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正版)DB3202_T 1034.1-2022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指南+第1部分:总则.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87710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0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正版)DB3202_T 1034.1-2022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指南+第1部分:总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清正版)DB3202_T 1034.1-2022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指南+第1部分:总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清正版)DB3202_T 1034.1-2022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指南+第1部分:总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清正版)DB3202_T 1034.1-2022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指南+第1部分:总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清正版)DB3202_T 1034.1-2022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指南+第1部分:总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93.080.01CCS Q 84DB3202无锡市地方标准DB3202/T 1034.12022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指南第 1 部分:总则Guide for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network roadPart 1:General principles2022-07-20 发布2022-07-27 实施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202/T 1034.12022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道路分级.14.1分级原则.14.2等级划分要素.14.3基础智能网联道路.14

2、.4中级智能网联道路.24.5高级智能网联道路.25设施部署.25.1部署原则.25.2基础智能网联道路设施部署架构.25.3中级智能网联道路设施部署架构.35.4高级智能网联道路设施部署架构.36通用要求.47安全要求.4附录 A(资料性)智能网联道路典型应用场景及基础配置.5附录 B(资料性)分级部署原则.7DB3202/T 1034.12022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3202/T 1034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指南的第1部分。DB3202/T 103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总则。本文件

3、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无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共同提出。本文件由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无锡智汇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无锡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无锡市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无锡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无锡物联网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江苏航天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华通智能交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华贤平、李丽、鲍叙言、秦晓华、张凡、陈秋、孙琦、余冰雁、毛祺琦、雷凯茹、房骥、龚正、何继宏、袁杰、毛少东、董接莲、庄宝森、姚寒松、殷明江、狄明珠、王胜、周锡良、郑向启、杨炜、赫欣鑫、钱孝旭、徐

4、新东、杨光。DB3202/T 1034.120221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指南第 1 部分:总则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道路分级、设施部署、设施通用要求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无锡市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其它道路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道路分级4.1分级原则依据智能网联道路的基础设施、通信设施、感知与计算基础设施的构成和设施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以及支持的应用场景类别等要素进行能力等级划分,划分为基础智能网联道路、中级智能网联道路、高级智能网联道路。4.2等级划分要素基于以下要素对智

5、能网联道路等级进行划分:a)是否部署符合相关行业需求的道路基础设施,设施至少包括: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控制、交通运行状态监测、交通违法行为监测等设施;b)是否具备联网及信息交互能力,交互信息至少包括:设备基本属性信息、静态信息和动态运行信息;c)是否具备感知、全域交通信息采集和感知融合能力,设施至少包括:道路基础状态监测、气象环境监测、道路桥梁监测、交通事件检测等设施,感知融合信息应能支撑车路协同信息服务应用;d)是否具备高精度的全域信息采集和数据融合感知能力,设施至少包括:高精度的定位设备,路侧感知设备、路侧计算单元,高精度信息至少包括:道路全息信息、车辆运行信息、交通事件信息,应能支撑辅

6、助驾驶、自动驾驶功能以及高精度的车路协同信息服务应用。4.3基础智能网联道路DB3202/T 1034.120222基础智能网联道路设施应满足对应行业的基本智能化需求,设施独立接入各行业专用平台。部署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控制设备、交通运行状态监测设施、交通违法行为监测设施等,通过公网或行业专网,获取道路的监控视频,采集道路交通流量等数据,满足相关部门管理和服务的需求。基础智能网联道路支撑的典型应用场景参照资料性附录A序号1-7。4.4中级智能网联道路中级智能网联道路在基础智能网联道路基础上支持全域交通信息采集和感知融合,可提供车路协同和支撑精细化行业管理的信息服务能力。部署道路基础状态监测、

7、气象环境监测、道路桥梁监测、交通事件检测等设施,通过基于移动蜂窝网络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直连通信和或蜂窝通信,获取道路信息、交通参与者、交通事件等静态与动态信息,支持安全类、效率类车路协同应用;车联网应用服务平台汇聚路侧融合感知数据,对行业平台提供开放服务,通过信息发布、交通出行诱导、事件预警、行驶安全辅助信息实时传输推送等,实现路网均衡畅通、提高交通安全系数。中级智能网联道路支撑的典型应用场景参照资料性附录A序号1-35。4.5高级智能网联道路高级智能网联道路在中级智能网联道路基础上支持高精度的全域信息采集和数据融合感知能力,可提供全天候、高可靠、全方位的路网服务及监管能力。部署高精度的定位、

8、感知、路侧计算单元等设施,获取道路全息信息、精准的交通参与者、交通事件等静态与动态信息,支持面向自动驾驶车辆的协同决策、调度和控制;车联网应用服务平台对行业平台提供开放服务,支持城市数字孪生、道路智慧养护、智慧城管等涉及城市数字化治理的各类应用。高级智能网联道路支撑的典型应用场景参照资料性附录A序号1-42。5设施部署5.1部署原则按照无锡市车联网测试区、车联网先导区、车联网城市级应用示范区的建设要求和应用要求确定道路等级和设施部署内容,部署原则宜参照资料性附录B。5.2基础智能网联道路设施部署架构基础智能网联道路设施部署架构图见图1,基础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构成包含智能化基础设施、通信设施(

9、公网及行业专网)。基础智能网联道路宜配套行业专用平台(公安平台、交通平台等)。图 1基础智能网联道路设施部署架构图DB3202/T 1034.1202235.3中级智能网联道路设施部署架构中级智能网联道路设施部署架构见图2,在基础智能网联道路基础上,中级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应包含车路协同感知与计算基础设施(部署在路侧的由路侧感知设备及路侧计算单元所组成的用于对道路交通参与者、交通事件和交通运行状况等进行实时检测的设施)、通信设施(路侧通信单元)。中级智能网联道路宜配套行业专用平台和车联网应用服务平台(服务于车路协同业务的平台系统,具有实时信息融合与共享、实时计算编排、智能应用编排、大数据分析、

10、信息安全等基础服务能力,可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及服务机构、终端用户提供辅助驾驶、自动驾驶、交通运输安全、交通管理等协同应用和数据服务)。图 2中级智能网联道路设施部署架构图5.4高级智能网联道路设施部署架构高级智能网联道路设施部署构架见图3,在中级智能网联道路基础上,高级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应包含更高性能的车路协同感知与计算基础设施。高级智能网联道路宜配套行业专用平台、车联网应用服务平台和第三方应用服务平台(车企平台、地图平台、定位服务平台等)。DB3202/T 1034.120224图 3高级智能网联道路设施部署架构图6通用要求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如下:a)智能网联道路智能化分级和设

11、施部署应结合城市道路总体建设规划和相关行业规划;b)新建、改扩建道路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应与土建工程同步设计,根据设施使用年限和实际需求,可分期建设;c)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以及设施的部署、验收应符合国家、行业、无锡市的相关规范和文件要求。7安全要求智能网联道路分级和设施部署,需充分考虑设施的安全接入、信息的安全交互和隐私数据保护,应符合国家、行业、无锡市的相关安全规范和文件要求。DB3202/T 1034.120225AA附录A(资料性)智能网联道路典型应用场景及基础配置智能网联道路典型应用场景及配置表见表A.1。表 A.1智能网联道路典型应用场景及配置表序号级别应用场景分级类别设施配置1基

12、础智能网联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管理2交通实时动态监测管理3交通违法行为监测闯红灯自动记录管理行人违法行为自动取证管理机动车违法停车管理机动车超速监测记录管理机动车违反人行横道让行管理机动车闯单行线管理货车闯禁管理4交通流状态监测管理5交通事件监测管理6交通诱导与信息发布服务7主动发光设施安全8中级智能网联道路前向碰撞预警安全9交叉路口碰撞预警安全10左转辅助安全11盲区预警/变道辅助安全12逆向超车预警安全13紧急制动预警安全14异常车辆提醒安全15车辆失控事件预警安全16道路危险状况提示安全17限速预警安全18闯红灯预警安全19弱势交通参与者碰撞预警安全20绿波车速引导效率21车内标牌效率22前

13、方拥堵提醒效率23紧急车辆提醒效率24汽车近场支付服务25感知数据共享安全DB3202/T 1034.120226表 A.1 智能网联道路典型应用场景及基础配置表(续)序号级别应用场景分级类别设施配置26中级智能网联道路协作式变道安全27协作式车辆汇入安全28协作式交叉口通行安全29北斗差分数据服务服务30动态车道管理效率31协作式优先车辆通行效率32场站路径引导服服务33浮动车数据采集管理34弱势交通参与者安全通行安全35道路收费服务服务36高级智能网联道路协作式车辆编队管理效率37协同式感知效率38基于路侧协同的无信号交叉路口通行效率39高精地图版本对齐及动态更新效率40自主泊车效率41基

14、于路侧感知的交通状况识别安全42基于协同式感知的异常驾驶行为识别安全注:设施编号交通信号控制设备;交通标志标线;交通运行状态监测设施;交通违法行为监测设施;道路基础状态监测设施;气象环境监测设施;道路交通信息显示设备;道路桥梁监测传感设施;网络;路侧通信单元;雷达感知设施;路侧计算设施。DB3202/T 1034.120227BB附录B(资料性)分级部署原则分级部署原则见表B.1。表 B.1分级部署原则道路分级类别车联网测试区车联网先导区车联网城市级应用示范区其他区域所有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主、次干路基础智能网联道路-中级智能网联道路-高级智能网联道路-注:应选 可选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智能化/通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