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谈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讨论发言稿黎美英质量是生存之本.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和永恒的追求,是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现在就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浅谈我的看法: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要与时俱进适时转变领导者的角色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和核心。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把教学大纲换成课程标准,把一个版本的教材换成多个版本教材的形式变化,而是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模式到评价体系的一次全方位、深层次改革,是建国以来最有影响力、最全面的一次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一场革命.这场从
2、教育思想层面、教育方法层面、教育技术层面的革命性变革,对直接指导实施和组织推进课程改革的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做一个适应时代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新型管理者,就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实现好角色转变,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从经验型管理者向学习型管理者转变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和动力是思想的更新。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上,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没有教育思想,没有对教育、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掌握,也就不可能有科学的、不断创新的教育管理活动。作为教育行政管理者,要引领师生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
3、适应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学习是更新理念的基本途径,管理者首先要成为学习者。教育局长、学校校长要带头学习新程理念,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正确领导这场课程改革,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要学好决定和纲要,弄清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动因,理解新课程的目标,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的改革方向等等。要透彻解读课程标准,了解学科改革动向,为宏观管理提供依据。要系统深入学习国内外与新课程有关的教育理论知识,比如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新兴的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思想,以及我国孔子、朱熹、韩愈、叶圣陶、陶行知等的教育
4、思想,用新思想新理念武装头脑.要对照理论,反思自己的管理实践,提炼适合本校的新课程实施策略,有效推动课程改革。要善于在学习中反思,在学习中研究,在学习中转变,在学习中创新,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实践证明,简单地“克隆”一个洋思或照搬一个安丘,都是十分幼稚的、也是不科学的,只有在学习中把别人的办学思想与本校的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走出一条改革创新之路。要通过学习,构建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提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系列办学主张,为促进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思想基础.(二)、从行政型管理者向研究型管理者转变在以研究性、探究性为基本特征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各级教育管理者
5、一定要在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育形势、管理对象、课程教材和管理方式,创新工作思路和管理方法,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努力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从教师到校长、从校长到局长,就是由于一直没有脱离教育教学第一线,专心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才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才让盘锦走向全国。庆阳二中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制度和评价考核机制,才使学校在短期内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教育管理者,必须强化研究意识,完善规章制度,落实激励措施。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与时俱进的“研究者”。研究新课改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研究课堂教学;二是研究“学校新文化”建
6、设.新课改的关键和主阵地在课堂,教育管理者的“用武之地”也在课堂.要管理和指导新课程改革,必须把管理的触角伸到课堂,把管理的重心下移到课堂。要经常深入学校、深入课堂,通过听课、与教师学生座谈,宏观上了解课程改革实施情况,了解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点上解剖麻雀,面上典型引路,保证课改工作顺利推进。另一方面,要组织教研人员积极深入课堂进行“诊断”,反馈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改正意见和建议。要对大班额情况下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活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如何评价,以及课程改革后高考的要求和方式会有什么变化等问题,超前进行研究,及时总结得失,确保改革持续、健康、深入开展。要积极参与或主持实验
7、课题研究、成为“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专业引领者。校级领导必须担任新课程教学,善于听、善于思、善于写、善于说、善于评。要打破行政界限、强调学科无缝链接,建立基础性、综合性、拓展性和校本特色相结合的新课程培训体系。大力推行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建立完善学习、研究、实验以及学术交流的长效机制,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要消除差生概念,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不断成长进步。 良好的办学环境,独特的学校文化,是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决定因素.肖川指出,教育首先是一种文化行为.要坚持站在教育创新的制高点上,积极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文化,精
8、心组织好以绿色校园创建活动为主线的学校文化环境建设,让每一寸土地和空间都透出浓浓的书卷气,为孩子们陶冶情操、获取新知、开阔视野、放眼世界创设理想平台和窗口。(三)、从管理型教学管理者向服务型教学管理者转变新课改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指导思想,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校的一切管理和教学活动都要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去安排,做调整。一句话,要实施好新课程,管理者首先要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在服务中体现和履行管理职责。新课程自由度大,追求内容的生成性,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管理者必须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服务校长、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同时还要服务社会、服务家长,实践
9、“教育就是服务”的精神。要结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要把自己对课改理论的学习加工整理,举办不同层次的报告会或宣讲会,引导广大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用先进的理念引领和推动课程改革健康发展。要改变对学校实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的传统方法,通过及时组织学习教育新思想、新技术,迅速传递课改新理念、新信息,为基层学校和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革新教法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务。要坚决摒弃哪种一刀切,齐步走的形而上学的做法,允许学校、教师自主创新,允许各种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同时存在,切忌以一种管理模式取代另一种管理模式,以一种教育现象取代或否定其他教育现象,为广大中小学校及教
10、师创造和提供竞相发展,各显其能、各展其才的宽松、和谐的制度环境。要把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技术支持和学术服务作为中心任务,从培训内容、培训基地建设、培训经费保障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明确对象和任务,力争使教师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专业化,为教师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四)、从长官型教学管理者向合作型教学管理者转变合作体现着一种思想观念、一种工作态度、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干群关系,每位现代教育管理者都必须具有这种合作的意识.一是要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常常是外部管理多,制度约束的多,而以教育思想引领课堂内部专业化的研究、提升和指导少。引进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人力资源和研究成果,才能实现行政单
11、位与科研团队的优势互补.二是要与有关党政部门、社会团体合作。新课程倡导教育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要实现新课标规定的一系列教育教学目标,单靠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是无法全部完成的。管理者要把视线向校外延伸,加强与人大、政协、计划、财政、环保、卫生、团委、妇联、体育等部门的联系与协作,为新课程争取必要的政策和经费,为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形成全社会、各部门都能支持配合课改工作的新局面.同时,校际之间也要加强交流与协作,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内部之间相互合作。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直接代表政府组织和实施课程改革.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各地、各校
12、的实际情况不同,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很多。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不仅要走出去,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更要组织本市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广泛开展交流研讨,深化合作办学,尽量把切合本地实际的典型经验总结推广开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同时,教育局各科室之间既要按照各自分工,为新课改提供服务和支持,更要加强协作,共同研究制定有利于课改顺利进行的政策措施,开发课程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推动课改实验扎实开展。四是校长、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合作是新课程教学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内涵。一切管理和教学成果最终都要通过学生的个性发展来体现。在管理和教学过程中,校长和教师要蹲下与学生对话,与学生建立相互平等、彼此尊重、和谐融洽的教
13、学关系,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另外,还要与家长合作,合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要与社会人员合作,吸纳社区教育资源,共同走进新课程,建设新课程。(五)、从粗放型管理向激励型管理转变新课程改革核心是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改变以住只依照制定的相关文件例行公事,得过且过,敷衍塞责,走过场,搞形式的粗放型管理,同时对于课改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创造性地提出管理策略。管理最终都体现在评价上.以前那种学年或学期初定计划、提目标,年终或期末算总帐的粗放型管理必须向重过程、重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型转变。纲要指出,要 “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择的功能,
14、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这是新世纪对教育评价提出的新要求。教育管理者要自觉变“判别者”角色为“激励者角色,最大限度地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努力把评价引导到“注重发展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强调质性评价、强调多元评价、强调激励评价的正确轨道上来。对学校的评价,要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新理念,不仅要看学校的硬件建设、制度建设,看升学率,还要看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发展,更要看学校的长远发展潜力。要依托评价帮助学校、教师、学生找准教和学的方向,优化教和学的过程,提高教和学的质量,促进学校、师生
15、共同持续进步.对教师的评价,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制度,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改进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努力下移评价重心,把面向“过去”、面向“结果的评价转变为面向“未来”、面向“发展”的评价,由单一的书面考查成绩评价转化为多样化的教和学的评价。要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让师生个性特长最大限度地得到张扬。对学生的评价,要切实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方法,要从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角度,改革学生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要把学生的身体、心理、思维、创造等智力因素作
16、为评价的重要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知识水平同步发展,共同提高。教育管理是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和谐发展的助推器和内动力。促进教育管理者尽快转变角色,更加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背景下面临的紧迫任务。广大教育管理者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完成角色转变,更好地肩负起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神圣职责,不断提升教育管理新境界,开创教育改革新局面。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适应新课改新课程对教师的工作赋予了新的要求和内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
17、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因此,教师的任务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该是“启智,陶情,冶性,锤志的健体”。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为实施主体的教师,在保持原有的职业素养的同时,还必须重新定位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改革,完善自我,倡导终身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不仅应做知识信息的传授者,而且应当在学科领域
18、的带头人,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教师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也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互动式教学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而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首先应当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引导,教师普遍观点认为,教学的关键在于知识的传授与训练,教学过程就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的过程,且技能的训练是重中之中。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提法被广大中小学教师奉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加以贯彻与实施.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也确实培养出不少的高分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试
19、教育的弊端也逐步的暴露出来。人们逐渐感觉到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能考出些高分,却不能将理论付诸于实践。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改革我们的基础教育.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当改革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倡导互动式的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不应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控制者,而只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引导者。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就设计好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教学程序,在新课程中是行不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启迪、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善于把书本知识与自身体验结合起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填鸭、灌输式
20、教学,倡导互动式教学。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教学互动质量和水平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为只有在师生的交互活动过程中,我们的教师才能清楚了解到学生们学习状况,学习进度,掌握情况,以及根据学生不同的掌握情况对自己以后的教学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更好的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避免吃不饱、跟不上的情况发生。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教师要创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气氛,创造适宜于学生个体的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表达出自己的教育理念。社会在迅速的发展,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教师就不可能再套用原来程序、规划式的教学方
21、式.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全面把握教学过程中不确定性-教学目标结果的不确定性: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多元取向;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用统一的规格、不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行个别化教育;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得分点减少和淡化,得分点不再起支配作用,教师要费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将更为灵活地选择与使用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学生积极性,培养独立、创新精神,同时开放课堂,将课堂与学生个体
22、实际生活联系,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知识的感悟,同时又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树立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聆听同学心声新课程改革要求对教师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树立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广泛的听取同学的意见,聆听同学的心声。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师都把师生关系定位在一个一上一下不平等关系的基础上的,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教师在内心上不接受不同意见产生,一方面,他们害怕自己的权威与地位受到威胁,另一方面则认为这样的行为会扰乱教学秩序,而使原定的教学程序和任务难以完成.“我们有问题的同学先保留意见,等下课以后再个别讨论.”这句话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听
23、到的。然而,同学们提问大都是即兴的,在当时的环境与气氛下,思维也是最敏捷的,且很多问题带有共性,到了下课也很难再进入到课堂那样的氛围中去,问题也就不了了之.因此,我们教师应当学会尊重不同的意见,要在内心去接受,学会聆听,哪怕学生提的问题不正确,借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思想,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同学们的意见中不断的修改自己的教学计划。另外,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的开展一些讨论,而不只是简单的按照原定的程序进行。学生们的思维永远无法预定知道的,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学环境也都是教学过程中无法控制的。因此,我们唯有树立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允许有不同意见产生.(三)、运用多种媒体手段,调用多种感观
24、引导学生学习现代通讯、网络、视频等技术的高度发达,对我们的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调用多种感观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教师抱怨,“为什么同样的一个问题,需要强调一次又次,讲授一遍又一遍,而学生却是错了一次又一次.老师弄不懂,学生也不明白。殊不知,长期的教师口授,以及黑板加粉笔,早就引起学生们对这些单一刺激的疲劳,纯粹的填鸭、灌输让学生是左耳进右耳出,课上完了,上课内容也就随着老师而忘到了一边.而学习是一个多种感观共同参与的一个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长时间单一方面的刺激,必将使学生对这些刺激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麻木,也就会出现学生似乎在
25、认真的听讲、做笔记,却根本在大脑中没留下什么印象的现象了。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当今发达的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多种感观来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强化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习枯燥的一贯认为,从而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同时也提高了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教师应当具备基本的多媒体操作能力,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否则不能正确操作多媒体设备反而会影响到教学无法正常的进行,起到相反的效果。同时,我们的教师还应当具有一定的媒体选择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媒体用得越多越好,我们还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环境,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四)、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改革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提升
26、综合素质,倡导终身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改革。而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的强调竞争,使得有些同学把比自己强的同学视为眼上钉,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一本好的参考书,课堂笔记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借给别人的,比自己差的怕追上自己,比自己强的怕自己追不上,于时同学之间勾心斗角的事常有发生,造成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环境下,使得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得不到健康的发展。要倡导高效、开放的学习方式,同时使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得到健康的发展,我们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明确的指出,新课程下的学习方式的着力点应当是合作式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一个人的智慧和
27、力量终久是有限的,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尝到众人智慧的力量,共同进步的喜悦。培养团队协助意识,集体精神,这正是我们长期应试教育下广大学生缺少的东西,唯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思想不断的进步,视野更加开阔。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学习成绩好与坏,不仅与学生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一)、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具体表现 1注意力很难集中 初中生处在青春期发育阶段,思想浮动较大,加之缺乏正确引导,容易导致思想不集中,以至于教学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日积
28、月累,逐渐与专心学习的同学在学习成绩上拉开了差距。尤其是一些留守少年儿童,缺少家长监管,他们常常会边写作业边看电视,很难静下心来专心地学习功课。 2学习生活很无序 这类学生的物品摆放乱七八糟,学习用具与其他东西混在一起。经常出现写作业时找不到作业本,上语文课抓出一本数学书,该交作业了才想起它还在家里,各种资料东放一张,西放一张,因而找东西的时间比学习的时间还长。 3做事拖拉,有头无尾,缺乏计划 正准备读书,突然想起有事还没有做,于是放下书本就走;学校举行学科竞赛,突然心血来潮要学习,买了好几本学习资料,结果没有看几页就扔在了一边,以后再也不提.因此,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却毫无收获. 还有些同学
29、在看到同桌的同学在做数学作业,自己也拿出数学书;听到后面的同学讨论一道物理题,自己也翻开物理书,猛然抬头看到黑板上写着:“明天交作文,又开始琢磨该写点什么-于是,三心二意,没明确目标的推动,也没有单位时间里较高的学习效率。 4抄袭作业成为习惯 有些同学从偶尔的抄袭作弊慢慢发展为经常的抄袭作弊,这种抄袭作弊习惯所产生的惯性作用又会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他们逐步形成虚伪、不诚实、害怕困难等性格。学习变成了一种取悦别人的行为,虚假的成绩成了自我安慰的精神鸦片. 5学习畏难情绪严重,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学生对学习有恐惧心理,怕吃苦,遇到困难则临阵退缩。随着困难积累,形成不想学或无法学的状
30、况。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1培养自觉性,形成坚强的意志力 教师和家长都要注重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要使孩子能有意识地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必须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必须让他们明确坚强的意志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条件。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由小积大,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严格要求,反复强化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对他们严格要求。给他们制定一些严格的学习规范与制度,必要时可让家长监督执行,做到持之以恒,最终实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标。 3整体培养,相互促进 对初中生来说,要养成的良好习惯颇多,
31、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最重要的是生活习惯,因为一旦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为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卫生习惯打下基础,也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起来。 4消除恶习,破旧立新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必须要求学生自觉地抵制不良习惯,并用良好的习惯代替它,这就是“破旧立新”的意思。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认识坏习惯的危害性,下决心改掉它;其次要落实具体措施;最后还要做到不搞“下不为例”.关于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明确指出:“每一回破例,就像你辛辛苦苦绕起来的一团线掉下地一样,一回滑手所放松的线,比你许多回才能绕上去的还
32、要多。”(三)、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 1、抓课前,引导学生课前要抓好预习,明确哪些自己可以弄懂,哪些似懂非懂,哪些完全不明白。上课时就能带着问题听课,效率更高。2、抓上课,课中听讲要领悟学法,上课时一定要专心致志,带着自己的问题跟上老师的思路,听清老师是怎样一步步分析这些问题的。如果还不明白,课间或课后要及时问同学或老师,不要留下知识上的思维障碍.3、课后,要科学地复习所学过的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过的知识,最初几天遗忘的速度最快,所以当天学习的知识一定要当天复习。4、课后作业的完成和错题整理。做业是为了巩固和消化课堂上学的基本知识,不要只用一种方法,要寻求别的解题方法。做完作业要自己
33、检查是否正确,自我检查的重要性不亚于做作业,养成这个习惯将会受益无穷,这样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还要把错题及错误原因都记下来,以后复习时翻看一遍,因为这正是当时学习的症结所在。5、及时总结,构建知识的网络体系。学完一个单元知识之后,要总结一下学了哪些基本内容、基本定理、定律,本单元知识有哪些主要特点,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并引导学生自己绘制出单元知识网络。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辛的育人工程,每个老师都不能掉以轻心,要本着对学生负责,为学生奉献的精神,给予充分的重视。四、学校、社会和家庭: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与人的各种活动共始终,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仅受社会生产
34、力、政治、文化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因此,在对人的培养上,学校、社会和家庭不能说谁更重要,只能说三者相辅相成,三者的的作用各不相同,只有建立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才能使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完善,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一、家庭、学校、社会在人的教育中的作用(一)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品格的基础,父母思想意识、言谈举止、人生观、价值观甚至待人接物的方式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独特的,是学校所不能代替的。家庭教育在对孩子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家长的思想观念
35、,生活理念、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孩子道德素质的形成,现在,特别是农村,有的家长只养不教,溺爱,娇惯,有的是简单、粗暴、棍棒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形成了孤僻、娇纵、冷漠的性格,因而出现了轻者撒谎,重者道德低下的状况。(二)学校在教育中的作用 人的发展虽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最基本、最普遍和最有效的途径还是学校教育,这是因为: (1)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才的机构,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教书育人而展开的,学校教育目的比较明确,与社会主导性的要求是一致的,并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总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人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学校培养
36、人才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比较全面的教书育人。 (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学校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中对复杂多样的教育影响进行选择、整理、加工,避害趋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尽可能为年轻人一代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小环境,学校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有选择地确定培养目标,同时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教育手段等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学校是培养人的最专门场所,尽管培养人才不是学校的“专利”,但是培养人是学校的根本职能。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无论大学、中学,还是小学学校教育都设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专门课程.课程是专门为学习者的学习而组织的教育内容,有一系列的要求
37、和规范,是家庭、社会无法取代的。不仅如此,而且,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进行的,教师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教育者,以培养人为本职.教师们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专门的学科知识及相关知识,具有起码的职业道德,懂得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可以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知识. (三)社会在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不仅受家庭、学校的影响,但社会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人的发展尽管先天环境和后天环境中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还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世代创造的产物,它是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基础,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二、建立家庭、
38、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与配合形式 1、教师和家长互访,互访主要包括:教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条件,家庭主要成员的职业、文化水平、有何特长,以及学生在家庭中成长的基本过程,学生在家庭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等。而家长要了解学校、班级的环境和学习条件,了解学校老师对孩子所提的各种基本要求以及学校要求家长为孩子提供哪些学习和活动的条件等。互相通报在学校、家庭近来发生的重要情况,以及孩子在家庭、学校中的主要活动、表现和进步状况。共同协商今后教育孩子的步骤和方法,做到互相协调和配合,防止不一致现象的发生。 2、书面或电话联系 书
39、面联系是学校或班主任用书面形式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的一种常用方式.书面联系主要是每学期结束时,将学生手册或成绩单送交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和学习成绩,并请家长签署意见.电话联系一般是日常学生在校或有特殊情况需及时征求家长意见、通报情况而采用的一种联系方式。 3、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对集体进行教育工作联系的一种有效方式。召开家长会可以使学校和老师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与绝大数家长取得联系,且联系面广、效率高。因此召开家长会是目前学校与家长保持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家长会一般在学期期中召开。其主要内容是向学生家长通报本学期学校教育工作基本情况、班级基本情况、小孩在校表现和家
40、长协商如何配合进行教育学生的要求。召开家长会,我认为事先要作充分准备,目的明确,内容充实,时间紧凑,要讲究教育实效. 4、成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将学生家长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参与学校教育工作。一般有学校家长委员会和班级家长委员会两种形式。入选主要由家长相互推荐,并与学校方面共同协商产生。家长委员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参与性很强,既表现出家长对学校工作和教育学生的责任感和高度热情,也有利于争取社会各方面共同支持学校工作。 5、举办家长学校举办家长学校也是近十年来出现的社会、家庭和学校配合的重要形式。举办家长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有一些是从社会聘请的)和教学条件,向家长们普及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
41、家长的教育水平,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办好家长学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搞好家庭教育的现实而提出来的.家长应把家长学校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讲究实效,力争办好。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网友来稿)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教学文摘 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网友来稿) 20040301 湖北省秭归县茅坪初中 吴云 以“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稳步推进,根据安排,我县中小学也将于今年秋季学期从起始年级正式进入新课改。一场影响我县基础教育的变革正悄然而至,新旧教育观念将在这场变革中发生激烈的碰撞与交锋,
42、经过“洗脑”与嬗变的教育管理者与广大教师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全新的教学管理与实践中,不断摒弃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校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完成质的转变。 教育观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一定要抓教育观念的问题,要能够回答:我们究竟应该树立哪些新的教育观念,转变哪些旧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模式、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今天,我们在转变教育观念方面应当如何去做?下面,我就这些问题做一简要的论述: 一、正确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及管理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
43、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没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指导教育教学,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所以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先导和动力,是影响和支配教育改革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与决定性因素。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 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 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 1、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观念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我们知道,教育改革分三个层面:一是物质及制度层面上的改革,即兴办教育事业的物质条件、装备的现代化和教育体制运行机
44、制的改革;二是内容及手段层面的改革,指学校的课程体系、教材、教法的改革等;三是观念层面的改革.教育改革的三个层面具有不同的功效、地位,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教育观念的改革是深层次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也就是说,观念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没有从观念上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内容及手段层面的改革则处于教育改革的中间层面,其变化是由观念的变化所引起的新理论所促成的。物质及制度层面的改革处于教育现代化的表层,它只是教育改革的保障机制.因此可以说,教育改革首先是一种作为精神及心理状态的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2、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看,转变教育观
45、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个体教育实践是受教育观念的支配与影响的,尤其是教育观念客观存在,对教育行为的影响往往是潜在的和不自觉的,因此,必须根除一些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 3、从观念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来看,虽然教育观念要受社会经济水平和社会实践的制约,但教育观念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并不完全是同步的,他们都有自身的产生发展规律,必须防止机械唯物主义的看法。先进科学的教育观念往往会超前于教育实践,以它独特的导向性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因此我们工作既要立于现实,超越现实,又要在思想观念上有超前性。这样才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4、从新旧课程本质区别来看,新教育观念代替旧教育观
46、念是教育思想的嬗变,不可能朝令夕成.由教育部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新、旧课程目标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六个方面做了分析说明.旧的课程目标在课程功能上注重知识传授,课程结构上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课程内容上“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实施上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而新的课程目标在课程功能上“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
47、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实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革教学实践的功能,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教育目标的不同决定着教育观念的差异.例如旧课程认为课程是知识。因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
48、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旧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教材,教材又是知识的载体,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只有教材意识,只知道教材、教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要实现新、旧教育观念的替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5、从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的关键在教师。教育观念对教育的先导作用、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结底是要靠教师通过教学来实现,无论是教育内容的改革,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态度,而在这里最重要的是教师观念的更新。因为任何教育行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