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_付羽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88323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_付羽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_付羽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_付羽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传播与版权CHUANBO YU BANQUAN-96-2023年第14期总第129期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人才 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付羽涵,万倩摘要 文章举例分析目前各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研究发现,国内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存在复合型师资力量不足、可借鉴经验与资源不足、专业地位亟须提高等问题。高校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人才,应从完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搭建智能技术驱动的知识产权实践教学平台、开发知识产权智能化教学专家系统与学习系统等方面着手。关键词 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部门协调

2、机制,统筹规划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人才库和专业人才信息网络平台1。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并指出要营造更加开放、更加积极、更有活力的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2021年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知识产权审查和保护领域的应用,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要鼓励建立知识产权保护

3、自律机制,推动诚信体系建设。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作为激励创新的基础性制度,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产权制度管理方式,其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创新者的合法利益,以此来激发创作者的创造积极性。高校知识产权学院是为我国知识产权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拥有很好的软、硬件条件2。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式,因此如何构建一个能够与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高校进行构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时代拉开序幕。人工智能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响应时代的号召,也为了促进工程

4、法学学科的发展,高校应当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教学方式等各方面取得新进展。一、人工智能技术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融合的主要困境(一)复合型师资力量不足人才在行业和产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1993年北京大学创办中国第一家知识产权学院开始,到2022年9月,全国已有多所高校建立知识产权学院。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立项课题“智能技术赋能知识产权专业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JK23CGD023)。作者简介 付羽涵(1997),女,江西抚州人,湖南理工学院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万倩(1996),女

5、,江西南昌人,湖南理工学院法学院硕士研究生。DOI:10.16852/ki.45-1390/g2.2023.14.023-97-教育传播JIAOYU CHUANBO在学历方面,各高校更倾向于对知识产权专业本科生(含双学位)和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在专业设置方面,大部分高校的知识产权专业都是法学门类的下属专业,只有小部分高校将知识产权专业设定在经济学或管理学门类下,并且很少有高校将其作为一级学科来设置。在实践教学中,部分高校的知识产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复合型师资力量不足,且该专业所讲授知识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知识相似,且该专业学生在毕业后仍然从事与法学专业、经济学专业、管理学专业毕业

6、学生相似的工作,高校没有满足社会对知识产权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3。(二)可借鉴经验与资源不足知识产权是多学科的综合,涉及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情报学等学科4。当前,诸多高校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单一,没有形成与人工智能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诸如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科学学院等工科院系中,不同学科间的融合程度较低。知识产权作为一门新的课程,虽然在我国开设较晚,但其发展速度较快,而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前,我国诸多高校的知识产权专业教师来自法学专业,接受过系统知识产权教育,具有专业相关企业、服务机构实操经验,有国外知识产权学习经验的教师很少,拥有

7、社会迫切需要的知识产权代理、专利检索等实操能力的教师更少,而且他们也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不论是师资的规模,还是师资的质量,我国诸多高校都远达不到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标准5。(三)专业地位亟须提高虽然高校知识产权学院不断增加,但是在我国只有像重庆理工大学这样少数几所大学,知识产权专业拥有和法学院一样的独立学院。还有一些大学虽然在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学院下开设知识产权学院,但在知识产权专业学生的毕业证书上,并没有“知识产权”等字样。知识产权学院难以在高校中以独立学院的身份立足,且其在学院建设中在课程安排、生源质量、教师培育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其难以顺利发展。而知识产权学院如果能应用人工智

8、能技术,就可以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知识产权专业相结合,扩大知识产权专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资源,不断提高专业地位。二、人工智能技术与知识产权专业教学融合的积极探索(一)完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当前,我国诸多高校的知识产权专业学生缺乏知识产权意识,传统的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导致的培养体系与培养方法欠缺的现状,以及摆脱高校输送人才的“理论化”“理想化”等问题亟待高校解决。2020年11月,教育部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坚持尊重规律、坚持立足国情、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分类推进;通过强化价值引领、促进专业优化、夯实课程体系、推动模式创新、打造质量文化等构建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

9、系6。该宣言为新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力量。在此背景下,中国计量大学做出了较好的示范,其通过将理论教学与新科技融合,打破传统教法陈旧、机械的壁垒,该校在知识产权专业课程中融入新兴科技产业元素,将专业课程与前沿技术知识融合,同时使用“互联网+”开展教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推动了新时代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革新,同时推动构建多维学科教育的教学体系,也使得“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更加完整。(二)搭建智能技术驱动的知识产权实践教学平台知识产权专业学生当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后,积极投身实践是检测过去学习扎实与否并为后续的努力指明方向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历史的发展视角来看,要实

10、现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目标,高校构建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仿真等技术驱动的实验教学平台是当下形势所趋。高校应通过整合硬件设施、软件设施、重构教学环境,打造全新的智慧实践环境。例如,中国政法大学建设了法学实验教学系统实验室,开发了具备模拟立法、模拟执法、模拟诉讼或非诉业务的系列工作流程和互动工作界面的实验教学软件,创造了多种虚拟法律工作场景。又如,武汉大学法学实验教学中心自2017年起搭建信息化、智能化教学中心已取得初步成果,其中包括可提供师生重复实验的虚拟仿真实验室、混合现实实验室等,开设与刑法各论等核心专业课相结合的虚拟仿真课程,显著提升了教学质量7。在人工智能大背景下,高校通过搭建智

11、能技术驱动的知识产权实践教学平台,可以拉近法学理论与法学实践的距离,让学生加深对法学理论的理解,可以更好地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知识产权专业学习相融合。(三)开发知识产权智能化教学专家系统与学习系统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高校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加快学生形成主体意念、提升主体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个体价值。因此,高校开发专门的智能化教学专家系统与学习系统具有时代意义。智能化教学专家系统作为具有专门知识和经验的智能系统,实现了人工智能由理论走向运用的重传播与版权CHUANBO YU BANQUAN-98-2023年第14期总第129期大突破,与当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需求不谋而合

12、。因此,智能化教学专家系统是知识产权专业结合人工智能开展教学的一个重要工具。该系统的特点在于既指向过去分析失败的课堂教学原因,又能计划未来生成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大纲。在智能化教学专家系统中,知识产权专业教师可让学生基于案例充分讨论,该系统能够针对学生的解答做出智能化分析,极大提升了教学效率。同时,学生在外出实践学习的时候,也可利用智能化教学专家系统实现远程学习,其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在智能化教学专家系统中得到解答。这一举措将最大限度地解决知识产权专业传统教学中师生间互动探讨的时间与场合限制问题,并且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使得知识产权专业教学成效愈发显著。三、人工智能技术

13、与知识产权专业教学融合的具体路径(一)完善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专业链接的课程体系为了培养符合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人才,高校首先应当对课程安排进行改革,其应当尝试将人工智能类课程与民法、刑法等专业基础课程相结合8。知识产权人才作为复合型人才,其从业领域除了知识产权法律事务领域,还包括科技、经济领域。新时代“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战略培养模式能够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并为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提供智力保障。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其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主要开设知识产权总论、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专业课程以及民刑等必修课,这些课程的设置与人工智能关联性并不强。因此,地方高校在知识产权学科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进一步

14、打破学科壁垒,有意识地增加计算机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等,建立以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为主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打造新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之间的融合度,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课程教学效果,高校还应该增强对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训,强化学生信息化能力和技术水平培养。(二)探索知识产权专业线上线下有机衔接的长效教学机制疫情常态化形势下,高校对线上教学模式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其探索线上线下有机衔接的长效教学机制有利于实现知识产权专业教学资源共享。高校充分探索知识产权专业线上线下有机衔接的长效教学机制有利于解决上文所述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使各校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让知识产权专业资源在各大高校间充分流动

15、。知识产权专业的知识涵盖面广泛,因此高校要结合知识产权实际发展需要,积极进行教育观念的改革,全面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一方面,高校应当科学全面地革新教学理念。教师要想从相对封闭的教学环境中挣脱出来,其应积极、有效地采用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知识产权专业教学质量。知识产权学科作为新兴重点学科,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建立起网络教学的科学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在变革知识产权法学教育过程中,高校应充分发挥科技手段的重要作用,积极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对教育资源进行整体优化。另一方面,在对高校知识产权法学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将线上理论传授和线上理论指导

16、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网络技术对现有的慕课、微课堂等进行完善,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将这部分学习成果作为学生课业考评的一项标准,更好地督促学生学习,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进行统一解答。这不仅可以提高知识产权法学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充分利用本校师资教学资源保证知识产权法学课堂线下教学质量基础上,部分教师可以逐步尝试进行线上教学,高校也可以邀请国内外具有实践经验的实务界人士参与授课。诚如李培根院士所指出的实务界人士可以与高校教授们相互配合、知识互补,由教授们传授知识,由实务界人士

17、传授做法。(三)共建知识产权虚拟仿真实训项目高校开展知识产权虚拟仿真实训项目有利于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知识产权法学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革,同时也给知识产权法学实验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当前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高校更应该将知识产权法学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在传统知识产权法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实验过程的完整性,导致出现部分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照着课本展示实验过程的现象。而教师在知识产权法学实验教学中运用虚拟仿真技术,采用更生动、直观的体验式方式开展知识产权法学教学活动,相较于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学实验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18、和水平,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地方高校的知识产权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建设中,由于地方高校自身人力、财力、物力有限,其可以联合国内开展知识产权法学教育的高校和从事知识产权法律纠纷处理的律所等实务部门,合作开展致力于培养学生知识产权实务能力的知识产权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发-99-教育传播JIAOYU CHUANBO挥共建共享优势,最终建成系统完备的知识产权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四、结语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专业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与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融合,正视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可供借鉴经验与资源不足、专业地位亟须提高的困境。高校也应当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教学智能化等方面

19、积极探索,完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搭建智能技术驱动的知识产权实践教学平台、开发知识产权智能化教学专家系统与学习系统。参考文献1蔡斯斯,罗云利.新发展格局下广西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3(06):104-106.2刘云飞,王丽莉,吴莉玮.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2020(06):25-28.3李榕,蒋姗姗.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重庆市高校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23(04):6-8.4李建伟,吴瑞格.强省建设背景下河南高校特色知识产权学院建设路径研究J.河南科技,2020(09):14-20.5李雨珂,都平平,李

20、苏丰,等.知识产权人才需求分析评价研究J.商展经济,2023(02):120-122.6陈永强,朱一飞,吕璐.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以中国计量大学为例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50-63.7赵艳红.人工智能背景下法学高等教育的改革 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153-160.8谢惠加.基于产学研结合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专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152-155,174.的赋能价值。专业化意见引领可以更合理地聚焦受众注意力,让受众在平等、开放的对话氛围中感知法治

21、的力量,实现精准传播。同时,专业化意见引领也可以增强、夯实受众的具体法律意识和法规认知基础,提高其对法治精神的理解度。另一方面,普法短视频创作者以智慧化法治资源为依托,聚合西南地区省、市、县三级融媒法治资源,做好法治资源的使用分类、区别施教的工作。普法短视频创作者应朝着标识化、系列化、协同化的方向运营,打造优质化普法短视频品牌,发挥智慧化搜索功能的专业化优势,同时可运用数字平台丰富受众参与学法、用法的途径,进而增强普法短视频的专业性、实用性。五、结语在融媒体时代,普法短视频化是精准法治的有效路径,更是智慧法治资源和自媒体技术共同协力的产物,其对增强受众的法律意识等有显著价值。随着智能科技的递进式发展,西南地区基层法治的精准化实践有效激发了乡村振兴新动能,普法短视频化将迈向更为价值化、功能化的智慧化高阶发展之路,助力我国基层法治高质量发展。参考文献1李旭,李辰.浅谈融合视阈下新闻短视频的内容创作策略J.传媒,2022(04):25-27.2凌海青,任大刚.短视频的危机与出路J.青年记者,2021(01):44-46.3严艳丽.从广州普法看政务抖音号的运营J.西部广播电视,2021(05):27-30.4王雪岩.新媒体法治宣传的现状及发展调研: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J.中国司法,2021(06):70-73.(上接第9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