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对幼儿教育观念的新认识精品资料我对幼儿教育观念的一些认识通过这章的学习,我对学前教育思想有了比较丰富的认识。各种学说都对我的幼教理念产生了一定影响,给了我不少启示。首先在杜威的学前教育理论中,我学习到: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以幼儿为中心。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把自己放在促进者、咨询者和帮助者的位置,我们要做的不是告诉孩子他们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而是要引导他们更正确、更好的完成他们想做的事情,从而使他们更好的发展。因为幼儿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丰富直接经验,而对于小孩子来说,获得这些经验的途径是活动,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多的让他们有自己活动的机会,要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生活常识。当然,这
2、也就要求幼儿教师在备课时背的是活动而不是课程本身。幼儿阶段的课程内容的来源应该是幼儿的生活而不是书本里的死知识。说到活动,我想发表点自己的看法。现在的幼儿教育,似乎总是把孩子关在封闭的环境中活动。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回到家,同样也是在屋子里玩儿。也许是因为幼儿园里的活动空间有限,也许是因为家长们太忙,但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了他们能全面发展,这些都不应成为理由。我们应该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难,而关键在于我们想不想这么做。最近,我听到这么一种说法:能养起孩子的,家里一定都称车。我想,这一方面说明现在“养孩子”的成本很高,但
3、另一方面,家里有车不能不算是孩子们的一种悲哀。记得我小时侯,小朋友们上下学都是“坐”自行车或公共汽车。在“车”上,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风从我耳边掠过,可以体会到什么叫速度。我可以坐在车前大声唱歌,甚至可以冒险同警察叔叔打招呼。当然,他们并不是总那么“仁慈”,有些时候,他们还会对我们紧追不舍,但和爸爸一起乘着自行车在大马路上疯狂“逃亡”的感觉一样快乐!当然,我还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四季的变化,直到现在,我依然可以用自己的鼻子,敏锐的察觉到季节的更替,也许,这应归公于儿时的那段乘自行车的经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乘自行车的孩子眼中的世界,与乘小轿车的孩子眼中的世界完全不同。在自行车上,我们可以体会
4、到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生活中各种最细微的东西(那会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为我们漫漫融如这个社会打下很好的基础),我们会因此产生很多问题,并试着用自己的“阅历”去探索,去理解这一切。而每当这时,我们就是在成长,在进步。在自行车上,我们需要抵抗严寒酷暑,这使我们从小就认识到,生活不可能总是那么舒适,我们需要应付很多困难。而乘小汽车呢,孩子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接一个的立交桥,从身边飞驰而过的大汽车,小汽车,他们没有那么多问题,他们甚至根本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然而,这样真的好吗?开车送孩子的家长们,也许你们自认为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但你们的孩子却因此失去了更多!天气
5、不好时,我就座公共汽车去幼儿园,这偶尔的改变,会使我兴奋不已。我可以亲身体会到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一手抓着爸爸,一手攥着雪球,一步一滑的被他拎着走在通往车站的雪地里,我看到一切都被白雪覆盖,看到光秃秃的树枝上小鸟在唱歌那种发现大自然的惊喜与激动是由衷的!对我来说,挤车、抢座同样是快乐的。因为我真正“触摸”到了这个社会。我所提到的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当今社会,抑制孩子们身心发展的东西还有很多。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清楚的了解孩子们成长真正需要什么,创造更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我们必须明白:先进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最好,最适合于孩子们的。我们应当仔细回忆一下自己儿时的生活,想想那时的我们喜欢
6、什么,需要什么,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相信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关于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我认为,她的那种教育方法更适合与那些残障儿童。这套方法教育出的幼儿回缺少创造力,缺乏与社会交流的经验。而当前的所谓蒙式教育似乎是在把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中一些最不精华的东西发扬光大。通过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应当重视早期经验与亲子关系,因为人格的形成与幼儿的早期经验有很大关系。也许精神分析理论过于偏机,但他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的确应该注意在幼儿时期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对于幼儿表现出的一些经常性的过激的反映,我们应该给予足够重视,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及时解决,不让这种情绪持续下去。毕竟,很多人在长大后出现
7、的心理障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儿时留下的“后遗症”。中国古代的早期幼儿教育注重品德教育,认为道德习惯的养成是幼儿期教育的关键。这一点在今天依然需要我们重视。我想,在我们的幼儿教育中,应加入一些对良好道德品质的学习。比如适当的学一些道德品质方面的成语和典故,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可以约束他们的品行,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在对认知发展学派的学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当然要算是皮亚杰的阶段划分理论。在对幼儿的教育教学中,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目的都要符合儿童发展规律。如果给孩子的任务是他们哪个年龄段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孩子在经过多次尝试都失败后,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会在他们心中留下阴影。所以,在教育
8、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掌握好度,决不能拔苗助长。认知发展理论还重视幼儿与同伴、成人的社会性交往。这对我也是一个启示。应该鼓励孩子们多在一起活动,这不但可以提高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而且,从其他小朋友那里,他们同样可以学到很多经验性的东西。(蒙式教育在这一点上就显得很不足)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既应注意发现、培养优势智力领域,又应注意诊断、弥补弱势智力领域。要以长补短。在教育中要强调长与短的联系,使孩子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使他们在充满自信的情况下努力攻克自己的略势。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要求教育者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孩子,要全面的认识孩子,不能因为他们某一方面的不足而否认他们的其他方面,甚至否
9、认他们的全部。维果斯基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支架教学思想是当今比较有代表性的幼儿教育思想。他强调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从他的理论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比如,当孩子向老师提问时,教师不是马上给出正确的答案,而是提出一个赋有“挑战性”的问题诱导孩子自己想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教育方式,在中国似乎还不算常见,至少对于我来说还很新鲜,但我很赞成这种教育方法,因为这样做可以开发孩子的潜能,培养他们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当然,我们在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时,需要结合一些皮亚杰的阶段划分理论,在教学前,要仔细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情况,以免发生拔苗助长的错误。以上这些,都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思想,很多都是经过证实的“真理”,很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把这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原封不动的照般人家的东西,我们需要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幼儿教育理念。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要尊重孩子,要懂得宽容。很多时候小孩子的行为令大人感到反感,但我们必须清楚,他们之所以那么做一定有其理由,在想清楚原因前,大人们决不能盲目的上前制止,因为那样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