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文最新推荐- 放飞蜻蜓简案六(2) 课时目标:学习课文,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问题导入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回顾上节课的提问: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1、学生自由读二、三段,想一想: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2、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形成自己的理由。3、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联系前后文说明自己放的理由,关键点:(1)陶行知的语
2、气:慈爱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们容易接受他的教育)(2)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的对话内容: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作用?眼睛的结构。(了解蜻蜓的特点,认识到它是益虫,应该保护)提问: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什么了解?(学生读议)(3)孩子们的回答内容和神态。(入神说明陶行知先生的话太吸引人了)4、练习分角色朗读。(1)同座间练习,再次体会人物的心理。(2)指名演读,集体评议。5、启发小结。师: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了蜻蜓后,会自觉自愿、非常乐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呢?请结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对理由作一个小结。学生小结。(教师点评)三、拓展交流,深化理解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对文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2、学生整体默读全文,从人物的角度再次感悟。3、指名谈感受,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相关段落。4、课后研究性学习:陶行知先生说:蜻蜓饿极时会吃自己的尾巴,这个说法对吗?找找有关资料验证一下。(组织学生结合问题查找资料,展开交流。)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