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东“非遗”舞蹈大祁庄地秧歌的调查与研究_韩晗.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90209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非遗”舞蹈大祁庄地秧歌的调查与研究_韩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非遗”舞蹈大祁庄地秧歌的调查与研究_韩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非遗”舞蹈大祁庄地秧歌的调查与研究_韩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非遗”舞蹈大祁庄地秧歌的调查与研究韩晗,孙晓丹(德州学院音乐学院,山东德州 )摘要:大祁庄地秧歌起源于德州市武城县郝王庄镇大祁庄村,距今已有 多年的历史。德州学院师生从传统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艺术形态学等角度对大祁庄地秧歌展开了调查,发现大祁庄地秧歌具有独特的艺术形态、社会价值,但后继乏人,传承堪忧,需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校地合作以及借助“互联网”等多方资源助力这一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关键词:大祁庄地秧歌;“非遗”舞蹈;传承;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课题项 目:年 山 东 省 传 统 文 化 与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专 项 课

2、题“山 东 非 遗舞 蹈 大 祁 庄 地 秧 歌 的 调 查 研 究”()。作者简介:韩晗(),女,山东德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舞蹈教学与理论研究。“地秧歌”是不踩高跷表演的一种秧歌,主要流传于中国北方地区,是一种群众性很强的民间舞蹈。武城大祁庄地秧歌始于元末明初,是鲁西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且流传至今的地方传统舞蹈之一。年月,大祁庄地秧歌被列入德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一、大祁庄地秧歌的缘起大祁庄隶属于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郝王庄镇。大运河畔的武城,有两千多年的建县史,有“武备之城”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每次战乱都造成此地人口的减少,特别是靖难之役对当地人口造成毁灭性损耗

3、。明初先后十余次从山西向全国各地移民,其中 次移至山东、河南等地,山东武城县为重点移民地区。另外,明代军屯制度下的屯兵和少量元朝遗民也是此地人口重要的组成部分。移民所建村落大都以此地主要家族的姓氏命名,如:王庄、刘庄、张庄、田庄、祁庄等,大祁庄也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大祁庄以农业为主,此地的原住民在田间劳作之余为缓解疲劳,编创出一系列轻松且俏皮诙谐的动作自娱自乐。扎根于大祁庄的移民又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将原有民俗与当地民俗文化逐渐融合,最终形成了大祁庄地秧歌的独特表演形态。二、大祁庄地秧歌艺术表演形态大祁庄地秧歌源起于元末明初,自清代以来在本地及附近村落获得大规模发展,在重要的节日、庆典中进行表演,

4、成为当地民间最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实地采风中得知,现在存续的大祁庄地秧歌表演仍然延续着清代时期的传统表演形式。(一)人物角色大祁庄地秧歌表演队伍人物角色众多:最前面的角色是领队,俗称“打伞的”,手持一把红色华盖;身后是四名武士,俗称“打棒的”,身穿青色打衣、打裤,头扎青巾,额戴镜牌,腰系宽带,足蹬快靴,为队伍的保护神,在队伍中主要起领舞和打场子的作用;后面跟着四名艳妆女子,角色是宫女;宫女后面是四名手持马鞭的鞑靼人,俗称“鞑子”,即元朝的蒙古统治者;接着是四名汉族年轻女子,扮演鞑靼人老婆;再后面有四名女子扮演鞑靼人小老婆,均身着艳妆手持彩绸。其他角色还有:浪荡公子、打渔公、打渔婆、算命先生

5、、货郎、花郎、猎人、老头、瞎婆、瘸子、傻小子、傻闺女及三教九流等戏剧人物。在角色数量上,河北昌黎地秧歌有著名的铁三角:妞、丑、,这三个角色是昌黎地秧歌的主要角色。显然山东大祁庄地秧歌中的人物角色更多,表演风格更多样,服装道具和性格特征也更鲜明,这些不同体现了大祁庄地秧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大祁庄地秧歌队员在表演时会根据场地、场合进行即兴表演。大祁庄地秧歌以人物丰富、个性鲜明为特色,角色扮演也比较开放,有时男性扮演女性第期 韩晗,等:山东“非遗”舞蹈大祁庄地秧歌的调查与研究角色、年轻人扮演老年人,在角色的转换中呈现更夸张、更戏剧性的表情与肢体动作,视觉冲击力较大,这种热情洋溢的秧歌表演能够调动观众的

6、情绪,使其在观赏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快乐。(二)表演形式大祁庄地秧歌表演时上场队员少则六七十人,多则达上百人,多数身着明清时期的服装,根据角色的需要手持相应的手绢、伞、棒、鼓等道具。秧歌队伍浩浩荡荡穿梭在大街小巷,围观百姓在两旁拍手叫好,场面热火朝天。在扭完一轮秧歌后,撑伞者便开始唱秧歌,唱时点其他队员,点谁谁就唱,气氛热烈。可见,大祁庄地秧歌是以舞为主,以唱为辅,集舞唱一体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地秧歌队伍表演时二人一排,横向交叉来回扭着秧歌步,队形按直行、圆形、二龙吐须等路线变换。直行和圆场时二人交叉来回走,二龙吐须时“打伞者”先向上一举再向下往回一翻,四个“打棒的”一起打一套飞脚后,两队均向外

7、回翻走,总之“打伞者”怎样领后面就怎样跟。大祁庄地秧歌注重全身的协调配合,主要动力点在肩、胯、腿、脚等部位:肩部动作包括耸肩、抖肩、晃肩等;胯部动作包括扭胯、提胯、坐胯等;腿部动作包括曲腿、踢腿等;脚部动作包括十字步、碎步、挖子步等,表演者脚下动作灵活多变、队形变化多样。在大祁庄地秧歌表演中讲究“即兴发挥”,表现形式不固定,队形变换有着很大的随机性,而这一表演形式正与山东潍坊地区另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高密地秧歌”形成鲜明对比。高密地秧歌大都遵循一定的表演规范,演出中的动作风格、表演路线、队形变换都有固定的套路,其舞蹈动作主要发力点集中在臂、腰、胯、踝等部位,在伸、韧、碾、拧、扭的体态中形

8、成其秧歌表演形式。大祁庄地秧歌至今仍保留着多民族角色并存的表演形式,这也是大祁庄地秧歌区别于山东其他地区地秧歌的特色之一。老艺人表示这种独特表演形式化形成最初是因参与的表演者本就来自不同民族,表演时保留了自身民族特色,后逐渐发展成为固定模式。据德州学院师生实地采风调研发现,如今的大祁庄地秧歌仍保留了这种特色。如队伍中持马鞭的“鞑靼人”,有晃肩、骑马等动作,带有明显的蒙古族舞蹈动作的特点,是蒙古族舞蹈风格的自然遗存。大祁庄地秧歌与武术也有着密切关联,在表演时承担特定角色的男性演员都具备一定的拳脚功夫,如带队角色“武生”的一些动作就借鉴了武术中的招式,如“挖子步”“蹲步”等。大祁庄历来民风淳朴,每

9、年春节、元宵节前后均在本村表演,周边村庄也会派人前往大祁庄邀请秧歌队去表演。三、大祁庄地秧歌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一)大祁庄地秧歌的现状近年来大祁庄地秧歌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大祁庄地秧歌主要通过祖传孙、父传子侄的方式传承。目前已传至第五代祁由义老人(见图)。其主要传承手段是师徒间口头传授及内心领悟,而传承人已进入古稀之年,对技艺的传授心有余而力不足,学习者多凭借记忆,难免出现遗漏和错误。就目前状况来看,大祁庄地秧歌表演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节目形式,经典、优质的节目更是少之又少,创作内驱力不足、演员缺乏已经严重威胁到它的发展。图第五代传承人祁由义老人(中)大祁庄地秧歌曾是当地人主要的娱乐形式。改革开放

10、以来,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人口流动的日益加速,使大祁庄地秧歌文化的根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媒体逐渐成为农民日常文化活动的主要选择,农民正逐渐脱离、遗忘当地的民俗文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娱乐形式的多样化,观众的大量流失,使秧歌这种曾经的主要娱乐方式,成为小众的艺术形式。(二)大祁庄地秧歌的发展对策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中提出,要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为加强传承与发展大祁庄地秧歌,保护地方非物质

11、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文化传承机制。地方政府应根据 意见 中的各项要求,调整当地“非遗”项目的扶持政策,将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纳入各级行政部门绩效考核;根据“非遗”项目的等级将资助金列入各级行政部门的财政预算中,对从事与协助“非遗”传承与发展的企业、机构制定合理德州学院学报 第 卷的税收减免政策,以激发传统舞蹈市场经营的主动性。当地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寻找文化传承人,完善对传承人的保护机制,并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对大祁庄地秧歌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艺术特征等方面展开全面的研究,按照省级“非遗”的标准来保护、传承地秧歌艺术,积极申请加入山东省级非物质

12、文化遗产名录。增加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地方社会力量参与到地方“非遗”项目的保护中来,共同建立和谐、互助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中社会力量包括地方企业、文化传媒机构、艺术培训学校、基层社区等。将“非遗”舞蹈引入社区、学校等,通过主题宣传活动、非遗课程、公益讲座等形式,增加大众对“非遗”舞蹈的认识。依托社会力量建立群众可参与的“非遗”传习基地,依靠社会参与形成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商业服务,与地方政府联动加大宣传力度,拓宽传播渠道,推动“非遗”舞蹈产业的发展,向公众推广“非遗”舞蹈文化,让公众成为传统舞蹈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加强校地合作,打造专业创

13、新发展团队。“非遗”舞蹈是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强校地合作,发挥文化教育功能,保护地域文化资源,促进地秧歌的文化传承。首先,作为传承优秀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地方高校应将地秧歌文化融入高校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地域文化相关课程,开设“第二课堂”,增强学生对地秧歌文化的认识,将“非遗”舞蹈学习融入服务地方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地秧歌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带着“非遗”舞蹈理论知识与技能积极参与到基层锻炼、实习实训与服务地方的工作中去。其次,在校地合作基础上打造专业创新发展团队。专业团队的成员应包括:非遗传承人或老艺人、地方文化管理者、高校专业师生等。老艺人、传承人通常经验丰富

14、,技术精湛,是团队建设的灵魂和基础;地方文化管理者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和实践经验,社会资源丰富,可实现一手信息的收集整理;高校师生科研能力强,舞台经验丰富,能够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合与舞台创新实践,能为非遗项目组建专业创新发展团队。高校教师在满足民间传统文化有效传承需要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本土优秀文化探索的积极性。以专业的能力保护、继承和发展地域文化,是实现“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保障。借助“互联网”,拓宽“非遗”传播渠道。在“互联网”背景下,以文化部启动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 为宗旨,建立多元化“非遗”项目展示平台,对“非遗”文化进行数字化保护,与民众建立“非

15、遗”文化互动机制,拓宽地秧歌文化在社交平台的宣传维度,利用短视频、自媒体、融媒体、公众号等新兴信息渠道,实现大众与“非遗”文化的良性互动。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检测民俗文化的传播是否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是否获得了更多社会组织的支持与帮助,收集反馈信息形成实时数据。完善舞蹈数字化资料,将数字技术应用于“非遗”舞蹈保护,实现“非遗”舞蹈保护的持续性和广泛性。推动舞蹈数字化的发展,可永久保存民间文化,优化传播途径,将民间文化带入更广泛的公众视野,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储备。借助“互联网”开发更多新形式传播途径和创新演艺模式,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结语携带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与独特

16、民俗文化因子的大祁庄地秧歌,是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民间文化的艺术瑰宝。发掘大祁庄地秧歌中的时代价值,积极向新时代靠拢,推动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焕发新的生机,不仅对实现地秧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助力大祁庄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建设有帮助,而且对实现德州地区黄河流域文化创新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于彦云山东高密地秧歌和河北昌黎地秧歌的对比研究聊城:聊城大学,武城县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武城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厅 :萧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文化遗产,()

17、:吴尚非遗视角下安徽花鼓灯的保护与传承探讨中国民族博览,():周志鸿非遗舞蹈的传承路径研究艺术教育,():第期 韩晗,等:山东“非遗”舞蹈大祁庄地秧歌的调查与研究 “”,(,):,“”:;“”;(上接第 页)缪钺诗词散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吴亚娜 四库全书总目 宋代文学批评研究重庆:西南大学,:萧瑞峰,刘成国“诗盛元祐”说考辨文学遗产,():张晶宋诗的“活法”与禅宗的思维方式文学遗产,():张戒,著 陈应鸾,校笺 岁寒堂诗话校笺 成都:巴蜀书社,:永瑢,等,著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蒋寅文如其人?一个古典命题的合理内涵与适用限度求是学刊,():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苏轼,著张志烈,等,校注苏轼全集校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袁进试论清代中期“神韵”“格调”“性灵”“肌理”诸说消长中的诗史观社会科学,():胡建次,刘慧萍中国古代诗格论的发展及其特征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德州学院学报 第 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