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的发展历史09级应用心理3班 刘晓敏 200909150104摘 要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了老年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从各个时代,分别介绍了老年心理学在中西方的发展历史、代表人物,以及老年心理学的研究现状。简略的叙述了老年心理学的定义与大致发展历程。关键词 老年心理学;发展历史1 前言老年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成年以后增龄老化过程的心理活动变化、特点、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研究老年期个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又称老化心理学。它也是新兴的老年学的组成部分。老年心理学一方面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科,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有社会科学属性,研究方法也涉及多种不同性质的学科.另一方
2、面,老年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如果在研究或临床工作中不重视方法学,可能会出现由“常识心理学”代替科学心理学的情形。由于人的心理活动以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功能为基础,并受社会的制约,所以老年心理学涉及生物的和社会的两方面的内容.研究范围包括人的感知觉、学习、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以及智力、性格、社会适应等心理特点因年老而引起的变化。老年心理学如同心理学一样,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却只有一个短短的历史。对于人们年龄增长的研究和探索,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这一点在古代埃及、中国、希腊以及古罗马时期,就为人们所认识了。在那久远的年代中,念咒僧、思想家、哲学家和医生等把高龄、死亡等问题都只看成是一种宗教仪
3、式、一种思想,并不把它看做一门科学。有关老年心理学的研究虽只在十九世纪以后才正式创建,但我们可以再古代、中世纪、近代的西想家、哲学家和医生所遗存的大量文献中,残缺不全地看到一些记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高龄、死亡、衰老等进行观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2 西方老年心理学的发展历史2。1 古代与中世纪 根据文字记载,人类对于老人、衰老问题的心理学上的兴趣,可以追溯到希腊、罗马时代.在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以科学的方法对生命、老年进行研究了。在最初的阶段中,还可以看到前一时期的影响十分强大,缺乏科学性.进入了十七世纪以后,才开始真正采取合理的、经验的和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2。2 近代 在西方,第一个对人的一生进
4、行心理学、科学分析的,可以说是数学家、统计学家、天文学家Quetelet。他以0老年期的人为研究对象, 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人的出生率、死亡率、身高、体重及智力、运动等与年龄性别的关系,阐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老化问题,首先采用数量化的研究手段,对发展与年龄的关系问题中的个别差异进行了研究,他把统计学的方法运用到心理学的研究,获得了相关的研究指标,积累了老年心理学研究的宝贵资料。 他不仅对老年心理学,而且对整个心理学的研究都作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1835年他通过人及其能力的发展一书公布了自己关于年龄与成绩的研究,想到要预测年龄与从属变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在英国,Galton受Quetelet的影响,
5、进行了以人为对象的测定性、数量性研究(Galton,1885)。进入20世纪,由Quetelet和Galton开创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用科学的方法去把握人的发育与衰老过程的尝试,各国都广泛的开展起来了。2。3 现代 在美国,正式研究衰老,最早较系统地阐述老年的心理问题的是Hall,他在衰老(Senescence; The last half of life)(1922)一书中,以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思想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他反对把老化仅仅看作是人退回早期阶段的一种返归,强调在老年人中老化过程的显著的个别差异。他首创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大量的老年心理学的资料,系统论述了老年期的本质、老年观的历史、老年
6、期的疾病、及死亡的心理等,极大地丰富了老年心理学的研究,推动了老年心理学的发展。斯坦福大学从1928年起,以Terman为中心,成立了关于衰老问题的心理学研究小组。其研究成果先后由Miles(1931,1933)、Miles夫妇(1932)以及Strong(1931)等人相继发表了出来。可是直到1970年才第一次用老年心理学(Geronpsychology)这一次,对老人、衰老的心理学研究进行了介绍(Botwinick。1970)。1945年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率迅速增加,对心理活动老年化的实验研究及其他研究急剧增多。据报道,在19511980年的30年间发表的7
7、篇有关老年心理研究的综述,共引用了247种杂志,1571篇论文。而1983年发表的一篇综述中,于19751981年仅六年间就查阅到4057篇有关成年发展和老年心理的文献。3 中国老年心理学的发展历史3。1 古代 在中国,有关老年心理学和养生学的思想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在调摄情志以益寿延年方面就有不少造述。如孔子强调“仁者寿”、“智者寿”的思想,提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腧矩的见解。在道德经和庄子中,明确提出了无欲、无知、无为的“返朴归真”思想,对中国历代养生学有重要影响。又如唐代孙思邀的千金翼方中载:“论曰: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
8、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情性变异,食饮无妙,寝处不安,生动地论述了人在年老过程中的记忆、视觉、听觉、味觉以及性格、情绪状态等的一系列变化。3。2 近代 在中国心理学界也有只重视儿童发展而忽视成年与老年心理的倾向。只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毕生发展心理学观点逐步被人们所接受以后,老年心理学才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部分。50年代以来,有关老年智力问题的研究最多,其次是老年记忆和学习问题。总的说来,老年心理学集中注意于认知过程老年化的研究,然后是个性、社会适应和态度的研究。此外,有人强调心理生物学的研究,或强
9、调社会心理过程的研究,也有人把感觉和知觉与健康和生存的年龄变化联系起来研究.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对老年认知的训练研究。近代老年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在中国起步较晚.比较系统地开展这方面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侧重于记忆的老化研究。4 老年心理学的研究现状4。1 智力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西彻对高龄期被试者进行的智力恢复训练的研究。着重进行推理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的训练,发现,训练后这两方面能力都能恢复。认为老年人的智力恢复是可能的,是由于“用近废退”造成的。 2、围绕传统的智力测验到个体的实际能力这一问题而展开的。将个体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所用到的能力分为社会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
10、力,对这两能力的制约因素及年龄差异进行一系列的研究。 3、成人智力的双重过程概念和伴随选择的最优补偿的智力模型。认为随年龄增长,个体的液态智力会逐渐下降,但个体会选择适当的晶态智力来补偿.构成智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熟悉性,老年人并不存在智力降低的问题。还发现60岁老人的智慧有明显增加。4.2 人格研究 1、人格的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研究。研究焦点是个体从成年到老年,人格是稳定的还是变化的.对个体从青年期到中年期的跟踪研究发现:这个期间人格处于稳定的状态,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在抑郁性、固执性、歇斯底里性等方面特征会有明显的增强。以中年期到老年期的人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了在这一阶段
11、会出现的人格类型,结果证实,只有四种类型的人格特征会随年龄发生微妙的变化,从总体上看,80%左右的人格特征并不会发生改变。 对平均30岁的被试者进行40年后的人格特征和适应的关系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期后的适应状况与40年前的人格特征是相关联的.儿童从614 岁间人格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3037岁间及4047岁间的人格易于变化,特别是女性变化更为明显。人格在人生的后半期比前半期(青年期)更为稳定。 2、对人格结构的研究。以人格的“大五”模型为基础,对被试者进行纵向追踪的人格测定显示,个人的开放性、外向性、神经质等方面的人格特征比较稳定,随年龄的变化很小。人格特征随着年龄增长会呈现出降低性或稳
12、定性,某些人格特征甚至到了老年期后还会出现发展提高的趋向。1950年艾里克森提出了阐释毕生发展的著名的八阶段理论,有两点独到之处,一是任意一时期的身心发展顺利与否,与前面阶段的发展情况相关;二是将人生的每一发展阶段视为是危机的解决,每一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 在这以后,围绕他理论中的青年期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了很多的研究,近期这方面的研究又将老年期心理的、社会的发展视为重点,研究认为到了人生的后半期,人格仍然会发展变化。 现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一致的结论是,整体上来说,人格到了老年期后会比较稳定,但是由于人格是由诸多因素、诸多方面构成的综合体,当然也会存在有发展提高的一些方面。 3、对自我
13、概念的研究。自我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构成自我概念的要素所进行的变化与否的发展研究,这方面的研究都比较一致地接受了构成自我概念的各因素稳定性的观点,而对于自我概念总体上的研究却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这些研究中有一点很令人注目,那就是关于对老年人的躯体意象的研究, 研究指出并不是象我们一般所认为的那样,人到老年后就会出现否定的躯体意象。 近期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又将目光投向了毕生发展和自我概念的构造上。自我概念分为过去自我、 现在自我、将来自我,并就其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4、主观幸福感(SWB)。是反映某一社会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SWB包括情感体验和认知判断。前者是
14、指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后者是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认知、判断,即生活满意感。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活满意感构成SWB的三个维度。(表1-1): (1)SWB的定义: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肯定性的评估,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它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生活满意,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低水平的负性情感。 (2)主观幸福感的结构模型: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与个人的收入状况紧密相关,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如此,研究还发现自评的健康状况比客观的健康状况对主观幸福感更有影响力;和谐的家庭的气氛、朋友的数量、牢固的爱情关系可以给个体提供认知、情感及行为上的支持,从而能维持并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此外还有一些个人外在的客观因素也会影响到主观幸福感,如年龄、文化程度等.个体的人格因素也会影响其主观幸福感.此外研究还发现,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也有关联。因此,个人的收入、社会关系、 人格因素称为是人们产生主观幸福感的个人资源,因为它们在实现个人的目标、达成个人的愿望上起到了积极因素的作用.参 考 文 献高焕民,柳耀泉,吕辉(2007).老年心理学.科学出版社.井上胜也(1980)。老年心理学.五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