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让新闻报道更接地气.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89199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1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让新闻报道更接地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让新闻报道更接地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让新闻报道更接地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7 卷 总第 209期73新闻采编如何让新闻报道更接地气张彬倩(闽北日报社,福建 南平 353000)摘要: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已全面进入大数据时代,快速发展的媒体平台让传统媒体行业受到重创,市场份额逐渐缩小,受众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智能电子设备接收新闻。智能电子设备可以搜索到各个种类的新闻,受众可以根据自身意愿选择浏览新闻,与传统新闻单位单向输出新闻的模式相比,新媒体技术平台的优势可见一斑。传统报纸作为大众媒体,应当力求创新,与新媒体平台争夺受众资源,扩大受众范围,抢占市场份额。过去,报纸新闻内容虽然权威,但不够贴近生活,与受众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感。因此,如何让报纸新闻报道变得更接地

2、气,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内容,希望能为纸媒的编辑和记者提供参考。关键词:报社全媒体编辑记者;新闻报道;接地气;策略中图分类号:G 2 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0 9 6-3 8 6 6(2 0 2 3)1 7-0 0 7 3-0 3作为党报编辑记者,应当坚持服务群众的宗旨,在采编新闻时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深入基层,扎根到民众生活之间,只有深入到一线,走入群众之中,了解百姓的身边事,新闻作品才能变得接地气,才能被受众所接受。对于新闻作品来说,新闻素材不仅仅是国家大事,也可以是人们身边的小事,甚至是家长里短。媒体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新闻报道亦是如此,基层民众生活

3、的真实写照才能反映出社会存在的问题。新闻报道可以将社会问题披露出来,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从而更好地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这也是新闻存在的意义之一。一、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接地气的必要性新闻反映的是当下的时事,将社会存在的问题通过新闻报道的方式展现出来,引起各界的重视,推动解决社会问题。新闻的形式有多种,包括时政新闻、娱乐新闻、民生新闻等。新闻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加大了人们理解新闻内容的难度,而新闻作为政府连接群众的平台,帮助群众理解国家颁布的政策,宣传国家的政治思想,有效地引领舆论方向,实现国情的上传下达,充分发挥新闻传播的作用。但随着现代数字化媒体平台的出现,报纸新闻的主体地位受到了威胁,人

4、们在信息接收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倾向于选择更快捷的接收方式,同时新媒体平台为了获得更多的浏览量与数据量,会用直观的视频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受众分享当下的时事政策。因此,报社的新闻记者要转换自身的定位与理念,充分适应当下的媒体竞争环境,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使新闻报道变得更加接地气,贴合当前人民的阅读方式,引发受众的共鸣,贴合受众生活实际,转换成人们通俗易懂的语言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提升新闻的传播效果。二、新闻作品当前的发展现状(一)稿件千篇一律,枯燥乏味新闻作品为了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基层应当是新闻记者工作的一线,过去由于传统新闻媒体具有主体地位,忽略了基层的重要性,采访作风浮躁、敷衍,不贴合

5、群众的实际生活,有时为了节省时间还会复制粘贴新闻稿件内容,稿件大同小异、千篇一律,官话、套话、模式化的语言,已经让受众产生了审美疲劳,这样的后果就是受众不爱看,达不到相应的宣传效果。长时间发展下去,新闻作品就逐渐成为应景之稿,成为流于形式的作品,脱离了人们现实环境与内心情感。而相比较之下,新媒体平台的内容生动有趣,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与传播者,这种媒体形式受到基层受众的热烈追捧。而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新闻却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新闻形式无法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二)失实报道时有发生新闻本质的特征在于其真实性,当前很多新闻记者在采集新闻素材时并没有深入到基层受众中,没有认真搜集新闻作品素材,在

6、报道新闻时不够严谨,失实报道时有发生。新收稿日期:2023-05-06作者简介:张彬倩(1992),女,汉族,福建南平人,助理编辑,本科,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研究。74 传播力研究 2023年17期传播力研究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闻作品的生成需要记者从各方面采集素材信息,采访当事人获得新闻的第一手资料,但事实上很多自媒体为了快速完成稿件,常常罔顾事实,或者在没有多方确认事实的前提下发布新闻作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三、新闻报道接地气的策略(一)用心走基层,用情写群众报社记者如何才能写出接地气的新闻报道呢?笔者认为,在日常工作中只有用心走基层,用

7、自己的真情实感采写受众的生活实情,把镜头对准受众,在日常报道中体现受众生活的点点滴滴,即使是身边的小事,也要在报道中体现受众的观点,这样的新闻作品才能被受众接受。新闻报道强调写实,任何新闻作品都应该是据实创作,记者用手中的笔与镜头将基层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展现出来。例如,在笔者参与编辑,在闽北日报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青春 24 小时新闻报道中,记者就深入基层采访了各个行业的代表,其中包括人们常见的银行柜员、建筑工人、消防员、人民教师等,从平凡人的身上可以看到整个社会受众集体的影子。通过跟随并记录常见行业中人们一天的工作,拍摄他们的日常工作,最终在新闻报道中让受众看到了他们的真实状态。(二)新闻语言

8、平民化语言专业化、行政化是报纸新闻的一大特点,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普通受众难以理解新闻内容,有时甚至不明白新闻作品想要传达的信息。因此,新闻报道显得非常“高大上”,但也失去了新闻报道的实际意义。要想新闻作品显得接地气,必须保证语言平民化,具备亲和力,才能让受众理解新闻报道的实际内容,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增强人们对新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新闻语言在保留其专业化、行政化特点的基础上,要适当组织新闻语言,尽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的字眼,表达更加流畅,用词上要显得轻松活泼,用适当的语言组织新闻内容,使之行文流畅,表达清楚,容易让受众理解接受。新闻报道虽然具有官方性质,但同时为了提升新闻的浏览量,新闻内容可以

9、适当加入亲民化语言,增强新闻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加入新闻特色报道形式,实现语言的平民化。新闻报道的语言亲民化、平民化需要新闻记者不断实践,走入受众生活,实际探访受众的生活才可以编辑出亲民化的新闻报道,掌握受众生活的所求、所愿,使自己手中的笔成为人们表达生活所愿的工具,用百姓的角度去报道新闻,彰显新闻报道的真实意义。比如,在青春 24 小时报道中,记者采访了来自各个行业的工作人员,并没有专业的词汇,也并没有华丽的辞藻过多地修饰夸赞基层人员的辛苦,只是用朴素的、简短的语言描述每个行业的工作人员每日的工作量,公交司机全年共行驶 72 万公里,消防员全年出警 400 余次,青年法官一年内结案 5 0

10、00 余起。由此可见,虽然报道中并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是用基本的数字和语言阐述每一位平凡岗位上人们的付出,但从短短的几句话语中就可以看出各个行业的工作人员都在辛苦劳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三)擅用技术手段增强现场体验过去,报社的新闻传播主要是依靠文字的形式进行,这一类型的新闻在情感感染力方面不够充分,受众在看到纯文字形式的新闻报道时难以对其产生情感的共鸣,更无法设身处地为新闻当事人考虑。在现代媒体技术的加持下,传统纸质媒体在发布新闻时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新闻文化的输出,重视图片及文字的处理,让新闻显得更加生动,增强新闻事件的情感感染力。视频是一种直观的表现形式,在

11、数据信息化发展时代,短视频行业的兴起为众多自媒体创作者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在新闻报道中,报社可以通过自身的微信公众号和在视频平台上注册的官方号,用视频的表现形式让受众有参与其中的氛围感,加上音乐、文字的辅助,可以提升受众的观看体验。在青春 24 小时报道中,首先是以一段 4 分钟的视频展示一天 24 小时不同时间下每个行业每个人的工作状态,这种直观的展现方式可以迅速引发受众的共鸣,每个人都处于真实的工作状态下,短短几分钟的视频里展现了多个行业不同人们的工作状态。从视频中人们能够找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影子,能感受到每一个行业从业者的辛苦,加深了人们对各个行业的理解,也在生活与工作中给予每一位打工人多一

12、份尊重与理解。除了技术手段的应用,新闻报道还可以在选第 7 卷 总第 209期75新闻采编题、文字风格、文章标题上下功夫。(四)选择合理的新闻视角新闻视角是指发现与挖掘新闻事件的角度,对其的选择贯穿于整个新闻报道中,不同的角度反映出的问题不同。对于新闻报道来说,选择合适的新闻视角才能将新闻真正的内涵展现出来。因此,新闻报道首先要找寻一个合理的新闻视角,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新闻记者要想写出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就应当立足于实际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多听、多看、多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与分析,找寻最佳的新闻视角,以自身的想象力,加入自己的创意与想法,话语要平民化、亲民化,在吸引受众眼球的

13、同时提升新闻的报道价值。其次,从热点、焦点出发。新闻报道在编写创作过程中篇幅要短,以短小的篇幅为主,尽可能说清楚新闻的内容,阐述新闻报道的意义与主题等等,找好新闻视角,在新闻视角的选择中,新闻记者可以向画家学习,尽可能选择有立体感、有特色的角度,才能吸引受众的目光。考虑到新闻传播的广泛性,要选取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尽可能亲民,根据人们的需要,选择有报道价值的新闻视角,在情感、心理上打动受众,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最后,在新闻视角的选择上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选择大角度。事实上新闻角度要选小切口,如果新闻视角偏大,那么就要写全,避免新旧材料出现冲突,导致新闻失去其真实性。在写偏小角度的新闻内容时,要写得

14、细、精,向更深的方向挖掘,挖掘出有价值的内容,增强新闻报道的有效性。在青春 24 小时的报道中,并没有为了反映各行各业的现状而去采访每一位工作人员,而是用一天 24 小时不同时间里人们的工作状态,来反映出每个行业的艰辛。一天 24小时,每个时间点都有各行各业的人为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而努力地工作着,都在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四、新闻报道接地气带来的良好效应(一)开阔作者的视野新闻报道会涉及到各行各业、各种人物、各种事件的采访工作,而在采访工作中新闻记者可以接触到各行业的精英人才,在对他们的采访工作中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作为新闻记者,据实报道是他们的工作第一原则。而在实际工作中

15、,他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件,在深入调查的过程中,为了取证,他们往往会补充大量的资料,学习更多的技能。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新闻记者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拥有丰富的阅历,应急处理能力也越来越强。(二)受众面扩大接地气的新闻报道最大的好处在于浏览的受众越来越多,人们对于新闻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所提高,丰富有趣的新闻内容更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只有增强新闻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才能使新闻富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随着新闻报道内容更加具有亲和力,新闻的受众市场逐渐由老年化向着年轻化方向发展,同时报社的市场份额也会逐年上升,吸引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前来投资。五、结语党报作为主流媒体,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媒体是为了盈利,其

16、最大的价值在真实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在于其能够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报纸新闻更应该以反映民众的实际生活为主,新闻内容要体现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新闻内容要做到通俗易懂,要让所有群众都能够理解政府的政策内容,并响应政策采取具体的行动,这样才体现新闻的价值。当前,新闻报道要提升传播效率,就必须要让新闻内容接地气,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内容,同时又具备权威性来实现。而接地气的途径则是要深入群众生活,以群众的实际生活作为新闻素材,合理组织语言,将群众的真情实感反映在新闻内容中。参考文献:1康学翠.如何让新闻报道更“接地气”J.采写编,2021(8):28-29.2付建荣.如何让新闻报道更“接地

17、气”J.中国报业,2020(19):110-111.3赵元甲.刍议如何让融媒体新闻报道更接地气J.记者观察,2020(17):36.4付永文.让新闻报道更“接地气”N.山西日报,2019-01-22(10).5刘冰祎,姚连红.如何让新闻报道更“接地气”J.传媒论坛,2019,2(1):8-9.6邹雨舟,黄义.VR技术让两会新闻报道更接地气J.传媒,2017(12):71-72.7唐云峰,付晓敏,廖琴,邱夏.让新闻报道更接地气广安日报的新探索J.中国报业,2016(19):40-43.8鹿卫东.新闻报道如何接地气J.西部广播电视,2014(7):117.9李文梅.让新闻报道“接地气”J.西部广播电视,2013(14):45.10李文梅.让新闻报道“接地气”J.西部广播电视,2013(10):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