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要项目的说明收付实现制(一)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本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以及以前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本年收到的现金(包括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和本年预收的款项,减去本年销售本年退回商品和以前年度销售本年退回商品支付的现金.企业销售材料和代购代销业务收到的现金,也在本项目反映。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按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计算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期初数“应收账款”
2、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预收账款期末数“预收账款”期初数)-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票据背书支付部分2、 “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反映企业收到返还的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关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各种税费返还款。3、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经营租赁收到的罚款收入、经营租赁收到的租金等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金额较大的应当单独列示.4、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本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实际支付的现金(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以及本年支付以前年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的未付款项和本年预付款项,减去本年发生的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企业购买
3、材料和代购代销业务支付的现金,也在本项目反映.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末价值-“存货”期初价值+“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账款”期初数-“应付账款”期末数)+(“应付票据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预付账款”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管理费用(修理费)记入产品成本的工资及福利费、折旧、摊销5、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本年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资金。各种津贴和补贴等职工薪酬(包括代扣代缴的职工个人所得税),但是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以及支付的离退休
4、人员的职工薪酬除外。6、 “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反映企业本年发生并支付、以前各年发生本年支付以及预交的各项税费,包括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印花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等。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不包括耕地占用税及退回的增值税所得税)”=损益表中“所得税+“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所得税及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期末数大于期初数部分7、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支付的罚款支出、经营租赁支付的租金、支付的差旅费、业务招待费、保险费、罚款支出等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金额较大的应当单独列示。(主要利用补充资料中管理费用、营业
5、费用、营业外支出等,首先将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汇总;然后扣除非付现成本(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等);最后扣除已经在现金流量表其他项目体现的费用(印花税、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应付职工薪酬【已在“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中反映】等。)(二)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1、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出售、转让或到期收回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而收到的现金,但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除外.2、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对其他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等分回的现金股利和利息等.要注意的是,只
6、要分回的能够确定是现金股利和利息的,无论是否计入投资收益会计科目,均在该项目中体现.如果是投资的收回,不能确定是现金股利或利息的,则在“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中体现。3、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反映企业出售、报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取得的现金(包括因资产毁损而收到的保险赔偿收入),减去为处置这些资产而支付的有关费用后的净额.注意有固定资产清理业务时不要漏掉4、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项目,反映企业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所取得的现金,减去相关处置费用以及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后的净额。5、 “购建固定资产、
7、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购买、建造固定资产、取得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及增值税款等,以及用现金支付的应由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 1、 固定资产原值增加 2、 预付账款中投资活动余额净增加 3、应付账款中投资活动余额净减少 4、 在建工程净增加 5、工程物资净增加 减:资本化利息 6、无形资产原值净增加(涵契税、印花税) 6、 “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取得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对其他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等所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附加费用,但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除外。7、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项目,反映
8、企业购买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购买出价中以现金支付的部分,减去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后的净额。8、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除上述1至7项目外收到或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金额较大的应当单独列示。(三) 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1、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以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实际收到的款项,减去直接支付的佣金、手续费、宣传费、咨询费、印刷费等发行费用后的净额.2、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举借各种短期、长期借款而收到的现金。3、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为偿还债
9、务本金而支付的现金。现金流量表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资产负债表短期借款期末与期初差额+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与期初差额+长期借款期末与期初差额 4、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支付给其他投资单位的利润或用现金支付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5、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除上述1至4项目外收到或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金额较大的应当单独列示。(四)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项目1、 企业外币现金流量折算为记账本位币时,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近似的汇率
10、折算的金额。2、 企业外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按年末汇率折算的金额填列。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编制(一)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编制 1、“净利润”,即利润表净利润;2、 “资产减值准备,当期计提扣除转回的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即利润表资产减值损失。3、 “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反映本期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即财务附注中本期计提金额;4、 “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分别反映本期计提的无形
11、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即财务附注中本期摊销金额。5、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项目,反映企业本期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发生的损益,即利润表营业外收支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及损失.6、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反映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 “财务费用”,反映企业利润表财务费用中归属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部分。8、 “投资损失,反映企业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金额。9、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反映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的期初数期末数。10、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反映资产负债表中
12、“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的的期末数期初数.11、 “存货的减少”,即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期初数-期末数。12、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反映企业本期经营性应收项目(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长期应收款和其他应收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及应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等)期初数期末数。13、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反映企业本期经营性应付项目(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长期应付款、其他应付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额部分及应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的期末数期初数。(可采用倒挤方法)(二) 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披露(三)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应与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项目的金额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