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心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方案.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883827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心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心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心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心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心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心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方案 一、课程管理的含义: 课程管理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有领导、有组织地协调人、物与课程的关系, 指挥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 使之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广义而言,课程管理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狭义而言,课程管理指对课程采取的经营管理措施,是学校内全体教师对学校内课程系统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 二、课程管理的内容: 课程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对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管理,它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领导的重要管理活动和职责。从课程行政管理角度来说,课程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关于课程计划:主要包括课程设

2、置、课程结构与课时的规定等的管理。 (2)关于课程标准:主要包括对于国家课程标准、地方标准、学校评价标准、教科书拟定标准、教科书标准等的理解与探讨。 (3)关于课程编制:主要包括对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制定、年度教学计划的拟订、教学日数与课时的确定、课时表的制作等。课程编制是课程管理的核心部分。 (4)关于课程实施:主要包括教材研究、教学目的的确定、教材教具的检点、教案的编写、班级管理的指导等. (5)关于课程实施的条件:主要包括教材教具的整顿、设施设备的整顿、教科书和参考资料的选择等。 (6)关于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指导、测验管理、课程的改进等。 三、课程管理政策: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

3、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是一个管理层面的概念,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出发,把基础教育课管理的主体由单一的国家管理扩大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共同管理,地方和学校也参与到课程管理中来,地方和学校从原来对课程的机械接受、被动执行,转变为分别从自身的角色定位出发,根据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所享有的课程管理权限,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和义务,与中央一起共同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创造性的管理。 四、学校课程管理目标: (1)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文件,开齐开足课程,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

4、标准的严肃性. (2)在正确处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间的关系,保证国家课程质量的前提下,逐步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独立或合作开发有特色的课程,稳步推进课程校本化的进程,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3)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改革教与学的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争取更高更优的教学质量。 (4)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组织教师广泛地利用本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 (5)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 (6)确保学生享有必要的课程管理的权利,创造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与程度内参与课程决策与教学活动

5、。 (7)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给予教师参与开发课程的机会。 五、学校课程管理原则: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科学设计课程与教学方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推进学习方式的改革,实施发展性评价,为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在课程上给予保证。 2、尊重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选择课程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校长应明确在学校课程管理中的相应角色,履行所承担的课程职责,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合理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4、立足学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 六、实

6、施过程: 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办法.给新时期学校课程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对国家课程的管理. 1、根据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总课时数和课时比例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和

7、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增加。 2、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根据儿童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把课程内容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使之生活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 3、设置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课程,根据本地的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分科课程或综合课程;同时,为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留有一定课时,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办出有课程特色的学校. (二)加强对

8、地方课程的管理。 1、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整合课程资源,构建和完善我省地方课程体系和管理、开发机制,提高我校基础教育质量。 2、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反映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形成课程的地方特色,优化义务教育课程结构,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 3、加强校研究、开发基础教育课程的队伍建设,提高我省管理与开发地方课程的能力。 4、地方课程的实施。 地方课程是必修课程,将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实施、学校课程的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9、。 加强地方课程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发展和提高教师参与地方课程实施、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5、地方课程的评价 学校落实地方课程计划,切实开好地方课程;将地方课程的教学应纳入教师的工作量,并纳入教师考核、评聘和晋级的内容. 地方课程的评价。建立以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机制。采取考试、考查、演示、竞赛、成果展示、论文、档案袋等多种评价方式,评价方法要多样化;重视对地方课程实施中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积极探索便于教师普遍使用和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评和互评的评价方法,提高教育评价的有效性。 (三)合理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是本次国家课程改革中的一大创举,它赋予了

10、学校在培养学生成长上极大的责任和一定的自主权。我校根据现有条件和资源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 1、完善组织。 建立完善组织是有效开展活动的基本保证。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领导工作,制定管理办法,并由教导处落实具体计划和管理工作。 2、制定方案。 我们根据校本课程所具有的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学校的特征,把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研究制定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科研等作了周密而又长远的部署。 3、编写教材。 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已已经进入起步阶段,部分

11、课程将逐步编写教材并投入使用。 4、加强管理. 为确保校本课程取得实质性成效,我们研究制定了学校本课程管理办法,对教师授课、教材使用、教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新课程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程管理的重要保障。 首先,做好对现有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计划对图书馆、电教室、实验室以及其它功能教室等条件性课程资源,尽可能利用,如全天候开放图书馆和阅览室,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合理配置教学力量,发挥每位教师的最佳力量。 其次,积极做好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特别是在教师、家长、学生三大人力资源上下功夫。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

12、的一大亮点,它成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根据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安排,我校对这一课程作了一些初步设想. 1、课程设计。合理处理好它与分科课程在知识结构的关系,设计有效的活动,保证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意的协调发展。 2、课程管理.首先,认真启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即非指定领域活动的全面开展,不能厚此薄彼。在校内、校外发展指导教师队伍和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空间。 3、安全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决定了学生的活动不只囿于学校范围内,还要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因此,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并建立严格的

13、安全责任制度,成为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中之重. 七、保障措施: (1)教学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建立教学管理网络是国家与地方课程有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证.学校要完善学校、教科研室和教导处、教研组及年级组三级管理网络,实施对课程的管理. (2)加强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管理,把管理的重心从教案管理转移到课堂教学管理,研究制定发展性的学业评价及考试管理制度。 (3)备课要实行分层管理,因人而异,注重实效,防止用单一化的备课模式来统一要求教师。给优秀教师提供广阔的自主设计空间,鼓励他们根据自身的素质特点,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而对新教师和其他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的指导或规

14、范的管理 (4)作业管理要立足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避免重复劳动.鼓励学生自己探究感兴趣的作业。教导处应根据教学质量管理的要求,规范教师作业检查的行为,并倡导多样化的、富于实效的作业检查或批改方式。 (5)考核要着眼于改进教师的教学与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反对把获取分数作为教与学的目的。考核方式要多样化,可采用闭卷、开卷等书面方式,也可采取口试、操作、表演、展示等方式。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侧重能力与素质的立意,注重选择现实生活的材料,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6)根据国家教材多样化的政策,学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专家指导下,选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教科书(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 (7)提倡教师教学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教科书,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和积极思维的空间.启发学生质疑、探究,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要.9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