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草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三原县设施草莓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997204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4.54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三原县设施草莓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草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三原县设施草莓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陕西省农业攻关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三原县设施草莓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承担单位: 三原红黑豆果蔬农民合作社 项目负责人: 卜健 联系电话: 15691076667 申请日期: 二零一四年七月 17 三原县设施草莓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一、 概述 1、项目提出背景 草莓是设施栽培的一大水果,其繁殖容易,适应性强,能够四季供应,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同时设施草莓生产具有见效快、管理简单、效益高及易产业化等特点。从经济效益看,草莓远高于一般的大田作物及其它水果。陕西草莓栽培起步较晚,于 80 年代初开始发展,1984 年以后栽培面积逐渐扩大。目前,栽培面积现在已经基本稳定在每年大概有5~6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占 10~20%),总产量在7~8万吨,产值20多亿元。三原县草莓种植稳定在2000~3000亩之间(设施草莓占70%左右),产量在2000~3000吨之间,产值5000多万元.草莓给种植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然而,陕西草莓产业特别是三原县存在优质草莓品种缺乏、部分地方土壤大多偏盐碱、缺少整体规划等现状,品种结构有待改善,栽培技术有待提高,草莓的发展需要科技支撑。 2、项目的目的、意义 该项目将针对陕西三原设施草莓栽植存在的缺少适宜栽培品种、草莓死苗、果实畸形、灌溉水偏碱、土壤大多偏盐碱、种植规划不合理的现状,引进草莓新品种20个,筛选适宜品种2~3个;开展草莓设施技术研究,制定符合三原草莓栽培技术规程;建立组培室,培育优质生产苗;建立试验设施棚6亩(4个棚),建立样板生产示范基地面积45亩(30个棚),带动农民发展设施草莓450亩(300个棚).示范基地建成后,将为我省树立草莓栽培样板,丰富我省草莓品种,解决草莓死苗、果实畸形、灌溉水偏碱、土壤大多偏盐碱、种植规划不合理的现状,提升农民草莓种植水平,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其现实意义十分重大。 二、 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市场需求分析 1、项目技术攻关的必要性 目前陕西草莓生产特别三原县主要现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质草莓品种、苗木缺乏。草莓生产过程易感染多种病毒,感病植株果实会逐年变小,畸形果变多,品质下降,商品性变差。品种退化后,果品既无香味,又无甜味,价位较低,经济效益很差,必须要通过筛选优质种苗来解决。优质苗木可以提高产量 20%~30%,明显改善果实品质。目前,三原县种苗主要是通过杨凌、西安等地购买,购买的草莓苗品质没保证,销售商说是同一个品种但长势却各不相同,结出的草莓品相更是各异,优质果率偏低。因此,选育草莓优良品种,生产优质苗木是提升三原草莓产业发展的基础。二是灌溉水偏碱、土壤大多偏盐碱,影响草莓正常发育。三原县属渭北平原,地下水pH很多地方多大于7,土壤有机质少,土壤 pH 值普遍在 8 以上,而草莓最适 pH 值为5。8~6.5,这就造成草莓根系受害,对水和肥料的吸收受阻。三是缺少整体规划,种植形式、模式单一,对其它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够,效益有待提高。目前草莓种植形式以二代日光温室地面种植为主,单一的种植模式就决定了上市时间较集中,带动作用单一. 本项目针对三原草莓生产现状,引进筛选草莓新品,研究解决土壤有机质缺乏,pH值偏高问题,改良三原土壤结构,制定适宜三原土壤特点栽培技术规程,将良种与良法配套,有利于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示范基地建设可推动三原乃至全省渭北地区草莓产业的发展新,其现实意义十分重大。 2、项目的市场需求分析 在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土地资源却相对紧缺的关中地区,优质草莓品种引进与草莓的设施化生产对调节水果供应期,丰富市场供应具有重要意义;设施立体草莓栽培还可提高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价值,发展如观光旅游等产业体系,开阔草莓消费的新渠道,增添鲜食草莓的趣味性,调动果农的积极性,增加果农收入。都市周边农业具有新、特、奇、优的特点,对高档草莓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大,日光温室草莓能够提供草四季供应,特别是它通过温室加温栽培能够在春 节和元旦上市,作为鲜食水果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设施草莓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 三、 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现有工作基础 1、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全世界草莓栽培历史比较悠久,已经有 300 多年。1750 年以前在欧洲、亚洲及美洲栽培的都是小果野生种,如森林草莓(2x)、绿色草莓(2x)、弗州草莓(8x)、智利草莓(8x)等。之后在法国的 Brest 地区开始栽培大果型的草莓凤梨草莓(Fragaria,ananassa,8x)。现在栽培的草莓大都属于这个种,只有 1 个属于森林草莓,3 个品种为 10 倍体,5个属于草莓属与委陵莱属的杂交种。迄今全世界培育出的草莓品种有 2000 多个,这些品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适于露地栽培,有的适于保护地栽培,有的适于鲜食,有的适于加工。根据其花芽分化对日照的反应要求,有短日照型和四季型草莓品种,生产中大多数为短日照型的品种。由于栽培草莓有许多优越性,目前世界上已有 62 个国家从事草莓生产。近年来草莓栽培面积最大的是中国(7.6 万公顷),其次是波兰(5 万公顷),美国(2万公顷);产量最多的是中国(134 万吨),其次是美国(74 万吨),波兰(25 万吨),西班牙(23 万吨),日本(21 万吨),意大利(17 万吨),韩国(16 万吨),墨西哥(12 万吨),土耳其(10 万吨)。统观世界草莓生产概况可以看到,世界草莓的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在不断提高,草莓的品质也在不断改善。人们对草莓的消费,数量在日益增加,品位在不断上升。 我国是世界上草莓野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很早就开始利用野生草莓,并且一直沿袭至今,在东北主要采摘东方草莓、森林草莓,在西北主要利用绿色草莓、纤细草莓、五叶草莓,在西南主要利用黄毛草莓、西藏草莓,在长江流域还采食一种开黄花的蛇莓,但是大果型草莓在 20 世纪初才传人我国.我国草莓生产真正迅速发展始于 80 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各级政府及科研单位对草莓生产开始重视,使草莓生产发展非常迅速,并通过各种渠道从欧美和日本引进一大批优良品种,从中筛选出的全明星、戈雷拉、宝交早生等迅4速成为主栽品种,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甚至成倍增加,栽培形式也由原来的单一露地栽培转变为露地与多种保护地形式并存,使经济效益大大提高。草莓以其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适于保护地栽培的特殊优势而成为我国果树业中发展最快的一项新兴产业,是“两高一优”农业的成功典范,在我国涌现出了许多有名的草莓县(市)、草莓乡(镇)、草莓村及草莓种植大户,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陕西草莓栽培面积现在已经基本稳定在每年大概有5~6万亩,总产量在7~8万吨.其中眉县近 1 万亩,灞桥、临潼、户县各有 5000 亩左右,长安、高陵、华县、三原各有 3000亩,咸阳郊区和凤翔各有 1000 亩。草莓在陕西的主要栽培模式是露地栽培,这种模式占到总栽培面积的 70~80%。如凤翔的千亩速冻草莓出口基地,几乎全部采用的是露地栽培形式,华县、华阴一带及高陵、长安、户县等地也主要采用的是露地栽培形式。露地栽培的主要分布区域在关中地区,陕南的商洛、汉中和安康地区也有采用露地栽培的。另一种栽培模式为洞式中小拱棚,这种栽培模式面积比例大约为 20~30%。洞式中小拱棚栽培主要在关中地区应用得比较多,特别是在眉县及西安近郊地区被果农广泛利用,近年来在陕南地区也开始应用。它的棚体结构比较简单,一般顶部高度为 1。8 米左右,棚体跨度为 5 米,长度根据地块一般为 50~100 米不等。它的投资也比较小,所以比较受欢迎。这种栽培模式较露地栽培可提前上市 15~25 天,在关中地区,3 月下旬即可见到中棚中的果品成熟上市.第三种栽培模式为冬暖式日光温室,它约占总栽培面积的 10%。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以西安郊县和杨凌等地为集中栽培区,其它各县有零星分布,陕北的草莓栽培总面积比较小,但大多数是以这种形式来栽培草莓的。日光温室栽培的草莓初上市时间一般是在元旦前后,春节期间是集中供应期. 2、现有的工作基础 三原红黑豆果蔬农民合作社是以生产鲜食果蔬为主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立于2013年1月,现有会员50户.合作社已建成生产基地600亩,建有大棚30个,先后引进草莓、西红柿、黄瓜、甜瓜、西瓜等新品种20余个,在三原县及西安市建立了营销网络,产品供不应求。合作社带动三原县大程镇吴家村及周围已发展设施草莓500亩,年产草莓约500吨。合作社为了更好的发展设施草莓,拓宽市场,引进新技术,现已与三原县果菜站进行合作,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树学研究员做技术指导,积极开展草莓品种的引进筛选与示范,发展设施草莓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三原县果菜站技术的支持下,生产的鲜食丰草莓市场供不应求。 合作社规划2015年底流转土地达到1000亩,建联动温室2个,面积6000平米,建大棚80个,引进各种果蔬新品种,打造集果蔬种植、采摘、小吃、休闲为一体的新型合作社运作模式,加强建设果菜直接进小区的直营网络,做强做大合作社,带动社员增收致富. 四、 项目计划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主要目标 针对陕西三原设施草莓栽植存在的缺少适宜栽培品种、草莓死苗、果实畸形、灌溉水偏碱、土壤大多偏盐碱、种植规划不合理的现状,引进草莓新品种,筛选适宜品种;开展草莓设施技术研究,制定符合三原草莓栽培技术规程;建立组培室,培育优质生产苗;建立试验设施棚、样板生产示范基地,丰富三原草莓品种,解决草莓死苗、果实畸形、灌溉水偏碱、土偏盐碱、种植规划不合理的现状,提升农民草莓种植水平,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2、研究与开发内容 (1)建立试验棚6亩,引进草莓新品种甜查理、日本红99、佛吉利亚C等20个,建立试验品棚,通过对果实的分析评价,筛选出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高、口感好适宜三原栽培的草莓品种2~3个. (2)建立样板示范棚45亩,开展土壤改良研究,采用农家肥(鸡粪、沼液),进行土壤改良,使土壤ph在5.5~7之间,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购置灌溉水净化设备,开展灌溉水质改良试验,使灌溉水ph<7;建立自动灌溉系统,实现自动灌溉;对选育的新品种开展生产示范,形成三原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 (3)通过建立组培实验室,开展草莓新品种组培育苗,形成草莓组培技术规程,建立新品种繁育体系,为合作社及周边农户提供成品苗。 (4)建立450亩示范基地,为品种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 (5)开展草莓新品种栽培技术培训,培训农民500人次,加快品种的示范推广. 3、考核指标 引进草莓新品种20个,筛选适宜三原栽培的草莓品种2~3个;建立组培室1个,开展组培育苗;建立草莓试验棚6亩(4个)、样板生产大棚45亩(30个);制定三原县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示范推广建立设施草莓标准化栽培示范棚450亩(300个).示范棚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8~12%;Vc含量:80~120 毫克;单果重:20~30g;示范棚亩产:1500~2000 公斤;优果率≥85%.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利润120万元。 4、项目的技术关键,包括技术难点、创新点 (1)项目技术难点 该项目的技术难点在草莓新品种的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规程研制和组培实验室建设及育苗。只有筛选出适宜三原当地的品种,才能发挥最好的效益,制定配套的栽培技术规程,使果农易操作,草莓苗正常生长,发挥出新品种优势,才能为社员带来经济效益。组培实验室建设好,才能为社员提供充足的优质苗,保证示范基地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2)项目创新点 项目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品种创新 通过引进草莓新品中,筛选适宜当地优质丰产的新品种,改变三原当地品种混乱的现状。 ②实现了良种良法综合配套和高效率示范推广相结合 根据新筛选出的草莓新品种特性,通过栽培技术研究,提出了以改良土壤和灌溉水质为特点,针对新品种生长特性与植物学特征的配套种植技术规程,解决三原草莓死苗、果实畸形的问题,保证“新品种一开始就以高质量的绿色食品进入市场. ③满足三原草莓产业品种结构调整之急需 新筛选的草莓新品种,具有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高、口感好的品质特征,外观艳丽、酸味偏少,适合国人消费习惯。对其示范推广,将有效提升三原草莓种植技术水平,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民种植效益,促进三原鲜食草莓产业健康发展。具有极强的市场优势和较高经济效益。 五、 技术、经济效益、市场风险分析 1、技术经济效益分析(含社会效益) 新选育的草莓新品种具有的品质优、见效快、产量高、商品性好,产品销价和亩收入将高于目前三原种植的草莓一般品种。新品种亩产可达2000公斤以上,亩产值超达8万元。新品种亩年投入需3万元元,亩净收入达5万元.建成500亩示范基地,将使社员每年每亩增收5万元,增收2500万元.开在技术培训,培训农民500人次,提升农民种植草莓技术水平。示范基地建成后,将为我省树立草莓栽培样板,丰富我省草莓品种,解决草莓死苗、果实畸形、土壤大多偏盐碱、种植规划不合理的现状,提升农民草莓种植水平,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 2、推广应用前景分析(含产业化可行性) 示范基地的建设,实现了新品种草莓生产标准化、安全化和规范化,实施全程的监控和指导,确保产品质量稳定。这些举措从根本上规避了农户的经营风险,提高栽种草莓新品种的积极性,为品种大规模种植奠定基础,促进品种的产业化开发. 3、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 (1)技术风险 合作社依托三原果菜站提供技术支撑,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设施草莓栽培专家张树学研究员做技术指导,建立了以张世杰高级农艺师为组长的技术研发小组。项目主持人卜承担过农业厅示范园建设项目、果菜局新品种引进示范项目,故该项目的实施技术风险很小。 (2)管理风险 合作社将组织财务、技术、植保等方面专业人员成立项目管理小组,由法人任组长,制定实施方案,严格按合同要求,按计划完成合同任务,所以,风险较小. (3)市场风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消费者已不满足于苹果、梨、柑橘等大宗水果的消费,对草莓的需求不断在增长,尤其是对春节上市的时令鲜果需求更大。加之草莓色味具佳、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优质草莓的需求增加又将带动良种草莓新品的种植发展。故该项目市场风险较小。 六、 申请单位简况 1、申请单位简况 三原红黑豆果蔬农民合作社是以生产鲜食果蔬为主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立于2013年1月,现有会员50户。合作社已建成生产基地600亩,建有大棚30个,先后引进草莓、西红柿、黄瓜、甜瓜、西瓜等新品种20余个,在三原县及西安市建立了营销网络,产品供不应求.合作社带动三原县大程镇吴家村及周围已发展设施草莓500亩,年产草莓约500吨.合作社规划2015年底流转土地达到1000亩,建联动温室2个,面积6000平米,建大棚80个,引进各种果蔬新品种,打造集果蔬种植、采摘、小吃、休闲为一体的新型合作社运作模式,加强建设果菜直接进小区的直营网络,做强做大合作社,带动社员增收致富。 2、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简介 ? 3、项目聘请专家简介 张树学,男,汉族,1956年出生,1982年1月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获学士学位。现任职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职称;研究员。陕西省“三五"人才,咸阳市政府顾问,咸阳市十佳科普明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阎良蔬菜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长期从事设施蔬菜栽培的教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曾主持省部级研究课题“设施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日光温室优化结构研究与推广"、“大棚菜立体栽培模式研究与推广”“秦都蔬菜示范基地建设"等8项,参加设施蔬菜方面的课题“百万亩设施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关中灌区高产高校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等10多项。研究方向为设施蔬菜生理与栽培技术.发表设施蔬菜生理与栽培技术方面的论文30多篇。主持的项目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3项,参加的项目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科技扶贫奖特殊贡献奖1项。曾指导过省内外30多个县市的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为各地举办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班600多场次,培训技术力量6万余人次. 4、果菜站简介 姓名 身份证号 性别 民族 从事专业 职称 最高学位 最高学历 职务 工作电话号码 手机号 电子邮箱 所在单位 项目分工 吕小奎 610422197608021455 男 汉 种植  其它  其它 大专 理事长 029-32540009 18602950138 283981757@ 三原红黑豆果蔬合作 项目主持 张世杰 610422196104100059 男 汉 农技推广 高农 学士 大学本科 股长 029-32270998 13087681923 zhang19610410@126。com 三原县果蔬站 技术负责 张树学 男 汉 园艺 研究员 学士 zhsx61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技术指导 卜建 610422195907220017 男 汉 种植  其它  其它 高中 经理 029-32540009 15691076667 283981757@ 三原红黑豆果蔬合作 品种筛选 邓永平 61213319660928031X 男 汉 种植 农艺师  其它 高中 技术员 029—32540009 13772787615 283981757@ 三原红黑豆果蔬合作 技术研发 刘斌 610422197502181418 男 汉 种植  技术员  其它 大专 监事长 029-32540009 13659205040 283981757@ 三原红黑豆果蔬合作 生产示范 李君强 610422197505010091 男 汉 种植  技术员  其它 大专 经理 029—32540009 18049100856 283981757@ 三原红黑豆果蔬合作 生产示范 5、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名单表 3 七、 必要的支撑条件、组织措施及实施步骤 1、必要支撑条件 合作社以三原果菜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为技术依托,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合作社现有草莓标准化棚50亩(30个),引进草莓品种5个,其中试验棚2个,已初步建立组培室,拥有3名果菜方面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而且项目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备,具备了项目实施的必要条件. 2、组织管理的措施 成立课题组,明确人员职责,责任到人;建立专用账户,专款专用,配套资金按时到位,保障项目实施。课题组将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项目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3、组织实施的步骤 成立课题组,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任务分工;引进新品种,进行筛选研究;建立新品种样板棚,开展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制定组培技术规程;建立良种标准示范园,进行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总结形成新品种栽培技术规程;进行新品种繁育及栽培技术总结,编印培训技术资料,开展栽培技术培训;进行项目技术工作总结,迎接项目验收。 八、 计划实施进展、经费预算及来源渠道 1、年度计划 本项目实施期限2年(2015.1—2016。12),项目分年度计划如下: 第一阶段:2015。1-2015.12 (1)完善建立试验棚6亩(4个棚),引进草莓新品种20个,通过对果实的分析评价,筛选出可适宜三原栽培的草莓品种2~3个; (2)完善建立样板示范棚45亩(30个棚),开展土壤改良研究,采用农家肥(鸡粪、沼液),进行土壤改良,使土壤ph在5.5~7之间,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购置灌溉水净化设备,开展灌溉水质改良试验,使灌溉水ph<7;建立自动灌溉系统,实现自动灌溉。初步形成三原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 (3)建立组培实验室,开展草莓新品种组培育苗,初步形成草莓组培技术规程。 第二阶段:2016。1—2016。12 (1)带动农民建立草莓450(100个棚)亩示范基地,开展三原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生产示范,完善技术规程,制定三原设施草莓栽培技术规程; (2)开展新品种组培苗培育,为示范基地提供优质生产苗,制定草莓组培技术规程; (3)总结草莓新品种栽培技术,编印培训技术资料,举办技术培训班3次,培训人员500人次; (4)对项目进行全面总结,形成验收材料,迎接项目验收。 2、经费预算 本项目总投资360万,已完成投资230万,新增投资130万。具体经费预算见下表: 项目总投资预算表 (单位:万元) 经 费 名 称 总经费预算 其中专项经费 一、直接费用 345 0 1、设备费 75 0 (1)设备购置费 75 0 (2)自制设备费 0 0 (3)设备改造与租赁 0 0 2、材料费 210 6 3、测试化验加工费 5 1 4、燃料动力费 8 2 5、差旅费 3 3 6、会议费 2 1 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0 0 8、信息费 2 2 9、专家咨询费 5 5 10、劳务费 30 0 11、其它支出 5 0 二、间接费用 15 0 1、管理费 10 0 2、绩效支出 5 0 合 计 360 20 项目新增资金预算表 (单位:万元) 经 费 名 称 总经费预算 其中专项经费 一、直接费用 125 20 1、设备费 55 0 (1)设备购置费 55 0 (2)自制设备费 0 0 (3)设备改造与租赁 0 0 2、材料费 30 6 3、测试化验加工费 5 1 4、燃料动力费 8 2 5、差旅费 3 3 6、会议费 2 1 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0 0 8、信息费 2 2 9、专家咨询费 5 5 10、劳务费 10 0 11、其它支出 5 0 二、间接费用 5 0 1、管理费 3 0 2、绩效支出 2 0 合 计 130 20 各年度资金使用计划表: 项目 第1年 第2年 金额 70 50 比例(%) 58。3% 41.7% 2、资金筹措方案及配套资金落实措施 项目新增投资130万元,由企业配套、专项资金两部分构成,申请专项经费20万,企业配套110万元。企业自筹从经营利润中筹集,配套经费将按时到位,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九、其它说明 该项目针对三原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新品种引进筛选及 配套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为草莓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希望得到省科技厅大力支持,为项目提供部分研发经费,使科研与示范工作顺利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