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流管理专业“十二五”建设规划为切实搞好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工作,尽快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水平,主动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及我院的发展现状,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为指引,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社会急需”的原则,以“立足市场,依托行业,丰富内涵,提升品质,凸显重点”的思想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围绕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定位和发展
2、方向,通过积极推进专业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深化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教材建设等,形成一批文化产业发展急需和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以物流管理专业为龙头,相关管理类专业为支撑,有较强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建设体系,更好地为区域经济、行业服务。二、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1、市场影响力定位立足陕西创一流;辐射西北及周边区域,面向全国,大力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2、特色定位整合协调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优势资源,突出本专业的交叉性和复合性;专业特色发展方向为农产品物流与合作物流、中等城市及县域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物流行业分析及战略规划等。专业建设发
3、展目标为:力争通过几年重点建设,把物流管理专业建成具有明显特色的院级重点专业。三、专业特色(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在进一步明确专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基础上,大幅度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形成了以物流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物流工作流程为主线,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特色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围绕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形成了以仓储和配送管理为重点的项目化课程.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坚持“行动导向教学观,将“指导优先与“建构优先”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努力实践“教、学、做”一体化;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有效完成。(二)校企融合、注重实战的“三段式”实践实训模式在充分利用校
4、内实训条件搞好校内实训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子,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逐步形成了以实战为目标的“一年级见习、二年级短期实习、三年级顶岗实习”的“三段式实践实训模式。使学生从专业认知、专业素养的培养直至主要专业技能的掌握都在企业实战岗位环境中进行,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融合,努力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用人需求的零对接。(三)专业技能与非专业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努力打造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以锻造学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拼搏、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合作
5、”五种优秀品格为宗旨,不断推进高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管理,拓展学生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学生非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不断提高,打造出了广为社会认可的毕业生品牌。四、专业优势(一)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创新人才宝鸡地区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迅速,物流人才缺乏。目前,宝鸡已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枢纽城市,需要大量的物流管理人才。作为宝鸡地区唯一的高职院校,我院培养了一批适应物流发展的专业人才。(二)实施技能辅导,拓宽学生的就业平台根据实践需要,一是聘请校外专家提供技能培训,指导学生考取物流师、报关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二是教师根据企业需求改变教学内容,和企业共同搞好有关课题的研究,并指导学生参加企
6、业的实践,为企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三)初步形成了一支推动物流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中,有硕士3人,副教授2人,双师型教师80%,研究生学历教师33%。还特别聘请一线物流企业人员担任货运技能训练课指导教师。从而,为搞好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实训与就业紧密结合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需要,建立了物流管理模拟软件实验室,还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6个。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尽早参与社会实践,“提前”体验就业,实现了以“就业教育”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本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已达到98%以上。五、专业建设规划(一)实行产学结
7、合、校企合作,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办学的过程中,重视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本系教师曾经为多个校外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市场调查、市场策划等。任课教师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全部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大都是国家物流等行业的技能考评员。(二)科学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列为特色专业建设计划的专业要根据“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贯彻产学结合思想,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的基本原则,积极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及产业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根据先进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认真制订好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教学
8、计划.要重视吸收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一批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要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好一批先进实用的职业课程模块,按需教学,按需培养.要重视案例教学,加强实用技术的培养和训练,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三)认真实施认证教育,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列为特色专业建设计划的专业要根据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并重的原则,在专业教学中推行认证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根据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标准,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引进认证教育的师资,对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教师的认证教育水平,达到专业认证教师资格;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
9、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培训,达到规定要求者,颁发给职业资格证书.要将认证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以职业技能需求为根据,构建课堂教学与认证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环境,确保职业资格认证教育的顺利开展,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四)课程改革注重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实境教学法等教学模式。实施“双证书教育,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学生专业技能强、质量高、有特色,毕业生供不应求。 1在课程体系上尝试和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2在教学方法改革上,是将国际货代等课程按理
10、论、实训单周交替进行“工学交替”、学训交替式教学;二是对运输管理实务、物流信息技术、仓储管理实务等课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三是将集装箱管理实务、配送中心等课程调整到企业进行实境教学,使教学与实习同步进行,由专职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提高了目标达成率。3以够用为度,整合部分课程,将供应链管理与采购物流管理整合为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将国际物流与国际货代整合为一个模块,提高了教学效率.(五)切实加强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1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坚持“行动导向”教学观,将“指导优先”与“建构优先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努力实践“教、学、做一体化;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有效完成.2
11、校企结合、注重实战的“三段式”实践实训模式在充分利用校内实训条件搞好校内实训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子,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逐步形成了以实战为目标的“一年级见习、二年级短期实习、三年级顶岗实习的“三段式”实践实训模式。使学生从专业认知、专业素养的培养直至主要专业技能的掌握都在企业实战岗位环境中进行,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融合,努力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用人需求的零对接.3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将技能证书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培养方案体现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并增加了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的门类,在重点考取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的
12、基础上,增加了报关员、电子商务师、营销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经管类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培训,以供学生选择,使学生毕业时确实具备更加宽泛的上岗能力。 4专业技能与非专业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努力打造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以锻造学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拼搏、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合作五种优秀品格为宗旨,不断推进高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管理,拓展学生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学生非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不断提高,打造出了广为社会认可的毕业生品牌.(六) 加强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新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库具有重要意义,
13、这将有助于探索符合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信息化需要的教学新模式,建立一支符合新世纪要求、熟悉网络环境教育的优秀教师队伍,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促进物流管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开放性教学资源平台建设能使高职教育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致力于建设与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资源体系,以多种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整合、编辑和存储,最终形成一个涵盖物流管理专业所有媒体信息的多媒体网络平台,实现系统化与规范化管理以及资源共享。其建设思路以物流管理专业的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
14、岗位特点,在职业标准基础上,基于实际工作场景、实际项目导向的办学模式,建立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体系,构筑物流管理专业所需的一切资源。六、保障措施(一)加强对特色专业的指导和领导保障学院重视各特色专业的建设发展规划,学校职能部门加强对特色专业的业务指导,为专业带头人、系主任提供充分的学习、培训机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建设能力。(二)加大特色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根据各特色专业建设的规划,加快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添置、更新教学设备的投入,保证年均设备投入不低于50万.逐年扩大实习专项经费,设立教学改革与研究专项经费,提高教学资料的经费投入,逐年扩大图书购置费,加快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结合新校区的建设
15、,加快校内“物流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三)加强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技能结构、双师结构等角度入手,结合专业建设需要,适时、适度地招聘、引进优秀人才,加快专业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结合课程建设需要、实践实训需要,多渠道、多形式聘任校外行业专家、高校知名学者.努力形成一支专兼结合、校企合一,具有明确发展目标、良好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四)加快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扩大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力度,加快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五)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的改革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建设
16、精品课程为驱动,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尤其关注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完善,逐步建立起以培养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积极培植特色课程、校企合作课程,以特色课程、校企合作课程彰显专业特色。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手段,积极开展考试方法改革。推广现代教育技术,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六)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学院设立实践教学部,各系设立实训教研室,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管理与指导.从实训、实践、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从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入手,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管理水平、质量监控与评价水平。(七)加强教材建设根据特色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优先选用教育部推荐的高职优秀教材,保证选用教材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专业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自编专业课程教材、实训指导教材,推进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建设,保障自编教材、讲义的出版、印刷费用。经济管理系商务教研室 20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