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哲学会考真题.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979955 上传时间:2024-07-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会考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哲学会考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哲学会考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哲学会考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哲学会考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哲学基础1生活处处有哲学,我们也需要学习哲学。这是因为哲学 ( )A可以使我们变得更聪明 B能对一切问题做出解释C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可以代替一切具体科学2“哲学可以被认为是科学研究之母”。爱因斯坦这句话是在强调A哲学以自然科学为基础 B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3下列观点,符合唯物主义思想的是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生万物 D心外无物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下列选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 ) A心外无物 B物

2、是观念的集合 C理生万物 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5.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哲学可以划分为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和唯物主义 D.辩证法和唯心主义6.在哲学发展史上,不同形态的唯心主义都主张A.世界的本原是意识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C.世界是不可知的D.世界是静止的第二部分唯物论1我国科学家对2009年7月22日发生的本世纪最为壮观的一次日全食天象作出了科学、准确的预测。这告诉我们A自然界是客观的,是变化发展的 B主观与客观总是一致的C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D对一切事物的发展人们都能作出准确预测2.

3、有人自称,我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对其植入思想,甚至靠思维就可以建造城市,穿越时空。这一观点( )否定了物质第一性 肯定了存在决定思维夸大了思维的作用 正确揭示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A. B. C. D.3.去冬今春,我国华北、西南等地区持续干旱,部分地区实施了人工降雪、降雨。人工降雪、降雨是利用云层中的水汽、温度等大气条件,辅之以人工喷洒干冰,达到降雪、降雨效果。这表明( )A.人们可以创造规律利用自然 B.利用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C.人们可以根据意愿改变规律,趋利避害 D.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4人们在实施行动之前,往往要先确立目标,设计蓝图,制定规划等。这主要说明了 ( ) A

4、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人不能创造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 C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D认识可以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并使之发生改变5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决定物质的存在和发展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 B C D6.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实施某项重大工程,往往先制定规划方案,然后逐步实施。这说明 A.意识活动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人在复杂的事物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人能够认识、利用和改造规律 7某同学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从哲学上看这表明A做事情要从主观出发 B意识

5、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主观精神决定客观世界 D意识是人脑对事物的简单复制第三部分认识论1.成功者与空谈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者重在通过实践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这表明,实践具有( ) A.主观能动性 B.具体条件性 C.自觉选择性 D.社会历史性2.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日本政府为此已经开展了长达四十年的国家预报计划,但仍然没能对此次地震作出准确预报。这说明( ) A.世界变化无限,而人类的认识能力有限 B.真理具有具体性和条件性 C.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3.马克思主义的_是辩证唯物

6、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A.群众观点 B.矛盾观点 C.实践观点 D.联系观点4.“热词”传递时代的声音,反映生活的变迁。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A.认识都会得到群众拥护 B.认识是短暂的、一时的C.认识来源于实践活动 D.认识产生于主观想象5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用两台孪生引力波探测器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让人们首次“听”到了宇宙的”声音“。引力波的发现意味着100年前广义相对论的主要语言都被验证。这告诉我们A所有科学家的预言都是正确的 B认识的真理性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C科学实验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来源 D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正确的认识世界6“任何真

7、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可见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真理和谬误没有绝对的界限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真理具有客观性,谬误具有主观性A B C D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这两句话一再启示我们 ( )A正确认识是永远不可能有的 B追求真理是不断探索的过程C认识运动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D认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推翻已有结论8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在保留原有基本内容的同时,补充了一些学生成长中需要关注的新内容个,如主动分担

8、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低碳环保生活等。中小学生守则地修订说明人的认识总是落后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人们需要用新的正确认识去指导实践 人们仅凭主观意愿就能建立起新联系A B C D第四单元辩证法1.“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根据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规划,“嫦娥二号”成功“绕月”为将来嫦娥三号“落月”打下了基础。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基础 B.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C.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 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2.“生活从叠被抓起,品德从孝心抓起,义明从说话抓起,学习从

9、习惯抓超”,培养中学生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常抓不懈,这是因为 ( ) A韧质决定意识,精神境界高低取决于物质条件的好坏 B联系是普遍的,高尚品格的形成与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日积月累方能养成高尚品格 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不经历艰难困苦难成大器3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 B事物由少到多的量的积累过程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4.“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等诗句,无不形象的说明事物发展的实质是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量变与质变的统一C.前进性与曲折性

10、的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某中学不惟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营造“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该校评价学生的哲学依据是A.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具有普遍性,坚持一点论,反对两点论B.反对全面发展,坚持重点论 D.次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它们共同蕴含的哲理是A复杂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没有规律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能够相互转化C矛盾双方可以无条件的任意的转化 D矛

11、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7漫画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A改变客观规律,创造条件促进事物发展 B抓住有利时机,积累量变就能实现质变C把我正确方向,不惧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D重视关键环节,整体服从和服务于部分8.(8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学生的联系日益密切。在思想政治课上,某班围绕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问题展开了讨论 如果你身在其中,请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9(10分)某企业集团顺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新要求,针对企业集团的现状,实施了“调结构,促发展”的新战略。企业集团关闭了3个污染严重的企业,淘汰了2个技术落后、产能过剩的企业,重组了4

12、个节能环保企业;加大了对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特别是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积极培育自主品牌。新战略的实施,全面提升了企业集团的经济效益。分析说明该企业集团“调结构、促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是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的?10(14 分) 十年来,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突破性进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有所减缓,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显著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 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但我国依然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13、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 美丽中国。(12 分)(2)请用富有哲理的一句话来表达你对建设美丽中国的真诚期盼。(2 分)第五部分社会历史观1人类社会存在许多矛盾,其中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社会生产的矛盾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A B C D2.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了近70次。走过“而立之年”的改革,

14、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所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因为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运动、不断解决中实现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 B C D3(14分)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而国人对读书的热情却似有日渐式微之势。据调查,近几年国民每年人均阅读量还不到5本书。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书香氤氲,则社会清明、国民儒雅。我们要让书香为社会存正气,为发展增底蕴,为时代聚精神,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固。(1) 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

15、关系原理,说明我国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必要性。(8分)(2) 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本对实现人生价值有启迪意义的课外阅读书籍,准确写出书名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6分)第六部分人生价值观1.上海环卫工人李影不因工作平凡而小看自己,她创造了环卫业公厕评价标准厕内无异味、地面无水渍、便池无积垢、门窗无灰尘、挡板无涂鸦、屋角无蛛网;她还自创了公厕工作歌。可以说,“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是李影人生足迹的真实写照。李影的事迹告诉我们劳动者都是美丽的 付出也是一种快乐实现精彩人生主要靠机遇 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精彩人生A. B. C. D.2当前,生态文明观、节能观、环保观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少开一次

16、车、少用一张纸、少用一度电正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新时尚。这表明A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B价值观决定人们的行动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意识总是能指导人们做正确的事情3一类人有邦国而无自身,体恤民苦,鞠躬尽瘁,名垂青史。另一类人则重私利而轻大义, 寡廉鲜耻,贪污腐败,遗臭万年。这说明 ( )A价值观对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决定作用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B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没有正确的标准 D个人的声望是判断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4.央视的一段公益广告把FAMILY(家)解读为: 小时候父母(Father And Mother)为我(I)操劳. 长大后,父母渐渐地衰老,该我

17、承担起责任、为父母遮风挡雨了。FAMILY(家)就是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这段温馨的公益广告对我 们建立和谐家庭的哲学启示是 父母与子女在责任面前的角色是相互转化的 父母与子女只有统一没有对立 父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一切听父母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爱与被爱是相互促进的A B C D5.(12分) 2011年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期间,“幸福指数”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让人民生活的更幸福”已经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价值追求和改革发展的目标指向。究竟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获得幸福?人们的回答多种多样,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答案。追求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

18、的表现。有人追求锦衣玉食,有人追求家庭和瞌;有人追求高官显位,有人追求平平淡淡;有人追求占有财富,有人追求奉献社会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怎祥才能获得真正幸福的人生。(8分)6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十七大以来首次将“文化”作为中o议题的全会。为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某高中学校组织开展了“文化强国,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文化强国,从我做起。通过生活与哲学的学习,你对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有何哲学启示?(6分)7.(14分)2013年12月23日,新华社全文发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19、观的意见。意见强调,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文明、民主、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中。常年坚持免费为旅客送去热腾腾姜汤的“姜汤大姐”韩无盐,跃入怒江勇救落水儿童的霜福伟,独自承受巨额损失艰难经营也不短乡亲们一粒粮的诚信夫妇李继林、刘平贵,一个人一把锄头扛起一个家的90后学生吴林香(1)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分)(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注重“落细、落小、落实”。据此,你在日常生活中将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分)7(14分)有一种人叫“工匠”,有一种精神叫“工匠精神”。所谓“工匠”是为生存而求精,所谓“精神”即为质量而执着。从庖丁解牛“技近乎道”,到大国工匠“为国铸剑”,在五千年中华文明中,工匠精神一直被传诵,体现着人们崇尚完美和极致的价值追求。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我国产业发展进入追求精准、极致品质的新阶段。运用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知识,分析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