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正版)DB42T1776-2021装配式建筑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99848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DF 页数:60 大小:4.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正版)DB42T1776-2021装配式建筑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高清正版)DB42T1776-2021装配式建筑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高清正版)DB42T1776-2021装配式建筑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高清正版)DB42T1776-2021装配式建筑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高清正版)DB42T1776-2021装配式建筑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91.120.10 CCS P 32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17762021 装配式建筑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assembled buildings of high performance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2021-12-23 发布 2022-04-23 实施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 合 发 布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符号.3 5 基本规定.3 6 材料.

2、4 7 建筑与节能设计.7 8 结构设计.10 9 施工.17 10 质量验收.21 附录 A(规范性)拼装大板的制作与检验.28 附录 B(资料性)聚氨酯粘结胶拉伸粘结强度试验方法.30 附录 C(资料性)高性能板耐火性能.33 附录 D(资料性)高性能板墙体洞口加强连接件.34 附录 E(资料性)高性能板典型断面和配筋图例.37 附录 F(资料性)高性能板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38 条文说明.4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归口并管理。本文件

3、主编单位:湖北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办公室、湖北省建筑节能协会、湖北神州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楚峰建科集团荆州开元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杭加(湖北)建筑节能材料有限公司、湖北远固新型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参编单位:武汉市建筑节能办公室、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中城科绿色建筑研究院、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黄石扬子建安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襄阳市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浙江优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华宇昌泰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汉加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美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北腾宝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华恒景利建材有限公司

4、、襄阳长城新科建材有限公司、山东居欢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华源丰建材有限公司、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员:彭德柱、彭林立、严莉娜、陈桂营、江进发、胡雷、王红军、张铭、罗克佐、纪大刚、胡蓉、黄刚、刘金娥、赵东昕、赵长国、李秀才、胡曦、陈龙、李国刚、姜志勇、陈晓建、王磐、廖斌魁、刘传忠、陈勇、单瑞琦、刘涛、陈勇、孙国平、孙世芳、余金龙、邢少元、施晓微、李辉、王磊、付琪、武建军、陈天宁、王敏、杨玉环、彭湃、夏惠凤、刘林杰、罗兴隆、李小明、管仁彪、肖巡。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建筑节能协会,联系电话:027-68873352,邮箱:;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邮寄湖北省

5、建筑节能协会,电话:027-68873352,邮箱:,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12号建设大厦1510室。引言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专利1“一种装配式楼板(专利号:ZL202021425716.3)”、“装配式楼板的内置钢筋桁架(专利号:ZL202021425499.8)”、“一种装配式建筑用蒸压加气混凝土集成板(专利号:ZL201921619812.9)”、“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女儿墙构造(专利号:ZL201921605655.6)”、“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楼面板或屋面板(专利号:ZL201921605617.0)”,专

6、利2“一种装配整体式大板(专利号:ZL2019 2 0877108.7)”的使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承诺,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专利1所有权人:湖北神州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专利发明人:罗克佐。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纱帽街兴五路8号。专利2所有权人:赵东昕;专利发明人:施晓微。联系电子邮箱:。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装配式建筑高性能

7、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装配式建筑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应用的基本规定、材料、建筑与节能设计、结构设计、施工与质量验收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非抗震地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下地区的装配式建筑采用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建筑工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 15762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1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标准 GB 50068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11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2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GB/T 5123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GB/T 51232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 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T 51410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标准 GB 5041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661 钢结构焊接规范 JC/T 890 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专用砂浆 JC/T 907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JGJ/T 17 蒸压

9、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技术标准 JGJ 19 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 JGJ/T 157 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 JGJ/T 235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 high performance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以硅质材料和钙质材料为主要原材料,掺加发气剂及其它调节材料,经精确计量、搅拌、浇注、发气静停、精确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制成的具有均匀细密多孔结构的轻质硅酸盐建筑制品,其导热系数、干燥收缩值和干密度等性能指标优于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T 15762的要求。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板 hig

10、h performance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slabs 在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中配置经防锈涂层处理的钢筋网笼(片)和预埋件的预制条板,以及由预制条板组合而成的拼装大板。统称高性能板。高性能板按应用部位分为外墙板及其拼装大板、隔墙板和楼面板。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薄板 high performance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sheet 由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制成的厚度75mm的薄型板材,简称薄板。薄板按用途分为保温薄板和防火薄板。其中:保温薄板用于墙体热桥部位保温;防火薄板用于钢结构梁柱防火包覆。拼装大板 plate a

11、ssembly plate 由多块高性能条板采用紧固和连接工艺技术组装而成,且满足建筑外墙的结构性能及抗裂、防水、保温等性能要求的整体单元墙。简称拼装大板。专用粘结剂 special binder 以高分子聚合物和水硬性硅酸盐材料为主要原料、配以多种助剂,经精确计量、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状材料,用于高性能板的相互粘结。专用界面剂 special interface agent 由水泥和细骨料为主要材料,以聚合物和添加剂为改性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而成的、可使墙体基层与薄抹灰层结合牢固,并对墙体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的界面处理材料,可为单组份或双组份。板墙体系统 autoclaved aerated

12、 concrete slabs system 高性能板墙体系统包含隔墙系统和外墙系统。其中外墙系统分为条板外墙系统和拼装大板外墙系统。隔墙系统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slabs system for building partition 由高性能隔墙板、连接节点及相关配套材料组成,用于建筑物内部分隔的非承重隔墙体系。条板外墙系统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slabs system for exterior wall 由高性能外墙板、外饰面、连接节点及相关配套材料组成,置于建筑主体结构外围,集围护、装饰、保温、防火、隔声于一体的非承

13、重围护系统。拼装大板外墙系统 plate assembly plate system for exterior wall 由拼装大板、外饰面、连接节点及相关配套材料组成,置于建筑主体结构外围,集围护、装饰、保温、防火、隔声于一体的非承重围护系统。4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Axx加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E砂加气混凝土砌体弹性模量;E0砂加气混凝土板弹性模量;c抗压强度设计值;ck抗压强度标准值;t抗拉强度设计值;tk抗拉强度标准值;y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0干密度;导热系数;S24蓄热系数;M弯矩设计值;N轴向压力设计值;V剪力设计值。A截面积;Ab垫板面积;As纵向受拉钢筋截面积。0结构重要

14、性系数;f材料分项系数;R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S构件的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受压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轴向力的偏心影响系数;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的影响系数。5 基本规定 高性能板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应符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4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等的规定。高性能板墙体系统应与结构系统、管线系统、内装系统一体化设计协调。高性能板墙体系统应遵循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及集成化的设计原则,满足功能性、环境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质量要

15、求。高性能板的工厂化生产应建立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设置产品标识、提高生产精度、保证产品质量。高性能板墙体系统的墙板及其连接节点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主体结构相同;防水和密封材料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根据使用要求确定。条板外墙系统、拼装大板外墙系统适用于应用高度100m 的装配式建筑,当应用高度超过 100m时,应进行专项设计和论证。条板隔墙系统工程应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技术标准JGJ/T 17、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 157 的规定。高性能板墙体热工设计应符合国家和湖北省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6 材料 一般规定 6.1.1 高性能板墙体系统的组成材料应具有相容性,满足安全性、耐久性和环境保

16、护等要求。6.1.2 高性能板配筋应进行防锈处理。6.1.3 拼装大板应在专业工厂制作完成。拼装大板的制作和质量检验应符合本文件附录 A 的要求。6.1.4 高性能板墙体系统的粘结与抹灰应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专用砂浆。6.1.5 预埋件外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金属连接件应进行防锈处理或采用不锈钢连接件。高性能板 6.2.1 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1 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 性能指标 干密度级别 试验方法 B04 B05 B06 B07 干密度(kg/m3)425 525 625 725 GB/T 11968 强度级别(MPa)A3.5 A3.5 A5.0 A7.5 抗压

17、强度(MPa)平均值 3.5 3.5 5.0 7.5 单组最小值 3.0 3.0 4.2 6.0 劈拉强度(MPa)0.50 0.50 0.60 0.75 干燥收缩值mm/m 0.3 抗冻性 冻后质量损失%5.0 冻后强度损失%20 导热系数(干态,平均温度25)W/(mK)0.09 0.11 0.13 0.15 GB/T 10294 6.2.2 高性能板常用尺寸规格可按表 2 选用。表2 高性能板常用尺寸规格 类别 尺寸规格 外墙板 长度(mm)18006000 宽度(mm)600 厚度(mm)150,175,200,250,300 隔墙板 长度(mm)18006000 宽度(mm)600

18、表 2 高性能板常用尺寸规格(续)类别 尺寸规格 厚度(mm)50,75,100,120,125,150,175,200 楼面板 长度(mm)18006000 宽度(mm)600 厚度(mm)150,175,200,250,300 注:其他非常规规格和单项工程的实际制作尺寸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2.3 外墙板性能应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T 15762 中外墙板的规定,且其强度级别应不低于A3.5。6.2.4 隔墙板性能应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T 15762 中隔墙板的规定和表 3 要求,且其强度级别应不低于 A3.5。表3 隔墙板性能要求 项目/类型 指标 试验方法 抗冲击性能/次

19、5 JG/T 169 吊挂力/N 1000 6.2.5 楼面板性能应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T 15762 中楼面板的规定。6.2.6 外墙板中的钢筋网笼宜采用 HPB300、HRB400 钢筋制作,隔墙板中的钢筋网片可采用 HPB300、HRB400 钢筋制作,也可采用冷拔低碳钢丝制作。HPB300、HRB400 钢筋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有关规定;冷拔低碳钢丝应符合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 19 的有关规定。6.2.7 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的放射性核素限量应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 中建筑主体材料的要求。拼装大板 6.3.1 用于组成拼装大板的

20、外墙板的性能应符合本文件 6.2 节的规定。6.3.2 拼装大板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 4 的规定。表4 拼装大板尺寸偏差 项目 性能指标(mm)测试方法 高度 0,-4 用尺量上下两端及中间部,取其中偏差绝对值较大值 宽度 0,-4 用尺量两端及中间部,取其中偏差绝对值较大值 厚度-1,+3 用尺量板四角和四边中部位置共8处,取其中偏差绝对值较大值 相邻板材缝隙宽度 2 用尺量 对角线差 5 在拼装大板表面,用尺量测两对角线的长度,取其绝对值的差值 表面平整度 2 用2 m靠尺安放在组合板表面上,用楔形塞尺量测靠尺与表面之间的最大缝隙 侧向弯曲 L/1500且6 拉线、钢尺测量最大侧向弯曲处 扭

21、翘 L/1500 四对角拉两条线,量测两线交点之间的距离,其值的2倍为扭翘值 门窗洞口宽度、高度 5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尺寸,取其最大值 门窗洞口中心线位置 5 用尺量测纵横两个方向的中心线位置,取其中较大值 线管、电盒、木砖、吊环在构件平面中心线偏差 10 用尺量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5 用尺量 预埋件、线管、电盒、木砖、吊环与构件表面高差 0,-10 用尺量 6.3.3 拼装大板应采取可靠连接加强措施保证其整体刚度,其宽度不宜超过 4.2 m。6.3.4 拼装大板内的相邻条板之间应采用企口接缝,接缝处宜采用粘结剂挤塞密实。6.3.5 拼装大板对穿紧固螺杆的布置方式及紧固力取值应保证拼缝接触

22、面处于受压状态。6.3.6 拼装大板墙体在自重下的挠度不应大于支点跨度的 1/1000。6.3.7 拼装大板宜采用数字化编码,并应与装配式建筑设计信息平台相协调。6.3.8 拼装大板应按附录 A 中 A.5 进行拼缝防水性能测试,1 h 背面无渗水。薄板 6.4.1 保温薄板长度应1800 mm,厚度应75 mm,其抗压强度、干密度和导热系数应符合表 5 的规定。表5 保温薄板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 干密度级别 试验方法 B03 B04 干密度(kg/m3)325 425 GB/T 11969 强度级别(MPa)A1.5 A2.5 抗压强度(MPa)平均值 1.5 2.5 单组最小值 1.2 2.

23、1 导热系数(干态,平均温度25)W/(mK)0.08 0.09 GB/T 10294 6.4.2 防火薄板长度应1800 mm,厚度应75 mm,其性能应符合本文件表 1 的规定。配套材料 6.5.1 专用粘结剂、专用界面剂、抹灰砂浆和抹灰石膏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专用砂浆JC/T 890 的规定。6.5.2 高性能板接缝专用聚氨酯粘结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6 的规定。表6 专用聚氨酯粘结胶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指标 试验方法 拉伸粘结强度(与蒸压加气混凝土)/MPa 0.4 附录 B 可操作时间 不小于 1min 剪切粘结强度)/MPa 标准状态 0.80 附录 B 浸水后(7d)

24、0.80 热老化(7d)0.60 冻融循环(15 次)0.60 燃烧性能 不低于 B2 GB 8624-2012 施工温度-10C50C JG/T 936-2004 6.5.3 耐碱玻璃纤维网布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7 的规定。表7 耐碱玻璃纤维网布的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测试方法 单位面积质量 g/m2 161(单层网);131(双层网)JC/T 841 拉伸断裂强力(经、纬向)N/50 mm 1300(单层网);1000(双层网)表 7 耐碱玻璃纤维网布的性能指标(续)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测试方法 断裂伸长率(经、纬向)%4.0 JC/T 841 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经、纬向)%

25、80 氧化锆(ZrO2)含量%16.5 可燃物含量%13 6.5.4 密封胶宜选用低模量弹性密封胶,位移能力不宜低于 20 级,其他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8 的规定。表8 密封胶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下垂度(垂直)mm 3 GB/T 13477.6 挤出性(仅适用单组分产品)ml/min 150 GB/T 13477.3 弹性恢复率%60 GB/T 13477.17 定伸粘结性/无破坏 GB/T 13477.10 浸水后定伸粘结性/无破坏 GB/T 13477.11 冷拉-热压后粘结性/无破坏 GB/T 13477.13 质量损失率%5 GB/T 13477.19 拉伸模量 2

26、3 MPa 0.4 GB/T 13477.8-20 0.6 阻燃性能/FV-0级 GB/T 2408的垂直法,测试前单组分养护21d,双组分养护14d。6.5.5 锚栓应根据不同工况分别选择相应的尼龙锚栓、机械锚栓和胶粘型锚栓类型。机械锚栓和金属质胶粘型锚栓应有可靠的防腐措施,其防腐蚀标准应高于被连接构件的防腐蚀要求。机械锚栓及化学锚栓的螺杆宜为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或高耐腐不锈钢材料。锚栓的其他性能指标应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技术标准JGJ/T 17 的规定。7 建筑与节能设计 一般规定 7.1.1 高性能板墙体系统设计应遵循系统化、标准化、模块化的装配式建筑设计原则,应统筹设计、制作、

27、运输、安装施工及运营维护全过程,并应进行一体化协同设计,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7.1.2 高性能板墙体系统应满足建筑节能、隔声、防水、防火等有关标准的要求,并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7.1.3 装配式建筑外墙宜采用拼装大板外墙系统和条板外墙系统,内隔墙宜采用条板隔墙系统。7.1.4 采用高性能板墙体系统的建筑平面与竖向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a)建筑平面宜简洁、规整,体形凹凸转折不宜过多,立面不宜突变过大;b)建筑开间、进深、门窗洞口尺寸和立面分格尺寸应与板材宽度和排版尺寸相协调;c)建筑变形缝应做盖缝处理;d)施工图上应详细标注墙上预留孔洞、管线槽口以及门窗洞口、设备固定点及后锚固等位置;e)应安

28、排好建筑内竖向水、暖、电管线用的管道以及各种表盒位置。7.1.5 高性能板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3.5,保温薄板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1.5。7.1.6 高性能板墙体与门、窗、附墙管道、管线支架、卫生设备等应连接牢固。7.1.7 安装高性能板的金属拉结件应进行防锈蚀处理。7.1.8 墙板不应吊挂重物及承托悬挑构件。当墙板上外设石板或金属等饰面时,饰面板应设置独立的金属龙骨系统,直接固定在主体结构上。7.1.9 在下列情况不应采用高性能板:a)建筑物防潮层以下的外墙;b)长期处于浸水或化学侵蚀的环境;c)制品表面温度经常处于80 以上的部位。构造设计 7.2.1 高性能板墙体系统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

29、定:a)墙体的耐火性能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的有关规定,高性能板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设计参数应按附录 C 选用;b)墙体系统内缝隙的构造做法应符合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标准GB/T 51410 的规定;c)钢结构梁、柱等的防火措施宜采用防火薄板包覆处理。7.2.2 高性能板墙体系统隔声设计的应符合下列规定:a)隔声构造应根据墙体的设计厚度、板材构造方法和饰面材料的实际隔声量确定,构造隔声性能应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的规定,高性能板的隔声性能指标可参考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技术标准JGJ/T 17 附录 A;b)贯穿墙体的管线、洞口,应采取隔声降噪构造措施。7

30、.2.3 隔墙板管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多管线宜采用双层板墙体,夹心间隙不小于 50 mm;b)预埋管线直径不得大于墙体厚度的 1/3,预埋管线之间的实体宽度不小于 100 mm,每块条板内不得设置多于 2 根预埋管线;c)下水管道应明管安装,不得嵌入墙体内。7.2.4 外墙系统的墙板与主体结构间的连接应采用柔性连接节点;连接节点应满足抗震、抗风压、吊装等结构安全要求,与主体结构、外门窗之间应有可靠、耐久的连接构造;7.2.5 不同材料的交接处应每边不少于 150 mm 的耐碱玻璃纤维网布或热镀锌电焊网作抗裂增强处理。7.2.6 高性能墙板宜采用薄层抹灰;建筑外墙面宜采用柔性透气性涂料饰面

31、,内侧墙面宜采用透气性的装饰材料。7.2.7 外墙板女儿墙应做压顶。压顶可使用金属压顶和钢筋混凝土压顶。金属材质应做防腐处理;钢筋混凝土压顶应设变形缝,并做好缝内密封防水处理,防止雨水浸入板缝。7.2.8 门窗洞口两侧应采用完整条板,宽度不应小于 600 mm。7.2.9 外墙板门窗洞口和其他开洞应根据洞口尺寸及风荷载采用扁钢或角钢加强。加强扁钢或角钢断面尺寸及厚度应根据结构计算确定,且上下端应和主体结构连接。7.2.10 外墙板立面分割宜结合板缝划分,不宜跨越楼层,必须跨越时应采取可靠、合理的节点连接构造,保证板材的随动变形与主体结构协调。7.2.11 条板隔墙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

32、根据其使用部位采用单层构造或双层构造,采用双层构造时应错缝布置;b)宜采用竖板安装,设计中宜采用600 mm的宽度模数。隔墙采用竖板安装且端部尺寸不足一块板宽度、需要补板时,补板宽度不应小于200 mm;c)不宜沿高度方向拼接安装。确需要安装时,接板不应超过一次;d)应有防止板缝处开裂的措施,隔墙板拼装墙体的饰面层宜采用双层玻璃纤维网格布,两层网格布的纬向应相互垂直,网格布宽度每边不小于150 mm;e)隔墙板与主体结构(梁或楼板)应有可靠的连接,可采用管卡法、上下U型卡法、隐式弹性卡法、钩头螺栓法,U型卡嵌入墙板的深度不应小于30 mm;f)隔墙板用于卫生间、厨房及有防潮、防水要求环境时,应

33、采取防潮、防水处理构造措施,并应进行专项设计,墙板根部应做C20混凝土坎墙,坎墙高度应高出建筑地面200 mm;g)在隔墙上横向开槽敷设电气暗管、开关盒时,隔墙板最小剩余厚度不应小于90 mm开槽长度不应大于隔墙板宽度的1/2。不得在隔墙两面同一部位开槽,其间距至少错开200 mm。管线埋设后,镂槽部位应做填实、补齐处理;7.2.12 条板隔墙系统板缝应符合下列规定:a)隔墙板侧边及顶部与结构构件连接处应预留 10 mm20 mm 缝隙;b)隔墙板顶部与结构构件连接处应设柔性缝,采用弹性材料填缝塞实,板缝两侧应采用专用嵌缝剂密封;c)相邻隔墙板之间的接缝可采用专用粘结剂或专用聚氨酯粘结胶粘结并

34、挤密塞实、专用嵌缝剂嵌缝,沿墙体长向每 6 米应设 10 mm20 mm 宽柔性引导缝;d)隔墙板抹灰前应使用专用界面剂进行界面处理。7.2.13 条板外墙系统宜采用内嵌或嵌挂结合的连接方式,并应满足下列要求:a)宜采用竖板布置方式,采用600 mm的宽度模数,不足600 mm宽度时,可采用补板,补板宽度不应小于300 mm;b)板间接缝以及墙板与主体结构接缝处应有可靠的防水、防声、防风压等构造措施;c)外墙板横缝、竖缝不宜采用惯通缝,宜采用企口缝;横缝应外低内高,竖板安装的横缝内外高差不宜小于30 mm;竖缝宜采用凸凹缝,高差不宜小于10 mm;d)条板外墙系统宜采用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相结合

35、的处理措施,墙板外侧应设防水层,其构造应满足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JGJ/T 235的要求,宜在迎水面做5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e)建筑外墙墙面、女儿墙根部,凹凸线脚和挑出部位,应采取泛水和滴水措施,窗洞口宜设置披水;f)首层外墙板根部应做C25混凝土坎墙,坎墙高度不应小于300 mm;g)沿高度方向不应采取接板安装;h)双层夹心墙的内叶墙板厚度不应小于75 mm,外叶墙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50 mm,双层板前后应错缝,错缝间距应大于或等于200 mm。i)外墙板墙体不应现场开槽。7.2.14 条板外墙系统板缝应符合下列规定:a)主体结构为钢结构时,外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缝隙应采用柔性缝构

36、造,采用弹性材料填缝塞实,外墙板缝的室内、外侧均应采用专用密封胶密封;主体结构为混凝土结构时,外墙板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缝隙宜采用半柔性缝构造;b)外墙板侧边及顶部与结构构件连接处应预留 10 mm20 mm 缝隙;c)柔性缝密封胶厚度不应小于 8 mm,且不宜小于缝宽的一半,密封胶内侧宜设背衬材料填充;d)嵌挂式外墙板应沿长向每 6 m 设 10 mm20 mm 宽柔性引导缝,采用弹性材料填缝塞实,外墙板缝的室内、外侧均应采用专用密封胶密封;e)外墙板间接缝宜采用专用聚氨酯粘结胶粘结或专用粘结砂浆粘结并挤密塞实 f)外墙板与楼(地)面间的接缝宜采用半刚性缝,满填 1:3 水泥砂浆,外墙板缝室外应

37、采用专用密封胶密封。7.2.15 拼装大板外墙系统宜采用内嵌或嵌挂结合的连接方式,并应满足下列要求:a)采用嵌挂结合的连接方式时,应采用层层托挂,宜采用线托挂方式,可采用多点托挂方式;b)拼装大板四周缝隙应采用柔性缝构造;c)拼装大板内条板间应采用企口接缝,接缝处宜采用专用聚氨酯粘结胶挤密塞实;d)防水层、饰面层宜在工厂制作完成;e)拼装大板宜采用数字化编码。7.2.16 楼面板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楼面板拼缝宜采用 M10 水泥砂浆灌缝,板底缝宜先用粘结剂嵌缝;b)楼面板底表面不应做普通砂浆抹灰,宜采用刮腻子薄层抹灰;c)楼面板找平层宜为 20 厚石膏自流平找平层。节能设计 7.3.1 装

38、配式建筑外墙节能设计宜选用自保温拼装大板外墙系统和自保温条板外墙系统,必要时可选用双层板夹心保温组合外墙系统和高性能板+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复合外墙系统。7.3.2 高性能板墙体热工设计计算值(c、Sc)应按表 9 采用。表9 高性能板的墙体热工设计计算值(c、Sc)密度级别 设计计算值 导热系数 c W/(mK)蓄热系数 Sc W/(K)蒸汽渗透系数 g/(mhPa)B03 0.09 1.89 1.1110-4 B04 0.10 2.37 1.1110-4 B05 0.13 3.00 1.1110-4 B06 0.15 3.46 1.1110-4 B07 0.17 4.01 1.1110-4 注

39、1:高性能板采用粘结剂粘结,灰缝影响系数取1.0。注2:表中设计计算值已包含了平衡含水率影响因素,修正系数取值为1.15。7.3.3 钢梁、钢柱及钢筋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等紧邻外墙部位应有保温隔热措施,保温材料宜选用B03 级或 B04 级保温薄板。外墙构造柱与连系梁、门窗洞口过梁及封闭阳台钢筋混凝土件、嵌入外墙金属件等热桥部位,应根据热工计算需要进行保温处理。8 结构设计 一般规定 8.1.1 高性能板墙体系统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主体结构相同,且应符合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 的规定,连接件和密封胶应定期维护。8.1.2 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标准值应按表 1

40、0 确定,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11 确定。高性能蒸压加气混凝土及板材结构计算的其他指标可参照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技术标准JGJ/T 17 选用。表10 蒸压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标准值(N/mm2)强度类别 强度等级 A3.5 A5.0 A7.5 抗压强度标准值 fck 2.55(2.83)3.65(4.05)5.47 劈拉强度标准值 ftk 0.41(0.45)0.44(0.49)0.55 注:表中非括号中数值取变异系数为0.15,括号中数值取变异系数为0.10。表11 蒸压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设计值(N/mm2)强度类别 强度等级 A3.5 A5.0 A7.5

41、抗压强度设计值 fc 2.02 2.89 3.91 劈拉强度设计值 ft 0.32 0.35 0.39 8.1.3 配筋板材自重可按其蒸压加气混凝土干密度的 1.4 倍选用。8.1.4 外墙系统的墙体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的连接,能适应主体结构不同方向的层间位移,应具有满足层间变位的变形能力,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层间位移角分别不应小于 1/250 和 1/500。当用在电梯间围护结构时,应根据梯速和内风压进行设计。8.1.5 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外墙系统墙体应进行在风荷载标准组合作用下的挠度及裂缝控制验算,其挠度值不应大于支点距离的 1/250,裂缝控制按照构件截面边缘的拉应力不应大于蒸压加气混凝

42、土劈拉强度标准值。8.1.6 高性能板墙体的抗震设计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和本文件的规定,外墙系统墙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满足抗震、抗风等安全要求,连接件承载力设计的安全等级应提高一级,当安全等级为一级时按一级计算。8.1.7 外墙系统墙体洞口加强连接件可采用扁钢或角钢,扁钢和角钢型号应根据墙板承受的风荷载设计值按照附录 D 选用,当层高超过 3.9 m 和建筑高度超过 100 m 时,连接件应进行单独计算复核。8.1.8 隔墙系统承受较大力作用时,宜进行墙板及其连接节点的承载力计算。8.1.9 高性能板应进行吊装承载力验算,板自重荷载的分项系数应取 1.3,动力系数应取 1.

43、5;8.1.10 高性能板在出釜、吊装、运输、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8.1.11 高性能板吊挂重物时应采取专门的构造措施。受弯板材承载力计算 8.2.1 在持久设计状况下,高性能板及其连接节点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8.2.2 在地震设计状况下,高性能板及其连接节点应满足下列规定:a)多遇地震作用下,高性能板及其连接节点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b)罕遇地震作用下,高性能板的连接节点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8.2.3 高性能板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满足下式(1)要求:0S 1RA(1)式中:0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结构构件可

44、分别取1.1、1.0、0.9;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构件承载力设计值;RA高性能板材的承载力调整系数,取1.33。8.2.4 高性能板与连接节点的承载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规定:a)持久设计状况下,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满足公式(2)计算。GGKWWSSS=k+(2)b)地震设计状况下,水平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满足公式(3)计算。EGGKEWWWSSSS=hhEhkk+(3)式中:S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GSk永久荷载的效应标准值;WSk风荷载的效应标准值;ESh水平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EShk水平地震作用的效应标准值;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W风荷载分项系数,取1.5;Eh水平

45、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1.4;W风荷载组合系数,持久设计状况取0.6,地震设计状况取0.2。8.2.5 高性能板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公式(4)计算:12maxEFG hkk=(4)式中:EFhk标准组合的效应设计值;非结构构件功能系数,当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和乙类时取1.4,丙类取1.0;非结构构件类别系数,对墙板取0.9,对墙板连接件取1.0;1状态系数,对柔性连接自承重墙板取1.3,其他取1.0;2位置系数,建筑的顶点宜取2.0;底部宜取1.0,且沿高度线性分布;max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多遇地震取值;Gk高性能板的重力荷载标准值。8.2.6 高性能板

46、自重产生的水平地震作用设计值,应按公式(5)计算:EEEFFhhhk=(5)式中:EFh水平地震作用设计值;Eh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1.4。8.2.7 高性能板正截面承载力如图 1 所示,应按公式(6)计算:图1 高性能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简图 0.75c(02x)(6)受压区高度可按下列公式确定:c=ys (7)并应符合条件:0.50 (8)即单面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为:=0.5100%(9)式中:M弯矩设计值(N/mm);fc抗压强度设计值(N/mm),按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第3章中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强度指标取值;b板材截面宽度(mm);h0截面有效高度(

47、图中a为受拉钢筋截面中心到板底的距离);x受压区高度(mm);fy纵向受拉钢筋的强度设计值(N/mm),超过270N/mm时,应取270N/mm计算;As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mm)。8.2.8 高性能板的截面抗剪承载力,应按公式(10)验算:00.45tVf bh (10)式中:V 剪力设计值(N);ft 高性能加气混凝土板材的劈拉强度设计值(N/mm);b墙板的宽度(mm);0h墙板的有效高度(mm)。8.2.9 高性能板与主体结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时,其抗剪承载力可按公式(11)和(12)验算。0.33pcVAf (11)2peAh=(12)式中:高性能加气混凝土受拉承载力修正系数,螺栓有

48、效锚固深度eh为6d时取0.17,eh为10d时取0.085,eh在6d与10d之间时取线性插值;pA高性能加气混凝土锥体破坏的圆锥横截面面积(mm);cf高性能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N/mm);eh螺栓在高性能加气混凝土中的有效锚固深度(mm)。8.2.10 高性能板局部承压承载力设计值按公式(13)计算。Fl=fcAl.(13)式中:Fl 局部承压承载力设计值(N);fc 高性能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N/mm);Al刚性垫板下蒸压加气混凝土面积(mm)。8.2.11 拼装大板与主体结构连接节点承载力验算:a)带钢垫板或刚性垫板的拼装大板局部承压按 8.2.10 条公式(13)验算;

49、b)带钢垫板或刚性垫板的拼装大板冲切验算按 8.2.8 条公式(10)验算,其中 b 用冲切破坏面顶底平均周长替换,冲切锥体与平面夹角按 450考虑;c)钢垫板或刚性垫板应根据钢结构或相应标准进行承载力验算。8.2.12 拼装大板拼接板缝在使用、生产、运输、吊装过程不应开裂。在生产、运输、吊装过程中应采取可靠措施保证的拼接板缝承载力并进行验算,其作用可按仅按预制构件自重乘以动力系数作用下的标准组合,动力系数按 1.5 取值。组合板受拉边缘的强度验算按 8.3.1 条公式(15)、(16)验算,其中 ftk取板缝粘结剂和蒸压加气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较低值,按 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技术标准JGJ/

50、T 17 第 3 章中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强度指标取值。8.2.13 拼装大板吊点应进行承载力验算。a)吊装作用荷载设计值应按公式(14)验算。P=GGk.(14)式中:P吊装作用荷载设计值(N);Gk预制构件自重标准值(N);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3:吊装动力系数,取1.5。b)对穿螺杠或刚性垫板局部承压承载力按 8.2.9 条公式(12)验算。c)吊点高性能加气混凝土抗剪承载力按按 8.2.7 条公式(9)验算,其中 b 用冲切破坏面顶底平均周长替换,冲切锥体与平面夹角按 45 度考虑。8.2.14 楼面板计算应满足以下要求:a)楼面板支座抗震应满足本文件 8.2.5 高性能板水平地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