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主控室火灾应急预案
1、目的
为预防主控室着火事件的发生,保证人员生命以及机组设备的安全运行,减轻因火灾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并能在危险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火情,特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主控室着火引起的突发性事件。
3、规定和程序
3。1 应急工作原则
根据物流中心综合原料场现场情况,根据紧急情况(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制定以下专项应急预案。
3.2 危险源和风险评价
控制室火灾,多数是由于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出现故障起火引燃可燃物所至。对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而电气线路故障大部分发生在电缆沟、电缆竖井,可燃装修与主体建筑夹层中。火灾初期,高温烟气沿洞槽流窜,不易觉察.
3。2。1有害气体多,烟雾浓.由于隔音、防湿、防尘、保温等特殊要求,控制室采用了大量木材、塑料、合成纤维可燃装修材料,着火后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产生大量浓烟,给救人、灭火及疏散贵重设备物资带来一定困难.
3.2。2 火势蔓延途径多,燃烧快. 电缆火灾蔓延途径一般为:横向是电缆沟,纵向是电缆竖井。 房间内部火灾,烟火易沿吊顶、门、窗、走道向水平方向蔓延。
3.2。3 精密贵重量设备多,扑救难度大.许多设备,如:各种仪表、控制电缆、电脑、微机保护等精密贵重设备,安装范围广,数量多,价值高。由于设备精密、贵重,在火灾扑救过程保护设备仪器任务重,且一般不宜用水、泡沫灭火剂扑救,要尽可能使用气体灭火剂扑灭火灾,保护仪器设备。 鉴于部分设备运行的重要性,需带电灭火时必须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在保护设备同时,要搞好个人防护,采取绝缘措施,确保灭火人员自身安全.
根据控制室分布,可能着火的范围分为:
(1)控制室设备着火
(2)控制室其他部位着火(非设备)
3.3 预警行动
3。3。1 重大突发事件预防的原则为消除与预防。消除就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从本质安全上做到消除危险、危害因素.预防就是每年开展安全性评价、开展危险、危害因素辩识,并做好相应的整改工作。
3.4 信息报告
3.4。1 预警信息管理: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时上报生产调度(0532-58816386)。
3.4。2 接到预警电话后,应准确掌握时间的相关信息:事件的类型、发生事件地点,事件的原因、性质、范围、初步判定的严重程度、事件对发电设备的影响程度、已采取的措施和其他相应对策、报告部门通信人员以及联系方式等。
3.5 应急响应
当确认重大突发事件即将或已经发生时,当值班长应立即通知指挥部做出响应。指挥部具体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和统-指挥、单元管理、专业处置的要求,确定预警级别。根据实际情况指挥、协调各部门以及公安、消防、医疗、物资、交通等急救部门的应急队伍先期开展应急行动。
3。6 应急结束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在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恢复到安全状态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由总指挥根据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组形成的决议,宣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通知本单位、周边区域及其他有关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同时,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解散。
3.7 后期处置.
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突发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人力资源部、工会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紧急调集有关单位的物资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及时调拨救助资金和物资进行补充;随后配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并督促有关保险机构及时做好单位和个人损失的理赔工作。
3。8 培训与演练
3。8。1应急人员培训.安全生产部利用所有资源,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和培训体系,针对各种应急人员与应急小组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保证应急人员来之能战,战则能胜。
3.8。2各部门的培训工作必须把应急培训放在重要位置,使员工掌握应急知识与技能,尤其是工作中接近于靠近危险源的员工,真正使其了解潜在危险的性质和健康危害,掌握必要的自救知识了解预先制定的主要及备用疏散通道;
3。8.3安全生产部应组织有关单位开展应急救援与预案演练工作,使应急人员更清晰明确各自职责和工作程序,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同时对演练进行评估与总结。
3.8。4预案的演练每年进行两次演练。
4 控制室着火的预防:
4.1控制室着火主要原因及措施:
4.1。1着火原因:
(1)设备接线端子、内部部件过热引起着火
(2)照明异常引起着火
(3)其他设备意外着火
4。1.2防止主控室着火事故的措施:
(1) 运行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巡视,发现设备异常过热及时通知检修人员处理。需要停运设备及时联系值班长停运。
(2) 检修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缺陷及时处理,杜绝出现因不及时处理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3) 发现控制室照明回路着火时,及时切断照明电源。联系检修处理。
(4) 控制室其他外置设备(电脑、空调等)着火,及时切断设备电源,利用就地灭火器进行灭火。
5、应急行动方案
5。1 工作人员行动预案
(1)当主控制室发现火警,值班人员应迅速打电话,向义务消防队报警,报告火警具体位置、火势大小及基本情况等,并派专人迎接消防队员并提供火灾情况介绍。
(2)控制室发生火灾,值班员除报警外,应及时将情况向相关领导报告.并根据情况及时切断相关设备电源,采取紧急隔停措施准备。
(3)在发生小火时,工作人员要利用区域内常规灭火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进行扑救.控制初起火灾,防止火势蔓延。
(4)根据火势情况立即启动自动报警灭火装置。
(5)在消防队未达到火灾现场前,临时灭火指挥由当班主要负责人担任。不允许不熟悉设备的人员组织指挥灭火。
(6)消防队到达火场时,临时灭火指挥人应立即与消防队负责人取得联系并交待失火设备现状和运行设备状况,然后协助消防队负责人指挥灭火,并提供技术支援.
(7)控制室内发生大面积火情,人员无法进行生产工作时,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接到现场最高指挥人员的撤离命令后,有组织的进行人员、物资疏散.
5.2疏散、撤离路线:
5.2.1控制室发生火灾,人员应在当班值班长的组织下,根据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从离火源较远的门撤离至楼下等待.
5。2.2疏散撤离完后,应对人员进行清点,认真核对,确保被困人员全部撤出.
6、生产维持和恢复方案
6。1控制室发生火灾事故后,运行值班人员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情况下要坚守本职岗位,确保设备运行。
6。2 及时清扫现场,并根据实际情况,恢复启动相关设备。作好更换损坏设备,恢复设备运行工作,同时注意操作安全。
6。3 恢复设备运行过程中,义务消防员必须对现场进行监护,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至设备完全恢复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