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东莞教师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试题一.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926873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15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教师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东莞教师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公教育东莞分校 2016年东莞教师教师招聘考试综合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去过几次青少年宫,小朋友就能画出具体的线路图来,认知发展到( )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   2.( )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A. 教育目的B。 培养目标   C. 教育制度D。 教学目标   3。“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出自( )   A. 《大学》B。 《中庸》   C。 《学记》D. 《论语》   4。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 )   A。 做人教育B. 职业教育   C。 基础教育D。 专业教育   5.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 )   A。 并列的B。 递进的   C。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D。 互补的   6。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   A. 导向原则B。 疏导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D. 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7。在安静的教室里,一位同学的铅笔盒突然掉在地上,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向他望去。这种现象是( )   A。 无意注意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D。 随意注意   8。在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   A. 课外教育B. 校外教育   C. 业余教育D. 课外、校外教育   9.( )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A。 神话起源说B. 心理起源说   C。 生物起源说D. 劳动起源说   10.我们无法通过感知了解未来天气变化的情况,但可以根据气象台的预测,推断未来天气的变化,这反映出思维的( )特征.   A。 直接性B。 具体性   C。 间接性D。 概括性   11。我国及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A. 《论语》B。 《学记》   C. 《中庸》D。 《大学》   1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 政治经济制度B。 生产力水平   C. 科学技术D. 文化传统   13.我国对学生的义务作出明确规定的法律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14。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中,认知领域的最高级目标是( )   A. 运用B. 分析   C。 综合D。 评价   15。“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对( )心理现象的描写.   A。 视觉B。 听觉   C。 形象思维D。 感觉记忆   二、多项选择题   1。“性相近,习相远"中的“习"指的是( )   A。 禀赋B. 家庭环境C. 社会环境D. 教育环境   2.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包括( )   A. 强调教师讲解B. 强调学生独立思考   C。 注重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D。 注重对教学步骤进行严格的控制   3。认知策略包括( )   A。 复述策略B. 计划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D。 组织策略   4。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结构包括( )   A. 教师的道德素质B。 教师的知识素质   C. 教师的能力素质D. 教师的专业素质   5。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   A。 相似性B. 材料特性C. 原有认知结构D.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6。学生评价的功能有( )   A。 诊断功能B。 导向功能C. 发展功能D。 管理功能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内容包括( )   A。 本法自2006年9月1日施行   B。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子女按时上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C。 适龄儿童少年如果不接受义务教育的,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被监护人入学   D。 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老师的学校任教   8。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 )   A. 活动的难易B。 竞赛动机的激发   C. 被他人评价的意识D。 注意的干扰   9。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包括( )和行动方法的选择。   A. 动机斗争B。 行动目标的确定   C。 行动计划的制订D. 冲突和矛盾分析   10.教师专业需要的重要特殊能力有( )   A。 思维的条理性B. 思维的逻辑性   C. 口头表达能力D。 组织教学活动能力   三、填空题   1.“学高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的______。   2。教育与______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3。教师运用环境、自身和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是德育的_______。   4.备课是对每个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一个检验,因此教师备课必须做好______、______和______三方面的工作.   5。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学习活动的内容和结构,将学习分为______、技能的学习和______。   6.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______、自我提高内驱力和______。   7。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基本的需要是______,最高层次的需要是______.   8。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创立者是______。   9。新的课程体系涵盖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学评价的类型。   2。中学德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3.简述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4。简述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5。简述终身教育的定义及其特点.   五、论述题   1。试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连续推出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和于丹的《论语心得》等,引起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作为一名教师,你认为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六、教育写作   无论在怎样的时代,和学生真诚沟通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特别是现在的学生,虽然见识广,多有自己的主见,但是他们并不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说出自己的看法,往往也很尖锐.许多老师都说现在越来越难和学生沟通了。   请以“沟通”为主体作文。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不得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C 5.C 6。B 7.A 8.D 9。C 10。C 11。B 12.A 13。B 14。D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BCD.中公专家解析:“性相近,习相远”中的“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环境和教育的后天影响。   2。BC。中公专家解析:发现式教学法主要的理论依据是认知建构主义学派的建构原理与顿悟学说。发现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教学目标,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这种意义下的“发现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其元认知、动机、行为都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参与。   3。ACD。中公专家解析: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也就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一般把认知策略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4。ABC。中公专家解析: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结构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教师的道德素质、教师的知识素质、教师的能力素质。   5。ACD。中公专家解析: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6。ABCD.   7。ABCD。中公专家解析:四项均为《义务教育法》的内容。   8。ABCD。中公专家解析:群体对个人活动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其决定因素是活动的难易、竞赛动机的激发、被他人评价的意识和注意的干扰。   9.ABC.中公专家解析: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包括动机斗争、行动目标的确定、行动方法的选择和行动计划的制订。   10。CD。中公专家解析:专业特殊能力是指与教学实践相关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学科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   三、填空题   1.示范性   2.生产劳动   3.陶冶教育法   4.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 设计教法   5。知识的学习 行为规范的学习   6。认知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   7.生理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8.班杜拉   9。幼儿教育 义务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1)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3)按照评价主体,可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2。(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陶冶教育法;   (4)实际锻炼法;(5)品德修养指导法;(6)品德评价法;   (7)角色扮演法;(8)合作学习法.   3。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情绪和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   (2)反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3)对异性的情感。   4.理论意义:   (1)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想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知道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适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5.(1)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2)终身教育的特点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践性。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   1。(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2。(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加强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管理,可以结合本地的名胜古迹或历史传统进行课程开发;   (2)利用传统节日宣传传统文化;   (3)利用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可以让同学们通过读《封神演义》最后一回,了解中国主要姓氏的起源;通过读《西游记》中提到的佛教诸神,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主要的佛经等;   (4)结合现实的问题、影视作品展开讨论,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自然融入学习讨论中;   (5)对孩子从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高度的重要性,但现代文化教育同样非常重要,两者不能偏废。   六、教育写作(写作思路)   首先,时代在变化,师生间的沟通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把教师当朋友是当前的一大趋势,这样可以彼此敞开心扉,更有利于师生沟通.其次,考生要从沟通的重要性角度论述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最后,考生应将论据引向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一隐性话题,从而说明沟通的必要性作用。 7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事业编/企业编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