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沂南县第四实验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不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 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得以全面展开。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坏境苏霍姆斯林“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 它不仅是一个教室, 操场的感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
2、 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我校在进行校园外表形象具体设计和布局的时候, 一贯遵循高品位原则,尽量做到:布局合理,格调高雅,赏心悦目,寓意深刻,美观实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中华文化相关的景塑雕像, 文史雕刻,名人伟人的名言警句, 师生的书画作品, 从校园的整体布局到花坛里一草一木都精心设计,艺术构思.校徽,校训,每天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形成“文明,团结,严谨,勤奋的优良校风。二、课堂教学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主渠道我校始终坚持“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利用语文,政治等课程资源,把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 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会民俗贯穿到课堂, 使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
3、 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 力求将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融会贯通, 培养即具有现代精神,又富有中华优秀传统的“现代人 。此外,我们还积极探索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如中华经典诵读 ,民歌,故事,戏曲,表演,绘画等纳入课程内容,让学生更多地诵读古代浅近的优秀诗文和诵读历史上优秀人物故事, 把坚持教育的 “三个面向与继承, 弘扬我国优秀文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坚持以书法艺术教育,中华经典美文诵读为载体,把中华文化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三、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我校以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主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 坚持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贴近
4、群众、坚持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积极创新形式和载体,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广泛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宣扬中华优秀传统,营造关爱互助、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倡导文明和谐、使用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期间, 在全校组织开展经典诵读、节日民俗、 文化娱乐、志愿服务和体育健身等丰富多彩的大众性活动,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如春节、元宵节期间开展“网上大拜年、”“网上猜谜”等网络文化活动; 清明节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端午节期间广泛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普及, 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山川河流、植树绿化等
5、活动;中秋节、国庆节期间以团结团员为主题开展活动;重阳节期间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四、扎实展开“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期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弟子规、大学、论语等经典篇目使广大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言语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校扎实开展活动, 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 20 分钟诵读时间,并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 “读经典、悟经典”征文比赛、经典诵读先进班级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五、以
6、“道德讲堂为载体,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道德讲堂”以社会功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为主线。社会功德建设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的等,以“礼仪”为核心;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以“诚信为核心;家庭美德建设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以“和睦”为核心;个人品德建设主要包括: 友善互助、 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立自强,以“友善”为核心。我校按照上级要求开展适合小学生的 “道德讲堂”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 2017 年 5 月 19 日开展了一堂别开生
7、面的道德讲堂。活动分别感谢红烛恩、报答三春晖、十八而志、跨入成年门为篇章,贯穿了道德讲堂的“五个一”:唱一首歌,讲一个故事,诵一段经典,谈一点感受,送一份吉祥。此次活动受到了市德育室道德讲堂的热切关注。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过程中, 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 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体系, 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坚持现有的教育途径, 并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形式, 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继承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