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考本科段成本管理会计学习题集参考答案(双木编 仅供内部交流)上篇 成本会计第三章五、计算题1。甲产品材料定额费用=15054+15048+150210=10 800(元) 乙产品材料定额费用=5094+5068+50510=6 700(元) 材料费用分配率=35 350(10 800+6 700)=2。02 甲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10 8002。02=21 816(元) 乙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6 7002.02=13 534(元)2。材料费用分配率=(60 00018)(120+240)=3000 A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1203 000=360 000(元)B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2403 0
2、00=720 000(元)注意:本月没有投产C产品,故C产品不存在分担D材料费用的问题。3。 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金额单位:元产品名称产量(件)单位消耗定额(千克)定额消耗量(千克)分配率应分配费用(计划)成本差异(2%)应分配费用(实际)甲4005020 0001.224 000 48024 480乙5003015 00018 000 36018 360丙6007545 00054 0001 08055 080合计/80 00096 0001 92097 92096 000=812 0001.2=96 00080 0004. 工资费用分配表应借账户成本项目生产工时分配率工资费用合计生产成本基本
3、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人工6 750320 250B产品直接人工2 812。58 437。50小计9 562.528 687。50辅助生产成本辅助车间工资2 10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工资3 200管理费用工资950应付福利费工资800合计35 737.506 750=(4560)9 0002 812。5=(22。560)7 500这是2007年1月1日前的旧准则的做法。5.依题意可知,本题材料陆续投入,投料率与完工程度一致,分配材料的约当产量按完工程度折算。分配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也按完工程度折算。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3040%=12(件)本月约当总产量=本月完工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4、=100+12=112(件)(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8 175112=251.5625直接工资分配率=14 000112=125制造费用分配率=10 080112=90(2)完工产品成本=100251.5625+100125+10090=46 656.25(元)月末在产品成本=(28 175+14 000+10 080)-46 656.25=5 598。75(元)6。制造费用分配率=27 450(1 800+1 000+1 300)=6。6951 甲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 8006。6951=12 051.18(元) 乙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 0006.6951=6 695.10(元) 丙产
5、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 3006.6951=8 703。72(元)由于分配率小数点的问题,此数经过人为调整。7。年度计划分配率=360 00044 000=8。1818 12月份甲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26 0008。1818=212 726。80(元) 全年甲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242 000+212 726。80=454 726.80(元) 12月份乙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11 0008.1818=89 999.80(元) 全年乙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102 500+89 999.80=192 499。80(元) 该企业全年按计划分配的制造费用总额=454 726.80+192 499。80=64
6、7 226.60元,全年实际发生制造费用总额378 800元,计划分配的大于实际268 426.60元,应于年末红字冲减12月份的产品成本268 426。60元,即红字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红字贷记“制造费用”账户。8。年度计划分配率=262 50044 000=5.9659 1月份A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3904=1 560(小时)1月份B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3605=1 800(小时) 1月份A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1 5605.9659=9 306。80(元) 1月份B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1 8005。9659=10 738。62(元)该企业1月份按计划分配的制造费用总额=9 30
7、6.80+10 738.62=20 045。42元,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总额24 000元,计划分配的小于实际3 954。58元,为月末借方余额,表示超过计划的预付费用,属于待摊费用,为资产。9。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交互分配法)辅助车间分配费用分配数量分配率受益的车间或部门维修车间供水车间基本生产车间行政部门A产品B产品一般耗用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交互分配维修14000280000.530001500供水18000 450045002000对外分配维修14500250000。58120006960600034805000290020001160供水1750040
8、004。37560026252000875014006125合计200015009585348011650728510. 题目表格数据有误,倒数第一行应为供水车间提供的劳务量(吨)的数据,倒数第二行应为供电车间提供的劳务量(度)的数据。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车间计划单位成本受益的车间或部门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辅助生产实际成本成本差异供电车间供水车间基本生产车间行政部门甲产品乙产品一般耗用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供电0.530001500120006000600030005000250020001000140002512011120供水1500500600
9、600200020001400140045001594011440合计50015006600300045002400185004106022560注:实际成本25 120=24 620+500 实际成本15 940=1 4440+1 500分析:本题数据设计不合逻辑:据题干数据计算的实际电费接近0。88元/度,水费3.2元/吨,而计划价分别是0.5元/度,水费1元/吨.到底是计划偏离实际太远?还是?第四章五、计算题1。 依题意可知,本题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则投料率为100,分配材料的约当产量按100%折算。分配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则按完工程度折算。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5100%
10、=15(台)(分配材料用)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540=6(台)(分配工、费用)本月约当总产量=本月完工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22+15=37(台)(分配材料用)本月约当总产量=本月完工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22+6=28(台)(分配工、费用)(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7 800+69 000)37=2 075。6757直接工资分配率=(6 600+34 000)28=1 450制造费用分配率=(5 400+23 200)28=1 021.4286(2)完工产品成本=222 075。6757+221 450+221 021.4286=100 036。29(元)月末在产品成本=(7 80
11、0+69 000)+(6 600+34 000)+(5 400+23 200)100 036.29=45 963。71(元)2.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表(分配材料用)工序材料消耗定额在产品数量(件)在产品投料程度在产品约当产量(件)完工产量(件)约当总产量1402040100100=40%86026050(40+60)100100=100%50合计100/58118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表(分配工、费用)工序工时定额在产品数量(件)在产品完工程度在产品约当产量(件)完工产量(件)约当总产量12020(2050)50=2046023050(20+3050)50=7035合计50/3999(1)原材料费用
12、分配率=24 575118=208。26直接工资分配率=3 25599=32.88制造费用分配率=2 22099=22.42(2)完工产品成本=60208。26+6032。88+6022。42=15 813.6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24 575+3 255+2 220)-15 813.60=14 236.40(元)3。(注:本题没有交代原材料在什么时候投入。下面按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处理。)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在产品原材料成本=(50+40)400=36 000(元)在产品定额工时=504050%+40(40+2050%)=3 000(小时)在产品直接人工=3 0002.4=7 2
13、00(元)在产品制造费用=3 0003。2=9 600(元)据此,可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如下:产品成本计算单(明细账)产品名称:乙产品 金额单位:元成本项目生产费用合计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完工产品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原材料120 00036 00084 000?直接工资 30 200 7 20023 000?制造费用 34 400 9 60024 800?合计184 60052 800131 800?注:题干没有提供完工产品产量,故无法计算完工产品单位成本。4.注:本题没有提供本月生产费用数据,无从计算。本题所考知识点是教材P73【例5】,请熟练掌握之.5。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58 00
14、0+66 000)(150+90)=933.33在产品成本=90933。33=83 999.70(元)完工产品原材料成本=(158 000+66 000)-83 999。70=140 000。30(元)完工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6 550(元)完工产品制造费用=8 560(元)完工产品总成本=140 000.30+6 550+8 560=155 110.30(元)第五章五、计算题1。参照教材P96-972。参照教材P107表5-43.参照教材P9697下篇 管理会计第二章五、计算题1。 观测值加工整理表 年份产量x总成本yxyx2y21237。7177.152959.292227.2158
15、.448451。843258.421062570。564278。9240.372979。215299.3269。784186.496258。5212。562572。257247。9189。657662.418247。8187。2 57660。849217.1149.144150.4110206.913840047.6124079。71 931.95 826640。91(1)产量与总成本之间的相关系数 计算结果表明:产量与总成本之间存在线性相关。(2)所以,产量x与总成本y的成本性态方程为:y=1.01+0.29x2.从题干表中可见,高点是5月份,其业务量是320,对应制造费用是8 200;低点
16、是10月份,其业务量是150,对应制造费用是5 500。所以,制造费用中变动部分b和固定部分a计算如下:b=(8 2005 500)(320-150)=15。88a=8 200-15.88320=3118因此,制造费用y与产量x之间的关系就可表述为:y=3118+15.88x3。(1)1月份制造费用包含的成本类别有: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种。混合成本可以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解后就只有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种。 (2)混合成本的分解(高低点法):b=(112 00056 000)(7 9002 700)=10.77a=112 000-10。777 900=26 917混合成本公式:
17、y=26 917+10.77x(3)如果预期业务量为9 000机器小时,则 制造费用总额=26 917+10。779 000=123 847(元) 其中:固定成本=26 917(元) 变动成本=10.779 000=96 930(元)4。 观测值加工整理表 月份机器小时x维修费yxyx2y21930270819002827216647293929261818414103232010010245113336312110896103232010010247113437412111568123643214412969153857022514441013364681691296119302708190
18、012826208646761253834 0721 35112 375(1) 机器小时与维修费之间的相关系数 计算结果表明:机器小时与维修费之间存在线性相关。(2)所以,企业设备维修费的成本性态方程为:y=1 4。42+1。68x第三章五、计算题1. 单位产品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项目全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直接材料99直接人工66变动制造费用66固定制造费用5 0001 000=5/单位产品成本2621 期间成本、销货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项目全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固定制造费用/5 000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51 000=5 00051 000=5 000固定销售与管理费用600600期间成本5 60
19、010 600销货成本26680=17 68021680=14 280 营业利润计算表 单位:元项目全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销售收入42680=28 56042680=28 560减:销货成本 17 680 14 280期间成本 5 600 10 600营业利润 5 280 3 6802。 单位产品成本表项目变动成本法全部成本法第一年第二年第一年第二年变动生产成本3333固定制造费用/145 000170 000=0。85145 000155 000=0.94单位产品成本333。853。94变动成本法利润表 单位:元项目第一年第二年合计销售收入5140 000=700 0005165 000=82
20、5 0001 525 000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3140 000=420 0003165 000=495 000 915 000 变动销售管理费700 0005%=35 000825 0005=41 250 76 250边际贡献245 000288 750 533 750固定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145 000145 000 290 000 固定销售管理费用 66 000 66 000 132 000营业利润 34 000 77 750 111 750全部成本法利润表 单位:元项目第一年第二年合计销售收入5140 000=700 0005165 000=825 0001 525 000销售产
21、品生产成本: 期初存货0115 500 115 500 本期产品生产成本3。85170 000=654 5003.94155 000=610 7001 265 200 可供销售产品成本654 500726 2001 380 700 期末存货3.8530 000=115 5003。9420 000=78 800 194 300销售产品生产成本小计539 000647 4001 186 400销售毛利161 000177 600 338 600销售及管理费用: 变动销售管理费用700 0005%=35 000825 0005=41 250 76 250 固定销售管理费用 66 000 66 000
22、 132 000营业利润60 00070 350 130 350产生利润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对固定成本处理不同,变动成本法将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在每期收入中全部扣除,而全部成本法则将固定制造费用分摊到每件产品成本中,各期已销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构成销售产品成本,未销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则构成产成品存货成本。本例第一年有30 000件产品未销出去,作为存货处理,全部成本法下销售成本少计了26 000元(0.8530 000,由于单位固定制造费用取小数点的问题,有误差),故利润就提高了26 000元。第二年把第一年的30 000件又销出去了,由此全部成本法下增加销售成本26000元;同时,第二年有2
23、0 000件产品未销出去,作为存货处理,全部成本法下销售成本少计了18 600元(0.9420 000,由于单位固定制造费用取小数点的问题,有误差),故利润就减少了7 400元。3。 A产品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项目全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直接材料240 000240 000直接人工58 00058 000变动制造费用36 00036 000固定制造费用48 000/总成本382 000334 000单位成本382 0001 000=382334 0001 000=334 A产品期间成本、销货成本计算表 单位:元项目全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固定制造费用/48 000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3 500+4 90
24、0=8 4003 500+4 900=8 400固定销售与管理费用9 600+25 700=35 3009 600+25 700=35 300财务费用5 8005 800期间成本49 50097 500销货成本382600=229 200334600=200 400 A产品税前利润计算表 单位:元项目全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销售收入100600=60 000100600=60 000减:销货成本 229 200 200 400期间成本 49 500 97 500税前利润 218 700 237 900 第四章五、计算题1。 变动成本总额=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销售与管理费用=24
25、540+9 880+7 450+6 600=48 470(元) 单位变动成本=48 470240=201.96(元)(1)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总额-变动成本总额=5624048 470=-35 030(元) (2)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56-201。96=-145。96(元) (3)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100=-145.9656100=-260.64% (4)变动成本率=1边际贡献率=1(260.64)=360.64% 分析:本题销量过小,由此计算出来的单位变动成本远远高于售价,逻辑上不合理.2.(1)本年度销售量=销售总收入销售单价=147 00040=3 675 (
26、2)下年度销售量降低额=3 67510=367 (下年度销售量=3 675367=3 308)(3)下年度净利润降低额=24 50075=18 375(元) 下年度净利润=24 50018 375=6 125(元)(4)单位边际贡献=?(5)固定成本=?(6)下年度的保本量=?3。(1)因为:综合单位边际贡献=(2417)15%+(3523)40%+(50-38)45=11。25(元) 综合销售单价=2415+3540%+5045%=40。10(元) 综合边际贡献率=综合单位边际贡献综合销售单价100%=11.2540.10100%=28。05 所以:综合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边际
27、贡献率=68 45028。05%=244 028.52(元)(2)因为:三种产品应负担的固定成本分别为: 固定成本总额销售比重=68 45015%=10 267。50(元)固定成本总额销售比重=68 45040%=27 380(元)固定成本总额销售比重=68 45045%=30 802.50(元)三种产品边际贡献率分别为: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100=(24-17)24100%=29。17%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100=(35-23)35100=34。29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100%=(50-38)50100%=24所以:三种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分别为: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10 267.5029.
28、17=35 198。83(元)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27 38034。29%=79 848。35(元)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30 802.5024=128 343。75(元)4。(1)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2416=8(元) 预计销售利润=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85 46024 130=19 550(元) (2)降价后的单位边际贡献=降价后的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24(120%)-16=3.20(元)预计利润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预计利润)单位边际贡献=(24 130+19 550)3。20=13 650(件)5。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
29、变动)百分比 预计实现利润=1 250(97-55)65 800=-13 300(元)(1)因为: 单价增长20%,则涨价后的单价=97(1+20%)=116.40(元) 按此单价计算的利润=1 250(116。40-55)65 800=10 950(元) 利润变动百分比=10 950(13 300)-13 300=182。33所以:单价的敏感系数=182.33%20=9.12 (2)因为: 销量增长5%,则增长后的销售量=1250(1+5%)=1 312(件) 按此销量计算的利润=1 312(97-55)65 800=-10 696(元) 利润变动百分比=-10 696-(13 300)13
30、 300=19.58%所以:销售量的敏感系数=19.58%5%=3.92 (3)因为: 单位变动成本降低25,则降低后的单位变动成本=55(1-25%)=41.25(元) 按此单位变动成本计算的利润=1 250(9741.25)-65 800=3 887.50(元) 利润变动百分比=3 887.50-(-13 300)-13 300=129.23%所以: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129.23%25%=5。17 (4)因为: 固定成本降低18,则降低后的固定成本=65 800(1-18)=53 956(元) 按此固定成本计算的利润=1 250(9755)-53 956=1 456(元) 利润变动百
31、分比=-1 456-(-13 300)13 300=89.05%所以: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89.05%18%=4。95第五章五、计算题1.该企业本期的预计利润=4000(260200)-150 000=90 000(元)2。设本年单位边际贡献为X,则20 000X-23 000=12 000X=1.75故下一年利润=26 0001。7523 000=22 500(元)第六章五、计算题1. (1)成本平衡点产量=专属固定成本(外购单价自制单位变动成本) =9 800(27-16)=8 90(件)(2)上述计算结果表明,如果采用自制方案,每年需要的配件A必须超过890件,自制方案的预期成本才会低于
32、外购的预期成本。如果该企业每年需要配件2 480件,可见宜采用自制方案。(3)同(2)的分析,如果该企业每年需要配件15 200件,宜采用自制方案。分析:依题目要求(2)、(3)分析,题干专属固定成本应为98 000元,而非9 800元。下面答案按98 000元计算。(1)成本平衡点产量=专属固定成本(外购单价自制单位变动成本) =98 000(2716)=8 909(件)(2)上述计算结果表明,如果采用自制方案,每年需要的配件A必须超过8 909件,自制方案的预期成本才会低于外购的预期成本。如果该企业每年需要配件2 480件,则宜采用外购方案。(3)同(2)的分析,如果该企业每年需要配件15
33、 200件,则宜采用自制方案。2。利用差量分析法A零件的收入=2 46842=103 656(元)B产成品的收入=2 46858=143 144(元)差量收入= B产成品的收入A零件的收入=143 144103 656=39 448(元)A零件的成本=2 46822=54 296(元)B产成品的成本=2 46822+24 200=78 496(元)差量成本= B产成品的成本- A零件的成本=78 496-54 296=24 200(元)差量利润=39 44824 200=15 248(元)差量利润为正,说明进一步加工成B产成品出售更为有利。3.?4. A产品的收入=16642=6 972(元)
34、B产品的收入=14027=3 780(元)差量收入= A成品的收入-B成品的收入=6 9723 780=3 192(元)A成品的成本=16633=5 478(元)B产品的成本=14020=2 800(元)差量成本=A产品的成本 B产品的成本=5 478-2 800=2 678(元)差量利润=3 192-2 678=514(元)差量利润为正,说明生产A产品更为有利。第七章五、计算题1。(1)假如所需设备由企业自行购买,则 设备残值=0年折旧额=(548 000-0)7=78 285。71(元)购买设备支出548 000元因折旧而减少的税负的现值=78 285。7130%(P/A,10,7)=78
35、 285.7130%4。868=114 328.45(元)设备残值的现值=0购置设备现金流出总现值=548 000-114 328。450=433 671。55(元) (2)假如所需设备采取租赁方式,则租赁支出的总现值=78 000(P/A,10%,5)=78 0003.791=295 698(元)因租赁而减少的税负的现值=78 00030(P/A,10,5)=23 4003。791=88 709。40(元)租赁设备现金流出总现值=295 698-88 709。40=206 988。60(元)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购买设备的总支出大于租赁设备的总支出226 682.95(433671.55-
36、206 988。60)元,因此,该企业应采取租赁方式取得设备。2。注:内部收益率法即教材P350内含报酬率法(1)如果购置新设备,则年折旧额=(355 00015 000)5=68 000(元)营业现金净流量=净收益+折旧额=30 000+68 000=98 000(元)年金现值系数=原始投资总额现值每年现金净流量=355 00098 000=3.622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在第5年中,找到与年金现值系数3。622相邻的两个年金现值系数3。791和3。605,其相对应的贴现率为10%和12。所以内部收益率=10+(3.6223。791)(12%10%)(3.605-3.791)=11.82%(2
37、)如果继续使用旧设备,则年折旧额=(45 0005 000)5=8 000(元)营业现金净流量=净收益+折旧额=10 000+8 000=18 000(元)年金现值系数=原始投资总额现值每年现金净流量=45 00018 000=2.500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在第5年中,找到与年金现值系数2。500相邻的两个年金现值系数2。689和2.436,其相对应的贴现率为25和30。所以内部收益率=25+(2.500-2。689)(30%25%)(2.4362.689)=28。74%(3)通过前述计算,可见购置新设备或者继续使用旧设备,其内部收益率均大于行业折现率10%,说明两个方案都有利可图。但是,继
38、续使用旧设备的内部收益率28.74高于购置新设备的内部收益率11.82,故,该企业不应当更新设备,应该继续使用旧设备。3.(1)原始投资回收率=年平均现金净流量原始投资总额 =(305+406)(5+6)(60+60)100%=29.55 (2)静态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总额每年的现金净流量 =(60+60)30=4(年)由于该项目在投资后的第二年末才有回报,所以其静态投资回收期=1+4=5(年)第八章五、计算题 A公司销售预算及预计现金收入计算表 单位:元摘要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全年预计销售量(件)1 9002 4002 6002 9009 800销售价格5050505050预计销售收入95 000120 000130 000145 000490 000预计现金收入计算表年初应收账款42 00042 000第一季度销售收入57 00038 00095 000第二季度销售收入72 00048 000120 000第三季度销售收入78 00052 000130 000第四季度销售收入87 00087 000现金收入合计99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