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乌江构皮滩水电站翻坝运输系统建设工程
精品文档
乌江构皮滩水电站翻坝运输系统建设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贵州省航务管理局
二〇一三年四月
1 建设项目概况
1.1项目地理位置
乌江构皮滩水电站翻坝运输系统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拟建项目)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境内,拟建项目所处位置见项目地理位置图。
图1 拟建项目地理位置图
1.2项目建设背景
根据《贵州省水运发展规划(2012-2030)》,乌江航道的乌江渡至龚滩(含洛旺河段)规划为三级航道,通航1000吨级船舶,为贵州省的出省水运主通道之一。但由于构皮滩水电站在建设大坝的过程未同步建设过船设施,严重制约乌江出省水运通道的建设。目前在建构皮滩垂直升船机2017年建成,年通过能力只有300万吨,加上远期规划年通过能力700万吨的二线船闸,离2020年吞吐量1500万吨尚有500万吨的差距。因此,无论是满足近期2015年500万吨过坝运量,还是2020年1500万吨过坝运量,建设乌江构皮滩水电站翻坝运输系统建设工程,利用公路运输解决过船通行能力不足的制约性因素,提升乌江航道的运输能力,是十分必要且急迫的。
根据《关于贯彻落实赵克志书记、省长批示精神加快推进公路、水运建设发展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黔府专议【2012】102号),加快推进沙沱、思林水电站过船设施和构皮滩水电站、龙滩电站航运翻坝设施建设。2015年10月1日前形成乌江500万吨/年通航能力的工作要求,力争2020年乌江、北盘江——红水河各形成1500万吨/年通航能力。其中,构皮滩水电站航运翻坝设施计划2013年上半年开工建设,确保2015年前建成投入使用。
1.3 拟建项目方案概况
拟建项目为乌江构皮滩水电站航运的翻坝工程,主要的建设内容包括构皮滩水电站坝上港区和坝下港区2座,以及水运枢纽运输公路。
坝上港区建设规模为年吞吐量500万吨和50万人次/年,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为630.0m,最低通航水位为585.0m,拟建1000吨级滚装泊位2个,陆域主要布置有办公楼、停车场(待泊区)、变电所、消防水池和门卫室等,占地18150m2。
坝下港区建设规模为年吞吐量500万吨,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为459.0m,最低通航水位为437.0m,拟建1000吨多用途泊位1个、件杂泊位3个、散货泊位2个。占地总面积约143550 m2,主要布置有堆场、仓库、办公楼、停车场、变电所、消防水池、和门卫室等,并配套建设给排水、供电照明、消防、环保等设施。
水运枢纽运输公路为二级公路,推荐方案全长16.910km,设计速度为40km/h,新建路段路基宽度为12m,利用构皮滩水电站进厂路段路基宽度为9m,利用省道S204段路基宽度为13.5m;拟建运输公路全部为路基工程,无桥梁、隧道、互通以及服务区等。
1.4 拟建项目规模及工程特性
(1) 坝上港区
拟建坝上港区位于构皮滩大坝上游约1.7km的乌江左岸支流石笋河左岸,工程位置距石笋河口约1.0km。坝上港区设计货运量为500万吨。坝上港区包括1000吨级滚装码头2座。滚装码头采取丁靠型式,码头结构采取实体斜坡道。斜坡道宽度为53m,长度为460.6m。斜坡道坡底高程为590.5m,顶部高程632.0m,坡比为9%。斜坡道略有弯曲。陆域占地面积为18150m2。
表1-1 坝上港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数 量
备注
1
泊位数
个
2
2
泊位长度
m
61
3
占地面积
m2
18150
4
办公楼
m2
1500
5
服务大厅
m2
200
6
安检房
m2
150
7
门卫
m2
21.6
8
道路面积
m2
5550
9
停车场面积
m2
4600
滚装船车辆
10
900
办公人员车辆
11
围墙
m
482
12
绿化面积
m2
3090
13
篮球场
座
1
14
挖方量
m3
928505
(2) 坝下港区
拟建坝下港区位于构皮滩大坝下游大乌江镇沙湾乌江左岸,工程位置距构皮滩大坝下游约12.1km。坝上港区翻坝货运量为500万吨。拟建设1000吨级泊位6个,其中件杂泊位3个,多用途泊位1个,散货泊位2个。陆域位于码头前沿线西南侧,总占地面积143550m2。散货港区主干道宽度为12m,布置了煤炭堆场、矿建堆场、矿石堆场。共布置了1个集装箱堆场、1个钢铁堆场、1个普通件杂堆场、4个件杂仓库、港区综合办公楼、侯工楼、前方调度楼、机械库、维修间等。
表1-2 坝下港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数量
备注
1
泊位数
个
6
2
泊位长度
m
423
3
码头平台尺度
m/m
282×25
4
40m长趸船
艘
2
5
总占地面积
m2
143550
6
港区综合办公楼
m2
1576.8
7
侯工楼
m2
840
8
生产调度楼
m2
504
9
维修车间
m2
504
10
机械库
m2
720
11
件杂仓库
m2
9600
12
变电所
m2
502.2
3个
13
消防水池
座
1
14
污水处理站
座
1
15
门房
m2
30.24
1个
16
地磅房
m2
108
2个
17
停车场
m2
4000
18
堆场面积
m2
21100
件杂+散货
19
道路面积
m2
47750
20
绿化面积
m2
11500
21
岩坡喷锚面积
m2
72100
22
浆砌块石挡墙
m
1076
23
围墙
m
100
24
箱涵
m3
211
25
土石方开挖量
m3
3500000
26
土石方填方量
m3
330000
27
疏浚量
m3
53000
(3) 拟建公路工程
拟建公路全长16.91km,项目起点至大土咀(K0+000~K0+600)为新建路段,长0.6km,路基宽度为12m;大土咀至歇场口(K0+600~K5+900)约5.3km为利用电厂公路段,路基宽度采用原宽9m,在适当位置设置紧急停车带;歇场口至庙林(K5+900~K11+900)段约6km为扩建省道S204路段,上坡方向增加一个车道,路基宽度为13.5m;庙林至项目终点(K11+900~K16+910)约5.01km为新建路段,路基宽度为12m。
1.5 建设工期及投资估算
1.5.1 建设工期
拟建项目计划于2013年7月开工,2015年6建成通车,工期2年。
1.5.2 投资估算
拟建项目总投资为81162.255万元,其中港区工程投资约54995.56万元,运输公路投资约26166.6950万元。
1.6方案比选
拟建项目工可仅对运输公路的走向及局部路段进行了比选,未对码头选址作方案比选。工可阶段提出部分利用老路方案和全新建道路方案,即K线方案和A线方案进行比选、大水井至肖家湾段拟定了K线(正线)和B线两个路线方案进行比较。K线为推荐方案。
拟建公路比选方案布设详见表1-3。
表1-3 拟建公路路线方案一览表
序号
比较路段
方案名称
桩号
长度(km)
1
部分利用老路方案与全新建方案
K方案
K0+000~K16+910
16.910
A方案
AK0+000~AK12+772
12.772
2
大水井至肖家湾段
K方案
K7+500~K15+700
8.2
B方案
BK7+500~BK15+014
7.546
经报告书比选,从工程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本评价推荐“K方案”,与工可推荐方案一致。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2.1.1 地表水环境
根据地表水现状监测,坝上港区所在的构皮滩库区以及坝下港区所在的乌江河段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2.1.2 地下水环境
根据地下水现状监测,拟建项目的运输公路沿线的浪水湾水井、箐口村水井和小沟湾水井等3处水井各项水质监测指标均满足《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中第三级标准。
2.1.3 环境空气
根据贵州省交通环保监测站在坝上港区、坝下港区选址处以及运输公路经过的箐口村的环境空气监测结果,工程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二级标准。
2.1.4 声环境
根据贵州省交通环保监测在拟建项目运输公路沿线声环境敏感点的监测结果,工程区域昼间、夜间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2类标准。
2.1.5 生态环境
(1) 陆生生态环境现状
拟建项目所在的余庆县大乌江镇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在植被区划上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评价范围内现存主要植被有针阔叶混交林、灌丛、人工果木林及农田植被等植被类型。根据沿线林业局提供的资料以及实地调查,拟建公路沿线评价范围内无古、大、珍、稀植物分布,也无名木古树分布。
拟建项目评价范围内有爬行动物计8种(亚种),两栖类共有9种(亚种),该区物种组成特征是以蛙科种类为多;拟建项目评价范围内评价范围内鸟类分布较多,多为常见鸟类,可能分布的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鸟类有3种,即鸳鸯、雀鹰、凤头隼等。评价范围内兽类共有10种,分属4目10科,草兔、野猪等分布较多;拟建项目评价范围内可能分布的国家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有鸳鸯、雀鹰、凤头隼等。
(2)水生生态环境现状
乌江河段共检出浮游植物计7门75属156种,常见种类有变异直链藻、颗粒直链藻、颗粒直链藻最窄变种、星杆藻、广缘小环藻、具星小环藻、尖头舟形藻、扁圆卵形藻、钝脆杆藻、中型脆杆藻、尖针杆藻、空球藻、单角盘星藻具孔变种和角星鼓藻等。
浮游动物86属183种,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中,轮虫、原生动物占绝对优势。轮虫常见种为螺形龟甲轮虫、刺簇多肢轮虫、沟痕泡轮虫、等棘异尾轮虫;原生动物常见种为冠砂壳虫、刺胞虫、蚤中缢虫、旋回侠盗虫。
底栖动物4门25科39属39种,优势种有水丝蚓、湖球蚬、闪蚬、扁蜉、二翼蜉、花鳃蜉等。
乌江贵州江段共调查到鱼类6目16科62属83种,占记录鱼类的63.3%。鱼类组成以鲤形目为主,共55种,占调查鱼类种类总数的66.3%;鲇形目次之,有17种,占20.5%;鲈形目6种,占7.2%。采集到的鱼类中有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3种,占特有鱼类历史记录的50%;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2种,占历史记录的66.7%。实地调查中共采集到鱼类57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9种,分别为长薄鳅、四川华吸鳅、西昌华吸鳅、半餐、厚颌鲂、宽口光唇鱼、昆明裂腹鱼、四川裂腹鱼及岩原鲤;其他经济鱼类14种,包括中华倒刺鲃、白甲鱼、瓣结鱼、鲤、鲇、大口鲇、黄颡鱼、云南光唇鱼、灰裂腹鱼、大眼鳜、花鱼骨、泉水鱼、墨头鱼、草鱼、鲢鱼等。
根据资料和调查,本项目不涉及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等鱼类重要生境。
(3) 余庆大乌江风景名胜区
拟建项目的坝上港区和坝下港区均位于余庆大乌江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同时拟建项目的公路K0+000~K2+500、K14+600~K16+910段共约4.81km位于景区范围内,距离拟建项目较近的景点有葛谷口、二郎峰、龙吟石、沙水湾、江心石、仙童峰、蛤蟆石等。
图2 拟建项目与余庆大乌江风景名胜区位置关系图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中评价范围的划分原则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本评价范围见下表2-1。
表2-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序号
环境要素
评 价 范 围
1
声环境
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以及港区边界外200m范围。
2
环境空气
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以及港区边界外200m范围。
3
地表水环境
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以及港区边界外200m范围;临近的乌江评价范围扩大至上游200m,下游1000m区域;临近坝上港区水库1km2范围。
4
地下水环境
按导则“本项目周围20km2范围内”,评价范围按公路红线两侧1km范围以及港区周围1km范围。
5
生态环境
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以内区域以及港区边界外陆域300m范围以及余庆大乌江省级风景名胜区。
6
社会环境
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敏感点(如居民点等),项目工可中的项目直接影响区——余庆县、大乌江镇。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工程环境影响及污染源强分析
3.1.1 水环境影响分析
(1) 施工期
①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平均每人每天生活用水量按80L计,污水排放系数取0.8,则计算得到施工人员每人每天排放的生活污水量约为0.064t。据调查,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就餐和洗涤产生的污水及粪便水(旱厕),主要含动植物油脂、食物残渣、洗涤剂等各种有机物,其成分及其浓度详见表3-1。
表3-1 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成分及浓度
污染物种类
pH
BOD5
COD
氨氮
SS
动植物油
浓度(mg/L)
6.5~9.0
150
250
25
250
50
拟建项目设置4处(坝上港区、坝下港区各1处,运输公路2处)施工营地,施工人员按每处100人计,则施工人员总数为400人,日用水量按80 L计,污水排放系数为0.8,则污水产生量为25.6 t/d。施工期为2年,每年按300天计,则共计产生生活污水15360t。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大,且污染物浓度较高,如不采取加以处理,将会对乌江以及运输公路沿线地表水和地下水均造成影响。
② 施工期生产废水
在混凝土搅拌、灰土拌和及各港区、运输公路等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生产废水,抛泥作业过程中也会产生污水,污水中主要污染因子为SS、碱性废水。
③ 疏浚作业扰动底泥产生的污染
码头前沿水域疏浚作业扰动底泥,泥沙中可能含有的Cu、Pb、Zn、Hg等重金属元素将会被释放到水中,对局部水域产生二次污染影响。
(2) 营运期
① 港区含煤、含矿污水
拟建项目港区建成后均从事煤炭及制品、磷矿及制品等的运输,其中坝上港区无无堆场,为滚装码头直接装车运输。堆场主要在坝下港区,散货泊位营运期间在煤炭及矿石装卸过程中将产生含煤、含矿污水,主要包括堆场径流雨污水、码头面初期雨污水、码头面及皮带机冲洗水等。
● 煤堆场、矿石堆场径流雨污水
表3-2 坝下港区煤堆场径流雨污水发生情况
污水发生情况
坝下港区
备注
含煤污水
煤堆场面积(m2)
4800.00
一次最大发生量
污水量(t/d)
139.30
一次最大降雨量为145.1mm
SS(kg/d)
2785.92
COD(kg/d)
0.95
年发生量
污水量(t/a)
1152.00
年降雨量为1200mm
SS(kg/a)
23040.00
COD(kg/a)
7.83
含矿污水
矿石堆场面积(m2)
31000.00
一次最大发生量
污水量(t/d)
899.62
一次最大降雨量为145.1mm
SS(kg/d)
989.58
年发生量
污水量(t/a)
7440.00
年降雨量为1200mm
SS(kg/a)
8184.00
● 码头面初期雨污水
表3-3 坝下港区码头面初期雨污水发生情况
污水发生情况
坝下港区
备注
散货泊位数
6
一次最大发生量
污水量(m3)
19.2
每个泊位3.2m3
SS(kg)
21.12
年发生量
污水量(m3/a)
576
SS(kg/a)
633.6
● 码头面及皮带机冲洗水
散货泊位在煤炭、矿石等卸船作业完毕后,在码头面、皮带机转接点等处可能洒落有少量粉尘,清扫后及时对码头面进行冲洗,每个泊位一次用水量约为5m3,年发生量为1000t/a。坝下港区6个散货泊位年发生量为6000t/a。根据已有同类港口工程实测资料,其主要污染物为SS,其浓度为200~2000mg/L,SS排放浓度按平均值1100mg/L计,每个泊位SS生量约为1100kg/a,坝下港区6个散货泊位年发生量为6600kg/a。
② 维修车间生产废水
本项目在坝下港区设置有维修车间,类比同类维修车间,产生的废机油的量约为600kg/a;含油废水主要为来自车间的冲洗污水,量较少,可以通过车间边缘排水沟进行收集沉淀处理,不外排。
③ 港区积聚效应产生的污水影响分析
随着港区及公路的建设并投入运营,港区附近及公路两侧可能会积聚一定的居民点布局,产生一定的污水影响。由于本项目港区将建设污水处理站以及沉淀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因此在港区附近的生活污水等可以通过排污管道将污水汇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距离较远的可以采取自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污水处理。
④ 港区生活污水
表3-4 各港区生活污水发生情况
序号
类别
坝上港区
坝下港区
合计
1
污水量(t/d)
5.76
26.88
32.64
2
污水量(t/a)
1900.8
8870.4
10771.2
3
COD(kg/a)
570.24
2661.12
3231.36
4
BOD5(kg/a)
380.16
1774.08
2154.24
5
NH3-N(kg/a)
57.02
266.11
323.13
3.1.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 水生生态环境
港区码头工程的水下施工作业对鱼类活动产生干扰影响;在鱼类产卵场所在水域施工时,若在鱼类产卵期间作业还会影响鱼类繁殖。但由于本项目港区码头的水下施工范围较小,施工时间短,因此其影响较小。
(2) 陆域生态环境
拟建工程征地涉及到永久占地48.25hm2,临时占地11.16hm2,其中占用了一定量的耕地、林地,从而将影响到当地农、林业生产。
3.1.3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1) 施工期
施工期主要是码头陆域及公路施工对环境空气产生污染影响,主要污染物为TSP,主要污染环节为灰土拌搅及混凝土搅拌和作业,其次为材料的运输和堆放、土石方的开挖和回填等作业过程。施工运输车辆及其它施工机械运行过程中排放少量燃油废气,主要污染因子为SO2、NOX和烃类等。
施工期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扬尘、粉尘、沥青烟,还有少量苯并[a]芘。类比同类工程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大气污染物一般表现为:
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下风向50 m、100 m、150 m处分别为12 mg/m3、9.6 mg/m3、5.1 mg/m3;若在沙石路面影响范围在200 m内。
灰土搅拌站产生的TSP:下风向50 m、100 m、150 m 处分别为8.9 mg/m3、1.6 mg/m3、1.0 mg/m3。
(2) 营运期
① 散货粉尘
根据工可报告中货运量预测情况,各港口运输的散货货种包括煤炭、磷矿。其中磷矿以块矿为主,不易起尘,粉尘发生量很小。因此本评价在计算散货粉尘污染时,仅选择煤炭进行计算。
● 煤堆场粉尘
根据坝下港区的煤堆场布置情况,按上式计算在最大作业风速10m/s条件下,采取洒水措施前后(含湿量分别为3%、7%时)的煤堆场起尘源强见表3-5。
表3-5 坝下港区煤堆场粉尘污染源强
港口名称
煤堆场面积
(m2)
煤堆存量
(t)
堆场粉尘源强(mg/s)
含湿量3%
含湿量7%
坝下港区
4800
14400
1745
29
● 煤炭装卸粉尘
表3-6 煤炭装卸作业粉尘污染源强
计算风速
年平均风速2m/s
最大作业风速10m/s
含湿量(%)
3
7
3
7
装卸粉尘源强(mg/s)
263
17
3451
227
● 煤炭粉尘年发生量
表3-7 坝下港区煤炭粉尘年发生量 单位:t/a
港口名称
煤炭粉尘发生量
洒水前
洒水后
坝下港区
60
18
② 港区汽车运输道路扬尘
根据货物吞吐量测算,营运期各港区日均车流量按50辆/d计算。每个港区运输道路按300m计,估算得到洒水前后每个港区全路段扬尘量分别为2.97kg/d和0.56kg/d,年发生量分别为1t/a、0.19t/a。坝上港区和坝下港区等2个港区的扬尘年发生总量在洒水前后分别为2t/a、0.38t/a。
③ 港区汽车尾气
根据港区车流量,按载重车为柴油车,车辆在各港区内平均行驶距离为0.3km,估算得集疏运车辆在每个港区内汽车尾气排放量:CO为122.27g/d,NOx为201.06g/d,CnHm为20.1kg/d;7个港区汽车尾气污染物全年发生总量SO2为34.92kg/a,CO为291kg/a,NOx为478.53kg/a,CnHm为47.84kg/a。
④ 港区垃圾收集间臭气
坝上港区和坝下港区各设1座垃圾收集间,收集港区生活垃圾以及过往船舶生活垃圾,每天清理至余庆县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垃圾间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垃圾臭气,由于港区周围居民点分布较少,且距离港区较远,因此对周围大气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极小。
⑤ 运输公路汽车废气
营运期随着交通量的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总量也会相应加大。汽车排放的尾气中所含多种污染物,如:CO、NOX和石油类物质等。本评价所选取的预测评价因子为NO2,考虑到汽车制造业科技进步和环保型高标号无铅汽油推广应用等因素,营运期的公路污染物源强修正参数取0.64。根据拟建公路车流量及源强计算公式计算,公路营运近、中、远期NO2排放源源强值见表3-8。
表3-8 拟建项目运输公路各路段污染物NO2排放源强(单位:mg/m·s)
路段
NO2
2015
2021
2029
日均
高峰
日均
高峰
日均
高峰
樱桃井码头—歇场口
0.319
0.558
0.322
0.564
0.332
0.582
歇场口—庙林
0.410
0.718
0.479
0.838
0.711
1.244
庙林—沙湾码头
0.326
0.571
0.330
0.577
0.341
0.597
3.1.4 声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
施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为爆破及陆域施工机械等产生。炸礁爆破噪声源强在100~110dB(A)。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这些设备会辐射出强烈的噪声,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其中施工机械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等,运输车辆包括各种卡车、自卸车。这些设备的运行噪声见表3-9。
表3-9 主要施工机械和车辆的噪声级
机械设备
测距(m)
声级(dB)
备 注
挖掘机
5
84
液压式
推土机
5
86
装载机
5
90
轮式
搅拌机
2
90
推铺机
5
87
铲土机
5
92
平地机
5
90
压路机
5
86
卡 车
7.5
89
卡车的载重量越大噪声越高
移动式吊车
7.5
89
a、根据预测结果,施工噪声将对沿线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噪声影响白天将主要出现在距施工场地42.5m范围内,夜间将主要出现在距施工场地198.7m范围内。从预测结果看,声污染最严重的施工机械是铲土机和装载机。其它的施工机械噪声较低。由于夜间强噪声源是禁止施工的,基于此前提下昼间距离施工场地42.5m范围内受影响的声环境敏感点有2个,分别为箐口村和箐口小学。为减轻施工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施工单位应根据场界外敏感点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
b、由于受施工噪声的影响,距公路施工场界昼间42.5m以内、夜间198.7m以内的敏感点其环境噪声值出现超标现象,其超标量与影响范围将随着使用的设备种类及数量、施工过程不同而出现波动。为减轻施工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施工单位应根据场界外敏感点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
(2)营运期
① 港区噪声
营运期港区噪声污染源主要为进出港区船舶的交通噪声及港区装卸作业噪声。各类型船舶、装卸机械的的噪声值按《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确定,见表3-10。
表3-10 营运期机械设备单机噪声
序号
机械类型
型号
测点距离(m)
等效声值[dB(A)]
1
500吨级船舶
15
71
2
100~500吨级船舶
15
68~70
3
拖船
船上
65
4
拖船顶推
船上
67.5
5
船舶辅机
25
61
6
装载机
ZL50
5
76~80
7
皮带机
5
68
8
装船机
5
67~99
9
推土机
T80
5
86
10
自卸汽车
FJ60
71~96
11
卷扬机
5
84
12
固定式起重机
5t-20m
5
62~81
13
叉车
2~5t
5
67~103
② 公路运输交通噪声
根据工可报告提供的昼间、夜间以及5种车型数据,经过分类折算后本次环评采用的昼间系数为0.827,计算得到拟建公路营运各期小、中、大型车单车平均辐射声级预测结果见表3-11。
③ 营运期噪声影响预测
a. 港区船舶噪声:拟建项目营运期船舶以100t、300t和500t级专业运输驳船,兼顾客船,最大代表船型为500 t级船舶。根据同等级航道实测资料,该类船型15 m处的暴露声级约71 dB(A),衰减至70 dB(A)的距离为17 m,衰减至55 dB(A)的距离为85 m。根据现场调查,拟建项目距离港区周边200 m范围内均无集中式居民点,拟建项目建成后,营运期港区船舶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b. 装卸作业机械噪声:港区机械作业具有间歇性、流动性的特点,机械噪声在63m外均能达到标准要求,噪声值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2类区对应标准要求。根据现场调查,拟建项目港区距离居民点均较远,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敏感点分布,营运期港区装卸作业噪声不会对其造成噪声干扰影响。
c. 交通噪声预测:
不同营运期、不同时间段、距路边不同距离的交通噪声预测
(a) 按4a类标准,拟建项目水运枢纽运输公路樱桃井码头—歇场口段营运近期、中期、远期:昼间达标距离均为距路中心线10m,夜间达标距离分别为距路中心线16.4m、16.6m和17.2m;歇场口—庙林段营运近、中、远期:昼间达标距离为距路中心线10m,夜间达标距离分别为距路中心线19.5m、21.8m和28.5m;庙林—沙湾码头段营运近、中、远期:昼间达标距离为距路中心线10m,夜间达标距离分别为距路中心线16.8m、17.1m和17.7m。
(b) 按2类标准,拟建项目水运枢纽运输公路樱桃井码头—歇场口段营运近期、中期、远期:昼间达标距离分别为距路中心线12.7m、12.9m和13.4m,夜间达标距离分别为距路中心线34.0m、34.7m和36.0;歇场口—庙林段营运近、中、远期:昼间达标距离分别为距路中心线15.4m、17.0m和35.5m,夜间达标距离分别为距路中心线40.0m、45.0m和59.9m;庙林—沙湾码头段营运近、中、远期:昼间达标距离分别为距路中心线13.3m、13.5m和13.9m,夜间达标距离分别为距路中心线34.2m、35.0m和36.3m。
(c) 相对于昼间噪声达标距离,夜间达标距离大于昼间的达标距离,说明拟建项目水运枢纽运输公路交通噪声影响大于昼间。
(d) 从拟建项目水运枢纽运输公路的交通噪声预测达标距离看出,公路营运近、中、远期达标距离的增加,是因为近、中、远期交通量逐渐增大所致。
(e) 因拟建项目水运枢纽运输公路两侧区域路经许多村寨,且居民点较集中,建议建设单位采取相应降噪措施,降低公路营运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公路路中心线两侧区域第一排避免作为教学、住宿、医疗等。
主要敏感点环境噪声预测与评价
本项目沿线4处敏感点中,营运近期昼间均不超标,夜间有3处超标,为浪水湾、箐口和箐口小学,超标量为0.7~3.3dB。营运中期昼间均不超标,夜间有3处超标,为浪水湾、箐口和箐口小学,超标量为0.8~4.0dB。营运远期昼间均不超标,夜间有3处超标,为浪水湾、箐口和箐口小学,超标量为1.1~5.8dB。
表3-11 拟建项目运输公路营运各期各车型单车噪声排放源强 单位:dB
序号
路段
近期(2015年)
中期(2021年)
远期(2029年)
车型
时段
源强
车型
时段
源强
车型
时段
源强
1
樱桃井码头—歇场口
小型车
昼间
65.8
小型车
昼间
65.8
小型车
昼间
65.8
夜间
65.8
夜间
65.8
夜间
65.8
中型车
昼间
64.3
中型车
昼间
64.2
中型车
昼间
64.2
夜间
64.1
夜间
64.1
夜间
64.1
大型车
昼间
72.0
大型车
昼间
72.0
大型车
昼间
72.0
夜间
71.8
夜间
71.8
夜间
71.8
2
歇场口—庙林
小型车
昼间
65.8
小型车
昼间
65.8
小型车
昼间
65.8
夜间
65.8
夜间
65.8
夜间
65.8
中型车
昼间
64.2
中型车
昼间
64.2
中型车
昼间
64.3
夜间
64.2
夜间
64.1
夜间
64.2
大型车
昼间
71.9
大型车
昼间
72.0
大型车
昼间
72.1
夜间
71.7
夜间
71.8
夜间
71.9
3
庙林—沙湾码头
小型车
昼间
65.8
小型车
昼间
65.8
小型车
昼间
65.8
夜间
65.8
夜间
65.8
夜间
65.8
中型车
昼间
64.3
中型车
昼间
64.2
中型车
昼间
64.2
夜间
64.1
夜间
64.1
夜间
64.1
大型车
昼间
72.0
大型车
昼间
72.0
大型车
昼间
72.0
夜间
71.8
夜间
71.8
夜间
71.8
3.1.5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 施工期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废弃土石方、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整个施工期生活垃圾发生量约为240t。施工期建筑垃圾包括码头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约200~500t。港区建设和公路建设产生的废弃土石方112.34万m3。
(2) 营运期
① 船舶生活垃圾
船舶生活垃圾主要为船舶航行工作人员产生,计算得出通过本项目坝上港区和坝下港区收集的船舶生活垃圾发生量约为25t。
② 港区生活垃圾
坝上港区和坝下港区定员分别为48人、224人,各港区生活垃圾发生量见表3-12。
表3-12 营运期各港区生活垃圾发生量
港区名称
定员(人)
日发生量(kg/d)
年发生量(t/a)
坝上港区
48
48
15.84
坝下港区
224
224
72.92
3.1.6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码头及公路将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公路建设造成一定量的拆迁,对沿线的被拆迁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对利用现有的构皮滩水电站公路及省道S204段进行施工时会对过往交通造成一定影响。各码头施工区、施工营地将对临近居民产生干扰影响。
3.2环境保护目标
3.2.1 水环境保护目标
水环境保护目标与本项目的位置关系见表3-13。
表3-13 拟建工程沿线水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概况
与拟建项目位置关系
保护目标照片
执行标准
1
地表水环境
构皮滩库区
拟建工程的坝上港区位于构皮滩库区的的左岸。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扎佐河执行Ⅲ类标准
2
乌江
拟建工程的坝下港区位于该段乌江左岸,运输公路距离乌江岸边最近约70m。该段乌江位于下游的思林电站库区的库位段,水质一般。
3
新坡水库
新坡水库位于拟建公路K8处左侧,距离公路约90m,低于拟建公路。拟建公路在该段为扩建。该水库无饮用功能,主要为农灌水库。
4
马鞍山取水点
马鞍山取水点为构皮滩水电站的取水工程,取用乌江河水用于电站的生活及生产用水。取水点位于构皮滩水电站大坝下游约2.5km处的乌江右岸,距离本项目的坝上港区约4.5km。
5
地下水环境
浪水湾水井
位于拟建工程运输公路K1+900左侧约80m处,为承压地下水出露,流量约0.5L/s,流量在冬季较小,水质较好,目前供浪水湾约4户生活用水。
《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中第三级标准
6
箐口村水井
位于拟建工程运输公路K8+000处,位于现有S204二级公路路基下方,公路以涵洞通过该水井,居民饮用水由涵洞中的水管引出,供附近约20户居民饮用,为承压地下水,水质好,流量约5L/s。
7
小沟湾水井
位于拟建工程运输公路K8+250处右侧山体,距离公路约50m,高于公路,高差约20m,主要上层滞水汇聚而成,水量及水质受降雨影响较大,目前主要附近约3户饮用。
3.2.2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现场调查,拟建工程评价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包括珍稀保护动植物、耕地、沿线植被、动物等以及大乌江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本项目的位置关系见表3-14。
表3-14 拟建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概况
与拟建项目位置关系
保护目标照片
余庆大乌江省级风景名胜区
本项目的坝上港区和坝下港区均位于大乌江风景名胜区范围,同时拟建的运输公路在K0+000—K2+500段和K14+600—K16+910段共计约4810m位于该景区范围内,同时距离较近的景点有葛谷口、二郎峰、龙吟石、沙水湾、江心石、仙童峰、蛤蟆石等
3.2.3 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来看,拟建公路周边及沿线居民点分布稀少,拟建项目的声环境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主要是运输公路沿线的居民点及学校等,见表3-15。
表3-15 拟建项目公路沿线环境保护目标基本情况
序号
路基宽度
桩号
名称
工程形式
敏感点地面与路线地面高差(m)
距路中心线(m)
距红线(m)
评价范围户数
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简况
拟建道路与敏感点
关系平面图
照片
4a类
2类
1
9m
K2+200~K2+250左侧
浪水湾
路基
-2
15
10
4
6
属乌江镇箐口村范围内共10户,房屋多为2层砖混,背对公路,均低于路基。受现有道路交通噪声影响,但由于现有的电厂公路车流量极小,声环境较好。
2
13.5m
K6+200~K6+950左侧
箐口
路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