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JF 1766-2019冷水机组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高清原版).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99608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75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JF 1766-2019冷水机组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高清原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JJF 1766-2019冷水机组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高清原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JJF 1766-2019冷水机组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高清原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JJF 1766-2019冷水机组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高清原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JJF 1766-2019冷水机组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高清原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 J F1 7 6 62 0 1 9冷水机组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R u l e so fM e t r o l o g yT e s t i n gf o rE n e r g yE f f i c i e n c yo fW a t e rC h i l l i n gP a c k a g e s 2 0 1 9-0 9-2 7发布2 0 1 9-1 2-2 7实施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发 布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冷水机组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R u l e so fM e t r o l o g yT e s t i n gf o rE

2、n e r g yE f f i c i e n c yo fW a t e rC h i l l i n gP a c k a g e sJ J F1 7 6 62 0 1 9 归 口 单 位: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能效标识计量检测分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 参加起草单位: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本规范委托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能效标识计量检测分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道平(合肥通用机电产

3、品检测院有限公司)谢宝刚(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王顶东(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有限公司)参加起草人:陈 进(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李 燕(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莫仁春(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李 明(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目 录引言()1 范围(1)2 引用文件(1)3 术语和计量单位(1)3.1 制冷量(1)3.2 消耗总电功率(1)3.3 性能系数(C O P)(2)3.4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2)3.5 能效限定值(2)3.6 能效等级(2)3.7 液体载冷剂法(2)4 概述

4、(2)5 计量要求(2)5.1 能源效率标识标注(2)5.2 能效指标(能源消耗量)(3)5.3 能效等级(4)6 检测条件(4)6.1 环境条件(4)6.2 测量设备(4)6.3 温度和流量的测量值允差(4)6.4 测量不确定度(5)7 检测项目和方法(5)7.1 抽样原则(5)7.2 样本检测(5)7.3 原始记录(8)7.4 数据处理(8)8 检测结果(8)8.1 能效指标(能源消耗量)计量检测结果合格判据(8)8.2 检测结果判定准则(9)8.3 检测报告(1 0)附录A 冷水机组制冷量测量方法(1 1)附录B 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空气进口温度测量(1 3)附录C 冷水机组能源效

5、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1 6)附录D 冷水机组能源效率计量检测抽样单(格式)(2 2)附录E 冷水机组能源效率计量检测原始记录(格式)(2 3)附录F 冷水机组能源效率计量检测报告(格式)(3 0)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引 言 为了规范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能源效率计量检测工作,依据J J F1 2 6 1.12 0 1 7 用能产品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的要求,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首次发布。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冷水机组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

6、循环冷水(热泵)机组(以下简称“冷水机组”)的能源效率的计量要求、计量检测程序、计量检测方法、计量检测结果判定准则和检测报告等内容。本规范适用于冷水机组能源效率计量监督检测,委托检测可参考本规范进行。生产和销售冷水机组的单位亦可参照本规范进行检测。接受检测的冷水机组应是生产者自检合格的产品,或者是销售者进口、销售的商品。2 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J J F1 2 6 1.12 0 1 7 用能产品能源效率计量检测规则G B/T2 8 2 92 0 0 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 B/T1 0 8 7 02 0 1 4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

7、方法G B/T1 8 4 3 0.12 0 0 7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 B/T1 8 4 3 0.22 0 1 6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第2部分:户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 B1 9 5 7 72 0 1 5 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 术语和计量单位下列术语和计量单位适用于本规范。3.1 制冷量 r a t e dt o t a l r e f i g e r a t i n gc a p

8、a c i t y单位时间内制冷剂在机组蒸发器中从冷水处吸取的热量,即冷水质量流量乘以蒸发器进、出口冷水比焓之差的积,计量单位为kW。3.2 消耗总电功率 r a t e dt o t a l g r o s se l e c t r i cp o w e r在规定的制冷(热)能力试验条件下,机组运行时所消耗的输入功率的总和。计量单位为kW。注:1 消耗总电功率包括压缩机电动机、油泵电动机、电加热器和操作控制电路等的输入功率。2 对于风冷式机组,消耗总电功率还包括冷却风机功率;对于蒸发冷却式机组,总输入功率还1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包括淋水装置水泵功率及

9、冷却风机功率。3.3 性能系数(C O P)c o e f f i c i e n to fp e r f o r m a n c e在规定的制冷(热)能力试验条件下,机组制冷(热)量与制冷(热)消耗总电功率之比,计量单位为kW/kW。3.4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i n t e g r a t e dp a r t l o a dv a l u e用一 个 单 一 数 值 表 示 的 空 气 调 节 用 冷 水 机 组 的 部 分 负 荷 效 率 指 标,基 于G B/T1 8 4 3 0.12 0 0 7、G B/T1 8 4 3 0.22 0 1 6以 及J B/T1 2

10、 3 2 32 0 1 5标 准 中 规 定 的I P L V工况下冷水机组部分负荷的性能系数值,按冷水机组在特定负荷下运行时间的加权因素,通过式(1)计算获得:I P L V=2.3%A+4 1.5%B+4 6.1%C+1 0.1%D(1)式中:A 1 0 0%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 O P,kW/kW;B 7 5%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 O P,kW/kW;C 5 0%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 O P,kW/kW;D 2 5%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 O P,kW/kW;注:1 部分负荷百分数计算基准是指名义制冷量。2 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代表了平均的单台冷水机组的运行工况,可能不代表一个特有的工程

11、安装实例。3.5 能效限定值 t h em i n i m u ma l l o w a b l ev a l u e so f e n e r g y在名义制冷工况条件下,冷水机组性能系数(C O P)和综合部分性能系数(I P L V)的最小允许值。3.6 能效等级 e n e r g ye f f i c i e n c yg r a d e冷水机组能效等级依据性能系数(C O P)、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的大小确定,依次分为1、2、3三个等级,1级表示能源效率最高。3.7 液体载冷剂法 l i q u i ds e c o n d a r yr e f r i g e

12、r a n t t e s tm e t h o d一种测定冷水机组制冷、制热能力的测量方法,它对冷水机组冷(热)水侧的进水参数、出水参数以及水流量进行测量,用测出的水流量与进、出口水的比焓之差的乘积确定冷水机组的制冷、制热能力。4 概述冷水机组是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的产品,是一种通过电动机驱动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原理的设备。该设备按制冷运行的放热侧热交换方式可以分为水冷式(水热源)、风冷式(空气热源)和蒸发冷却式三种形式。5 计量要求5.1 能源效率标识标注冷水机组的显著位置应正确使用能源效率标识。2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冷水机组的能源效率标识标注的信

13、息应包括生产者名称(或简称)、规格型号、能效等级、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性能系数、制冷量(kW)、消耗总电功率(kW)、依据的能源效率强制性国家标准编号、能效信息码和能效“领跑者”信息等。能源效率标识的样式应符合冷水机组能源效率标识标注的要求,计量单位的标注应符合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要求。注:能效“领跑者”信息仅针对列入国家能效“领跑者”目录的产品。5.2 能效指标(能源消耗量)5.2.1 制冷量制冷量应符合G B/T1 8 4 3 0.12 0 0 7、G B/T1 8 4 3 0.22 0 1 6的要求,其实测值应不小于标注值的9 5%。5.2.2 制冷消耗总电功率制冷消耗总电功率应符合G

14、B/T1 8 4 3 0.12 0 0 7、G B/T1 8 4 3 0.22 0 1 6的要求,其实测值应不大于标注值的1 1 0%。5.2.3 性能系数(C O P)、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冷水机组能源效率标识的性能系数(C O P)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应符合G B1 9 5 7 72 0 1 5对能效限定值的要求,即表1、表2中能效等级3级对应的最小值。冷水机组能源效率标识的性能系数(C O P)或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标注值应在表1或表2中能效等级对应的指标规定值范围内。冷水机组能源效率标识的性能系数(C O P)或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

15、数(I P L V)实测值应不小于能效限定值,且性能系数(C O P)或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实测值应不小于其标注值的9 2%。表1 能效等级指标(以I P L V划分等级)类型额定制冷量(C C)/kW能效等级123(I P L V)W/W(I P L V)W/W(C O P)W/W(I P L V)W/W风冷式或蒸发冷却式C C5 03.8 03.6 02.5 02.8 0C C5 04.0 03.7 02.7 02.9 0水冷式C C5 2 87.2 06.3 04.2 05.0 05 2 811 6 38.1 07.6 05.2 05.9 0表2 能效等级指标(以C O

16、 P划分等级)类型额定制冷量(C C)/kW能效等级123(C O P)W/W(C O P)W/W(C O P)W/W(I P L V)W/W风冷式或蒸发冷却式C C5 03.2 03.0 02.5 02.8 0C C5 03.4 03.2 02.7 02.9 03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表2(续)类型额定制冷量(C C)/kW能效等级123(C O P)W/W(C O P)W/W(C O P)W/W(I P L V)W/W水冷式C C5 2 85.6 05.3 04.2 05.0 05 2 811 6 36.3 05.8 05.2 05.9 05.3 能

17、效等级能源效率标识标注的能效等级应符合G B1 9 5 7 72 0 1 5对能效等级的要求。冷水机组的能效等级指标见表1或表2。根据性能系数(C O P)或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实测值确定的能效等级应不低于标注的能效等级,且另一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或制冷性能系数(C O P)应不低于相应制冷量对应的能效限定值。6 检测条件6.1 环境条件环境温度:(53 5);相对湿度:1 0%7 5%;大气压力:(8 61 0 6)k P a。6.2 测量设备6.2.1 液体载冷剂法能源效率测量装置液体载冷剂法能源效率测量装置应符合G B/T1 0 8 7 02 0 1

18、4的有关要求并满足样本测量需求,液体载冷剂法能源效率测量装置应具有有效的检定、校准证书。测量用仪器仪表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要求。表3 仪器仪表的技术要求类别推荐的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温度测量仪表16 00.1流量测量仪表 测量值的1%电量测量仪表6 0 0V/2 0A功率计:0.5级 互感器:0.2级时间测量仪表02 4h测量值的0.2%大气压力(8 61 0 6)k P a大气压力读数的1%6.3 温度和流量的测量值允差测量周期内,温度和流量的测量值应满足表4的要求。4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表4 制冷量试验工况参数的读数允差最大允许偏差(

19、平均值)最大允许偏差(瞬时值)使用侧冷、热水水流量/(m3/h)5%出口水温/0.30.5热源侧水冷式风冷式蒸发冷却式进口水温/0.30.5水流量/(m3/h)5%进风干球温度/0.5 进风湿球温度/进风干球温度/1.0 进风湿球温度/0.5 6.4 测量不确定度6.4.1 制冷量计量检测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应优于1.6%(k=2)。6.4.2 消耗总电功率计量检测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应优于0.6%(k=2)。6.4.3 性能系数(C O P)计量检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应优于1.7%(k=2)。6.4.4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检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应优于2.0%(k=2)

20、。7 检测项目和方法7.1 抽样原则冷水机组的计量检测样本应在生产者自检合格的产品或者是销售领域的商品中随机抽取。对检测批计量检测的,按G B/T2 8 2 92 0 0 2中一次抽样方案抽取样本。在生产企业成品仓库内或生产线末端抽样时,批量原则上应不少于1 0台。随机抽样的样本量4台,其中2台用于检测,另2台用作备用样本。对样本计量检测的,在生产企业成品仓库内或生产线末端抽样时,批量可少于1 0台。随机抽样的样本量为2台,其中1台用于检测,另1台用作备用样本。在销售领域抽样时,批量应不少于2台,抽样的样本量为2台,其中1台用于检测,另1台用作备用样本。抽样时应填写冷水机组能源效率计量检测抽样

21、单(抽样单格式见附录D)。7.2 样本检测7.2.1 标识标注的检查根据5.1的要求对冷水机组使用的能源效率标识进行检查。7.2.2 能效指标(能源消耗量)检测7.2.2.1 测量准备a)被试 冷 水 机 组 应 在 额 定 频 率、额 定 电 压 下 运 行,其 频 率 偏 差 值 应 不 大 于0.5H z、电压偏差值应不大于5%。b)被试冷水机组应按生产厂规定的方法进行安装,并且不应进行影响制冷量的构5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造改装。c)冷水机组使用水质应满足有关要求。d)排除冷水机组制冷系统内的不凝性气体,并确认没有制冷剂的泄漏。e)冷水机组制冷(

22、热)系统内应有足够的制冷剂(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制冷剂为混合工质的应保证其组分及构成,压缩机内应保持正常运转用润滑油量。f)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的试验环境应充分宽敞,距离冷水机组0.5m处的空气流速应不大于2m/s。g)试验用的测量设备和仪器仪表不应妨碍冷水机组的正常运转和操作。7.2.2.2 测量方法制冷量和消耗总电功率的测量应按照本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本规范没有规定的按G B/T1 0 8 7 02 0 1 4规定的方法进行。a)制冷量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在表5规定的额定制冷工况条件下测量冷水机组制冷量,计量单位为kW。制冷量测量须在表5工况条件稳定运行6 0m i n后进行采集,

23、每5m i n测量1组数据,每一个数据点的采集周期不应超过1 0s,至少采集7组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实测值。在测量开始前允许压力、温度、流量和液面做微小的调节,测量开始后不允许对冷水机组做任何调节,所有记录的测量数据应满足G B/T1 8 4 3 0.12 0 0 7、G B/T1 8 4 3 0.22 0 1 6的规定。表5 制冷工况条件项目制冷名义工况使用侧冷水水流量/m3/(hkW)0.1 7 2出口水温/7热源侧水冷式风冷式蒸发冷却式进口水温/3 0水流量/m3/(hkW)0.2 1 5进风干球温度/3 5进风湿球温度/进风干球温度/3 5进风湿球温度/2 4b)消耗总电功率按7.2.

24、2.2 a)规定的方法,在测量制冷量的同时测量消耗总电功率,计量单位为kW。c)性能系数(C O P)由7.2.2.2 a)求得的制冷量(Qn)和消耗总电功率(N0)按式(2)计算,计量单位为kW/kW:6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C O P=Qn/N0(2)式中:C O P 制冷性能系数;Qn 制冷量;N0 制冷消耗总电功率。d)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试验方法依据G B/T1 8 4 3 0.12 0 0 7中6.3.3和G B/T1 8 4 3 0.22 0 1 6中6.3.6的规定,工况条件见表6。

25、表6 部分负荷工况条件名称I P L V蒸发器1 0 0%负荷出水温度/0%负荷出水温度/水流量/m3/(hkW)污垢系数/(m2h/kW)70.1 7 20.0 1 8水冷式冷凝器1 0 0%负荷进水温度/3 07 5%负荷进水温度/2 65 0%负荷进水温度/2 32 5%负荷进水温度/1 9水流量/m3/(hkW)0.2 1 5污垢系数/(m2h/kW)0.0 4 4风冷式冷凝器1 0 0%负荷进风干球温度/3 57 5%负荷进风干球温度/3 1.55 0%负荷进风干球温度/2 82 5%负荷进风干球温度/2 4.5污垢系数/(m2h/kW)0蒸发式冷凝器1 0 0%负荷进风干球温度/3

26、 51 0 0%负荷进风湿球温度/2 47 5%负荷进风干球温度/3 1.57 5%负荷进风湿球温度/2 1.95 0%负荷进风干球温度/2 85 0%负荷进风湿球温度/1 9.82 5%负荷进风干球温度/2 4.52 5%负荷进风湿球温度/1 7.67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7.2.3 能效等级的确定根据7.2.2规定的试验方法给出的性能系数(C O P)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的实测值,按5.3的要求确定能效等级。注:用性能系数(C O P)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的实测值确定能效等级时,应考虑计量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27、。7.3 原始记录计量检测的原始记录应包含冷水机组能源效率计量检测所要求的必要信息,记录中列出的项目应准确填写。观测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检测时予以记录。记录应包括主检人员和校核人员的签名(原始记录格式见附录E)。7.4 数据处理按本规范规定的计量检测要求测量和计算冷水机组的制冷量、消耗总电功率、性能系数(C O P)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按以下要求进行数据修约:a)制冷量保留3位小数,计量单位为kW;b)消耗总电功率保留3位小数,计量单位为kW;c)性能系数(C O P)保留2位小数,计量单位为kW/kW;d)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保留2位小数,计量单位为k

28、W/kW。8 检测结果8.1 能效指标(能源消耗量)计量检测结果合格判据8.1.1 合格判据原则性能系数(C O P)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的计量检测结果的合格判定考虑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其合格判定采用宽限判据原则。采用宽限判据时,性能系数(C O P)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的标注值(下限值、上限值、限定值)有效位数按增加一位处理。制冷量、消耗总电功率不考虑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8.1.2 合格判据8.1.2.1 制冷量制冷量计量检测结果的合格判定不考虑测量不确定度U(Qn e)(k=2)的影响,位于下述区间的判定为合格:Qn e,mQn e9 5%式中:Qn

29、 e,m 制冷量实测值,kW;Qn e 制冷量标注值,kW。8.1.2.2 消耗总电功率消耗总电功率计量检测结果的合格判定不考虑测量不确定度U(P0)的影响,位于下述区间的判定为合格:P0,mP01 1 0%式中:P0,m 消耗总电功率实测值,kW;8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P0 消耗总电功率标注值,kW。8.1.2.3 性能系数(C O P)、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性能系数(C O P)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计量检测结果的合格判定考虑测量不确定度U(C O Pm)(k=2)和U(I P L V)(k=2)的影响,实测值位

30、于下述区间的判定为合格:a)C O PhC O PC O Pl且I P L Vh I P L V I P L Vlb)C O PmC O Pl-U(C O Pm)且I P L Vm I P L Vl-U(I P L V)c)C O PmC O Pm i n-U(C O Pm)且I P L Vm I P L Vm i n-U(I P L V)d)C O PmC O P9 2%或I P L Vm I P L V9 2%式中:C O P 性能系数(C O P)标注值,kW/kW;C O Pl 标注的能效等级对应的性能系数(C O P)取值范围下限值,k W/k W;C O Ph 标注的能效等级对应的

31、性能系数(C O P)取值范围上限值,k W/k W;C O Pm 性能系数(C O P)实测值,kW/kW;C O Pm i n 性能系数(C O P)限定值,kW/kW;U(C O Pm)性能系数(C O P)测量不确定度,kW/kW;I P L V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标注值,kW/kW;I P L Vl 标注的能效等级对应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取值范围下限值,kW/kW;I P L Vh 标注的能效等级对应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取值范围上限值,kW/kW;I P L Vm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实测值,kW/kW;I

32、 P L Vm i n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限定值,kW/kW;U(I P L V)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测量不确定度,kW/kW。8.2 检测结果判定准则8.2.1 能源效率标识标注判定准则能源效率标识标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判定为标注不合格:a)未在冷水机组的显著位置正确使用能源效率标识的;b)未按规定的标识样式和内容进行标注的;c)未按规定要求正确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8.2.2 能效指标(能源消耗量)判定准则8.2.2.1 制冷量判定准则制冷量标注值和实测值不符合8.1.2.1规定的,判定为制冷量不合格。8.2.2.2 消耗总电功率判定准则消耗总功率

33、实测值不符合8.1.2.2规定的,判定为消耗总电功率不合格。8.2.2.3 性能系数(C O P)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评定准则性能系数(C O P)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的标注值和实测值不符合8.1.2.3规定的,判定为性能系数(C O P)和/或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不9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合格。8.2.3 能效等级判定准则能效等级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判定为能效等级不合格:a)标注的能效等级不符合5.3对能效等级要求的;b)根据性能系数(C O P)或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确定的能

34、效等级低于标注的能效等级的。8.2.4 检测判定准则根据G B/T2 8 2 92 0 0 2,取不合格质量水平R Q L=4 0,判别水平,选择一次抽样方案,确定合格判定数A c=0,不合格判定数R e=1。2个检测样本中有1个不合格的,判定为检测批不合格。8.2.5 备用样本检测当样本检测不合格时,允许对备用样本进行检测,检测结论按备用样本检测结果做出。8.3 检测报告应准确、客观和规范地报告检测结果,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包括足够的信息,报告中的结论应按8.2检测结果判定准则的规定出具。检测报告应由主检人员、审核人员和批准人员签名(检测报告格式见附录F)。8.3.1 检测报告中的总体结

35、论应根据检测结果并按下列情况给出:a)能源效率标识标注,制冷量、消耗总电功率、性能系数(C O P)、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以及能效等级均为合格的,总体结论判定为合格;b)能源效率标识标注,制冷量、消耗总电功率、性能系数(C O P)、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以及能效等级有不合格的,总体结论判为不合格,但应分别标出合格项和不合格项。8.3.2 检测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a)标题;b)检测机构名称和地址;c)报告的唯一性标识,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d)受检单位、生产单位的名称和地址;e)被测样本的描述;f)进行检测的日期,被测样本的接收日期;g)样本的来源,如抽样、

36、送样等;h)检测依据的技术规范;i)检测所用的测量仪器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j)检测结论(检测批、样本);k)检测环境的描述;l)检测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m)检测执行人员、报告审核人员和报告批准人员的签名;n)检测结果仅对样本或检测批有效的声明;o)未经检测机构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报告的声明。01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A冷水机组制冷量测量方法A.1 试验方法 液体载冷剂法A.1.1 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如图A.1所示,在冷水机组使用侧换热器的冷(热)水进(出)口处安装有水量测量装置,进、出口处设置水量调节阀门。水冷式冷水机组试验时,还应有能提供满

37、足热源侧水温和水流量试验条件的附加装置;风冷式或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试验时,还应有能提供满足热源侧空气环境温湿度试验条件的附加装置。图A.1 试验装置1流量调节阀;2流量计;3使用侧换热器;4温度计A.2 制冷量计算冷水机组制冷量按式(A.1)计算:Qn=cqV(t1-t2)+Qc,r(A.1)对于使用侧换热器水侧进行隔热时,式(A.1)中的Qc,r可忽略不计;无隔热时,Qc,r由式(A.2)确定:Qc,r=KeAe(ta-te,m)(A.2)式(A.1)和式(A.2)中:Qn 主要试验测量的冷水机组制冷量,kW;c 平均温度下水的比热容,J/(k g);平均温度下水的密度,k g/m3;qV

38、使用侧冷(热)水体积流量,m3/s;t1 使用侧冷(热)水进口温度,;t2 使用侧冷(热)水出口温度,;Qc,r 环境空气传入使用侧换热器水侧的热量修正项,kW;Ke 使用侧换热器外表面与环境空气之间的传热系数,W/(m2)可取Ke=2 0W/(m2);Ae 使用侧换热器水侧的外表面面积,m2;ta 环境空气温度,;te,m 使用侧换热器冷(热)水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11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A.3 制冷量试验规定A.3.1 水冷式冷水机组性能试验应包括主要试验和校核试验,两者应同时进行测量;校核试验仅适用于水冷式冷水机组,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

39、不做校核试验。A.3.2 水冷式冷水机组的校核试验与主要试验的试验结果之间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式(A.3)计算值,并以主要试验的测量结果为计算依据。=1 0.5-(0.0 7F L)+8 3 3.3D TF LF L(A.3)式中:试验结果的允许偏差,%;F L 负荷百分数,%。D TF L 使用侧换热器满负荷运行时的进、出水温差,。A.3.3 测量应在冷水机组试验工况稳定1h后进行。在测量开始前允许压力、温度、流量和液面做微小的调节。测量开始后不允许对冷水机组做任何调节,稳态试验时,每5m i n取一组数据,每一个数据点的采集周期不应超过1 0s,至少采集7组数据作为测试报告的原始记录。A.3

40、.4 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空气进口温度测量要求按附录B执行。21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B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空气进口温度测量B.1 概述本附录规定了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冷水(热泵)机组的空气进口温度的测量方法,同时规定了该类冷水机组试验时,冷水机组空气进口温度分布要求。B.2 定义B.2.1 空气取样器空气取样器是一种空气取样管组件,这种组件通过取样管提取空气,来提供进入风冷换热盘管的均匀空气样品。B.2.2 温湿度测定盒温湿度测定盒是一种与空气取样器连接,用于安装测量空气温度和湿度的探头的设备。B.3 一般要求B.3.1 测试房间和测试装

41、置应合理设计和运行,以保证气流分布足够均匀及与空气充分混合。B.4 空气取样器要求B.4.1 空气取样器用于抽取一份进入风冷换热器盘管的气流均匀样品。典型空气取样器结构见图B.1。一般用不锈钢、塑料或其他合适的耐久材料制成,其支管应带有适当间隔的孔,应在远离干管时通过增加孔尺寸来保证在所有孔中提供相同的气流,从而维持支管和干管中的静压恢复效应。通过取样器孔的设计平均最小速度应为0.7 5m/s。该取样器组件应有一个管状接口,用于取样风管连接到取样器和温湿度测定盒上。mm图B.1 典型空气取样器31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B.4.2 取样器还应配有一套热电偶

42、组,用于测量取样器上气流的平均温度。热电偶组在每个取样器上应至少有8个测点,这些测点均匀间隔分布在取样器上。较小的冷水机组若只带有两个取样器,可以接受单独测量8个热电偶点,作为空间分层的确定依据。B.5 温湿度测定盒要求温湿度测定盒由一个过流段和抽吸空气通过该过流段的一台风机组成。过流段应配有两个干球温度探头接口,其中一个用于设备干球温度的测量,另一个通过使用附加的温度传感器探头对干球温度测量进行确认。过流段还应配有两个湿球温度探头接口,其中一个用于设备湿球温度的测量,另一个用来通过附加的湿球传感器探头对湿球温度测量进行确认。温湿度测定盒应包括一台可手动或自动调节的风机,以保持穿过传感器的空气

43、平均速度。温湿度测定盒的典型配置见图B.2。图B.2 温湿度测定盒B.6 试验装置B.6.1 试验装置中,空气取样器的位置设置应满足下列条件:a)冷水机组进风口的上流;b)空气取样器取样管的孔应对着气流方向;c)空气取样器应设置在距冷水机组0.5 m,且放置在进风面换热器中心高度;d)空气取样器的风管应不接触地坪,以免妨碍空气的流通;e)冷水机组迎风面长度方向上每隔1.5m对应中心位置处放置一个空气取样器。B.6.2 在任何情况下应使用至少两个空气取样器,以便评估空气温度的均匀性。B.6.3 冷水机组的每侧应使用至少一只温湿度测定盒(对于有三侧的冷水机组,可使用两只取样器共用一个温湿度测定盒,

44、但对第三侧将需要一个单独的温湿度测定盒)。对于空气进入冷水机组的侧边和底部的冷水机组,应使用附加的空气取样器,附加空气取样器的位置设置应满足上述要求。B.6.4 一个温湿度测定盒最多连接4个空气取样器。应使用经过保温的取样风管将取样器连接到温湿度测定盒,以防止热量传给气流。B.6.5 空气取样器和温湿度测定盒的典型配置见图B.3。41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图B.3 典型试验装置配置51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附录C冷水机组能源效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示例本附录给出液体载冷剂法测量冷水机组的不确定度示例。本示例对一台额定制

45、冷量为31 5 0kW的水冷冷水机组的能源效率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本示例中,其测量原理见附录A。忽略使用侧或热源侧换热器及压缩机至冷凝器段的辅助设备与环境空气的传递热量的影响。冷水机组能源效率测量涉及制冷量(包括部分负荷制冷量)、消耗总电功率(包括部分负荷消耗总电功率)、性能系数(C O P)、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 P L V)等测量量。C.1 制冷量测量不确定评定C.1.1 测量模型公式(C.1)给出了液体载冷剂法测量冷水机组制冷量的计算公式:Qn e=ceeqVe(t1 e-t2 e)(C.1)式中:Qn e 主要试验测量的冷水机组制冷量,W;ce 平均温度下使用侧水的比热容,J/(

46、k g);e 平均温度下使用侧水的密度,k g/m3;qVe 使用侧水的体积流量,m3/s;t1 e 使用侧冷(热)水进口温度,;t2 e 使用侧冷(热)水出口温度,。由于冷冻水的温度变化很小,可视ce和e为常数。影响冷水机组制冷量的直接测量量为qVe、t1 e、t2 e。制冷量与直接测量量的函数关系表达式记作:Qn e=fqVe,t1 e,t2 e()(C.2)各输入量为独立测量,故测量量之间不相关,根据测量不确定度合成原理,得到合成不确定度的表达式:u2cQn e()=u2AQn e()+(cqVeuqVe)2+(ct1 eut1 e)2+(ct2 eut2 e)2(C.3)uc(Qn e

47、)主要试验测量的冷水机组制冷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AQn e()制冷量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cqVe、ct1 e、ct2 e 各项灵敏系数。C.1.2 灵敏系数a)流量是计算制冷量的测量量,其灵敏系数cqVe的计算公式为:cqVe=Qn eqVe=cee(t1 e-t2 e)(C.4)b)进水温度是计算制冷量的测量量,其灵敏系数ct1 e的计算公式为:ct1 e=Qn et1 e=ceeqVe(C.5)61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c)出水温度是计算制冷量的测量量,其灵敏系数ct2 e的计算公式为:ct2 e=Qn et2 e=-ceeqVe(C.6

48、)C.1.3 制冷量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C.1.3.1 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对额定制冷量为31 5 0kW,消耗总电功率为4 8 5kW的水冷冷水机组进行7次独立重复测量,测量数据见表C.1。表C.1 冷水机组制冷量的7次测量数据序号Qn e/kW130 8 6.3 8 1230 9 5.7 9 5330 9 4.2 9 7430 9 2.4 0 9530 9 0.8 8 0630 8 9.1 3 4730 8 7.3 0 8平均值30 9 0.8 8 6实验标准偏差3.5 1 7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测量结果,可得制冷量单个测得值的实验标准差,计算公式为:s(Qn e)=1(m-1)mj=

49、1(Qn ej-Qn e)2=3.5 1 7kW(C.7)式中:s(Qn e)主要试验测量的冷水机组制冷量单个测得值的实验标准差;m 独立的重复测量总次数,本算例中为7;j 独立的重复测量次数;Qn ej 主要试验测量的冷水机组制冷量的第j次独立测量值;Qn e 主要试验测量的冷水机组制冷量的m次独立测量的平均值。则主要试验测量的制冷量重复测量(一次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AQn e()=s(Qn e)=3.5 1 7kW(C.8)C.1.3.2 主要试验的流量qVe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灵敏系数cqVe=5.6 8 4kW/(m3/h),根据校准证书给出的流量计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1%,流

50、量的平均值为5 4 3.8 5 m3/h,得到流量计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qVe=2.9 9m3/h,主要试验的流量qVe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cqVeuqVe=1 6.9 9 5kW。C.1.3.3 主要试验的进水温度t1 e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灵敏系数ct1 e=6 3 3.4 5 9kW/K,根据校准证书给出的铂热电阻扩展不确定度为71J J F1 7 6 62 0 1 9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0.0 4K,得到进水温度的标准不确定度ut1 e=0.0 2K,主要试验的进水温度t1 e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ct1 eut1 e=1 2.6 6 9kW。C.1.3.4 主要试验的出水温度t2 e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动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