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综述及展望教程文件.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919722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综述及展望教程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综述及展望教程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综述及展望教程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综述及展望教程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综述及展望教程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综述及展望精品文档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综述及展望一、 我国城市社区研究历程(一) 第一阶段: 研究水平偏低 此阶段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改革开放之初, 终于 1986 年城市社区服务萌芽。这个时期的社会环 境与制度背景是百废待兴与社会全面重建。社区研究总体处于恢复重建和探索起步状况。研究课题主要是 宏观取向的城乡关系、小城镇研究和城市居民生活状 况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为主、定量抽样调查 为辅。研究人员基本是非专业化理论工作者, 社区研 究的理论意识与理论意义普遍较弱5, 社区研究总体 水平偏低。 (二) 第二阶段: 研究步入正规并初步发展此段始于社区服务兴起, 终于上世纪九十

2、年代初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环境与制度背景是城市综合体制与企业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城市居民开始深切感受到经济改革的压力与冲击。社区研究总体逐渐步入正规和初步发展状态。研究课题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化道路、城市社区类型、结构与功能、边区开发及人口流动、社区服务 研究和国外社区工作介绍等。研究方法以混合方法为主, 研究人员由理论工作者、决策者和实际工作者构成, 队伍构成日趋多样化, 社区研究的政策、社会意义远大于理论意义。社区研究总体水平明显提高, 研究成果大量涌现, 理论创新意识强烈6。 (三) 第三阶段: 研究跃升至新高度 此阶段以 1991 年民政部提出社区建设思

3、路为标志, 到目前为止。这个时期的社会环境与制度背景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民政部积极探索、局部实验并在全国推行社区建设政策。社区研究总体处于全面发展与理论研究逐步深入状态。研究课题主要是社区基础理论研究, 例如社区概念界定与社区类型、 二、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体制得以逐步确立和完善, 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及其社会管理中的单位体制逐渐解体, 人们纷纷从单位重新走到社 区。自此, 社区的重要性便日益凸显出来。就国内现状而言, 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的空间性以及包含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经济和社区管理体制等在内的非空间性问题两方面。 ( 一)

4、空间性城市社区研究现状 城市社区的空间性研究是社区地理学研究的一 个重要领域, 目前空间性城市社区地理学研究的课题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空间结构、城市社区空间扩散及边缘区研究、城市社区空间环境质量研究、城市社区的社会感应空间研究 4 个方面。 1. 城市社区空间结构 城市社区的生产消费、服务、文化、娱乐等结点相互交织在一起所能作用的范围就成了城市社区的域面。城市社区的域面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结合, 它 通过内部的人口特质、生态特征、地理特征和人工设施, 为其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环境条件。而城市社区 域面内由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构成的城 市社区流网与城市域面、结点交织在一起, 组成了

5、现代城市社区空间结构系统。为了促进现代城市社区的发展, 研究城市社区空间结构系统, 协调各种要素关系13, 就成了社区地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经济社会和种族状况对社区的空间结构具有一定影响, 但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 而土地利用强度在形成 新的城市社区空间结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14。同时, 人文环境对社区空间结构的影响也不容忽视1516。 而且, 这种作用是相互的, 良好的社区组织结构对居 民的发展也十分有利17。现阶段, 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的背景下, 社区空间结构存在着较强的分异趋势。如李晓蕴(2005)对我国近 20 年有关城 市社区分异研究进行系统总结, 论述了城市社区分异

6、的具体影响因素: 居民阶层分化、人口流动、家庭生命周期、种族差异、居民行为和心理偏好、住宅市场分化等; 得出城市社区分异的三大机制: 历史文化惯性机制、行政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 并指出城市社区分异的类型和分异趋势18。1990 年以来, 通过危旧房拆迁 改造、老城区内填充插补、新区开发建设等途径, 在土 地制度、房改政策、城市规划、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 下, 西安城市居住空间正经历着分化与重构。而居民 收入差距拉大、住房需求多样化及住宅供给多样化等 则是导致居住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其结果是产生基 于收入差距的居住空间隔离化19。 2. 城市社区空间扩散及边缘区研究 自城市社区产生以来, 城市

7、社区生活一直是农村社区人口追求的目标。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 提高, 农村社区人口不断涌入城市社区, 这种现象导致了城市社区特别是大城市社区不断向四周扩散21。城市社区空间扩散的结果, 导致了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交通拥挤、升学困难、福利降低、医疗卫生难以保障、生 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随着城市社区 空间扩散的不断发展, 城市社区边缘问题日益突出, 如城市社区边缘区范围的界定, 边缘区特征、功能、土 地利用和形成机制以及边缘区行政体制与规划管理 问题等22。这些都制约着城市社区的良性发展。目前, 社区地理学着重研究城

8、市社区空间扩散及其边缘区, 目的就是为了探讨城市社区空间扩散的机制以及城乡结合部城市社区及农村社区之间的内在统一与外在矛盾, 以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 促使城市社区 健康发展2324。城市社区空间扩散的主要原因有: (1) 中低收入家庭无力购买市中心区价格昂贵的住房, 加上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实施, 使得郊区城市化进一步 发展25; (2) 开发商对地价和环境的追求过度, 使得城市生活空间布局过度向外扩张, 有的甚至已扩展到远郊区26;(3)城郊经济的发展是本区产生郊区化的内在动力, 包括土地使用制度、住房制度、户籍管理制度 的改革和开发区建设在内的国家政策是郊区化的直接动力, 而郊区化的水平主

9、要取决于郊区的区位优势 27。姚士谋(1997)认为,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在不断 更新与扩大, 形成不同社会空间区位置换、居住社区过 滤的城市更新内容与方向28。 3. 城市社区空间环境质量研究 目前, 城市社区空间环境质量领域的研究内容一 般包括利用遥感影像对城市社区环境质量进行遥感 评价、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对社区的意义、社区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城市生态社区的建设以及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等。人居环境科学 (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的研究,近年来在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等人的倡导下积极开起来,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正如吴良镛院士所说

10、那样, 对于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而言,“城乡建筑工作者 在这方面的学术储备还不够, 现有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科学对实践中的许多问题缺乏确切、完整的对策”, “迫切需要发展新的学术概念, 对一系列聚居、社会和 环境问题做进一步的综合论证和整体思考,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001)29。居住生态社区具有丰富的 内涵, 其测度指标体系内容涉及生态住区的硬件、软件和心件( 文化) 等方面, 居住生态社区并不是某一单一指标调控的空间, 而是多个指标协同发展的社区 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30。构建和谐社会的居住生 态社区, 要以和谐安全、健康舒适、高效清洁、环境优美为原则, 生态社区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发

11、展, 物资、能源、信息高效利用, 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 聚居区31。社区参与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32, 并对传统文化保护、民族发展产生积极效 应33。影响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积极性的因素有: 社区 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水平, 景区优势旅游资源、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认知、对政府的信任度以及民族传统 习俗等34。在进行民族社区的文化旅游开发时, 应坚 持以民族社区居民为本的宗旨, 坚持社区文化建设原则, 居民参与原则, 普遍受益原则以及伦理原则, 以实现民族社区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35。社区参与旅游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做到生态管理, 包括七个要素: 社区生态旅游的规划管理、评价指标

12、的构建与管理、教育与培训管理、利益分配与管理、科 研管理、政策制定与决策管理、组织管理, 要构建社区 生态旅游相关利益群体、决策与管理模式, 确立评定 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绩效的相关评价要素及其评价指标体系36。 ( 二) 非空间性城市社区研究现状1. 城市社区服务 国内对社区服务的研究内容一般包括社区服务的 涵义、社区物业和社区商业等。社区服务一般分为三种 模式街道办( 居委会) 为主的社区服务模式、业主管理委员会为主的社区服务模式和物业公司40; 社区 服务的基本属性应定位于非营利性、福利性、公益性, 营利性的商业服务和公益性、福利性的公共服务混淆, 并存于社区服务范围内只能是“权宜之计”;

13、社区服务 的提供者与生产者分离, 逐步实现社区服务社会化( 理 性社会化)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区服务专业化是 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41。目前社区商业具有三种发展模式: 社区底商模式、社区商业街模式、购物中心模式, 发展模式的运作应遵循系统化、便利化、景观化、设施化、信息化五大原则, 社区商业环境氛围构建应遵循整体规划、开发经营和统一管理的三大原则42。随着全民 健身浪潮的不断高涨, 社区体育建设已成为社区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增强社区体育自治功能、资源整合、功能重组、政策支持、资金来源多渠道和扩大 支援者队伍等综合措施, 建立和逐步完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网络体系

14、43。在我国 城市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社区图书馆建设、管理与服务的框架也已基本形成 44。罗乐宣等 (2005) 根据目前我国各地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状况以 及对我国未来经济和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 建立起一个按照目前各地经济水平对社区卫生服务投入的预测模型,有利于节约医疗费用。 2. 城市社区治安 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一般包括外来人口对社区的影响、社区矫正以及社区犯罪防控等。黄晨 熹以对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特征分析和类型划分为基 础, 阐述其管理意义, 并在社区理论、人口理论和管理 理论的指导下, 探讨了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内容、模式、机制和保障条件46;王均平(2003)

15、对社区犯罪防控行为标准、社区犯罪防控抉择模式进行了深入论述, 认为只有将政府、警察、市场、公共的资源和努力加以整合, 才是解决社区犯罪防控产品有效供 给的正确道路47张翰卿(2005)介绍了社区安全建设和城市安全规划研究中新技术应用的动态, 揭示了我国城市安全规划研究的最新动态49。社区矫正中占比例最大的为缓刑, 要完善缓刑的执行, 提高城市社区环境, 促进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和谐发展50。 3. 城市社区文化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机制、社区文化对人的影响、社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变 迁以及在旅游社区居民参与对社区文化的影响。张玉 枝(2001)以交换论为指导, 从“利益对等交换”的

16、角度 剖析和构建了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种种互动机制, 进 而立足于我国国情从整体上对当前上海社区文化建 设层次分明的互动网络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并对 21 世纪上海国际大都市社区文化建设机制发展 方向提出了若干设想51。胡志毅(2002)通过分析社区 参与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 个别参与、组织参与、大众参与和全面参与, 并描述了 “近 S形”的总体发展曲线52。 5.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 四川省攀枝花市社区建设课题组(2002)从国 有企业参与城市社区建设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参与城 市社区建设的作用, 如何处理国有企业、政府与城市社 区建设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17、, 认为社 区建设应该充分发挥国有特大型企业的经济、文化优 势和人文群体优势, 调动企业参与城市社区建设的积 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 同创共建文明社区”的城市社区建设模式和机制65。袁雯 等(2003)探讨了采用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的小组参与方 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途径。研究以上海崇明区为例, 分析了不同社会群体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需求, 比较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 不同社会背景和不同决策层面对可持续发展的不同关 注点, 提出由 4 个核心指标、7 个扩展指标和 5 个附加 指标构成的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为其他地区制 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提供

18、了参考, 并有利于实施社区发展可持续性的评估66。二、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 城市社区研究尚属初级阶段 总体来说, 我国城市社区研究还很薄弱, 理论进 展缓慢, 许多基本问题还有待于学术界进一步研究。 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 虽然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的深入剖析和规律的总结, 各个研究方向之间缺乏内在的融合,从而造成学科体系较为松散;(2)新领域研究大多停留在表层, 并且进展较慢, 还有很多领域涉 足甚少;(3)一些研究过于追求与国际接轨,而忽视城市社会发展的阶段和国情, 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我国城 市社区研究理论成果的形成。城市社区是一个不断发 展与变化的有机体,

19、 特别是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 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时期, 许多现象都在快速变 化, 而目前的研究多是对静态的描述与归纳, 缺乏动态 的思考。 ( 二) 社区经济的理论研究略显薄弱 关于社区经济的理论研究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目前都处于发展初期, 学者更多是研究社区管理而且主要以社会学家为主。在早期虽然众多社会学者研究 的对象是社区, 然而大部分人的研究都涉及到了社区经济的范畴, 对现实社区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 但概括来看, 目前对社区经济的研究还不多, 而且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差异大, 对社区经济概念的理解还没有较统一的认识, 经济学界对社区经济的研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有一些涉及体制机

20、制等方面的深 层次的问题在理论上严重滞后。如社区公共权力划分与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 社区资源的整合和综合效益的发挥问题, 社区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组织保障问题, 等等, 在实践中已遇到或即将出现, 至今还没有加以系统的理论阐述。 ( 三) 社区旅游发展研究有待拓展 对比国外的研究状况, 可以明显地发现目前国内 社区旅游发展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突出表现为: (1) 各子系统研究强弱不一, 大量研究成果集中于某一领域。具体来说, 对于旅游影响方面的研究非常多, 而真 正涉及到社区旅游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则相对薄弱; (2) 旅游对目的地影响的相关研究虽然数量众多, 但 和国外研究相比, 无论是实地案

21、例调查的方法还是研究者的学科背景都比较单一, 这样使得进一步的分析处理缺乏多样化的形式和方法。例如, 国外学者经常采 用的相关分析处理方法在本文所涉及的国内文献中还未出现;(3)社区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比较匮乏,系统 性不够, 尚未有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定性研究相对较多, 对其问题的探讨仍旧停留在描述性分析上, 定量研究较少。 三、 我国城市社区研究的前沿问题与趋向 (一) 完善城市社区的学科体系 可以从界定基本概念入手, 逐步建立起学科的理 论基础, 明确城市社区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丰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最终形成完善的城市社区地理学研究 体系。同时, 在研究中除了对现象进行描述与归纳

22、之外, 还应该注重对理论的提炼。 (二) 注重国外优秀研究成果与国内实际有机结合 我国城市社区理论研究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深化检验西方城市社区理论阶段, 而要发展我们自己的独特的城市社区理论。继承中国的哲学传统, 吸收 西方哲学的精华, 吸收西方城市地理学, 特别是城市 社区地理学的那些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部分, 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三) 加强多学科的参与城市社区作为一个新兴研究课题, 涉及到地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领域, 需要多学科 的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学科间的 取长补短, 互通有无, 能充实城市社区研究的深度与 广度, 有利于出现更多的理

23、论观点。国外大量研究成 果就是建立在不同学科背景学者共同参与基础上的。另外, 不同学科的参与将有利于改变国内研究方法单 一的状况。 ( 四) 突出规划实践的辅助作用 社区规划一直是社区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虽 然国外学者对于城市社区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 但由于缺乏规划实践工作的辅助, 在具体实现途径的实证 研究上还有所欠缺。而国内城市社区研究一直是“规 划实践引导理论研究”, 利用大量的规划实践经验来 指导城市社区基础研究, 可以极大地增加理论成果的 操作性和可行性。同时, 社区规划广泛应用基础理论, 也将有效地提高实际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随着社区发展速度的加快、目标的提高, 社区规划的重要

24、作用也日益凸显。因此, 社区规划是社区地理学的一项 长远的战略性课题。 ( 五) 加强社区发展合作组织的研究当前, 全球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然继续存 在, 社区贫困更加突出, 社区失业、社区犯罪、社区助 残、社区护理、社区建设等诸多问题日趋明朗化。如何 解决这些复杂的社区社会问题, 西方“社区发展合作 组织”(Communit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s ,CDC) 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经验。CDC 起源 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 具有 3 个特征, 即:(1)社区居民自治,(2)发展社区经济,(3)确定工 作目标。在西方发达国家, C

25、DC并不仅仅出现在城市社 区, 而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 CDC都在乡村社区, 它 们带动和促进了周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20。如何发 挥 CDC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如何通过 CDC日常的社 区建设活动, 逐渐扩大 CDC的影响; 如何使 CDC向经 济不发达的社区倾斜, 改变生活环境, 创造就业机会 (六) 开展对精神社区的研究 精神社区没有明显的地域空间, 但其社区人口有 着共同的成员感和归属感, 有着某些共同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和信仰, 如民族社区、种族社区、宗教社区等 就属精神社区69。今天世界发展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 但从目前精神社区的现状可以预言, 本世纪内种 族矛盾、民族矛

26、盾和宗教矛盾将会长期存在。因此, 如 何协调精神社区的各种矛盾, 促进精神社区的发展, 是社区地理学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新世纪的新形势下, 社区地理学对精神社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 即精神社区的内外部环境研究、精神社区的结构系统研究和精神社区的互动与认同感研究7071。 (七) 加强对城市社区病态的研究城市社区病态 指的是城市社区的各种犯罪和城 市社区生活带来的心理压力而形成的各种精神病态, 它是一种社会综合病症, 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和自然问 题相互作用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综合体68。新世纪, 随 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 城市社区固有的各种矛 盾日益激化, 各种社区病态日益突出, 而

27、且一些新的 城市社区病态( 白领犯罪、计算机犯罪、信用卡犯罪 等) 不断出现72。城市社区病态问题涉及到许多地理 内容, 仅靠犯罪学、心理学和医学难以很好地解决。城 市社区病态发展的趋势要求社区地理学参与研究, 社 区地理学在城市社区病态研究上大有用武之地, 至少 可以从以下 12 个方向进行研究: (1) 城市社区病态, (2)城市社区病态场, (3)病态行为空间的选择规律, (4)自然条件与城市社区病态,(5)社区人口地理特征 与病态空间分布,(6)城市社区病态市场,(7)病态地 图标识与病态区域模型, (8) 城市社区病态的空间差 异性,(9)城市社区文化环境与病态特征,(10)城市社

28、区病态区划与空间规划,(11)城乡社区结合部的病态 特征, (12)城市社区病态的防治与对策7374。 (八) 推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国研究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 下6个方面:(1)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创建城 市生活空间和二者之间的和谐性, 将是研究城市生活空间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永久性课题; (2) 由目 前的城市生活空间结构和社区系统研究, 逐渐转向城 市生活空间结构要素的协调发展和社区系统要素的 整合研究; (3) 由城市生活空间分异和社区隔离研究, 逐渐转向城市生活空间整合和社区融合研究;(4)由 城市生活空间和社区规划研究, 逐渐转向城市生活情境空间和社区

29、情境空间的总体艺术布局研究; (5)由城 市生活空间和社区设计研究, 逐渐转向绿色城市生活 空间和绿色社区设计研究; (6) 由城市生活形态空间、 意象空间和社区形态空间研究, 逐渐转向城市生活信 息空间和智能环境社区研究7576。 (九) 加强对虚拟社区的研究 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使人类社会在形式和结构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虚拟社区的出现足以证明这一点。 “虚拟社区”内容复杂多样, 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 面, 它把庞大的工业社会打散, 突破了地域的限制, 在 世界范围内重塑人群, 让人们按其兴趣、需要、价值观 念和文化等,“自发地”形成大大小小的虚拟社区, 从 而改变人们的现实交往方式和互动关系。“虚拟社区” 是网络为人类提供的一个崭新的生活空间与交往环境, 是人类生存的“另类空间”。在社会的持续发展中, 虚拟社区所起的作用有时是空间社区和精神社区所起不到的77。因此, 在城市社区地理的研究中必须开拓虚拟社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 研究虚拟社区的形成 环境、分布规律、空间结构和辐射半径, 以便为虚拟社区建设、管理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