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市场调查报告为了比较切合实际地确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规格,必须深入了解往届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的状况及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对毕业生的要求。为此我们对用人单位通过电话、函调、走访和会议等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涉及施工、管理、工程咨询以及同类相关学校,并充分借助和发挥了学校教学改革专家委员会的力量和作用。本次调查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设、发展和完善提供重要帮助。一、建筑行业发展状况调查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正处于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阶段,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对国民经济增长
2、的贡献也很大。2001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步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持续在15%以上的高位运行,建筑业总产值及利润总额增速也在20左右的高位运行。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乡结构急剧转变,城市建设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近几年,山东省建筑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迅速壮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至2008年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100亿元,约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实现增加值6460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7.2010年,全建筑业总产值达到8500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山东省进一步推进了城市化,加强交通、能源、
3、水利建设。规划打造“一群一圈一带”,建设“一群一圈一带形成了城市建设的热潮。一大批重点工程、基础设施、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建设项目陆续开工,为建筑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今后5年内港口投资550580亿元,山东省港口吞吐量将达10亿吨以上;高速公路在建的是1150公里,今明两年计划开工的近1000公里;城市房地产施工的面积一年是1。6亿平方米,城市房地产投资和基础建设设施投资每年都在1800亿元以上,这些都为建筑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机遇。目前聊城各类建筑企业有300余家。2010年是聊城全面提升的一年。聊城市贯彻落实“城建靓市”方针,大力推进百亿城建、百亿新居、百亿产业“三个百亿工程”,完成住房和
4、城乡建设总投资239亿元,创历史新高。目前,聊城市紧紧抓住极积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个中心,组织开展城镇化发展研究,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确保城镇化率每年增长2。6个百分点,“十二五末达到50%.大力推进十大工程、20个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古城区保护与改造、徒骇河世界运河博览园、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三大突破,项目总投资预计达300多亿元.大力推进住房保障,抓好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房建设,解决4853户困难家庭住房.以城中村改造为重点,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完成投资50亿元,建设农村新居5万户,改造危房1。5万户,建设千户社区100个.围绕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模式、提升产业素质、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全
5、市建筑建材装饰业的和谐发展,完成总产值170亿元。以上资料显示今后一定时期,全国全省以及聊城市周边地区的建筑市场将有着长足的发展,各种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对人才的素质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第是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唯一的一所建设类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担负着为行业发展培养各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同时也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总体来讲,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工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受过建筑相关专业职业教育的更少,特别是在施工层面存在着大量的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只接受过短期甚至没有接受任何职业培训,放下锄头就拿起瓦刀的大有人在
6、,建筑一线劳动力的低素质严重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制约了建筑业的后备力量发展,建筑业迫切需要提升劳动者素质的整体水平,急需一大批建筑施工一线从事工程技术和技术管理人员。二、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前身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主要为建筑单位培养一线施工技术管理中等技术人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课程,除了语文、政治、数学、英语等公共文化课外,还有专业课程,如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建筑结构、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等,专业必须的技能训练、实习和实践课。1。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存在的问题课程设计有待优化,有效性需要提高书本上过多地用思辨与推理表述知识,学
7、生没有兴趣,缺少了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课程内容陈旧,不符合市场的最新要求。教材可读性差,需要合理的内容编排、组织,需要分析其性质和特点,并设计深度、广度合理的课程单元.教学媒体以文字符号为主,类型过于单一,缺少教学媒体的设计,比如:建筑施工技术课中的轴线控制这一节,其性质属于比较典型的动作技能学习,需要安排实践性课程,即使在教室内讲授也应选择动画或影片媒体,因为内容的性质决定选择何种教学媒体更加有效。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课程的实际效果.另外,课程设计为教学方法提供了很有限的空间,造成教学方法单一。“以教为主”为原则设计的课程,和“以学为主”为原则设计的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在以教为主的课程模式下,适
8、用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展开的,所以相对应的课程可以为教师设计、使用更多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供空间有限.课程体系建设跟不上工作实际发展的要求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还是在学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为学科本位在我国有深远的历史基础、现实条件,容易实现。我校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一是已有的课程内容上,有一些与实际需求相脱离难以实现与市场的动态的跟随;二是课程内容的组织还是以知识体系为逻辑,相对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来说,有些内容成为冗余,不是上岗必须的;三是各科目之间还有些重复性的知识,需要整合,简化。另外,在知识的深度上,如有些力学公式等,超出了中职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这些理论算法在一线岗位上较少应
9、用.课程改革资源不足双师型教师、办学资金等资源不足是一直困扰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问题,同时也影响课程改革的进行.首先,改革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具备丰富职业经历和实践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比较少。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达不到新的要求,面对课改,许多应开的专业课开设不了,有的专业课虽然开设了,但专业课教师数量少,素质差,授课内容陈旧,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限制。职业教育是高投入项目,但实际上地方投资往往向普通重点中学倾斜,中职学校资金短缺,无法添置新设备,原有课改设想无法实施,同时实验设备不足也迫使教师只能是“黑板上讲工程”,更多的教学方法不能展开。实习上也有同
10、样的问题,产学研结合是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但现在建筑单位施行项目承包制,施工质量直接和效益挂钩,因此,单位不愿意接收中职生来实习,校外实习资源难获得.除了硬件上资源,课改也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投入额外的时间和精力。需要领导者具有一定的风险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需要教师具备课程的相关知识,熟悉职业教育相关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方法、教育技术等,智力资源影响着课改的水平和最终成效.课程改革需要一定的资源条件支持,每个中职学校都想不断改进专业课程与教学,但实际真正展开行动的只是少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行动要开展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持,尤其需要企业行业的参与和支持,同时改革的过程也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等
11、。教学方法单一目前,中职学校主要的教学方法还是课堂讲授法。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常常厌倦普通中学的教学,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学生逃学、上课睡觉的情况要更普遍。从职业教育的课程属性来讲,应该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实践课的实现方式存在诸多障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特别强调实践能力的形成.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一直注重实践课,包括实验课、见习、生产实训、毕业实习等。但其实际效果与最初设计的课程目标总有较大差距,甚至不能完成培养的目标.一是校外实践课改革,经常面临实践指导教师和实践资源短缺的问题。二是缺少成熟的组织实践课的方式,群体式实习、分散式实习、参观实习等已有的实践方式,总有明显的不足。另外,由于实践性课程空
12、间广、自由度高,所以管理的可控性低,不便于监管。实践性课程还有一个问题,即评价方式,学生实践中技能如何转化为可测评的指标及标准,如何考察等,现在还需要建立一种科学、严密的实践课评价指标体系.三、企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素质满意程度调查分析1 数据调查分析学校为了更准确的了解聊城对建筑人才的需求结构,为课程改革提供方向和依据,我们对本地的相关企业机构进行了调查。(1)调研的目的。了解聊城市建筑企业所需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专业人才的结构,掌握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能力要求,通过调研找到现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改革的方向,培养出符合就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调研的范围及方式。此次调研主
13、要针对聊城市区及周边地区进行调查,其中建筑企业5家,项目部20家,调研主要以问卷、座谈的形式完成,个别以电话问答的形式完成。调查采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99份。此报告重点为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改革的调查分析。(3)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目前企业对职业学校的学生的职业道德(56)、习态度(49)比较满意,对专业知识(29)和技能(25)满意度相对较低,但企业认为专业技能是最重要的(92%)。企业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工作态度”满意度最高,“很满意”的占24,“满意”的占56。其次是“相关专业知识很满意的占16%。再次是“学习新知识技能的态度和“专业操作技能”
14、均占14。中职学校的学生谋求一个职位相对于其他层次的学生而言比较困难,因而更加珍惜得到的工作,因而能够吃苦耐劳,工作态度认真。也说明中等职业学校中职业道德教育是比较成功的,应当值得肯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也基本达到企业的满意。说明中职学校在这些方面的教育同样是值得肯定的.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从“很满意最低程度以及“不满意”的最高程度来说,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专业的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差强人意,表现最差。组织能力是领导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不仅要培养劳动者,还需要培养生产的组织者乃至领导者。不仅要“劳力”还要“劳心,做到身心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其他因素方面,50的企业要求中职毕业生应
15、该积极好学,同时对敬业(60的企业选择要求“很高”项,下同)、工作态度(70)、安全意识(70)、责任心(75)和法制(55)都有很高要求。而各素质中,“较高”项选择比例较大分别是解决问题(40)、处理合同(50%)、独立性(45)、合作(45)等能力.企业不太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45认为一般就可以.65%的企业认为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有职业技能,劳动力成本较低,能够满足企业需要,表示愿意聘用中职学生。调查还显示,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专业可以培养的技术工种有技术员、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测量员、试验员、安全员、预算员、监理员等。企业希望学校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强调测量、监
16、理、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课程、计算机应用、制图、预算软件、资料管理、建设法规等素质教育课程。在面谈及电话访谈中,企业建议学校应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因材施教,唤醒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思维,深入学生内心,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现场边学边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课程改革的主要建议通过调查及人才需求的了解,学校在进行专业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应加强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及社会实践的能力。培养岗位主要是施工员、预算员、资料员、质检员、测量员、试验员、安全员、监理员。学校决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专业中专生应掌握质检员、资料员、试验员、测量员岗位技能.对于毕业生的能力态度要求强调: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安全生
17、产意识、责任心和法纪观念的培养。同时,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其它素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应更多地学习实践性技能,因为企业正是看准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有职业技能,劳动力成本较低,能够满足企业需要。四、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改革意见通过此次调研,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提出在教学改革中还要做以下几点: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机制.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是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根本要求。学校要确立市场办学的机制,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一切工作要围绕市场进行,要把毕业生就业作为杠杆,检验并带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改革,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创新
18、,强化双证培养方式,同时坚持产学合作的办学途径,这是真正解决毕业生就业的关键.积极开展订单式教育,实现校企联办。主动走出去,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或开展多种形式的“订单教育”,依照合作单位的要求,编制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由企业参与培养过程,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通过“订单教育,学校以质量和诚信建立与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一批稳定的就业基地,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双赢。改变原来2。5+0.5教学模式,整合为“2+1”模式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两年半内完成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学习,其知识面涉及非常广,但从就业情况所反馈的信息表明,学生并不受欢迎,而且学生也确实不能达到毕业立
19、即顶岗的要求。“2+1模式要求对基础课的讲授内容进行选择,删减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整合专业课程,为岗位技能知识在前两年内加强提供可能,为“2+1教学模式提供条件。“2+1”模式中,“2表示在两年内完成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增加并注重现场岗位技能知识培训,两年内完成实习项岗素质培训,“l表示学生最后一年顶岗实习.学生在学完基础课后,开设专业入门课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和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情.随后是专业基础综合知识,是跨岗位的公共专业知识.接着进行岗位分化,学习针对具体岗位的实用技能.第三年在企业生产实习,并获取相应资格证书.更具体的来讲,各类课程中主要科目包括:强化专业
20、基础课测量放线基础等,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为测量放线打下坚实的基础.核心教学课全部为施工类课程,如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等,在第2-4学期开设,为按施工过程的主导课程,其他所有课程都在该类课程的基础上展开。在完成基础分部工程土建预算的编制基础上,又复习强化了第2学期基础施工图识图内容,课程以选定的工程项目图纸施工为主线,以工程施工课程为平台展开教学.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培养学生建筑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的能力;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注重锻炼学生关于建筑工程技术文件的收集、填写、归档和熟练操作资料软件的工作能力;测量放线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每个教学情景中的工作内容,能够熟练操作仪器,并收集
21、整理不同放线方法:坚持“必需和“够用的原则,树立基于施工过程的课程模式的改革的指导思想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应把专业课限制在“够用的范围内,对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多的内容进行删除及必要的“削枝强干”,而对学生今后实践工作中所必需的岗位技能知识予以加强。基于施工过程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内容序化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理解为辅。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注重课程的综合效率一是加大专业课和实践课的比重.全国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专业指导性教学大纲中建议基础课、相关课、专业课的比例为6:1:3,我校提出要加大专业课或实践课的比重,基础课、专业课和
22、实践课的比例在3:3:4。二是增删与整合专业课程内容。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导下,学校保留与就业高度相关的课程内容,而去除一些基础性和拓展性的课程内容.如有的学校考虑到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专业多数不从事材料相关岗位,而去掉了化学课;而要培养工程监理等岗位人才,则添加工程建设法规等课程;还有的学校把建筑力学、建筑结构整合起来,形成新的课程力学与结构、为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将原来建筑制图与识图精简为建筑识图等等。三是引入直观性因素。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早期采用参观实践(又称认识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对建筑有感性的认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课程教学中使用投影、动画、影像、模型、虚拟情景等教
23、育技术,充分发挥了直观性因素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感知,以提高了课程效率。合理配置实践教学。结合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实际需要,学校在教学中应合理配置实践教学环节,研究直观教学工具,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现场边学边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学校设置专业实验室,模拟专业教学场景,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重视就业教育。要结合中职毕业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开展就业心理、实践技能、就业技巧和求职经验的指导.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综合素质展现,职业技能训练和就业实务指导等不同任务的要求安排活动,做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突出经历教育,配合能力训练,达到一般
24、性宣传与个性化指导结合,经历性教育与经验性传授同步,素质培养与技能类训练相通,校内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的总体效果.注重课程改革多样化和动态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行业的技术是不断更新的,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强调就业教育的同时,仍然要关注终身教育、素质教育。不仅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就业率,同时还需要毕业生今后有较高的持业率.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依然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课题。也就是说,学校不仅要教会学生当前的就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习得新技能的潜力。试验项目教学法要把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教授给学生,达到课程要求的目标,需要选择合适、科学的方法来实现。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专业有很强的实
25、践性,对工作综合技能要求比较高,学校以10或11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一个班作为实验班,以项目施工过程为教学主线,实行情景教学,将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技能课围绕教学情景有针对性地垂直展开,逐步建立了项目教学法改革框架。革新考核方式考试方法是课程评价的重要手段.学校改进学习考核的方式,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试。主要包括笔试、技能考核、专业会谈、每学期期末进行所设课程的笔试、技能考核取证和专业会谈、实习资格要求.学生必须通过所有阶段的笔试,取得各阶段岗位资格证书和专业会谈合格证书后,允许进行顶岗实习。多种考核方式综合应用,更准确的反应了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改变传统的笔试考试,降低了学生死记硬背的负担,技能考试更好地反应了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平日的学习兴趣.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