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5_T 2176-2020白玉蔗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92829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5_T 2176-2020白玉蔗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45_T 2176-2020白玉蔗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45_T 2176-2020白玉蔗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45_T 2176-2020白玉蔗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45_T 2176-2020白玉蔗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 34 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45/T 21762020 白玉蔗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ultural practice for white cane 2020-10-29 发布 2020-11-30 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5/T 21762020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贵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宣贯。本文件由广西糖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贵港市港南区农业农村

2、局、贵港市港南区植物保护工作站、贵港市港南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贵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港南区木格镇人民政府、广西标准化协会、贵港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邹彬、陈晖、韦岚岚、简燕、蒙全、刘淑梅、莫薇、谢晴晴、李红光、韦利华、冯凯卿、宋莎莉、余文进、陈景森、黎源、罗富玩、刘创、周海宝、潘伟琴、黄石伟、韦汉宇、朱冰梅、李运珍、何远铃、谢永旺、陈小馨、杨丽、韦燕芳、林青嗣、何月丽、谢宏昭、黄林华、莫耀林、刘祁云、戴富强、罗善昭。DB45/T 21762020 1 白玉蔗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白玉蔗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蔗田、蔗种准备、下种、田间管理

3、、病虫害防治、采收、留种。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境内的白玉蔗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白玉蔗 white cane 采用地方腊蔗品种,通过包裹蔗身的传统方式种植的甘蔗。4 产地环境条件 4.1 气温

4、与降雨量 年均气温19.5 22.5,年降水量在1 300 mm1 700 mm。4.2 土壤 土壤质地为沙壤土,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20 g/kg,土壤pH 5.67.5;土层厚度50 cm。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4.3 蔗地 宜选用水源充足、地势平坦、风力小、排灌便利地块,不宜选用低洼易积水耕地。4.4 水源 灌溉用水质量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DB45/T 21762020 2 5 整地施基肥 5.1 蔗田准备 5.1.1 整地 采用机械耙地碎土,再进行机械深耕,耕深25 cm30 cm,耕作层达到深、松、碎、平。5.1.2 开沟起畦 开沟起畦,畦宽2

5、.3 m2.5 m,沟宽0.4 m,田畦平直整齐。5.1.3 挖种植穴 挖两行50 cm40 cm的长方形种植穴,行距1.1 m,穴距8 cm10 cm,种穴中心点离田畦边0.5 m0.7 m。5.2 施基肥 挖好种植穴后,将穴里的泥土打碎,将基肥和防治地下害虫的农药施入种穴内,施完基肥后,保持种穴深度在6 cm8 cm。基肥施用量见附录B,所用的肥料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6 蔗种处理 6.1 砍种 剥除每根蔗种的残留蔗叶与叶鞘,放置在硬质、平滑的木板上,砍去蔗种两端腐变部分,取蔗种中部30 cm35 cm,砍种时应一刀砍断。6.2 选种 选用芽饱

6、满芽鳞新鲜、紧贴蔗茎,有明显芽沟,无虫伤、无病变,节间圆筒形的蔗茎做蔗种,每根蔗种应有46个健康芽。6.3 浸种消毒 下种前种茎砍口两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1 000倍,浸种消毒10 min。7 下种 7.1 下种期 下种期宜在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也可视当年气候提前或推迟。7.2 下种量 每 667 m2播 6 40010 000 芽,即 667 m2需播标准蔗种 1 6002 000 根。DB45/T 21762020 3 7.3 下种方法 润湿种植穴内泥土,搅拌成泥浆状,并将基肥、农药拌匀后,平整种穴土面,将45根蔗种平行摆放到种穴里,芽头

7、平放,每种植穴宜16个芽头以上,每根蔗种相隔7 cm,摆好蔗种后,轻轻按压固定蔗种。7.4 喷除草剂 下种覆土后喷施43的甲草胺乳油,每667 m2用200 g250 g,兑水50 kg。也可使用其它蔗田专用芽前除草剂。8 田间管理 8.1 补苗 下种后13 d17 d,未出芽的蔗种应立刻补种;出苗后若有明显断垄现象可用补苗。8.2 定苗 蔗茎拔节后,可去除弱苗、病害苗、虫害苗,每穴宜保留8棵健壮蔗苗。8.3 灌溉和排水 从分孽期开始依照生长情况,蔗田保持半沟水至8月。9月上旬开始排水。9月中旬后,保持蔗田干爽。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8.4 追肥 下种后45 d60 d,宜施用

8、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腐熟花生麸等,每隔15 d追肥一次;九月下旬起,施肥以钾肥为主,并适当以叶面肥补充。肥料施用量见附录B,肥料应符合NY/T 394规定。8.5 除草 按GB/T 17980.49的规定执行。8.6 拢株 在植株拔节长高至80 cm100 cm时,将同穴植株从茎基部用绳子捆绑成束。8.7 捆扎 当蔗茎生长至1 m时,对植株第一次捆扎,捆扎方式为将下部蔗叶紧贴蔗丛弯下,在蔗茎基部,从下往上缠绕束紧,扎捆封闭。依据白玉蔗蔗茎生长情况进行捆扎,整个生长过程约依次捆扎56次。8.8 立杆搭架 支架宜用杉木作为竖架,竹竿作为横架。白玉蔗出苗半月后在田畦边每间隔34捆甘蔗

9、竖立一根杉木,蔗茎生长到70 cm100 cm时,竹竿两端固定在竖立的杉木上作横架,蔗束捆绑在横架上,甘蔗生长到220 cm的高度时,进行第二次横架固定或横架上调。7月份立加固斜杆竹竿。DB45/T 21762020 4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辅助以安全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9.2 物理防治 趋光性害虫成虫发生期,在蔗田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对发生较轻、危害中心明显的害虫,可采用人工捕杀。9.3 化学防治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10 采收 10.1 采收期 11月份

10、至翌年3月份。10.2 采收方式 成捆挖起,将蔗捆向下拖出支架。11 留种 11.1 蔗梢留种 蔗梢三叉口向下60 cm70 cm,连蔗叶和外层包裹蔗叶一同砍下。11.2 蔗种保存 将成捆蔗种平铺在甘蔗地上,覆盖15 cm30 cm的泥土保存。DB45/T 21762020 5 附 录 A(资料性)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表A.1。表A.1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名 称 危害症状和防治时期 防治方法 安全间隔期 黑穗病 感病蔗株生长点长出一条向下弯曲的鞭状物,早期鞭状物外覆盖一层白膜,后期暴膜破裂散出黑粉。选用抗病品种;拔除病株并烧毁。梢腐病 早期病状为幼嫩叶片黄化斑块,后

11、期严重时梢头腐烂,心叶坏死,整株甘蔗枯死。浸种处理;用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1 000倍液喷施,每隔7 d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15 d 褐条病 初发病时,甘蔗嫩叶出现细小的水渍状小点,逐渐伸长并转变成红色至红褐色条纹病斑与叶脉平行。严重时叶片上的病斑相互融合,大部分叶片组织死亡,叶片干枯。用 50多菌灵 8001 000 倍液或 70甲基硫菌灵 1 000 倍液喷施,每隔 7 d10 d 喷施 1 次,连续喷施 23 次。15 d 螟虫 从蔗苗基部蛀入,造成蔗苗心叶死亡而形成枯心。防治时期为 3 月中下旬至 5月中下旬之间。挖好种穴后,将穴里的泥土打碎,每

12、667 撒施 1%联苯噻虫嗪 2 500 g 3 000 g(深施入种穴内);分蘖期用5.5高氯甲维盐 1 0001 500 倍液喷施或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 0001 500 倍液均匀喷雾;用螟虫性诱剂进行诱杀。蚜虫 受害甘蔗叶背沿叶脉两侧出现白色絮状物,并在叶鞘、蔗茎上、地上形成一些粘性分泌物。发生时期多在 8 月中下旬后。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 0001 500倍液或0.5苦参碱9001 000倍液进行防治 10 d/3 d 金龟子 成虫咬食蔗苗基部,造成蔗苗死亡;三龄幼虫取食宿根蔗蔸,造成蔗蔸死亡。播种时用 50辛硫磷 500 倍液喷施蔗穴;

13、5 月6 月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注:如有适合甘蔗生产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宜优先使用,推荐优先使用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均允许使用的农药。B DB45/T 21762020 6 附 录 B(资料性)肥料施用方法 肥料施用方法见表B.1。表B.1 肥料施用方法 项目 要求 水溶性有机肥/腐熟农家有机肥 化肥 基肥 花生麸100 kg/667 m2 碳酸氢铵与过磷酸钙(1:1)40 kg/667 m2 第一次追肥 花生麸10 kg/667 m215 kg/667 m2 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5 kg/667 m27 kg/667 m2 第二次追肥 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

14、)10 kg/667 m212 kg/667 m2 第三次追肥 花生麸10 kg/667 m215 kg/667 m2 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15 kg/667 m217 kg/667 m2 第四次追肥 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20 kg/667 m222 kg/667 m2 第五次追肥 花生麸10 kg/667 m215 kg/667 m2 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20 kg/667 m222 kg/667 m2 第六次追肥 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20 kg/667 m222 kg/667 m2 第七次追肥 花生麸10 kg/667 m215 kg

15、/667 m2 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20 kg/667 m222 kg/667 m2 第八次追肥 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20 kg/667 m222 kg/667 m2 第九次追肥 花生麸10 kg/667 m215 kg/667 m2 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20 kg/667 m222 kg/667 m2 注:追肥根据甘蔗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第九次追肥的时间为九月底,之后开始每隔15 d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共喷施3次。_ _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白玉蔗栽培技术规程 DB 45/T 217620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