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显示了词人深沉的愁苦。C全词以“愁”字贯穿,上片的“愁”与下片的“愁”在内涵、程度、意境上是相同的。D全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解析:此词上下片里的“愁”含义是完全不同的。上片是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欲说还休”的是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下片的“愁”内涵更丰富、程度更深、意境更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