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广东省标准DB XX/ XXXXXXXXX建筑施工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of nested steel tubular scaffold in construction (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13-09-15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发布4前 言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粤建科函201288号文关于下达广东省标准建筑施工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编制任务的通知的要求,规程编制组开展了广泛的调查分析,进行了专题试验研究,总结了建筑施工套式钢管脚手架的工程应用实践经验,
2、参考国内外相关规范、规程,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 构配件;4 荷载;5 设计计算;6 构造要求;7 施工;8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9 检查与验收;10 安全管理。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华南理工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为了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的编制质量和水平,请在本规程实施过程中,各个单位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寄送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邮政编码510641,cvjcais
3、cut。edu。cn),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开平市鹏峰金属棚架厂本标准参编单位: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广东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目 次1 总则12 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33 构配件53。1 主要构配件规格要求53.2 主要构配件的材质及制作要求64 荷载74.1 荷载类型74。2 荷载标准值74.3 荷载效应组合85 设计计算105。1 一般规定105。2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105.3 模板支撑架计
4、算115.4 双排脚手架计算126 构造要求156。1 模板支撑架156。2 双排脚手架167 施工207.1 一般规定207.2 地基与基础207.3 搭设207.4 使用维护217。5 拆除218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238。1 一般规定238。2 构造要点238。3 搭设与拆除要点238.4 施工监测238.5 施工组织与安全保证措施249 检查与验收259。1 地基与基础检查与验收259.2 构配件检查与验收259。3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2510 安全管理27附录A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28附录B 常用水平钢龙骨的截面形状及几何特性29附录C 套式钢管脚手架施工验收记录30本规程用词说明3
5、2引用标准名录33附:条文说明349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12 Terms and Symbols22。1 Terms22.2 Symbols33 Members and Accessories53.1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Main Members and Accessories53。2 Material and Manufactural Requirements for Main Members and Accessories64 Loads74.1 Loads Types74。2 Characteristic Va
6、lue of Load74.3 Combination of Loads Effects85 Design and Calculation105。1 General105.2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Calculation of Standing Tube105。3 Formwork Support Calculation115。4 Doublerow Scaffold Calculation126 Detailing Requirements156。1 Formwork Support156。2 Double-row Scaffold167 Construct
7、ion207.1 General207。2 Subgrade and Foundation207。3 Installation207。4 Maintenance for Use217.5 Disassembly218 High Formwork Support System238。1 General238.2 Details of Configuration238。3 Details of Installation and Disassembly238.4 Construction Monitoring238。5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Safety Ass
8、urance Measures249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259.1 Subgrade and Foundation259.2 Members and Accessories259。3 Scaffold2510 Safety Management27Appendix A Stability Coefficients for Axial Compression Members28Appendix B Section Shapes and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Common Horizontal Steel Keel29Append
9、ix C Construction Acceptance Record Sheets for Nested Steel Tubular Scaffold30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32List of Quoted Standards33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341 总则1。0.1 为在套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施工与验收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等施工中采用套式钢管脚
10、手架搭设的支撑架和脚手架的设计和施工.1。0。3 套式钢管脚手架应按本规程的规定对其结构构件及立杆地基承载力等进行设计计算。其中,高度在24m以下的双排脚手架,可按本规程的构造要求搭设;支撑架、高度超过24m的双排脚手架及其他特殊的脚手架,应根据本规程规定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0.4 套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套式钢管脚手架 nested steel tubular scaffold 套式钢管脚手架由立杆、水平杆、可调螺杆及可调底座等构配件构成.立杆采用套管承插连接,水平杆采用端接头插入立杆上的
11、套式节点,形成结构几何不变体系的钢管脚手架。根据其用途可分为支撑架和脚手架两类,其中支撑架为浇筑混凝土构件或钢结构安装等而搭设的承力架体.2.1。2立杆 standing tube架体中的竖向支撑杆件。2。1.3水平杆 ledger架体中两端焊接有端接头,且与立杆套接的水平杆件.2。1.4可调螺杆 adjustable screw由螺杆、立杆调位螺母、套扣、套扣调位螺母和托座组成的可调节长度的立杆.2.1。5可调底座 base jack安装在立杆底端可调节高度的底座。2.1.6立杆连接套管 connected collar焊接于立杆一端,用于立杆竖向接长的专用外套管。2.1。7套扣 neste
12、d socket焊接于立杆上的连接部件,用于水平杆与立杆连接.2。1。8水平杆端接头 wedge head of ledger位于水平杆端部,用于与立杆上的套扣套接的部件。2。1.9套式节点 nested joint由立杆上的套扣和水平杆的端接头组成.2.1。10就位孔 alignment hole端接头及套扣侧面的小圆孔,安装时圆孔宜重合,以确保安装质量。2。1.11水平钢龙骨 horizontal steel keel两端焊接有端接头,且与可调螺杆上套扣节点连接的受力杆件.2。1。12可调托座 U-head jack安装在立杆顶端可调节高度的顶托。2。1。13剪刀撑 diagonal br
13、ace在架体竖向或水平向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2。1.14 挑架 side bracket与套式钢管脚手架外排立杆套扣连接的悬挑式三角形支架,适用于主体结构立面上悬挑跨度不大于500mm的飘板、飘窗的施工安全防护。挑架的施工荷载不应大于2kN/m2。2。1。15挂扣式钢脚手板 steel deck挂扣在架体上的钢脚手板。2。1。16挂扣式钢梯 ladder挂扣在架体水平杆上供施工人员上下通行的爬梯。2。1.17连墙件 anchoring将架体与主体结构连接的构件。2。1.18垫板 base plate设于底座下的支承板.2。1。19挡脚板 toe board设于脚手架作业层外侧底部的专用防护件。
14、2。1.20步距 lift height架体相邻上下水平杆的轴线距离。2。1。21纵距 longitudinal spacing of standing tube架体纵向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2。1。22横距 transverse spacing of standing tube架体横向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2。2 符号2。2.1 荷载和荷载效应作用在套式节点上的竖向集中力设计值;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设计荷载下模板架体抗倾覆力矩;-设计荷载下模板架体倾覆力矩;-立杆轴向力设计值;立杆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标准组合值;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立杆轴力;-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立杆轴力;-
15、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总和;-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总和;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风荷载标准值;基本风压;弯曲正应力;-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2。2。2材料性能和抗力钢材的弹性模量;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套扣抗剪承载力设计值;-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受弯构件容许挠度。2。2。3几何参数-立杆截面积;连墙件的净截面面积;连墙件竖向间距;-连墙件水平间距;-钢管截面惯性矩;杆件截面模量
16、;模板支撑架可调托座支撑点至顶层水平杆中心线的距离,或者可调底座支撑点至底层水平杆中心线的距离;-模板支撑架立杆中间层水平杆最大竖向步距;模板支撑架立杆顶层,或者底层水平杆竖向步距;-杆件截面回转半径;立杆纵距;-立杆横距;-立杆计算长度。2.2。4计算系数架体风荷载体型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模板支撑架立杆计算长度修正系数;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杆件长细比;-杆件容许长细比。3 构配件3。1 主要构配件规格要求3.1。1 套式节点由焊接于立杆上的连接套扣和水平杆端接头组成(图3.1。1)。 (a) 立杆与套扣 (b) 水平杆与端接头 图3。1。1
17、套式节点1套扣;2-立杆;3水平杆;4-水平杆端接头;5就位孔; 3.1.2水平杆端接头应有效地嵌固于套扣内,套扣高度不应小于32mm,厚度不应小于5mm(图3.1。2).(a) 轴测图 (b) 平面图3.1.2 套扣大样3.1.3 水平杆端接头应焊接于水平杆的两端,其厚度不应小于10mm,下伸的长度L不应小于40mm.3。1.4水平杆端接头应与套扣匹配,端接头应保证插入套扣后可靠连接.3.1.5 立杆和水平杆宜采用截面f48x3.0或以上规格的钢管。立杆的长度宜为600mm、900mm、1200mm、1800mm、2100mm和2400mm等规格,套扣在立杆上的间距宜按600mm的模数设置,
18、水平杆的长度宜为550mm、850mm、950mm、1150mm、1250mm和1450mm等规格。3.1。6 立杆之间的连接应采用连接套管,其壁厚不应小于3。2mm,长度不应小于150mm,可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00mm,套管内径与立杆钢管外径间隙不应大于1.5mm。3。1。7 支撑架顶层的可调螺杆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调螺杆由螺杆、立杆调位螺母、套扣、套扣调位螺母和托座组成(图3。1。7);2可调螺杆上的套式节点应由套扣和水平杆端接头组成,水平钢龙骨可作为梁底模的横梁或纵梁;3 螺杆的顶端与托座应可靠焊接。图3.1.7 可调螺杆1立杆调位螺母;2-螺杆;3套扣调位螺母;4-套扣;5-托座3。1
19、。8 可调底座由螺杆、立杆调位螺母和底座板组成,螺杆与底座板应焊接牢固,底座板厚度不应小于5mm。3。1。9 可调底座和可调螺杆的螺杆外径不应小于33mm,宜采用梯形螺纹。螺杆与调位螺母的旋合长度不应少于5扣,螺母高度不应小于30mm,厚度不应小于5mm。3。1。10 可调螺杆受压承载力不应小于40kN,托座板厚不应小于5mm。3。2 主要构配件的材质及制作要求3.2。1 套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的规定。立杆、立杆连接套管、可调底座、可调托座、调位螺母、套扣和水平杆端接头宜采用Q235B钢材,水平杆和水平钢龙骨宜采用Q235A钢材
20、.钢管应采用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 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3.2。2 主要构配件允许偏差应按表3。2。2采用.表3。2.2 主要构配件的制作质量及允许公差要求构配件名称检查项目公称尺寸(mm)允许偏差(mm)检测工具立杆长度600、900、1200、1800、2100、24000。5钢卷尺厚度3.00。3游标卡尺外径480。5游标卡尺套扣间距6000.5钢卷尺杆件垂直度L/1000专用量具水平杆长度550、850、950、1150、1250、 14500.5钢卷尺套扣厚度50。3游标卡尺高度320.5游标卡尺端接头厚度100。3游标卡尺长
21、度400。5游标卡尺可调托座托座板厚度50。2游标卡尺丝杆外径332游标卡尺可调底座底座板厚度50。2游标卡尺丝杆外径332游标卡尺 注:L为杆长。3.2。3 套扣与立杆连接部位以及水平杆与端接头的连接环应采用焊接,连接焊缝应满焊,焊脚尺寸不应小于3mm.3.2。4 构配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两端面应平整;2 焊缝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漏焊、焊穿、裂纹和夹渣等缺陷.3.2。5 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表面宜浸漆,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标识应清晰。4 荷载4。1 荷载类型4。1.1作用于支撑架及脚手架上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两类.4.1。2 模板支撑架的永久荷载可
2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通常包含下列内容:1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浇筑混凝土和钢筋自重;2模板自重,包括:模板和模板支承梁的自重;3模板架体结构自重,包括:立杆、水平杆、水平钢龙骨、可调螺杆、剪刀撑等;4防护设施自重,如:护栏、安全网等。4.1。3 模板支撑架的可变荷载可分为下列荷载:1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设备等施工荷载;2泵送混凝土或不均匀堆载等未预见因素产生的水平荷载;3 风荷载。4。1.4 脚手架的永久荷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通常包含下列内容:1 脚手架架体结构自重,包括:立杆、水平杆、剪刀撑等;2 其他构配件与防护设施自重,如:脚手板、挡脚板、护栏、安全网等。4.1。5脚手架的可变荷载可分为
23、下列荷载:1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施工荷载;2 风荷载.4.2 荷载标准值4。2。1模板支撑架永久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模板及架体结构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支模方案确定,对有梁楼板及无梁楼板的模板及架体结构自重标准值可按表4.2。1采用;表4。2.1 模板及架体结构自重标准值(kN/m2)项目名称木模板定型组合钢模板无梁楼板的模板及小楞0。300。50有梁楼板模板(包括梁模板)0。500。75楼板模板及架体结构(楼层高度为4m以下)0.751.102模板支撑架的防护设施自重应按本规程第4。2。5条中第24款采用;3 新浇筑混凝土结构自重(包括混凝土和钢筋)标准值,对普通钢筋混
24、凝土梁板自重可采用25kN/m3,对特殊钢筋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4。2.2 作用在模板支撑架上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可按实际情况计算,且不应小于2。5kN/m2。4。2.3泵送混凝土或不均匀堆载等未预见因素产生的附加水平荷载,其标准值可取计算工况下竖向永久荷载标准值的2%,并应以线荷载的形式作用于模板支撑架上端水平方向.4。2。4 作用于模板支撑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4.2。4)式中:风荷载标准值(kN/m2);-基本风压值(kN/m2),应按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取重现期=10年对应的风压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
25、规范GB 50009的规定采用;架体风荷载体型系数,应按表4。2.4的规定采用。表4。2.4 架体风荷载体型系数背靠建筑物状况全封闭墙敞开、框架和开洞墙架体状况全封闭、半封闭敞开注:1。 值可将架体视为桁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计算;2.为挡风系数,,其中为挡风面积,为迎风面积;3.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脚手架挡风系数不宜小于0。8.4。2。5脚手架永久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脚手架架体结构自重标准值应按其搭设尺寸确定;2木脚手板、冲压钢脚手板、竹笆片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及挂扣钢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宜按表4.2。5取用;表4。2。5脚手板自重标准值类 别标准值(
26、kN/m2)木脚手板0。35冲压钢脚手板0.30竹笆片脚手板0.10竹串片脚手板0。35挂扣钢脚手板0。20钢筋格栅脚手板0.153作业层的护栏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可按0。17kN/m取值;4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式安全立网自重标准值可按0.01kN/m2取值。4.2。6脚手架的施工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不低于表4。2。6中规定的数值,对于其他用途脚手架的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脚手架同时施工的作业层层数应按实际计算,作业层不宜超过2层.表4.2.6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类别标准值(kN/m2)结构脚手架3装修脚手架24.2.7 作
27、用于脚手架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本规程第4。2。4条采用。4。3 荷载效应组合4。3.1设计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承重构件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荷载取其最不利荷载效应组合进行计算,荷载效应组合宜按表4。3。1采用。表4。3。1 荷载效应组合计算项目荷载效应组合模板支撑架脚手架水平杆承载力与变形永久荷载+施工荷载永久荷载+施工荷载立杆地基承载力永久荷载+施工荷载永久荷载+施工荷载永久荷载+施工荷载+风荷载永久荷载+施工荷载+风荷载立杆稳定永久荷载+施工荷载永久荷载+施工荷载永久荷载+施工荷载+风荷载永久荷载+施工荷载+风荷载架体结构整体稳定永久荷载+施工荷载+风荷载永久荷载+施工荷载+风荷载永
28、久荷载+施工荷载+附加水平荷载连墙件承载力风荷载+3.0kN4.3。2对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进行承载力计算时,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0.9,对于重要的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宜取1。0。4.3.3对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进行承载力计算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荷载分项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35;当进行结构整体稳定(抗倾覆)验算且对结构有利时,取0.9;2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4。4。3。4对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进行变形(挠度)计算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各类荷载分项系数均取1。0.5 设计计算5。1 一般
29、规定5。1。1结构设计应依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及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5。1。2 模板支撑架和脚手架应进行下列设计计算:1纵横水平杆、水平钢龙骨等受力构件的承载力和刚度、套式节点的抗剪承载力计算;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3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计算;4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5。1。3计算构件的承载力、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荷载分项系数按本规程第4。3。3条执行。5.1.4验算变形(挠度)时,应
30、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荷载分项系数按本规程第4。3。4条执行。5.1。5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应按表5。1。5采用。表5.1.5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2)Q235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弹性模量2052.061055。1.6水平杆端接头、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5。1。6采用。表5.1。6 水平杆端接头、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kN)项目承载力设计值单个套扣孔(抗剪)10水平杆与端接头间的连接焊缝(抗剪)10调位螺母(抗剪)40底座(抗压)405.1。7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5。1。7中规定的容许值。表5。1.7 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构件类别容许挠度脚手板,纵向、横向水平杆
31、与10mm注:为受弯构件跨度.5。1。8模板支撑架立杆长细比不应大于150,脚手架立杆长细比不应大于210,其他杆件中的受压杆件长细比不应大于250,受拉杆件长细比不应大于350.5.2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5.2。1 立杆底部地基承载力应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 (5。2。11) (5。2。12)式中: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kPa);立杆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标准组合值(kN);可调底座底板对应的基础底面面积(m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确定。5。2。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为天然地基时
32、,应按地质勘察报告选用;当为回填土地基时,应对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回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折减系数0。4;2由载荷试验或工程经验确定。5。2。3对搭设在楼面等建筑结构上的脚手架,应对支承架体的建筑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当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时,应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5。3模板支撑架计算5。3.1支撑架单立杆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5。3。1)式中:立杆轴向力设计值(kN);模板及架体自重、新浇筑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kN);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与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kN);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根据本规程第4。3.3条取
33、值;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根据本规程第4.3。3条取值;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宜取;当永久荷载不起控制作用,且仅有一个可变荷载时,。5.3。2模板支撑架单立杆计算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5。3.21) (5.3。2-2)式中:架体单立杆计算长度(m);-模板支撑架立杆中间层水平杆最大竖向步距(m);模板支撑架立杆顶层,或者底层水平杆竖向步距(m),宜比最大步距减少一个套扣的距离;-模板支撑架可调托座支撑点至顶层水平杆顶的距离(m),其值不应大于0.7m;-模板支撑架立杆计算长度修正系数,水平杆步距为1.2m时,可取1.4,当步距为1。8m时,取1。1.5。3。3立杆稳定性应按
34、下列公式计算:不组合风荷载时: (5。3。3-1)组合风荷载时: (5。3。32)式中:-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kNm),可按本规程式(5。4.53)计算;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表5。1。5取值;-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长细比按本规程附录A取值;立杆截面模量(mm3),按表5.3.3取值;-立杆截面积(mm2),按表5。3.3取值。长细比按下式计算: (5。3。33)式中:-按本规程第5.3.2条的规定计算;截面回转半径(mm),按表5。3。3取值。表5。3。3 截面几何特性外径(mm)壁厚(mm)截面积(mm2)截面惯性矩(mm4)截面模量(
35、mm3)回转半径(mm)483.0424107830246915。95。3。4套式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5。3.4)式中:作用在套式节点上的竖向集中力设计值(kN);套扣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按表5。1。6取值。5。3。5 当用水平钢龙骨作为梁底模支撑横梁或纵梁使用时,其抗弯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5。3。5)式中:根据梁模板自重、钢筋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计算的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kNm);截面模量(mm3),常用水平钢龙骨的截面形状及几何特性见本规程附录B;-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表5。1。5取值。5。3。6纵横向水平杆和作为梁底模支撑横梁或纵梁的水平钢龙骨的
36、挠度应符合下式规定: (5。3.6)式中:根据梁模板自重、钢筋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跨中最大挠度;-容许挠度,按表5.1.7取值.5.3.7纵横向水平杆和水平钢龙骨均按简支梁计算。5.4 双排脚手架计算5。4.1纵横向水平杆的抗弯强度、挠度计算应符合本规程第5。3。5、5.3。6条的规定。5。4。2纵横向水平杆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5.4。2)式中:-脚手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弯矩(kNm);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kNm);-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根据本规程第4.3.3条取值;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根据本规程第4.3。3条取值;-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根据本规程第5。3。
37、1条取值。5.4.3纵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其套式节点承载力应按本规程第5。3.4条计算.5.4.4无风荷载时,单立杆承载力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立杆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5。4。41)式中: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力(kN);-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力(kN);-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kN),内外立杆可按一纵距(跨)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2立杆计算长度应按下式计算:(5.4。42)式中:-脚手架水平杆竖向最大步距(m);-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立杆计算长度系数,应按表5。4。4确定。表5。4.4 脚手架立杆计算长度系数类别连墙件布置2步3跨3步3跨双排架1.45
38、1。703立杆稳定性应按本规程式(5。3.31)、(5。3。3-2)计算。5。4.5组合风荷载时,单立杆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立杆轴向力设计值:(5.4。5-1)2立杆稳定性:(5。4.52)3立杆段风荷载作用弯矩设计值:(5。4.5-3)式中: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kNm);-风荷载标准值(kN/m2);-立杆纵距(m)。5。4。6连墙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5.4.6-1)2连墙件的抗拉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5。4。6-2)3连墙件的稳定性应符合下式要求:(5。4.63)4当采用钢管扣件做连墙件时,应按下式验算抗滑承载力:(5。4。64)式中
39、:-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按本规程式(5。4。7)计算;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双排架可取3kN。-连墙件的净截面面积(mm2);-连墙件的毛截面面积(mm2);-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连墙件的长细比按本规程附录A采用;在拧紧力矩为4065Nm的条件下,直角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kN):单扣件可取8kN,双扣件可取12kN。5螺栓、焊接连墙件与预埋件的设计承载力应按相应规范进行验算。5。4.7由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5.4。7)式中:-连墙件水平间距(m);连墙件竖向间距(m)。6 构造要求6。1 模板支
40、撑架6.1。1 模板支撑架应根据施工方案计算确定纵横杆间距、步距,并根据支撑高度配备可调螺杆。6。1。2 立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可调底座或垫板;2 立杆应采用连接套管连接,在同一水平高度内相邻立杆连接位置宜错开,错开高度不宜小于600mm;3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应综合考虑配架组合或采用扣件式钢管杆件连接搭设.6.1。3 模板支撑架的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搭设高度不大于6m的满堂模板支撑架,当与周边结构无可靠拉结时,架体外周应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图6。1。3);竖向剪刀撑的间距和单幅剪刀撑的宽度均不宜大于8m,剪刀撑与水平杆的夹角宜为4560;架体高度
41、大于3倍步距时,架体顶部应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应延伸至周边;图6。1。3 剪刀撑设置示意图1竖向剪刀撑;2水平剪刀撑2 搭设高度大于6m的满堂模板支撑架宜按本规程第8章的相关规定执行;3 支撑架的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应与支撑架同步搭设,剪刀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且不应少于2个扣件连接,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不应小于100mm,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6。1.4 模板支撑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当高宽比大于3时,应在架体的周边和内部水平间隔6m9m、竖向间隔3。6m6m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构拉结,当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设置钢丝绳张拉固定等措施。6.1.5模板支
42、撑架立杆顶层水平杆顶至模板支撑点的高度不应大于7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长度不应小于150mm(图6.1。5).-强制性条文图6.1。5 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1可调托座;2螺杆;3调位螺母;4立杆;5水平杆6.1。6 可调螺杆顶层水平杆至模板支撑点的高度不应大于700mm(图6.1。6)。1螺杆;2调位螺母;3立杆;4水平杆 5水平钢龙骨 图6.1。6 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6。1。7 模板支撑架可调底座调节丝杆外露长度不宜大于250mm,最底层水平杆离地高度不应大于500mm。6.2 双排脚手架6。2。1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应大于50m。当大于50m时,应分段搭设,
43、应采用型钢悬挑脚手架形式。6。2。2 脚手架首层立杆宜采用不同长度的立杆交错布置,错开立杆竖向距离应符合本规程第6。1。2条的规定。6.2.3 脚手架的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双排脚手架必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图6。2.3);图6。2。3 剪刀撑设置示意图1立杆;2水平杆;3扣件钢管剪刀撑2 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扣件式钢管横向斜撑;3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6。2.4 连墙件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压荷载的构造。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连墙件与脚手架立面及墙体应保持垂直,同一层连墙件宜在同一平面,水平间距不应大于3跨,与主体结构外侧面距离不宜大于300mm;2 连墙件应设置在有水平杆的节点旁,连接点至节点距离不得大于300mm;采用钢管扣件作连墙杆时,连墙杆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3 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